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的班级生态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的班级生态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朱晓凤(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上海200120)

【摘要】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发展潜能的有机体,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以达致全人。教师为了在教育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各式教育活动,不断地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在实践过程中,本人深刻意识到:教育并不只是帮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是要发掘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结合本人多年的中职带班经历,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生态育人模式。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工作;积极心理学;班级生态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2-044-04

一、引言

在中职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方面有欠缺;中考失利的阴霾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还有些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不少从小就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心存自卑;有些学生是农民工随迁子女,他们因为异地生活、文化的差异而彷徨不安……,这些花季少年正经历着他们人生道路中重要的考验,他们需要得到理解、关爱和帮助。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从积极的视角,以积极的价值取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资源与潜力,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教育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改善自身,以积极精神、乐观希望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因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提:职业教育着力于实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使学生不但具有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且具有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能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中职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需以人本的学生观,人性的关怀,人文的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不断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助力,让他们幸福地学习和生活。这就需要班主任在育人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愉悦、与人交往的和谐、以及良好品格的养成;需要班主任能够跳出班级小群体,将学生与自然、社会、家庭交织在一起,具备生态的、灵性的育人观。

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在不断地摸索及实践过程中,我坚持实践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我深切感受到:学生就像自然界的植物,有的是春天开花,有的到了冬天才开花,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因此,要开展合适的教育,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改变过去只注重学生学习或技能的评价模式,培养"完整的人"。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中职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班级生态系统,挖掘学生积极优势

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它有着"润物无声"的强化效应。而每个班级都是一个生态系统,要想使班级保持"生态平衡",就需要我们想法设法让每个生命在班级里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生命的存在都能感到愉悦和幸福。

1、建设温馨教室,创建幸福乐园

班级生态文化建设是班级成员共同的活动,是师生对"精神家园"的一种经营,这种经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班级生态文化建设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营造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快乐和谐地健康成长,让班级团队凝聚、融合、发展,师生共同体验进步和成长的幸福感,是班级生态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因此,构建一种生态的有内涵的班级文化是构建班级生态系统的基础。每带一届学生,从刚接班到学期结束,从接初来乍到懵懂的学生到即将走出校园的成熟男孩女孩,我都会带领学生一起设计和布置教室。因为一个充满温馨的教室,不仅给同学们带去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无疑给老师和同学都带来身心愉悦,而且,温馨的环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因此,在打造温馨教室的时候,我力图"让每堵墙、每扇窗都会说话",帮助学生在无声的环境中受到教育,力求使教室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乐园:如温馨之墙--职业规划墙;温馨之位--会移动的座位表;温馨之表--榜上有名,星光闪耀;温馨之翼--梦想起航;温馨班训--振奋人心;温馨画卷--成长的足迹等等。温馨教室的布置,净化了学生成长的天地,营养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验到温暖的积极情绪,在班级里感到开心。

2、打造班级名片,塑造积极人格

班级生态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积累的过程。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悟,班主任善加引导,全班师生同心同德,精诚合作,才能构建起适合自己班级特色的生态文化。这个过程就是在"打造班级名片",这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向上的潜能,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拥有积极的人格特征。在建班初期,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优秀的班级,我们要成为优秀班级里的优秀成员。在这种有意识的暗示、引导和鼓励下,我善于将学生身上小小的闪光点刻意放大,让他们充满自信地生活在班级里,让他们感觉到班级因他的存在而更有活力,让他们的内心时时充满着幸福感。

作为一名中职校班主任,我重视每一次的集体活动,我鼓励和带领学生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在每一次活动之前,我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和学生一起参与其中。那凝聚着团结和智慧的一张张奖状就是一张班级名片,一直追随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时刻激励着我们班级向前。这些名片让班级士气振奋,让所有同学引以为豪,极大地唤醒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获得满足获得幸福感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为心中的目标而努力,在与人互动、为集体奉献中学会了关心。

3、优化评价体系,发掘学生潜力

班级生态文化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学生一旦置身于班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生态文化的育人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在幸福班级的构建中达成让每位学生塑造自我,展现自我的愿望,让我们从个体中看到班级文化与特色,实现班级有特色,人人有内涵的"生态平衡"。

面对学生,我更关注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通过营造积极的班级生态环境,激发学生自身的资源与潜力。在各项活动中,建立合理的学生评价奖励机制,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抓主流,看长处,学生做了某件有益的事情,取得了某项成绩,发生了某种转变,都应给予表扬鼓励,不求全责备。学生们仅仅是听到对他的赞同和对进步的积极反馈,就会把自我怀疑转变为自我效能,他们不仅体验到幸福的感觉,也越来越有信心。

【案例1】她,聪明、灵活、表现欲很强。一直以来,她非常喜欢舞蹈,梦想成为一名舞蹈家。然而,父母并不支持她的理想,并称之为"不务正业"。他们一直寄希望于她考上重点高中,从而顺利进入大学。这加剧了她的逆反心理,她对父母的"安排"不屑一顾。中考与高中失之交臂的她进入职校后,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课迟到、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晚交、甚至不交作业,进校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几乎门门不及格。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她喜欢跳舞到了痴迷的程度,她不但在外面报名参加舞蹈班,还经常把新学的舞蹈炫给同学们看。在一次班级文娱委员的选举中,信心满满的她名落孙山,原因是同学们认为她成绩太差。她既沮丧又不甘。我夸奖她舞蹈跳得好,告诉她那是她努力学习的结果。我鼓励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舞蹈社团,还建议班委充分看到她的舞蹈特长,肯定她愿意为集体出力的愿望,由她负责班级参赛舞蹈;另一方面,我也告诉她,文化底蕴的增加,可以加深对舞蹈的理解,或许会更有助于她在舞蹈方面的发展。我安排舞蹈队中成绩较好的同学和她互帮互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逐渐学会了妥善处理学习和舞蹈的关系。第二学期的期终考试,她居然考到了班级前十五名。学习成绩的进步让她在舞蹈上更加自信,她经常和社团的老师一起探讨舞蹈的编排,不久就当选为舞蹈社团团长,多次参加校、区及市级舞蹈比赛,并在比赛中大放光彩。班委会在当年的工作小结中得出简单而实在的结论:我们看到和发挥了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借此教育契机,我又在班级开展"班级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我身边的明星"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发现和学习身边人的优点。当别人羡慕我班级人才济济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只是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积极优势,让他们更加自信而已。

二、开拓班级生态外围系统,发展学生积极关系

如果,教育将社会关系、文化背景等割裂开来,最终结果无疑是制造出功利主义的人,他们只注意身边狭小的范围,缺乏对他人及社会的理解与尊重。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一点在于:人是生活在相互联系的有机社会群体之中,这种联系不是机械化的,而是鲜活的人际交往,人性的体现不在于竞争而在于合作。班级生态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就是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加深合作精神的体验,培养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素养,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

中职生在人格成长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男孩子中的争强好斗,得理不饶人;女孩子中的相互猜测妒忌,互不买账互不服气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教会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宽容,懂得欣赏;如何提升即将踏上社会的中职生的人格品质,是我们中职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1、师爱引路,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真情付出师爱,率先垂范;在集体生活中帮助学生学会宽容,懂得欣赏;继而提升中职生的人格品质是我工作实践中的心得之一。爱是一种传递。美国心理学家艾.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到:"爱"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用真情付出师爱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在感受师爱过程中,学会去"爱",唤起爱的力量,具备爱的能力,并将它传递下去则更为重要。我用心观察和享受与学生相处的日子,发现并抓住很多这样的教育契机。比如:学生生病了,教师的一句关心直暖学生心间;学生生日到了,用短信祝福他/她,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学生心情不好时,给予适时的关心,并发动班级同学一起关心他;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也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面前,为他排忧解难……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收获了爱的回报:每逢节日,我都会收到学生的一条条贴心的短信;学生们主动发起并精心设计印有教师名字的班服;学生们自发组织并默默录制感言的毕业视频;那一个个每每提起教师名字而骄傲自豪的表情……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体会到:这些看似不懂事的孩子,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这颗种子已开始慢慢发芽、壮大……

师爱中应该蕴涵着有独特教育内涵的宽容,它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宽容的力量,引领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努力宽以待人。宽容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宽容的力量是强大的,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一份宽容,也是学生成长的一次成长的机会。

2、家校合力,推动积极的亲子关系

爱的内涵是深刻的,爱的外延是广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爱他人、爱家庭,更要爱自然、爱社会、爱国家。我选定"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这些特殊的节日,让学生向自己的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意,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学会照顾他们;在他们工作遇到烦恼的时候,学会主动关心他们;在他们为琐事争吵的时候,为他们调解;让父母感受到来自孩子的关心和问候。让他们在关心的过程中,体会如何爱父母,爱家庭。

【案例2】他初中成绩优秀,中考以四分之差与高中失之交臂。带着无奈与失落,他走进了职校,中考的失利和父母失望的表情是他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我看见他整日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就设法与之沟通。第一次谈话令我印象深刻,他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不停地叹气,却始终不告诉我具体原因,谈话遇到阻碍。带着对他的担忧,我紧接着进行家访,家长毫无顾忌地当着孩子的面在我面前表达了对孩子考进职校的难掩的失望,看着孩子始终低垂的头,我感觉那些失望的话语句句刺进了孩子的心里……。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隔三差五就与家长联系,跟他们交流孩子在校表现,哪怕是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也赶紧向他们祝贺。我建议家长多给孩子点鼓励,让孩子树立信心。我向家长介绍中职生就业前景,介绍中高职立交桥的建设趋势。我告诉家长,只要不放弃,孩子会有许多光明的选择……在我的努力下,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走近了,孩子终于开始恢复信心。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积极参加上海市旅游职教集团的各类比赛,并在比赛中表现突出;他认真学习,荣获上海市一等奖学金;他活跃在学校各大舞台,展现他的才华;他乐于帮助同学,成为同学心中的"热心大哥"……就在刚刚过去的三校生高考中,他以203的高分,考上了工商外国语学校的英语专业。家长的感谢信中有这么一句:老师,你让我懂得了: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一个温馨而和谐的家庭环境,更离不开父母的关心与支持。

家长会上,我时常向家长和学生介绍中职生在社会大舞台上的各种优异表现和社会价值……走进在我们的班级,你会看到这样的大字标语:自信,才能阳光,才能成功!帮助家长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重拾自信,竭尽所能让学生在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的关爱中成长为拥有自信的优秀青年。

3、融入社会,培养积极的利他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系统考察。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发展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品质有促进作用。通过在社会实践中的付出,学生能够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注、认可、感谢、赏识等积极反馈,不仅强化了学生助人、为社会服务的行为,而且听到别人的赞同和积极反馈,学生就会把自我怀疑转变为自我效能,激发出人性中那些美好的品质(宽容、责任、利他等),感受到快乐。

我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专业技能,组织一系列的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爱的理解,如:带领学生去为孤寡老人服务;组织学生去社区,帮助社区做宣传、打扫卫生等,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去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组织学生对灾区献爱心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义卖活动;鼓励学生,勇于对不文明的行为说"不";实践尊老爱幼的社会公德……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在班级被评为市优秀集体的汇报中,同学们一致表达了他们在职校生活中最大的收获:脑海中经常浮现出一幅幅难忘的画面:孤寡老人紧握的双手;受助之人感动的泪水;被清理得一尘不染的垃圾站;社区负责人感动的话语;被帮助者的真情告白……在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关心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懂得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让学生在帮助别人、履行职责的同时也会感到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快乐。

三、优化学生生涯发展生态系统,推进学生积极成长

积极心理学认为:"成就和幸福的核心在于发挥你的优势,而不是纠正你的弱点"。作为中职班主任,我们可以努力营造良好的后天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做生活的主人。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的基础上,发现和运用个体积极优势,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1、励志教育,引导学生寻找人生坐标

俗话说,爱一个人就要为她的将来着想。作为教师,爱学生就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幸福着想。面对即将就业,走上社会的中职校学生,指导和帮助他们规划与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一个爱岗敬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是我们中职教师另一义不容辞的责职!

有的放矢地开展专业教育,促进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具体的行动方案,其实就是我们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的过程。

【案例3】他是随迁子女。受上海市教育政策规定的限制,他不能参加上海高考。因此,他抱着"走投无路"的心态来到了职校。起初,他认为服务性行业没有大出息,从事的工作岗位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想三年混一张毕业证书,随便找个单位上班。因为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他越发不爱读书,行为上也比较放纵自己,经常偷偷溜到网吧里玩。我努力寻找走近他的方法,经常找他沟通聊天,与他分享毕业生的职场生涯精彩案例,寻找人生的目标,规划人生蓝图。当谈到"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时,我给他找来了精彩的视频资料,他看得目不转睛,眼神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我知道,机会来了!根据他领悟力强,身手灵敏,喜欢追逐时尚的特点,我推荐他进入学校调酒社团试试,看到他很有兴趣,学习能力又很强,又与他共同制订了具有个性化发展的三步职业生涯规划:练好调酒技能--参与星光计划技能大赛--成为一名调酒师。我真诚的告诉他,只要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一样可以绽放光彩。因为有了目标,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他经常主动向调酒老师请教,认真背诵各种调酒配方,常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进行花式甩瓶训练。慢慢地,他不仅喜欢上了调酒,更爱上了这个专业。在市星光计划大赛中,他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我又告诉他,一个职业明星,不光要有技术,有绝活,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些都需要不断实践和磨练。之后,他主动帮助训练新一批调酒备赛的同学;"教师节"、"三八节"等活动中,还主动奉献自己的新作品给老师品尝;业余时间,他主动到星级宾馆酒吧帮忙,将辛苦赚来的钱补贴家用;他还在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他热心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将他的所学无私展现给社区……两年下来,经同学的一致推荐,他被评为学校的"商旅好人"。如今,他已经踏进社会,并成为上海一五星级宾馆的酒吧调酒师。

2、整合资源,带领学生走近职场

整合资源,实现"时间、空间、人员"全方位覆盖的校企合作育人环境。为了让班级每位同学都能够健康快乐成长,让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利用课余时间,我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社区等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实践;我邀请学校职业生涯课的老师专门在班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我邀请学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到班级作报告;利用学校邀请企业知名人士作报告的机会,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结合专业特点,我开展一系列的"菜鸟变形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认清了职业前景,也纷纷开始重新认识自我、调整坐标,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借助校企合作育人生态链,引领学生在职业的轨道上向前发展,帮助他们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完美转身。

积极心理教育模式认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成长的、发展的个体,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还要善于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关注自身的健康成长。在班级生态育人模式长期实践过程中,我懂得了: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在工作中的每时每刻,都要积极关注学生,悦纳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潜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重拾自信,获得认可;才能让学生学会宽容,懂得欣赏,提升中职生的人格品质;才能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人生;我们师生在温馨、和谐、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共同奔跑,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崔景责.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J].教育研究,2004(7).

[2]陈泽河,李斯德,牟文正.班主任工作艺术荟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3]郭少培.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浅谈[J].教师,2012(5).

[4]郭晓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优化职业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1(4).

[5]刘彬桂.教师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云南教育,1998(5).

[6]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2).

[7]彭一五.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写给家长两点建议[J].贵州教育,2006(9).

[8]任俊,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

[9]向宏茂.运用辩证法,构建和谐班集体[J].中国德育,2012(8).

标签:;  ;  ;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的班级生态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