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葡萄糖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饲料原料,葡萄糖胺盐酸盐
葡萄糖胺论文文献综述
商军,华贤辉,张浩然,张亦菲,田恺[1](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原料葡萄糖胺盐酸盐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原料葡萄糖胺盐酸盐含量。采用ODSC18柱(15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H=7.3~7.7)-乙腈(30+70,V1+V2)为流动相,进样量10μL,流速0.6 m L/min,检测波长195 nm,柱温35℃。在此色谱条件下,葡萄糖胺盐酸盐在3.00~5.00 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n=9),以信噪比(S/N)≥3为检测限,信噪比(S/N)≥10为定量限,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2 mg/m L和0.12 mg/m L。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结果满意,可作为葡萄糖胺盐酸盐含量测定的质控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兽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钱思彤,王一男,龚秀芳,丁晨曦,胡丹[2](2019)在《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Glucosamine 6-phosphate deaminase,NagB)的性质、结构与功能等信息。方法利用DNAStar、ProtParam、PredictProtein、PSORT、SignalP、TMHMM、SOMPA、PROSITE、SWISS-MODEL、SYBYL-X和ClustalX等在线分析软件对2型猪链球菌中的NagB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叁级结构及活性中心等进行分析。结果 NagB由378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无信号肽及跨膜区,是稳定的亲水性胞浆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分别占46.30%和32.28%,叁级结构模拟显示其为典型的二聚体结构,单体的活性中心可能由Ala52、Ser55、Arg106、Ser107、Ser110、Phe164、Met166、Glu242、Val364、Asn365、Arg366、Val367、Val368等多个核心氨基酸构成。结论生物信息学预测NagB含有2个SIS功能结构域(34-190aa;210-358aa),涉及磷酸糖的异构酶功能,NagB的特征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其在S.suis 2生长增殖以及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钱思彤,龚秀芳,丁晨曦,胡丹,艾乐乐[3](2019)在《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表达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NagB)编码基因,并测定其酶反应体系活性。方法:根据2型猪链球菌05ZYH33基因组序列,全合成nagB基因(ssu05_0195),并将其克隆至pET32a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Ni亲和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获得纯化的NagB蛋白,Western印迹鉴定后测定其酶反应体系活性。结果: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nagB基因,重组NagB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6×10~3;在25℃、pH9.5、底物浓度为15 mmol/L、反应40 min时,NagB酶促反应体系表现出最大活性;在最适条件下,2型猪链球菌中NagB酶促反应体系的体外活性为3.73 U/mL,酶比活为12.43 U/mg。结论:2型猪链球菌05ZYH33中含有编码NagB的nagB基因,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的NagB蛋白具有酶学活性。(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9年02期)
杜娟,侯彦君,曾清,吴玉兰,刘佳[4](2019)在《氮乙酰葡萄糖胺分子结构及振动光谱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氮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D-glucosamine,NAG)分子的稳定结构及其红外振动光谱之间的相关性,致力于解析出蕴含在光谱信息中的分子构象特征.研究表明,当NAG分子中乙酰胺基发生构象异构使得羰基与相邻羟基处于同一平面时,两者会产生强烈的氢键作用,形成一个螯合环,从而降低NAG分子体系的能量,并使相关羟基的红外吸收发生红移.研究结果为解析氮乙酰葡萄糖胺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卢利平,陈献忠,周俊波,沈微,杨海泉[5](2018)在《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AGE)是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Neu5Ac)的关键酶。该酶的高效表达是提高全细胞细胞催化法合成Neu5Ac的有效途径。根据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AGE编码基因slr1975序列信息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密码子并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序列slr975-co。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slr并实现了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43 000左右,与预期大小一致,纯化产物蛋白质质量浓度约为1.7 g/L。重组AGE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2℃,最适反应pH为6.0。AGE对GlcNAc、ManNAc的Km值分别为39.0、46.5 mmol/L。以分别表达AGE和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NanA)的重组大肠杆菌作为催化剂,以N-乙酰-D-葡萄糖胺为底物,实现了N-乙酰-D-神经氨酸的全细胞催化合成。结果表明,对AGE密码子进行优化实现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全细胞催化法高效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罗兵,韩永笑,张淇鑫,郭浩,李红梅[6](2018)在《水稻UDP-N-乙酰葡萄糖胺酰基转移酶基因(OsLpxA)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脂多糖由O-抗原,核心多糖和脂质A叁部分组成,脂质A是细菌内毒素活性的根源。植物脂多糖与细菌脂多糖组成基本相似,但不具有微生物脂多糖的高毒性。目前,对植物脂多糖的合成机制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因此研究植物脂多糖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作者在水稻基因组中发现一个含有大肠杆菌Ec Lpx A功能结构域的基因,命名为OsLpxA,该基因催化水稻脂质A合成的第一步反应。本研究用水稻(Oryza sativa subsp.Japonica)苗期的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并以此为模板,用反转录PCR扩增OsLpxA基因的si RNA靶序列,并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 TCK303上,构建了RNA干扰载体p TCK303-OsLpxA-RNAi。将该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共获得59株具有潮霉素抗性的转化苗。然后利用潮霉素的特异性引物对全部抗性苗进行PCR检测,其中有38株转化苗呈阳性,表明潮霉素标记基因已整合到了水稻的基因组中。最后,利用定量PCR检测38株阳性苗中OsLpxA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其中27株阳性苗中导入的OsLpxA基因RNA干扰结构成功地降低了目的基因的表达。该结果为后续对OsLpxA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16期)
李斌峰,向正凯,熊飞,王华斌,严宝国[7](2018)在《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3(β1,3-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3,B3GNT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在线TCGA数据库分析B3GNT3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及22例正常肺组织中B3GNT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B3GNT3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组织中B3GNT3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3GNT3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种族、TNM分期均无明显关系(P>0.05)。B3GNT3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B3GNT3低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B3GNT3蛋白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高低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本文来源于《肿瘤防治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韩鸿宇[8](2018)在《重组几丁质酶水解黑曲霉菌丝体生产N-乙酰葡萄糖胺》一文中研究指出N-乙酰葡萄糖胺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单糖,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行业。酶法降解几丁质生产N-乙酰葡萄糖胺因其工艺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黑曲霉菌丝体作为发酵工业废弃物是一种廉价且具有安全性的几丁质原料,因此针对黑曲霉菌丝体进行酶法生产N-乙酰葡萄糖胺工艺的探索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本文以酶法水解黑曲霉菌丝体为出发点,克隆表达并表征了一种来自黑曲霉的几丁质酶AnChi,并对AnChi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本论文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通过序列比对与同源模建分析对AnChi的功能进行预测,发现其具有高度保守的GH18家族几丁质酶结构,推测其具有几丁质酶活性,而且底物亲和力较低。(2)构建了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8a-AnChi并成功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使用IPTG诱导表达得到C端含有组氨酸标签的AnChi,通过金属螯合层析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AnChi,表达量可达到40 mg/L。(3)对AnChi的酶学性质进行表征,测得最适温度40℃,最适pH为6.0,同时测得其对4-MU-β-(GlcNAc)_2与乙二醇几丁质的底物动力学参数。通过水解实验,评估了AnChi对固体底物的水解能力,评价了不同几丁质酶对黑曲霉菌丝体的水解能力,发现AnChi对于水解菌丝体具有优势。(4)构建了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质粒pDG1663-AnChi并成功转化至枯草芽孢杆菌KO7,通过组成型表达得到AnChi,使用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初步分离,通过活性和SDS-PAGE对表达进行验证。(5)使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液水解黑曲霉菌丝体,产物通过HPLC分析鉴定为几丁二糖,浓度达到3.8 mmol/L,转化率达到78%。在反应中加入微量的OfHex1,所得产物为GlcNAc。(6)对AnChi的重复利用进行了探索,使用黑曲霉菌丝体吸附发酵液中的AnChi,其吸附效果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陈威[9](2018)在《几丁质酶OfChtⅡ和O-β-N-乙酰葡萄糖胺酶hOGA的晶体结构及活性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是一类负责催化含糖化合物中糖苷键断裂的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GH18家族几丁质酶和GH84家族O-β-N-乙酰葡萄糖胺酶是其中重要的两类,它们都采用了底物辅助保留催化机理。GH18家族几丁质酶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线虫、植物、节肢动物和哺乳动物体内,主要负责水解环境中或生物体自身的几丁质,在细胞营养、病原入侵、胚胎发育、昆虫蜕皮和免疫防御等多种生命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昆虫而言,几丁质是其外骨骼、气管和中肠围食膜的重要结构组分,因此几丁质酶对于昆虫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昆虫众多的几丁质酶中,II分支几丁质酶(ChtII)是其中结构域数目最多、分子量最大的一种。鳞翅目昆虫中,ChtII与I分支几丁质酶(ChtI)和几丁质酶h(Chi-h)共同参与蜕皮过程中表皮几丁质的水解,虽然ChtI和Chi-h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ChtII的结构仍不清楚。目前ChtII的研究集中在基因水平,通过RNA干扰使ChtII基因表达下调会导致昆虫蜕皮障碍并死亡,因此ChtII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杀虫剂靶标,而ChtII抑制剂的研究也有助于新型农药的开发。GH84家族O-β-N-乙酰葡萄糖胺酶是生物体内负责水解O-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翻译后修饰的糖苷水解酶,对于维持细胞内正常的O-GlcNAc水平至关重要。O-GlcNAc是真核生物中一种重要的动态翻译后修饰,参与细胞内包括信号转导、基因转录翻译和细胞循环在内的多种重要生理过程,O-GlcNAc水平的失调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O-β-N-乙酰葡萄糖胺酶不仅能通过调控O-GlcNAc水平直接影响相关的生理过程,而且能通过O-GlcNAc与磷酸化修饰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更多的信号通路。因此,O-β-N-乙酰葡萄糖胺酶的抑制剂在研究和治疗O-GlcNAc失调引发的相关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农业害虫亚洲玉米螟来源的GH18家族几丁质酶(OfChtⅡ)和人来源的GH84家族的O-β-N-乙酰葡萄糖胺酶(hOGA)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获得了 OfChtⅡ的基因和蛋白序列根据不同昆虫ChtⅡ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经过同源序列获取从亚洲玉米螟成虫的cDNA中克隆获得了 OfChtⅡ的基因序列9077bp,GenBank登录号为MF034108.1。其中编码区为157-8943位核苷酸,编码292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AS066823.1。序列分析发现OfChtⅡ有5个属于GH18家族的特征结构域以及7个几丁质结合结构域。5个GH18家族特征结构域中有叁个结构域的催化残基发生突变,只有靠近C端的第二和第叁个GH18结构域有催化活性。(2)OfChtⅡ截短体的水解活性和结构特征全长的OfChtⅡ不稳定且难以在体外重组表达,因此我们重组表达了四个截短体:OfChtⅡ-C1,OfChtⅡ-C2,OfChtⅡ-C1C2 和 OfChtⅡ-B4C1。水解活性实验发现,OfChtⅡ 截短体对小分子底物的水解活性低,而对高聚底物的活性随着结构域数目的增加而升高,说明OfChtⅡ全长在水解高聚底物时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悬滴蒸汽扩散法获得了 OfChtⅡ-C1和OfChtⅡ-C2蛋白及蛋白-底物的晶体结构,二者的蛋白结构具有很高的结构相似性,都具有一个(β/α)8TIM桶组成的核心结构域和一个几丁质插入结构域。OfChtⅡ-C1和OfChtⅡ-C2的表面都存在着一条芳香族残基组成的长且深的底物结合裂缝,兼具OfChtⅠ和OfChi-h底物结合裂缝的结构特征。但是,OfChtⅡ的活性口袋外部缺乏有利于晶态几丁质结合的结构元件,不过它的多个几丁质结合域可能会弥补这个缺陷。(3)OfChtⅡ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和抑制机理研究筛选获得了 OfChtⅡ的多个小分子抑制剂,通过复合物晶体对部分抑制剂的抑制机理进行了研究。其中壳八糖(G1cN)8占据了底物结合裂缝的-3到+5位点,主要通过糖环与芳香族残基的疏水堆积作用结合;联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2-8-S2结合在底物结合裂缝的+1和+2位之间,两个2-8-S2分子通过π-π堆积与两个保守的色氨酸形成一种双侧夹心结构。(4)hOGA的小分子抑制剂设计和抑制机理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型骨架结构的hOGA小分子抑制剂,包括NAG-噻唑啉的2-位衍生物,甘露糖构型的NAM-噻唑啉衍生物和硫苷-萘酰亚胺杂合物分子。测定了化合物对GH20家族和GH84家族糖苷水解酶的活性和选择性,通过结构生物学和分子对接阐述了部分化合物的抑制机理。其中甘露糖构型的NAM-噻唑啉衍生物的结合方式与NAG-噻唑啉类似,噻唑啉环伸向活性口袋内部。GH20家族和GH84家族糖苷水解酶对硫苷-萘酰亚胺杂合物分子表现出不同的结合模式。(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郝文忠,储庆,张囡囡,夏莹莹,吴荡[10](2017)在《响应面法优化羊肚菌多糖-葡萄糖胺共聚物的制备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羊肚菌多糖-葡萄糖胺共聚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总抗氧化活性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法优化羊肚菌多糖-葡萄糖胺共聚物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的共聚物的制备工艺为:反应体系的pH值11.50,葡萄糖胺与羊肚菌多糖质量比4.5∶1,反应时间5.5 h;在该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羊肚菌多糖-葡萄糖胺共聚物的总抗氧化活性,较原羊肚菌多糖显着增强。结论:与葡萄糖胺共聚是提高羊肚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安徽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葡萄糖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Glucosamine 6-phosphate deaminase,NagB)的性质、结构与功能等信息。方法利用DNAStar、ProtParam、PredictProtein、PSORT、SignalP、TMHMM、SOMPA、PROSITE、SWISS-MODEL、SYBYL-X和ClustalX等在线分析软件对2型猪链球菌中的NagB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叁级结构及活性中心等进行分析。结果 NagB由378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无信号肽及跨膜区,是稳定的亲水性胞浆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分别占46.30%和32.28%,叁级结构模拟显示其为典型的二聚体结构,单体的活性中心可能由Ala52、Ser55、Arg106、Ser107、Ser110、Phe164、Met166、Glu242、Val364、Asn365、Arg366、Val367、Val368等多个核心氨基酸构成。结论生物信息学预测NagB含有2个SIS功能结构域(34-190aa;210-358aa),涉及磷酸糖的异构酶功能,NagB的特征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其在S.suis 2生长增殖以及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葡萄糖胺论文参考文献
[1].商军,华贤辉,张浩然,张亦菲,田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原料葡萄糖胺盐酸盐含量[J].中国兽药杂志.2019
[2].钱思彤,王一男,龚秀芳,丁晨曦,胡丹.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9
[3].钱思彤,龚秀芳,丁晨曦,胡丹,艾乐乐.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测定[J].生物技术通讯.2019
[4].杜娟,侯彦君,曾清,吴玉兰,刘佳.氮乙酰葡萄糖胺分子结构及振动光谱相关性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卢利平,陈献忠,周俊波,沈微,杨海泉.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8
[6].罗兵,韩永笑,张淇鑫,郭浩,李红梅.水稻UDP-N-乙酰葡萄糖胺酰基转移酶基因(OsLpxA)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J].分子植物育种.2018
[7].李斌峰,向正凯,熊飞,王华斌,严宝国.β1,3-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18
[8].韩鸿宇.重组几丁质酶水解黑曲霉菌丝体生产N-乙酰葡萄糖胺[D].大连理工大学.2018
[9].陈威.几丁质酶OfChtⅡ和O-β-N-乙酰葡萄糖胺酶hOGA的晶体结构及活性抑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10].郝文忠,储庆,张囡囡,夏莹莹,吴荡.响应面法优化羊肚菌多糖-葡萄糖胺共聚物的制备工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