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四象限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象限斩波,内阻检测,精密采样,交流注入
四象限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高政,吴国驭,郑小芳,李华,徐靠[1](2019)在《一种基于四象限斩波的蓄电池内阻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种中基于四象限斩波的蓄电池内阻检测方法。在计算内阻的过程中,采用虚轴和实轴结合的方式,消除硬件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采用交流注入法测量蓄电池内阻,检测过程中将检测回路切换到实轴,选择四个象限中信号最大的相邻两个象限为基准数据。由于实轴阻抗已知,可计算出系统参数,再切换到具有虚轴分量的蓄电池内阻测量通道,利用系统参数和实际采样数据计算内阻。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基于单片机STM32F105的蓄电池内阻检测系统,以1 kHz作为激励信号注入蓄电池,并应用PWM对激励信号进行四象限斩波。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测量蓄电池内阻,具有推广意义。(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吴佳彬[2](2016)在《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高精度激光光斑位置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测量技术在现代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基于激光光斑位置检测的测量技术,由于具有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高精度静态目标位置检测和动态目标实时跟踪,如:多自由度的目标位置和角度测量、光镊技术、激光半主动制导和空间激光通信等。在激光光斑位置检测系统中,选取合适的光电位置探测器至关重要,四象限探测器(Four-quadrant detector,QD)具有灵敏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使其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激光光斑位置检测系统中。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激光光斑位置检测技术,并对其位置检测算法和噪声对位置检测精度的影响等关键部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了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斑位置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斑位置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评价光斑位置检测性能的主要参数,分析了影响光斑位置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2)在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光斑位置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拟合算法:(a)提出了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在原有几何近似算法的基础上,考虑了探测器半径和沟道宽度对光斑位置检测的影响,通过引入误差补偿因子,得到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的表达式,相比几何近似法,利用Infiniteintegral拟合算法的位置检测精度明显提高,且只有一个拟合参数。(b)提出了Composite拟合算法,通过分析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的误差特点,引进新的误差补偿函数—Boltzmann数学函数,得到Composite拟合算法的表达式,该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光斑位置的检测精度,在较大的检测范围内都能达到亚μm的检测精度;(3)研究了噪声对光斑位置检测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光斑位置标准差的数学模型和一定概率下光斑位置检测误差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了光斑大小、光斑位置和系统信噪比与光斑位置检测精度的关系;(4)设计了QD后端的放大电路和四路同步AD数据采集系统,搭建了位移测试平台,验证了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和Composite拟合算法的光斑位置检测误差性能;也验证了光斑位置标准差数学模型和一定概率下光斑位置检测误差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6-05-01)
杨兆龙,陈云善,伞晓刚,张艳华,吴志勇[3](2016)在《用于四象限探测器光斑位置检测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四象限探测器输出的四路信号进行同步采集传输,本文设计了一套高分辨率、高速率的同步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该系统首先以FPGA芯片EP1C12Q240为核心,控制模数转换芯片ADS1274采集数据,数据经过片内FIFO缓存,然后按Camera Link协议将数据打包为32×40大小的图像,图像经Camera Link接口传输到PC机,最后使用图像采集卡采集图像数据,并利用MATLAB编写软件实现图像解码与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分辨率为24bit、采样速率为100kHz的4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其有效分辨率可达18.79bit,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满足了数据采集系统高分辨率、高速率的需求,并且该方案也可方便地移植到其他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6年01期)
张辉,陈云善,耿天文,吴佳彬,陈涛[4](2015)在《四象限探测器位置检测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四象限探测器(QD)光斑位置检测性能,研究了在高斯光斑模型下影响QD位置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四象限探测器位置检测的基本原理,随后根据误差理论推导出高斯光斑模型下位置检测精度与光斑半径、质心位置和系统信噪比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并深入分析了各因素对位置检测精度影响的趋势及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四象限探测器高斯光斑位置检测系统,在保证检测范围的条件下,采用较小半径的光斑、选取靠近光敏面中心的工作区域和提高系统信噪比可以提高位置检测精度。当系统信噪比为57.48 d B时,采用束腰半径为0.6 mm的高斯光斑,QD中心点位置检测精度可达0.514μm。(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5年12期)
杨兆龙[5](2015)在《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斑位置检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激光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通信容量大等优势,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在大气激光通信中,高精度、高自动化的ATP技术是关系到空间光通信链路能否成功建立以及通信质量好坏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对于ATP中光斑位置提取,四象限探测器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本论文针对四象限探测器信号采集设计了高精度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主要实现了既能为ATP系统提供实时脱靶量,又具有计算机存储原始数据的功能。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介绍了四象限探测器光斑位置检测的原理,深入分析了其对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要求,并结合大气激光通信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FPGA+DSP+USB 3.0架构的总体设计方案。2、在分析四象限探测器光斑位置检测对数据采集与处理需求的基础上,首先设计了前端全差分调理电路,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然后选择24位四通道同步ΔΣ型数模转换芯片,通过FPGA控制完成四路数据同步采集功能,并通过误差校准、合理布线等方式来提高采集系统的性能;最后利用DSP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完成实时处理模块的硬件设计,并在其基础之上实现光斑解算算法,可为ATP实时提供10kHz的脱靶量信息。3、在深入研究USB 3.0的基础上,对USB 3.0核心板进行了二次开发,完成高速率的四象限探测器原始数据存储功能。首先将USB 3.0核心板和实时处理模块相融合完成硬件设计;然后根据系统对数据量和灵活性的要求,将DDRⅡ模拟为FIFO,完成了数据缓冲系统的设计;最后重新设计USB 3.0芯片固件,并根据固件完成了USB 3.0控制逻辑及上位机程序,实现了数据存储功能。4、利用设计完成的采集与处理系统,首先测试了AD的有效分辨率和各通道的同步性,其有效分辨率达到18bit以上;然后测试了实时处理模块实时性,总延时为10μs;最后测试了USB 3.0模块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在传输速率为92MB/s时,无丢包、误码发生,性能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5-10-01)
张金瑞,母一宁,王贺,张智[6](2014)在《四象限精跟踪光轴检测模型与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四象限精跟踪光轴检测模型,推导出大气环境下系统固有分辨精度与细分精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提升检测系统固有分辨率的方法,有效降低光强闪烁影响;同时,讨论了大气湍流误差、背景光学误差、电子干扰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与系统信噪比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误差给出相应补偿办法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背景光误差与信标光信噪比、光轴偏差量直接相关;减小系统滤波器带宽,可抑制电子干扰误差;弱大气湍流条件下,增大接收光学口径,能有效抑制信号衰落。(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4年02期)
陈培祖,隋国荣[7](2013)在《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离焦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四象限探测器,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稳定的离焦量检测电路。由于近焦和远焦时,反射光束将会分别使探测器的不同向两个光敏面有较多的光通量,并转换出的电压关系,即离焦值。设计对电路进行了信号放火和滤波处理等方面的优化。通过统计实验测试,具有很好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上海市激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1-26)
匡冬权[8](2012)在《基于激光导引头的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检测电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半主动激光制导导引头的发展现状和意义,提出了目标探测电路的方案,运用目标方位探测的理论,采用四象限探测技术和方法,设计探测电路。根据半主动激光制导原理,结合设计的电路,实现了仿真导引头的搜索和跟踪的基本功能。(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2年02期)
黄强辉,曹益平[9](2009)在《采用四象限探测器检测干涉条纹正交信号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四象限探测器应用于激光干涉的测量领域,提出一种检测激光干涉条纹正交信号的新方法。利用叫象限探测器的探测区域象限化特征,以及干涉条纹在探测单元内的矢量迭加原理,实现了干涉条纹的正交信号检测。实验表明,通过改变四象限探测器的旋转角度,可以简便地检测到条纹的正交信号。当检测不同周期的干涉条纹时只需旋转四象限探测器至适当角度,就可检测到相应周期干涉条纹的正交信号,并且采用了差分技术处理信号,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外界环境产生的噪声。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易于操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09年05期)
黄强辉,曹益平,张可雄,李坤,曾茜逾[10](2008)在《基于四象限探测器检测干涉条纹正交信号》一文中研究指出四象限探测器在探测区域具有象限化特征,当干涉条纹方向与探测器坐标轴方向呈不同的夹角时,各象限探测单元的不同位置可探测到不同空间位置的干涉条纹光强分布,利用光强在探测单元内的矢量迭加原理,就可探测到与干涉条纹同周期但相位不同的信号。当旋转探测器到某一特定角度时,发现总有其中两个象限探测单元的信号相位正交,当干涉条纹周期改变时,仅需重新仔细旋转探测器,便可检测到该周期条纹的正交信号。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适应性强,便于仪器化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8年08期)
四象限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激光测量技术在现代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基于激光光斑位置检测的测量技术,由于具有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高精度静态目标位置检测和动态目标实时跟踪,如:多自由度的目标位置和角度测量、光镊技术、激光半主动制导和空间激光通信等。在激光光斑位置检测系统中,选取合适的光电位置探测器至关重要,四象限探测器(Four-quadrant detector,QD)具有灵敏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使其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激光光斑位置检测系统中。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激光光斑位置检测技术,并对其位置检测算法和噪声对位置检测精度的影响等关键部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了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斑位置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斑位置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评价光斑位置检测性能的主要参数,分析了影响光斑位置检测精度的主要因素。(2)在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光斑位置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拟合算法:(a)提出了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在原有几何近似算法的基础上,考虑了探测器半径和沟道宽度对光斑位置检测的影响,通过引入误差补偿因子,得到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的表达式,相比几何近似法,利用Infiniteintegral拟合算法的位置检测精度明显提高,且只有一个拟合参数。(b)提出了Composite拟合算法,通过分析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的误差特点,引进新的误差补偿函数—Boltzmann数学函数,得到Composite拟合算法的表达式,该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光斑位置的检测精度,在较大的检测范围内都能达到亚μm的检测精度;(3)研究了噪声对光斑位置检测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光斑位置标准差的数学模型和一定概率下光斑位置检测误差的数学模型,分析得到了光斑大小、光斑位置和系统信噪比与光斑位置检测精度的关系;(4)设计了QD后端的放大电路和四路同步AD数据采集系统,搭建了位移测试平台,验证了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和Composite拟合算法的光斑位置检测误差性能;也验证了光斑位置标准差数学模型和一定概率下光斑位置检测误差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象限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高政,吴国驭,郑小芳,李华,徐靠.一种基于四象限斩波的蓄电池内阻检测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2019
[2].吴佳彬.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高精度激光光斑位置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
[3].杨兆龙,陈云善,伞晓刚,张艳华,吴志勇.用于四象限探测器光斑位置检测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计[J].液晶与显示.2016
[4].张辉,陈云善,耿天文,吴佳彬,陈涛.四象限探测器位置检测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激光.2015
[5].杨兆龙.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光斑位置检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
[6].张金瑞,母一宁,王贺,张智.四象限精跟踪光轴检测模型与误差分析[J].半导体光电.2014
[7].陈培祖,隋国荣.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离焦检测[C].上海市激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8].匡冬权.基于激光导引头的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检测电路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2
[9].黄强辉,曹益平.采用四象限探测器检测干涉条纹正交信号的新方法[J].中国激光.2009
[10].黄强辉,曹益平,张可雄,李坤,曾茜逾.基于四象限探测器检测干涉条纹正交信号[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