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号方论文-尹飞鸿,谈珍瑜,廖英莲

中药灌肠号方论文-尹飞鸿,谈珍瑜,廖英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药灌肠号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炎1号方,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号方论文文献综述

尹飞鸿,谈珍瑜,廖英莲[1](2019)在《盆炎1号方口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4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盆炎1号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将77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盆炎1号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12%,对照组为80. 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结论:盆炎1号方口服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聂玉雯,陈华峰[2](2019)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早期轻度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早期轻度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常规组单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实验组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结果:治疗后BUN、SCr、β2微球蛋白肾功能指标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WBC、PCT、CRP等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早期轻度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歆昕,曾莉,程力,张丽,肖琴[3](2018)在《自拟妇科消炎1号方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临床上跟随导师曾莉教授学习实践过程中,笔者就曾莉教授运用国家级名中医何成瑶教授的经验方妇科消炎1号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医案进行总结发现,临床应用中药内服联合灌肠可以有效改善证属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对控制反复发作颇有疗效,此文便是对此方药及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体会。(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卢婷[4](2016)在《参附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对早期轻度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轻度脓毒症合并AKI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叁组,每组30例,叁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常规西医抢救措施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之上,A组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保留灌肠,B组仅给予中药灌肠Ⅰ号方保留灌肠。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叁组患者治疗前hs-CRP、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治疗后7 d,叁组患者hs-CRP、IL-10、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和B组比C组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A组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有利于减少机体对内毒素的吸收,减轻炎症反应及炎性递质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可作为早期轻度脓毒症AKI患者减轻炎症反应的辅助治疗手段。(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6年09期)

陈刚,黄晓军,杨克冰,张杰,钱乐[5](2015)在《中药灌肠Ⅱ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前列腺炎合并少弱精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灌肠Ⅱ号方治疗前列腺炎合并少弱精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列腺炎合并少弱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药灌肠Ⅱ号方保留灌肠,每日1次。对照组30例,应用前列安栓,每晚睡前塞肛。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存活率及活动力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精子参数各项指标中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存活率和活力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例)和56.7%(17例)。两组治疗后疗效经检验(x 2=5.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Ⅱ号方对于前列腺炎合并少弱精症(气滞血瘀型)患者精液参数的各项指标均有较好的改善,总有效率及各项精液参数均优于前列安栓组。(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6-27)

赵晓红[6](2012)在《中药灌肠联合肠炎康Ⅱ号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4例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肠炎康Ⅱ号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肠炎康Ⅱ号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2%,观察组总有效率96.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肠炎康Ⅱ号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保健营养》期刊2012年12期)

刘萍,王明明[7](2011)在《中药灌肠Ⅰ号灌肠液中促渗剂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生物黏附剂中所选用促渗剂的种类及其用量。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处理灌肠液,并采用HPLC法测定秦皮甲素在灌肠液中的含量。结果:0.5%,1%,2%,3%,4%,5%的薄荷脑作为促渗剂时,秦皮甲素的吸收度分别为0.015 742,0.022 566,0.016 520,0.014 586,0.012 946,0.012 818μg.mL-1.cm-1;0.5%,1%,2%,3%,4%,5%的冰片作为促渗剂时,秦皮甲素的吸收度为0.015 664,0.016 067,0.013 753,0.012 597,0.011 899,0.011 449μg.mL-1.cm-1。结论:薄荷脑和冰片对灌肠Ⅰ号中秦皮甲素都有较强的促渗透作用,1%薄荷脑及1%冰片对秦皮甲素的促透作用最明显。两药比较,薄荷脑的促透效果更强。(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期刊2011年03期)

张俊智,邵雅斐,宋爱华[8](2010)在《自拟肠炎康Ⅱ号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315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干,或有黏液便及里急后重,但无脓血便,多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及老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本病属中医"泄泻"、"腹痛"、"痢疾"范畴,但又难以上述某病概而括之。(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0年12期)

邹江[9](2010)在《溃结Ⅰ号方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对NF-κB和TNF-α的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溃结Ⅰ号方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观察其疗效,并检测患者结肠组织中的NF-κB以及TNF-α的表达,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及阳性药物对照方法,将40例经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及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溃结Ⅰ号方口服结合中药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患者结肠组织中NF-κB以及TNF-α在治疗前后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腹泻、脓血便、腹痛等主要临床症状(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肠镜疗效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5-氨基水杨酸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结肠黏膜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水平的下调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结Ⅰ号方配合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是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结肠黏膜表现。其机制可能是抑制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表达水平,提示我们其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NF-κB的活化,进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表达发挥了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0-04-15)

李慧[10](2009)在《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研究我科中药保留灌肠Ⅰ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在广州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我科中药灌肠Ⅰ号方(方药组成:丹参、白花蛇舌草各30g,赤芍、叁棱、延胡索、莪术各10g,黄柏12g,穿心莲20g)灌肠治疗,对照组1采用甲硝唑注射液灌肠治疗,对照组2采用口服金刚藤胶囊治疗,叁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观察对比叁组疗效组间差异、治疗组组内差异及治疗前后差异。所有数据使用spss15.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进行均数标准差计算,组内资料进行配对t检验,组间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叁组患者年龄、病程方面比较结果。叁组患者在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叁组患者在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2)叁组治疗前后(治疗3个疗程后)总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2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近期临床痊愈率30%,显效率33.33%,有效率33.33%,近期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63.66%,总有效率96.66%;对照组1近期临床痊愈率13.33%,显效率26.67%,有效率20%,近期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40%,总有效率60%;对照组2近期临床痊愈率6.67%,显效率20%,有效率26.67%,近其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26.67%,总有效率53.34%。(3)叁组治疗前后(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结果。叁组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叁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叁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治疗前后(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治疗前后(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叁组治疗前后(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局部体征积分比较结果。叁组治疗前主要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叁组治疗后主要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叁组治疗前后主要局部体征积分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治疗前后(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治疗前后(治疗3个疗程后)主要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治疗组疗效与3个治疗疗程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疗程1与疗程2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程2与疗程3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程1近期临床痊愈率0%,显效率26.67%,有效率20%,近期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26.67%,总有效率46.67%;治疗组疗程2近期临床痊愈率13.33%,显效率20%,有效率20%,近期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53.33%;治疗组疗程3近期临床痊愈率30%,显效率33.33%,有效率33.33%,近期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63.33%,总有效率96.66%。结语与抗生素灌肠和口服中成药比较:(1)我科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有显着疗效。(2)在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下腹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经期腹痛及子宫压痛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率方面,我科中药灌肠Ⅰ号方有显着疗效。(3)我科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见效快,且与疗程呈正相关,疗程延长,可提高疗效。(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5-01)

中药灌肠号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早期轻度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常规组单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实验组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结果:治疗后BUN、SCr、β2微球蛋白肾功能指标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WBC、PCT、CRP等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早期轻度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效果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药灌肠号方论文参考文献

[1].尹飞鸿,谈珍瑜,廖英莲.盆炎1号方口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41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9

[2].聂玉雯,陈华峰.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早期轻度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

[3].王歆昕,曾莉,程力,张丽,肖琴.自拟妇科消炎1号方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

[4].卢婷.参附注射液联合中药灌肠Ⅰ号方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

[5].陈刚,黄晓军,杨克冰,张杰,钱乐.中药灌肠Ⅱ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前列腺炎合并少弱精症的临床研究[C].2015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6].赵晓红.中药灌肠联合肠炎康Ⅱ号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4例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

[7].刘萍,王明明.中药灌肠Ⅰ号灌肠液中促渗剂的选择[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

[8].张俊智,邵雅斐,宋爱华.自拟肠炎康Ⅱ号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315例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0

[9].邹江.溃结Ⅰ号方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对NF-κB和TNF-α的机制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0].李慧.中药灌肠Ⅰ号方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标签:;  ;  ;  ;  

中药灌肠号方论文-尹飞鸿,谈珍瑜,廖英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