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屈伸运动论文-罗嗣频,裴欣欣,王学民,万业达,于锴

颈椎屈伸运动论文-罗嗣频,裴欣欣,王学民,万业达,于锴

导读:本文包含了颈椎屈伸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X线,颈椎运动范围,图像配准,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颈椎屈伸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罗嗣频,裴欣欣,王学民,万业达,于锴[1](2018)在《动态X线研究颈椎屈伸运动过程中椎体相对位置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动态X线技术分析正常志愿者C4、C5椎体在颈椎屈伸运动过程中的相对位置特征。方法本研究采集2014年10月于我院进行健康查体,无颈椎病病史及X线平片正常的志愿者共22例行颈椎动态X线检查。将受检者分组为低风险组(<40岁)13例,高风险组(≥40岁)9例。经过训练后,利用岛津数字胃肠机对每位受检者颈椎由过屈至过伸位活动的全程进行连续动态摄影,按运动时间顺序存储为DICOM图像。利用Matlab悖2014b软件对每位受检者的整套图像逐帧编程分析,以C6椎体前缘和下缘的交点为基点将同一受检者的所有图像配准,取C4、C5椎前缘和上缘的交点为兴趣点,自动求兴趣点和基准点连线与设定的中垂线的夹角并求差值,反映C4、C5椎体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将每例颈椎的运动过程等比分为20个部分,分别计算每部分中位置变化的均值,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所有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结果比较所有受检者颈椎屈伸运动处于不同阶段时,C4、C5椎体的相对位置具有相关性(P<0.001),且C4、C5相对位置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185,P<0.001)。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受检者C4和C5椎体相对位置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采用一元七次方曲线对正常志愿者颈椎屈伸运动过程中C4、C5椎体相对位置变化特征的拟合度最好(P=0.934)。结论无颈椎病正常志愿者颈椎屈伸运动过程中C4、C5椎体相对位置随着颈椎整体运动发生规律性变化,其特征可用一元七次方程拟合;不同年龄人群中C4、C5椎体相对位置变化有差异,超过40岁人群活动度减小。(本文来源于《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期刊2018年05期)

侯黎升,白雪东,葛丰,何勍,阮狄克[2](2018)在《颈部屈伸运动时上下颈椎的矢状面运动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颈椎(whole cervical spine,WCS)屈伸运动时上颈椎(upper cervical spine,UCS)及下颈椎(Subaxial cervical spine,SCS)在矢状面的屈伸运动特点。方法 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排除骨性畸形的男性57例,年龄12~84岁,平均(45.9±15.0)岁;女性66例,年龄21~81岁,平均(49.0±15.4)岁。在WCS中立、过伸及过屈侧位数字化X线片上绘制C2椎体后缘线(posterior edge of C2vertebral body,PEC2)、C6椎体后缘线(posterior edge of C6vertebral body,PEC6)、下颌底线(inferior edge of mandible,IEM)。测量各姿势下IEM与PEC2夹角[即UCS角(angle of UCS,AUCS)]、PEC2与PEC6夹角[即SCS角(angle of SCS,ASCS)]、IEM与PEC6夹角[即WCS角(angle of WCS,AWCS)]。计算WCS由过屈向中立(F→N)、中立向过伸(N→E)及过屈向过伸(F→E)变换时各自角度变化(range of angle,RA)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男性、女性的RAWCSF→N分别为(25.50±11.3)°、(24.80±9.50)°,RAUCSF→N分别为(8.50±8.40)°、(7.70±7.20)°,RASCSF→N分别为(17.0±8.70)°、(17.50±7.50)°,RAWCSN→E分别为(33.30±13.8)°、(39.30±16.90)°,RAUCSN→E分别为(13.70±9.80)°、(15.60±8.20)°,RASCSN→E分别为(19.70±12.0)°、(23.40±13.60)°,RAWCSF→E分别为(58.90±15.00)°、(64.20±18.40)°,RAUCSF→E分别为(22.20±9.30)°、(23.30±8.20)°,RASCSF→E分别为(36.70±15.70)°、(40.90±15.90)°。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示,WCS在F→N,N→E及F→E过程中,RA主要发生于SCS而非UCS(P<0.01);男性RAWCS和RAUCS,女性RAWCS、RAUCS和RASCS在N→F阶段变化明显小于N→E阶段(P<0.05),男性的ARSCSF→N与ARSCSN→E差别无统计学意义。WCS在屈伸过程中,部分UCS或SCS出现逆向运动,少数病例屈伸主要发生于UCS。结论总体而言,WCS屈伸主要发生在SCS,但个别病例在UCS。WCS中立位并非WCS、UCS及SCS屈伸的中点,而是靠近屈侧(男性SCS除外)。(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陈振华,陈水金[3](2016)在《悬吊运动对颈椎屈伸肌力比及其康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改善颈椎前屈后伸肌力比例对颈椎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入6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悬吊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颈椎神经肌肉多功能检测系统(Multi-cervial Unit,MCU)检测仪和简化Mc Gill量表评定治疗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训练改善颈椎前屈后伸肌力比例对颈椎病康复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6年15期)

胡之浩[4](2016)在《成年男性颈椎C2-C7屈伸运动矢状位椎体序列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研究目的:一直以来,颈椎矢状位的运动学都是通过运动范围(ROM)以及瞬时旋转中心(ICR)的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者们都习惯于使用拍摄于过伸位以及过屈位的颈椎静息状态X线平片来对颈椎的运动学做出评价。然而,仅仅用过屈和过伸位的X线平片并不能代表颈椎从过伸到过屈的整个运动中颈椎所有的精细活动。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定义了一个新的概念Cobb角速度(CAV)来进一步研究颈椎矢状位的精细活动。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用CAV这一新概念,进一步解释颈椎从过伸到过屈的整体运动过程中C2-C7各个节段的相关运动特点。研究内容:1、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如下:骨骼成熟的成年男性,年龄25-30岁。本研究的排除标准如下:颈痛,颈椎发育异常,颈椎韧带骨化,颈椎外伤,颈椎感染,颈椎肿瘤,颈椎畸形,颈椎感染性疾病,颈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颈椎不稳症,颈椎手术干预后,以及其他相关的颈椎疾病。本研究一共有12名骨骼发育成熟的成年男性受试者(平均年龄,27±0.8岁)纳入此项研究中。2、颈椎从过伸到过屈的整个运动过程动态X片的获取。符合纳入条件的受试者们坐于椅子上,双手抓紧椅子的后腿使肩膀尽量降低并保持稳定,椅子置于DSA系统的C臂下。受试者们按照我们的要求在椅子上做出从颈椎极度后伸到极度屈曲的动作。通过DSA血管造影设备获取颈椎从过伸到过屈的动态影像。3、颈椎动态图像的处理。将DSA设备采集而来的颈椎动态图像输入电脑,软件处理后可得到颈椎从伸到过屈全过程的一张张静态X射线片。在处理后的所有受试者的静态X射线片上,C7椎体的几何学中心以及C2椎体下终板的中点都通过Photoshop CS4以红色的点标出。标出以后,我们将每一个受试者的所有静态X片的C7椎体分别重合起来,最终得到每个受试者从过伸到过屈的动态颈椎运动图像。4、定义CAV:将颈椎从过伸到过屈的整个运动过程若干等分,其中每一个相邻的等分部分其相邻椎体间Cobb角的差值。5、将颈椎从过伸到过屈的整个运动过程五等分。将每个受试者静态X片的C7椎体质心记做“O”,将过伸及过屈位置的C2椎体下终板的中心分别记做A和F。在重合了一个受试者所有静态X片的C7椎体后,我们分别将点“O”、“A”和“O”、“F”相连,得到两条直线“OA”“OF”。测量这两条线之间的角∠AOF并记做α°。然后,我们将∠AOF五等分,得到∠AOB=∠BOC=∠COD=∠DOE=∠EOF=0.2α°。点“B”,“C”,“D”和“E”是在相应等分位置的侧位平片中C2下终板的中点。结果:1、依据采集的颈椎运动动态影像,得到颈椎不同节段的平均ROM值。在颈椎不同节段中最大的屈伸运动发生在C5/6节段,最小的发生在C2/3节段。2、依据颈椎从过伸到过屈的整个运动过程五等分后的X片图像,得到每个等分的平均CAV值。从C2/3到C6/7的不同节段CAV值在颈椎运动的整个过程从1/5,2/5,3/5,4/5,和5/5部分有显着差异。(C2/3,F=6.707,P=0.003;C3/4,F=10.081,P=0.003;C4/5,F=26.462,P<0.001;C5/6,F=15.562,P<0.001;C6/7,F=44.812,P<0.001).3、基于受试者不同节段CAV的值,制作出折线图。我们发现在颈椎从过伸到过屈的运动中,不同节段有各自独特的运动特征。结论:1、定义了Cobb角速度(CAV)这一新概念,进一步说明颈椎从过伸到过屈的整体运动中各节段的精细运动。2、当颈椎从过伸到过屈运动时,不同颈椎节段的椎间运动并不是匀速的,且各个不同椎间节段有各自的特点。3、从CAV的角度分析不同颈椎节段的椎间运动,C4/5和C5/6节段显示出比其他节段更加复杂的运动学特征,这导致C4/5和C5/6节段更容易受到外伤和退变的影响。4、我们提出一个假说,即在颈椎外伤、颈椎退变与颈椎椎间运动的复杂性之间有一个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16-04-01)

苗军,夏群[5](2014)在《寰枢椎后路植入物短节段固定方案:强度增加对颈椎旋转屈伸运动影响较少》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寰枢椎是生命中枢所在区域,由于解剖结构独特,手术治疗上颈椎疾患难度大、风险高。寰枢椎后路手术是重建上颈椎稳定性的常用方案,最佳固定方式为短节段坚强固定,不仅固定坚强且对颈椎的旋转和屈伸运动损失较少。目的:对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方案做一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至2014年5月为止的Pub 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 Med)及万方医学网(http://med.wanfangdata.com.cn/),以"upper cervical,internal fixation,atlas,axis,posterior approach"为英文检索词,"上颈椎,内固定,寰椎,枢椎,后路"为中文检索词,采用上述检索词不同的组合进行检索,总计英文文献267篇,中文文献189篇。计算机初检得到的文献,再经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中英文文献重复报道、研究内容类似及文献内容与上颈椎内固定不相关的内容,最终4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由于寰枢椎解剖学的特殊性,寰枢椎内固定也明显与下颈椎不同,内固定技术发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病损情况,医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椎板类内固定包括Gallie技术、Brooks技术、Sonntag技术、椎板夹、扣座节段间固定技术和枢椎椎板交叉螺钉技术,是需要椎板完整的,对于需要切除椎板减压的情况是不能应用的。除了枢椎交叉椎板螺钉外,其余几种方法都需要椎管内侵入操作,对脊髓有一定的搔扰,抗旋转能力相对较差,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不依赖于椎板完整性的内固定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包括经关节突螺钉、寰椎侧块螺钉、寰椎椎弓根螺钉、枢椎峡部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等,其特点是应用螺钉,生物力学强度显着增强,融合率增加,不影响椎板减压,缺点就是对螺钉置入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如果螺钉置入偏差,会损伤脊髓或椎动脉引起严重并发症。寰枢椎区域接近人体生命中枢,熟练此区域的解剖和内固定方案对于顺利完成手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4年48期)

倪爱娟,孙秋明,魏高峰,谢新武,田丰[6](2011)在《搬运模拟人的“颈椎”屈伸运动测量与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脊柱运动的测量可监测与评估搬运过程中脊柱运动,规范指导受训者搬运操作,减少脊柱损伤;在搬运后送器材测试方面,为担架、固定器材及医疗后送车辆等的评估提供量化、可重复的测试平台。方法根据颈椎屈伸运动特点,设计传感器安装方法,建立测量数学模型;运用Zebris CMS 70P系统标定颈椎屈伸运动数据,通过数学拟合,颈部屈伸运动角度与传感器测量值呈一元线性关系,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拟合函数。结果与结论实验数据验证了传感器测量安装的科学性、可行性,且能够实现测量的有效性和重复性,测量精度可达到±1°,实现了颈椎屈伸运动的测量。(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1年02期)

李中实,石东平,赵景鑫,陈栋[7](2010)在《颈椎屈伸和旋转负荷运动诱发颈性眩晕发病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仪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颈椎屈伸、旋转、极度屈曲、后伸等不同体位变化时脑血流量变化的动态研究,探讨诱发颈性眩晕最为有效的颈椎负荷体位。临床资料及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及住院颈性眩晕92人,其中男性26人,女性66人,男女比例为1:3。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为53.8岁,中老年病人占86.9%(表1)。病程3天至30年不等,平均病程为4年零7个月。对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颈椎屈伸及旋转负荷运动刺激,观察病人的颈性眩晕症状发生情况及近红外线光谱仪对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区脑血流的动态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8-21)

刑泽军,马迅[8](2004)在《下颈椎在屈伸运动时的应力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颈椎屈伸运动对其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取5具成人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2-C7),通过施加最大载荷为2.34N.m的纯扭矩,使颈椎产生前屈和后伸运动,记示C4、C5、C6前柱,中柱和后柱的应变。结果颈椎前屈时,前柱和中柱承受压应力,后柱承受拉应力,且前柱的应力大于中柱和后柱(P<0.05);后伸时,前柱受拉应力,中柱和后柱承受压应力,且前柱的应力最大(P<0.05)。前柱的应力前屈小于后伸(P<0.01),中柱的应力在前屈和后伸时相差不大,后柱的应力前屈大于后伸(P<0.01)。对于叁个椎体相比较而言,前屈和后伸时前柱的应力最大(P<0.01),而C4-6前柱的应力在屈伸时无差别。中柱的应力在前屈时C4、C5较大,与C6有差别(P=0.03),而后伸时无差别。后柱的应力在前屈时,叁个椎体无差别(P=0.02)。结论下颈椎屈伸运动过程中应力的变化情况可能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颈腰痛杂志》期刊2004年06期)

邢泽军[9](2002)在《下颈椎在屈伸运动时的应力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颈椎屈伸运动对其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取5具成人新鲜尸体颈推标本(C_2-C_7),通过施加最大载荷为2.34n·m的纯扭矩,使颈椎产生前屈和后伸运动,记录C_4、C_5、C_6前柱,中柱和后柱的应变。结果:颈椎前屈时,前柱和中柱承受压应力,后柱承受拉应力,且前柱的应力大于中柱和后柱(P<0.05);后伸时,前柱受拉应力,中柱和后柱承受压应力,且前柱的应力最大(P<0.05)。前柱的应力前屈小于后伸(P<0.01),中柱的应力在前屈和后伸时相差不大,后柱的应力前屈大于后伸(P<0.01),不同椎体前屈时,C_5中柱的应力最大,后伸时C_5的后柱应力最小。结论:下颈椎在前屈状态时局部应力增高,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02-05-18)

齐强,党耕町,陈仲强,潘亮,马世雄[10](2000)在《正常国人颈椎屈伸运动范围X线图像的计算机测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通过观察正常国人的颈椎屈伸运动范围 ,了解颈椎发生退变的规律 ,为进一步探讨颈椎节段性不稳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颈椎X线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对 3 82例正常国人的颈椎全屈、全伸位X线平片 (共 764张 )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分析。 3 82例测试者中 ,男性2 14例 ,女性 168例 ;同性别间按年龄分组 :2 0~ 3 9岁者为A组 ,4 0~ 5 9岁者为B组 ,60~ 76岁者为C组。测量参数主要为颈椎全屈伸运动的总活动度 (C2 ~C7)及各节段的椎间活动度。 结果 颈椎全屈伸运动的总活动度A组明显大于B组和C组 (P <0 0 1) ,B、C两组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 (P >0 0 5 )。最大椎间活动度节段在A组位于C5~C6 ,在B、C组则位于C4~C5。最小椎间活动度节段在各组中均位于C2 ~C3。各测量结果在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颈椎屈伸运动范围及其退变情况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 ;颈椎总的屈伸活动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然后趋于稳定 ;最大椎间活动度节段则随年龄的增长由C5~C6 节段上移至C4~C5节段。(本文来源于《中华外科杂志》期刊2000年02期)

颈椎屈伸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全颈椎(whole cervical spine,WCS)屈伸运动时上颈椎(upper cervical spine,UCS)及下颈椎(Subaxial cervical spine,SCS)在矢状面的屈伸运动特点。方法 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排除骨性畸形的男性57例,年龄12~84岁,平均(45.9±15.0)岁;女性66例,年龄21~81岁,平均(49.0±15.4)岁。在WCS中立、过伸及过屈侧位数字化X线片上绘制C2椎体后缘线(posterior edge of C2vertebral body,PEC2)、C6椎体后缘线(posterior edge of C6vertebral body,PEC6)、下颌底线(inferior edge of mandible,IEM)。测量各姿势下IEM与PEC2夹角[即UCS角(angle of UCS,AUCS)]、PEC2与PEC6夹角[即SCS角(angle of SCS,ASCS)]、IEM与PEC6夹角[即WCS角(angle of WCS,AWCS)]。计算WCS由过屈向中立(F→N)、中立向过伸(N→E)及过屈向过伸(F→E)变换时各自角度变化(range of angle,RA)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男性、女性的RAWCSF→N分别为(25.50±11.3)°、(24.80±9.50)°,RAUCSF→N分别为(8.50±8.40)°、(7.70±7.20)°,RASCSF→N分别为(17.0±8.70)°、(17.50±7.50)°,RAWCSN→E分别为(33.30±13.8)°、(39.30±16.90)°,RAUCSN→E分别为(13.70±9.80)°、(15.60±8.20)°,RASCSN→E分别为(19.70±12.0)°、(23.40±13.60)°,RAWCSF→E分别为(58.90±15.00)°、(64.20±18.40)°,RAUCSF→E分别为(22.20±9.30)°、(23.30±8.20)°,RASCSF→E分别为(36.70±15.70)°、(40.90±15.90)°。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示,WCS在F→N,N→E及F→E过程中,RA主要发生于SCS而非UCS(P<0.01);男性RAWCS和RAUCS,女性RAWCS、RAUCS和RASCS在N→F阶段变化明显小于N→E阶段(P<0.05),男性的ARSCSF→N与ARSCSN→E差别无统计学意义。WCS在屈伸过程中,部分UCS或SCS出现逆向运动,少数病例屈伸主要发生于UCS。结论总体而言,WCS屈伸主要发生在SCS,但个别病例在UCS。WCS中立位并非WCS、UCS及SCS屈伸的中点,而是靠近屈侧(男性SCS除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颈椎屈伸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罗嗣频,裴欣欣,王学民,万业达,于锴.动态X线研究颈椎屈伸运动过程中椎体相对位置变化[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8

[2].侯黎升,白雪东,葛丰,何勍,阮狄克.颈部屈伸运动时上下颈椎的矢状面运动特点[J].实用骨科杂志.2018

[3].陈振华,陈水金.悬吊运动对颈椎屈伸肌力比及其康复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6

[4].胡之浩.成年男性颈椎C2-C7屈伸运动矢状位椎体序列特征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

[5].苗军,夏群.寰枢椎后路植入物短节段固定方案:强度增加对颈椎旋转屈伸运动影响较少[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

[6].倪爱娟,孙秋明,魏高峰,谢新武,田丰.搬运模拟人的“颈椎”屈伸运动测量与标定[J].军事医学.2011

[7].李中实,石东平,赵景鑫,陈栋.颈椎屈伸和旋转负荷运动诱发颈性眩晕发病的研究[C].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8].刑泽军,马迅.下颈椎在屈伸运动时的应力分布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4

[9].邢泽军.下颈椎在屈伸运动时的应力分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

[10].齐强,党耕町,陈仲强,潘亮,马世雄.正常国人颈椎屈伸运动范围X线图像的计算机测量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0

标签:;  ;  ;  ;  

颈椎屈伸运动论文-罗嗣频,裴欣欣,王学民,万业达,于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