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过程论文-纪茂全,王萍,唐特,陈筱

双过程论文-纪茂全,王萍,唐特,陈筱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

双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纪茂全,王萍,唐特,陈筱[1](2019)在《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阐述了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构建的意义,然后提出了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的构建,最后提出了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的实施策略。(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袁海明[2](2019)在《他心问题与双过程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广泛意义上,我们将何以可能知道他人是否具有像我一样的心灵这样的追问统称为“他心问题”。目前主流的回答有两种,即理论论和模拟论。理论论认为我们对于他心知识的获取,是通过对民众心理学的运用来实现的,这套心理理论将各种心理概念和行为表现用一定的因果规则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进行心智阅读时,我们运用心理理论对心理行为进行推理,从而获知他人的心理状态。模拟论则反对心智阅读是一种推理形式的机制,认为普通认知者在心理状态和行为方面的相似性,足以保证特定认知者通过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模拟,就可以实现他心知识的获取。但是两者在处理他心问题时,都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无论是理论论的心理理论的来源和形成问题,还是模拟论的类比推理是否涉及心理理论的问题,都无法在各自的理论框架里得到很好解决。问题的根源,在我看来,是由于理论论和模拟论都预设了单一的读心进路。有鉴于此,我试图提出了一种新的共存进路去推进他心问题的解决。我将表明,我的这个设想得到了认知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理论论和模拟论长期以来不分高下的争论使得我们有理由设想,我们的心智阅读活动也许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的读心机制所支配的。当我们将模拟论中涉及类比推理的部分划归到理论推理的范畴时,我们完全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模式的读心机制,即直接的他心感知和间接的理论推理。直接感知式的读心机制是通过上升程序的模拟来实现的,这是一种不涉及心理理论的知觉活动,它可以使得我们直接感知到他人的心理状态,而不必动用到理论的推理。这样的观点在人类发现镜像神经元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以此说明过往对于不可观察的心理知识只能通过理论推理才可获知的预设是不成立的。但是在人类的知觉活动中所时常发生的错觉现象仍然威胁着他心知识的直接感知观点,所以笔者将通过援引析取论的认知立场来反驳他心知识直接感知过程中的错觉论证,以此来说明错觉现象的存在并不影响人类在真实情形下通过知觉获取他心知识的能力表现。接着笔者会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双过程理论,来支持这种双重读心方式共存的设想。对于他心的直接感知是系统1的运作,而间接的理论推理则是系统2的调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仅仅调用系统1就足以完成读心任务,只有当面对复杂的读心情景时,系统2才会被调用。以此来说明当我们在双过程理论所描绘的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运作机制的图景下,去谈论他心问题时,能够获得比过往在单一进路的预设下的讨论更多的信息。最后笔者将回应大家对于他心问题的共存进路推进方案的常见质疑,以此来说明为什么本文对于读心机制的两种区分是合理的;直接感知式的读心机制为什么不是对于他心问题的丐辞;双过程理论图景下的共存进路为什么不违反奥卡姆剃刀原则,以及其为什么不会陷入到二元论的困境之中。(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2)

吴宽智[3](2019)在《自我损耗促进合作行为及其在双过程理论框架下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合作行为在当今社会活动中无处不在,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需要在一种心理资源损耗的状态下完成合作相关的决策。个体在社会困境中做出合作行为一般需要自我控制来协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间的冲突,因此心理资源耗竭和合作行为很可能存在某种关系。自我损耗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过度调用内控资源出现的一种心理耗竭状态。聚焦于自我损耗与合作行为关系的研究较少,大都是探究自我损耗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当个体发生自我损耗时,也就是自控资源出现不足时,对合作行为产生的影响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机制。实验1发现了自我损耗对公共资源困境中的合作行为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对于这个结果,本研究采用了双过程模型框架和社会启发式(Social Heuristic Hypothesis,SHH)进行解释并在实验2和实验3中进行了验证。解释逻辑是:自我损耗会使得个体更加依赖直觉过程,而直觉过程是支持公共资源困境中的合作行为的。实验2通过情境效应和CRT(the Cognitive Reflection Test)验证了自我损耗会激发直觉过程,实验3通过直觉/分析思维启动验证了直觉思维是支持合作行为的。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自我控制状态和合作行为的关系,并且证明了社会启发式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存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施嘉逸[4](2018)在《影响领导纳谏的双过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员工建言对于组织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建言只有被领导采纳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为了发挥建言的价值,探讨影响领导纳谏行为的前因变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员工宜人性、主动性人格、正直人格、情绪智力、认知灵活性和工作绩效等员工特征对领导纳谏的预测能力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考察了员工宜人性、主动性人格、正直人格、情绪智力、认知灵活性和工作绩效对领导纳谏的作用机制,并检验了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数据采自江浙沪等地企业的213名员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叁个时间段收集数据:Time1中,团队成员填写人口统计信息、大五人格、主动性人格、认知灵活性、情绪智力和团队成员交换量表,团队领导填写人口统计信息、员工正直人格和工作绩效量表;Time2中,团队领导填写员工情感信任、认知信任和建言建设性量表;Time3中,团队领导填写领导纳谏量表。研究采用SPSS、AMOS等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回归方程,以领导纳谏为因变量,逐步引入控制变量(员工性别、员工年龄、员工教育水平、领导成员交换和建言建设性)、自变量(员工宜人性、主动性人格、情绪智力、正直人格、认知灵活性和工作绩效)、中介变量(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检验了研究假设,结果表明:(1)员工宜人性能正向预测领导纳谏,领导情感信任起部分中介作用;(2)员工主动性人格能正向预测领导纳谏,领导情感信任起中介作用;(3)员工情绪智力能正向预测领导纳谏,领导的情感信任起中介作用;(4)员工正直人格能正向预测领导纳谏,领导的认知信任起中介作用;(5)员工认知灵活性能正向预测领导纳谏,领导认知信任起中介作用;(6)员工工作绩效能正向预测领导纳谏,领导的认知信任起中介作用。本文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和解释,并对研究局限和展望适度讨论。(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向往[5](2018)在《态度理论的双—单过程之辨及新的双过程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内隐测量方法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对态度的理论研究进入新阶段。基于实证研究中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和心理学中长期存在的双过程假设,研究者提出了态度的双过程模型,认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来自于性质不同的两个心理过程。但整合新的实验证据和学习领域的新理论(RFT),也有研究者提出了态度的单过程模型。两种理论在态度的形成、储存和表达等方面都存在争议,并各自得到实验支持。从理论的完整性和解释力两方面分析,态度的单过程理论彻底否认存在两个性质不同的信息处理(加工)过程,无法对自动学习、错误的联想学习、动物的学习等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而已有的双过程理论在叁个关键方面存在缺陷,一是缺少支撑命题过程的系统性理论,二是缺少关联向命题转换的关键机制,叁是缺少两个态度分离的关键机制。针对已有理论的不足,本文从社会学习理论、语言机制、心理动力学叁个方面着手,构建了一个新的态度双过程模型。新模型主要包括结构与运行两个方面的内容。结构上,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基于方向垂直的两个信息处理过程。外界刺激信息可以得到并行的两个方向上的处理,垂直向的处理基于行为主义中的“刺激—反应”模式,代表一种先天的、遗传的反应模式。水平向的处理基于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一种从他人经验中学习到的反应模式。具备语言能力之后,水平向处理是在语言系统中运行的。由于水平处理相对垂直处理更加高效,大部分情况下,水平处理是行为的具体控制者。内隐态度在这一模型中被定义为垂直处理中对某个对象的反应趋势,外显态度被定义为语言系统中对某个对象进行倾向性评价的语言陈述。运行上,两个态度过程各有动力来源。垂直处理的动机是内在的,指向自身的利益,对应精神分析中的“本我”。水平处理的动机有两个,一个是转移自垂直处理的动机,指向客观的自身利益,对应精神分析中的“自我”;另外一个是外在的动机,指向他人的利益,对应精神分析中的“超我”。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背后是两个过程之间的复杂作用。一个内在动机(本我)驱动的态度翻译到语言系统中形成一个陈述之后,可能被外在动机(超我)抑制而不能表达,也可能被客观世界的知识(自我)修正而不被表达。前者中,两个态度过程背后的动机不一致的,是不符合道德的观念受到道德力量的压抑;后者中,两个态度过程背后的动机是一致的,是在追求同一目的过程中选择的不同实现途径。与原有的态度过程模型相比,新模型赋予态度双过程更丰富的内涵,明确了语言在态度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了两个过程背后的动力因素。在态度的形成、储存和表达上,新模型构建了态度的双表征体系和双表达过程,但同时也支持态度单表征体系和单表达过程在某些方面的合理性。新模型能够解释已有大部分关于态度形成和改变的EC实验结果,特别是能弥补已有态度模型对某些实验结果上的解释力不足,并产生新的预测。但新模型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语言机制和态度分离机制缺少细致分析,同时整个理论缺少系统性实验验证,这些都有待将来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高生龙[6](2018)在《上下级关系对角色外行为的影响:双过程模型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理者都希望员工在组织中能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但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员工在组织中不但会表现出有利于组织的公民行为,有时还会表现出对组织有害的工作越轨行为。近年来,学者对工作绩效重新进行了定义,认为工作绩效由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两部分组成。在竞争加剧的经济环境中,组织不能再只局限于传统的工作绩效观念,应该给予角色外行为更多的关注。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从特殊的中国“人情关系”情景出发,研究上下级关系对角色外行为的影响,并且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讨论组织支持感、工作不安全感、集体主义倾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工作越轨行为量表、上下级关系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和集体主义倾向量表对371名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Spss 22.0,Amos 17.0,Mplus 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建构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Bootstrap检验,最终得到以下结果:1.除工作越轨行为外,其他变量在职位级别和组织类型上的差异显着。2.上下级关系与组织支持感、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存在积极的正向关系;上下级关系与工作不安全感、工作越轨行为之间存在负向消极关系;工作不安全感和工作越轨行为之间存在积极的正向关系;工作越轨行为和集体主义倾向的关系不显着。3.员工的上下级关系会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而上下级关系也可以通过影响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进而间接的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的上下级关系越好,产生的工作不安全感就越少,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付出得到组织的认可,就会进一步表现出有利于组织的公民行为。4.员工的上下级关系既可以直接影响工作越轨行为,也可以通过组织支持感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越轨行为。即随着员工上下级关系的提升,其组织支持感也会提升,员工获得来自组织的支持,其工作越轨行为水平就会降低。5.上下级关系还可以通过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越轨行为产生间接影响,随着上下级关系的提升,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得到保障,则不会轻易表现出工作越轨行为。6.集体主义倾向调节着上下级关系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集体主义倾向越高,上下级关系对组织支持感的正向影响越强;集体主义倾向还调节着上下级关系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高集体主义倾向会正向调节上下级关系对工作不安全感的消极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验证了上下级关系对角色外行为的影响作用,并且发现了组织支持感、工作不安全感、集体主义倾向在上下级关系和角色外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建设性意见。(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张正林,范秀成,冯泰文,成爱武[7](2017)在《微信自我展露对顾客关系认知的影响研究:双过程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企业人员利用微信与客户进行互动以维系关系,客户也会根据企业人员朋友圈的自我展露获取更多信息,进行关系认知的判断,这会提高客户的忠诚和企业绩效。本文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建立了一个双过程模型,利用真实性和价值观一致性解释网络自我展露和顾客共有关系认知的内在作用机理。本文收集了高端服装企业的163个数据,利用smartpls 3.0软件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人员的网络浅层展露和深层展露都会提高客户的共有关系认知。社会影响的双过程模型是成立的,内部化和认同双过程,即感知真实性和价值观一致性在网络自我展露和客户关系认知间起中介作用。本文的结论能帮助企业人员选择合适的网络自我展露策略,提升客户共有关系认知,有助于加深客户关系及增加销售业绩。(本文来源于《珞珈管理评论》期刊2017年04期)

肖丽辉[8](2017)在《高冲突道德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双过程与自我因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判断是影响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人们如何做出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判断的差异性,是道德心理学研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在道德两难的情境当中,人们可以根据行为的内在性质来确定其道德性,也可以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其道德与否,它们依赖于不同的心理过程。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来看,基于行为内在性质的道德判断是一种自动、快速的道德直觉反应,但它不只是情绪意义上的道德直觉,还包含着规则性限制的自动作用;基于结果的道德判断,则是一种分析、反思的认知控制过程。而对于人类历史上新的道德问题时,基于道德原则限制的推理和反思也十分重要。但是要理解道德判断的差异性,仅仅从心理过程方面来探讨还是不够的。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建议、与自身相关和自身无关等不同的条件下,道德判断明显存在差异。在一些个人两难情境中,功利主义显然触犯基于个人权利的道德直觉,但是自我联系和社会联系感却促进功利主义的判断。而一些高冲突的个人两难情境中,基于功利的判断与基于道义的判断几乎一样多,但这些功利主义的判断与自我以及基于结果的分析过程关系如何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将从情境条件和个体特征两个层面,考察基于结果分析和基于道义直觉的双过程与自我因素对于这些高冲突的个人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的影响,包括四个研究。研究一是在自我条件下,考察行为有意性、结果增强和伤害关注的情境线索是否影响高冲突个人两难情境的道德判断,包括实验1-3。研究二是考察对于他人行为进行判断时,结果增强和伤害关注的线索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包括实验4和实验5。实验4是对他人的功利或非功利行为进行单独评价,实验5则是对于功利或非功利行为进行联合评价,两个实验还考察了对他人行为情绪感受的自我报告。研究叁和研究四分别是在自我或他人条件下,考察个体的思维方式与个体或集体取向的自我构念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道义立场、情绪因素对于直觉或理性的思维、自我构念的个体或集体维度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是否存在调节或者交互影响的作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对于高冲突的个人两难情境:(1)在自我条件下,道德判断对于有意性、结果增强和伤害关注的情境线索不敏感;而在对他人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结果增强的线索使得被试更加支持他人的功利行为,并减少对功利行为的愤怒感受;(2)理性与直觉思维组在自我条件下的道德判断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在对他人行为的恰当程度进行判断时理性思维的偏好程度(认知需求)与功利主义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3)自我构念的个体取向组在自我条件下的功利主义判断高于集体取向组,对他人功利行为恰当程度的评价也高于集体取向组;(4)道义立场(理想主义的伦理立场)的强度对于个体维度和直觉信念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具有相反的调节作用;(5)对他人功利行为进行恰当程度评价时,理性思维偏好与自我构念的个体和集体维度之间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6)对他人功利行为的愤怒或厌恶评价,减少了个体维度和理性思维对他人功利行为恰当性评价的促进作用,而较高的悲伤感受使得集体维度预测更高的功利主义而不是更低的功利主义。对于做为对照的(生命相关)非个人两难情境:(1)获救者数量增加和伤害关注的线索分别在自我或他人条件下促进了功利主义判断;(2)对他人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直觉思维偏好与恰当程度、赞成与否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3)自我构念的个体取向组和集体取向组在自我或他人条件下的道德判断没有显着差异;(4)道义立场的强度的调节作用不显着,但悲伤、同情的情绪感受对于集体维度的作用有正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得到2个主要的结论:(1)在高冲突个人两难情境中,功利主义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与基于结果分析的推理过程有关,而对伤害限制或直觉过程的影响不敏感;(2)自我构念的个体或集体主义维度影响高冲突个人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但其作用还受到道义立场和情绪感受的调节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王赛楠[9](2017)在《特质焦虑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质焦虑(Trait Anxiety)作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特质焦虑个体在社会决策行为方面的表现,更是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有关特质焦虑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集中于社会经济决策领域和风险决策的研究。缺少排除经济因素影响的社会行为的研究。此外研究将个体被视为脱离了社会影响的个体。从众行为作为社会情境中的典型行为,相关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基于目前对特质焦虑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式的研究结果。我们有理由假设,在从众行为这一典型的社会行为中,不同的特质焦虑水平个体将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对特质焦虑个体在不同类型的从众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特质焦虑个体的社会行为模式,更好地帮助高特质焦虑个体理解和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本研究以决策偏转的角度研究特质焦虑个体的从众行为,将从众行为视为动态的过程,使用加入信心评价过程和情绪评价过程的JAS(judge-advice-judge)范式,考察特质焦虑个体在此过程中认知和情绪特点,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一中采用加入信心评价过程的JAS范式,考察特质焦虑对信息化从众的影响,以及决策信心的变化量(△信心)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二采用加入焦虑情绪评价的JAS范式,考察特质焦虑对规范化从众的影响,以及焦虑情绪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实验一中,高、中、低特质焦虑组的决策更改率存在显着差异。在信息性社会影响下,特质焦虑会影响到个体的决策改变率。同时△信心能够预测个体的决策更改率,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信心并没有在特质焦虑个体的信息化从众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2)在实验二中,高、中、低特质焦虑组的决策更改率存在显着差异。在规范化社会影响下,特质焦虑会影响到个体的决策改变率。焦虑情绪为自变量,进行一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被试的焦虑情绪同样影响到了个体的决策更改率。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焦虑情绪在个体的规范化从众行为有中介作用。此外,分别对高中低特质焦虑组的信息化从众行为和规范化从众行为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只有低特质焦虑组在信息化从众和规范化从众上存在显着差异,即低特质焦虑组的规范化从众行为显着多于信息化从众。以上结果说明:(1)当群体参照信息与个体不一致时,高特质焦虑水平的个体更容易放弃自己的判断,按照群体参照信息调整决策,表现出信息化从众行为。与此同时信心下降的越多的个体就越容易改变决策,表现出信息化从众行为。人格因素即特质焦虑并未影响信心的变化量。特质焦虑与决策信心变化量共同影响信息化从众行为。(2)当群体信息与个体不一致时,高特质焦虑水平的个体更容易放弃自己的判断,更改决策使自己的决策和群体一致,表现出规范化从众行为。在此过程中个体焦虑情绪越明显,越容易改变自己的决策,表现出规范化从众行为。焦虑情绪在个体的规范化从众行为有中介作用。即特质焦虑水平越高的个体在群体参照信息与自身判断不一致时,更容易引发较高的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又促使其更改决策表现出规范化从众行为。此外,规范化从众行为显着多于信息化从众行为。低特质焦虑水平的个体两类从众行为差异显着。规范化社会影响对低特质焦虑水平的个体的影响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段锦云,施嘉逸,凌斌[10](2017)在《高承诺组织与员工建言:双过程模型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来自36个组织的223名员工为被试,通过上级、同事和员工自评叁方配对的问卷数据,研究探讨了高承诺组织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高承诺组织对员工建言行为(包括上行建言和平行建言)有显着的促进作用;(2)员工知觉到组织内的职业机会在高承诺组织和上行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高承诺组织和平行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绩效在知觉到职业机会和上行建言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人际关系在工作满意度和平行建言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4)不光如此,工作绩效还调节着"高承诺组织-知觉职业机会-上行建言"这一中介路径;人际关系还调节着"高承诺组织-工作满意感-平行建言"这一中介路径。文章最后对所得结果、理论和实践意义及未来研究做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双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广泛意义上,我们将何以可能知道他人是否具有像我一样的心灵这样的追问统称为“他心问题”。目前主流的回答有两种,即理论论和模拟论。理论论认为我们对于他心知识的获取,是通过对民众心理学的运用来实现的,这套心理理论将各种心理概念和行为表现用一定的因果规则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进行心智阅读时,我们运用心理理论对心理行为进行推理,从而获知他人的心理状态。模拟论则反对心智阅读是一种推理形式的机制,认为普通认知者在心理状态和行为方面的相似性,足以保证特定认知者通过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模拟,就可以实现他心知识的获取。但是两者在处理他心问题时,都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无论是理论论的心理理论的来源和形成问题,还是模拟论的类比推理是否涉及心理理论的问题,都无法在各自的理论框架里得到很好解决。问题的根源,在我看来,是由于理论论和模拟论都预设了单一的读心进路。有鉴于此,我试图提出了一种新的共存进路去推进他心问题的解决。我将表明,我的这个设想得到了认知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理论论和模拟论长期以来不分高下的争论使得我们有理由设想,我们的心智阅读活动也许是由两种完全不同的读心机制所支配的。当我们将模拟论中涉及类比推理的部分划归到理论推理的范畴时,我们完全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模式的读心机制,即直接的他心感知和间接的理论推理。直接感知式的读心机制是通过上升程序的模拟来实现的,这是一种不涉及心理理论的知觉活动,它可以使得我们直接感知到他人的心理状态,而不必动用到理论的推理。这样的观点在人类发现镜像神经元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以此说明过往对于不可观察的心理知识只能通过理论推理才可获知的预设是不成立的。但是在人类的知觉活动中所时常发生的错觉现象仍然威胁着他心知识的直接感知观点,所以笔者将通过援引析取论的认知立场来反驳他心知识直接感知过程中的错觉论证,以此来说明错觉现象的存在并不影响人类在真实情形下通过知觉获取他心知识的能力表现。接着笔者会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双过程理论,来支持这种双重读心方式共存的设想。对于他心的直接感知是系统1的运作,而间接的理论推理则是系统2的调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仅仅调用系统1就足以完成读心任务,只有当面对复杂的读心情景时,系统2才会被调用。以此来说明当我们在双过程理论所描绘的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运作机制的图景下,去谈论他心问题时,能够获得比过往在单一进路的预设下的讨论更多的信息。最后笔者将回应大家对于他心问题的共存进路推进方案的常见质疑,以此来说明为什么本文对于读心机制的两种区分是合理的;直接感知式的读心机制为什么不是对于他心问题的丐辞;双过程理论图景下的共存进路为什么不违反奥卡姆剃刀原则,以及其为什么不会陷入到二元论的困境之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纪茂全,王萍,唐特,陈筱.新时代高职“双过程、双主体、融合式”思政工作模式构建及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

[2].袁海明.他心问题与双过程理论[D].山东大学.2019

[3].吴宽智.自我损耗促进合作行为及其在双过程理论框架下的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9

[4].施嘉逸.影响领导纳谏的双过程模型[D].苏州大学.2018

[5].向往.态度理论的双—单过程之辨及新的双过程模型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8

[6].高生龙.上下级关系对角色外行为的影响:双过程模型检验[D].陕西师范大学.2018

[7].张正林,范秀成,冯泰文,成爱武.微信自我展露对顾客关系认知的影响研究:双过程的视角[J].珞珈管理评论.2017

[8].肖丽辉.高冲突道德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双过程与自我因素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7

[9].王赛楠.特质焦虑对从众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10].段锦云,施嘉逸,凌斌.高承诺组织与员工建言:双过程模型检验[J].心理学报.2017

标签:;  ;  ;  ;  ;  

双过程论文-纪茂全,王萍,唐特,陈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