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江西文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罗牧,山水画,文人画,审美认同
江西文人论文文献综述
熊震,支林[1](2018)在《“江西画派”代表罗牧山水画中的文人审美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之际的中国画坛,山水画"北宗"式微,而"南宗"则由于董其昌等人的竭力倡导,已蔚然成风;当时活跃在中国画坛上的南宗流派分布于江南一带,其中的"江西派"的开派者罗牧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本文以罗牧的山水画为立足点,从其技法分析入手分别对作品中的笔墨及构图形式进行总结归纳,再结合罗牧的相关经历以及作品中传达的文人意趣,以"南北宗"论为理论依据,探求其山水画的文人审美认同。(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8年08期)
樊文杰,李文瑾,罗永顺[2](2018)在《浅议宋代江西文人笔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文人笔记开始大量出现,并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些文人笔记内容广泛、涉及全面,成为研究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课题的重要资料。这些宋代文人笔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江西文人笔记莫属。文章以宋代江西文人笔记为基础,探讨了宋代江西文人笔记的特征和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意义。(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8年13期)
彭芳[3](2017)在《江西古代文人音乐在本土高校的教育传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有着非常多元的本土音乐文化,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与劳作中创作出了各类民歌、器乐、曲艺等,展现出地域性的情感特征与价值取向。而如何将江西古代文人音乐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继续传承和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7年15期)
李超[4](2015)在《元代江西抚州文人群体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对元代江西抚州文人群体及其特点一直疏于探讨。这个群体主要由吴澄及其草庐学派弟子组成,寄籍抚州的虞集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吴澄提倡实学,学术上折衷兼济,文学批评上多儒者情怀。在吴澄的引导下,江西文风由庐陵之奇崛转向抚州之平易。尔后吴澄弟子虞集又在朝推行平易正大的盛世文风。因此,以吴澄为中心的抚州文人群体对元中后期文坛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任永安[5](2015)在《元末明初浙东派文人与江西派文人的交往及其文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末明初,以宋濂为首的浙东派文人与江西派文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们之间经常联句赋诗,品评诗文,题赠序跋,交往频繁。江西派文人舂容雅正的作品风格,受得浙东派文人的积极评价,为其在文坛立足提供了有利条件。明初,随着浙东派文人在文坛的衰落,江西派文人迅速崛起,并对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陈小芒[6](2015)在《论地理环境与江西古代客寓文人之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古代客寓文人以赣鄱流域作为生活场景,他们人数众多,文学创作丰厚,形成了江西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别样风景。江西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着客寓文人或客寓文学:自然环境直接驱动了客寓文人的江西书写,人文环境影响或濡染着客寓文人的情感或审美。同时,地理环境与客寓文人之间存在双向同构的地缘关系,不仅地理环境影响着客寓文人,而且客寓文人也反向影响着地理环境。(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陈青松[7](2014)在《游子·寓贤:元末明初流寓江南的江西文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流寓,就是迁徙居住于籍贯以外的地方。流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属于一种常态,文献中的流寓往往代指有这种经历的文士大夫。历史上的“贬谪”、“流人”都属于这个范畴,这种流寓,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被动的行为。本论文所考察的元末明初流寓到江南地区的江西文人群体,他们的初到江南更多则是自愿情况下发生的,论文也就是围绕他们在江南的活动与交往展开探讨。这样一个流寓群体,他们的身份各有不同,有官员、儒师、士子、僧道等等,其中一些人物因为自己的流寓经历,生平显得晦涩,文献记载也多有抵牾之处。通过对这些人物生平经历的考察,一旦认识到他们的流寓背景,便容易理解记载存在这类问题的一个原因正在于他们的流寓经历,因而对我们理解文献也是很有帮助的。这些流寓之士,他们初履江南之时,大致还是在和平年代,其中有的是侍亲而来,有的是宦游而至,有的则是为了求学求生计。相比于贬谪之人的流放之地,他们所在的江南是当时人们心中的一个向往所在,他们的到来也并没有多大地受迫性。随着元末政局的动乱,江南很快为张士诚所占有。由于张士诚对文士采取亲近的态度,并且很长时间对元王朝表示服从,因而留居江南的文人们能一定程度上保持自我,进行广泛的交流。然而传统的乡土观念,又令他们产生了一种游子的心态,对故乡、对远方亲人都不由自主地产生思念之情。而为了过好当下,在江南的家庭生活对他们而言便更显重要,家庭成员之间也多感情真挚。同时,家庭成员的婚姻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一个环节,并以此作为在江南建立交际网络的重要渠道。传统的乡土观念以及户籍制度的确定,又使得这些流寓江南的江西文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同乡认同的观念,而作为日常交往的一个纽带,同乡观念在交往中又具有其含义上的多重性,也正可以看出这种观念在当时所受到的重视。同时,同乡之间还能够互助互济,成为缓解社会压力的一股辅力,也履行着士大夫本身所担当的社会责任。由此也可以看出同乡组织出现之前,同乡交往的一个大概。作为流寓人物,除了对自我对家庭的经营之外,对其所在的江南也多带有感情,聊以江南作故乡,因而对于江南山水人文也都有自我的刻画和认识。其中一些人物对地方文化的贡献也使得他们受到地方的尊崇。而江南地方对于五湖四海之士的接纳,双方的相互交往与认同,又使得那段的江南社会文化历史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元末明初的江南地区,主要经历了由蒙元——张士诚——朱元璋政权的转变,处在其中的流寓人物,他们中的大多数特别是那些正当有为之年的人物,并没有一味消沉,而是在“立德、立功、立言”之中践行自我,努力寻找自己的社会角色。变幻莫测的政局面前,他们有的归隐故乡,有的寓居江南,有的又出仕四方。只是这样的选择与他们的初衷却不一致,这也与当时士大夫的境况并无多大差别,官本位的时代,最是文人不自由。总之,流寓的经历刻画了这些人物的性格,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他们也在流寓的社会生活中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历史留下了自我印记。(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4-05-01)
李超[8](2014)在《江西文人与元代诗文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文人是元代文坛的一支生力军。在前期南方文坛各自为阵的文学格局中,江西文人和文学更多是呈现出宗宋的一面,诗学陈与义,文学宋而不废唐,吴澄涵容理道的文学观念为盛世文风导夫先路。元中期,江西人虞集、揭傒斯、欧阳玄逐渐步入京师主流文坛,大力推行平易正大的盛世文风,成为主流文坛的领导者。元后期,主流文坛衰微,江西人危素、傅若金追慕雅正文风,成为盛世余音,而还有一些江西诗人直面元末动荡的现实。元代江西文人和江西文学先导性的特点值得探讨。(本文来源于《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高文杰[9](2013)在《洪武至天顺江西籍文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洪武至天顺年间,江西地区是政治、经济、科举等最为繁荣和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文学成就最高的地区之一。由于江西文人纯正典雅的文学特点与明朝统治者所倡导的文风相契合,在吴中、越中、岭南、及闽诗派相继衰落之时,江西籍文人成为了明朝文学创作的主力,并对统治明朝百年的“台阁体”文风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以洪武至天顺年间的江西籍作家为研究对象,以地域为背景加以时间上的限定,以刘崧为开端,通过对江西籍作家相关作品的研究,探讨江西籍作家文学风格是如何相互影响和传承的,及简单梳理江西籍文人交游状况。第一章主要探讨江西文化发展背景,以及洪武至天顺年间江西籍作家地理分布情况。本节将简单介绍江西地区洪武至天顺年间的地理、文化、科举等背景知识。探讨江西籍作家分布情况时,从时间和地理两方面综合概括。第二章主要探讨元末明初洪武江西籍作家,作为“江右诗派”的开山之祖,本章将着重介绍刘菘的文学创作,同时期其他江西籍作家如陈谟、梁兰等也会有所提及。第叁章主要探讨建文至天顺江西籍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通过对代表性作家如周是修、练子宁、解缙等人物生平、文学创作特点的介绍,说明江西籍文人在文学创作、道德修养上均有极高的成就。第四章主要探讨江西籍作家的交游情况,以刘菘、杨士奇等为中心人物,简单梳理江西籍文人交游特点和概况。(本文来源于《闽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崔笑[10](2012)在《从唐诗看江西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的民间音乐活动在唐朝空间盛行,文人墨客的诗歌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当时的音乐歌舞活动的繁盛景象;音乐人才辈出;各种乐器的广泛使用及演奏者高超的技术等等。向人们展示了唐代江西音乐的盛况及取得的成就。(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2年16期)
江西文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代文人笔记开始大量出现,并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些文人笔记内容广泛、涉及全面,成为研究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课题的重要资料。这些宋代文人笔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江西文人笔记莫属。文章以宋代江西文人笔记为基础,探讨了宋代江西文人笔记的特征和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西文人论文参考文献
[1].熊震,支林.“江西画派”代表罗牧山水画中的文人审美认同研究[J].美术大观.2018
[2].樊文杰,李文瑾,罗永顺.浅议宋代江西文人笔记[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
[3].彭芳.江西古代文人音乐在本土高校的教育传承研究[J].智库时代.2017
[4].李超.元代江西抚州文人群体论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
[5].任永安.元末明初浙东派文人与江西派文人的交往及其文学意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6].陈小芒.论地理环境与江西古代客寓文人之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15
[7].陈青松.游子·寓贤:元末明初流寓江南的江西文人研究[D].南开大学.2014
[8].李超.江西文人与元代诗文格局[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
[9].高文杰.洪武至天顺江西籍文人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10].崔笑.从唐诗看江西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活动[J].黄河之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