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改进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郝世博[1](2015)在《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时期,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众多学者开始在以图博档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探索数字资源整合及服务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伴随互联网环境的形成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大量馆藏资源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超越时空的服务。如何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形成知识资源的无缝集成与协同共享环境,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图情领域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当前基于开放网络的新兴分布式计算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开始应用于图博档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高度自治的参与主体、复杂灵活的交互协作和多变异构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基于上述网络环境,实现充分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的交互协作面临若干新的问题。信任管理机制作为当前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开放网络环境中安全问题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有助于在没有足够先验知识的参与实体之间进行有效、健康协作关系的构建与维护。针对信任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国内与国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工作,多种专用或通用信任管理模型被先后提出。然而,当前已经存在的信任管理机制或模型在应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新环境和新应用时,还是在信任表征、信任获取、反馈信任聚合以及信任度评估等方面表现出种种不足。本文拟从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的双重视角出发,为满足分布式开放环境中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服务融合的安全及信任需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机制、数字化服务融合信任协商机制等相关研究,为图博档数字资源互操作与服务融合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本文首先对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探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本研究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寻找理论依据。然后对当前信任管理和自动信任协商存在的系统架构与典型模型进行论述,深入分析现阶段信任管理机制存在的多种应用模式;针对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这一研究主题,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应用实践,论述数字资源互操作存在的典型应用系统,从可行性、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探析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针对当前开放、动态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互操作、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过程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和安全需求,分别构建数字资源互操作的信任管理模型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在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并给出其中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针对反馈信任聚合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的研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机制的有效性;在数字化服务融合自动信任协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具体论述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流程及其实例、访问控制策略描述方式、一致性校验算法、改进的策略语言逻辑结构等。最后系统归纳本文相关的研究工作,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贡献,指出本文研究工作的局限并探讨后续还需努力的研究方向。
马丽华,郭晶,孙翌[2](2015)在《用户视角下的联机公共检索目录与资源发现系统应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从用户视角和应用出发对资源发现系统与联机公共检索目录两个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采用实验观察法,从界面友好性、资源类型及来源、检索功能、检索准确度、标示清晰度、电子资源检索访问、印刷型馆藏资源覆盖率以及个性化定制服务、互动交流几个方面阐述两个系统的异同点;从用户层面对两者如何协同合作以有效提高用户体验给出建议,也为拟用资源发现系统替代联机公共检索目录或准备引进资源发现系统的图书馆提供参考。
瞿辉[3](2013)在《面向数字资源聚合的语义化共词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的信息革命使当代信息技术快速地全面渗入知识活动的全过程,触发知识的产生、流通和使用的各个重要环节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方面,随着大量的文献资源为适应网络传播的需要开始数字化、网络化以便适应网络社会信息传播快捷、方便的传播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数字化、网络化的文献资源越来越容易获取、复制、传播,使得文献资源量增加的同时冗余信息也急剧增加。由于缺乏对数字资源的深入组织和规范控制,使得我们尽管身处信息的海洋,却也面临“信息泛滥,而知识不足”的窘境。在此背景下,数字资源的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针对数字资源实现有效的知识发现和知识组织,在语义层面上深化数字资源的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提高数字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数字资源服务水平,进而推动数字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关系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伟大工程。正因为如此,本文尝试引入语义化共词分析(Semantic Co-Word Analysis)来探讨数字资源的聚合方法问题。论文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从语义的角度,通过共词分析方法来实现对数字资源的主题聚合,为数字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实践提供方法上的探索。论文总共分为7个部分(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引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分别对共词分析和数字资源聚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最后,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主要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创新点。第1章数字资源聚合及其理论基础。本章和第2章一同构成了论文的理论部分。首先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如数字资源、数字资源聚合、数字资源扩散等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其中一些相互联系与区别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区分;其次,归纳和总结了数字资源聚合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最后,研究了数字资源聚合的主要方式与相关技术;本章为全文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2章基于共词的数字资源聚合理论与方法。在对共词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后,提出了基于共词分析视角的数字资源聚合的理论基础与具体方法。第3章语义化共词分析模型研究。本章与第4章为论文的方法部分。首先是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概念知识库、专家知识库等知识管理工具集成到共词分析中构建语义化共词分析的思路,并对语义化共词分析的理论背景、意义、具体实现方法以及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构建了语义化共词分析的基本模型。第4章基于主题图的语义化共词分析模型构建。阐述了主题图|(Topic Maps)及其相关理论,并分析了利用主题图技术将概念知识库、专家知识库集成到共词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基于主题图的语义化共词分析模型,最后以“信息计量学”为例,研究了基于主题图的学科概念知识库构建方法。第5章基于语义化共词分析的数字资源主题聚合与服务。本章为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是利用论文提出的语义化共词分析方法对国内信息计量学领域的学科文献进行了主题聚合的实证研究;其次,提出利用分析结果对国内信息计量学领域的数字资源进行了基于主题的语义标引的主要方法,即以主题为核心的集成化数字资源聚合方法;本章的最后提出了基于主题聚合的数字资源服务平台构想,并介绍了平台的涉及思想和结构原型。第6章总结与展望。本章是对论文的研究总结和未来工作展望部分,主要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基本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新兴[4](2012)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纪之交,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复兴与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的日臻完善,共同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和发展。继“十一五”规划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十二五”规划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发展目标,预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整合不同图书馆各自为政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效益,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涉及到经费来源、人事安排、业务规范,以及信息资源产权、整合、物流等信息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情况。以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为依据,提炼出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系统探讨了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展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我国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已在全国形成蔓延之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区域以城市为主,但已开始向农村延伸;按照服务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的规模;地方政府主导与图书馆自发推动两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启动模式并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变革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改进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第2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稳步发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集群理论、长尾理论、劳动分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全局导向原则、协同合作原则、各尽所能原则、用户参建原则应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坚持的指导原则。第3章,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完善的理事会制度和图书馆协会标准条例的规范。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全面的用户需求调查,严格的评估制度,详细的发展规划,细致的建设标准为特征。澳大利亚的州政府和市县政府共同以实物或经费划拨的方式,州立图书馆以配置图书或参与书目加工等方式支持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但各州的具体实施方式又不尽相同。第4章,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被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信息资源实行分层收藏;建立中央备用书库作为贮存图书馆;通过专业公司和审计署等第三方组织对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严格审计。澳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分工收藏文献,通过法定收藏制度全面收藏本地出版物,注重馆藏资源保护与特藏开发。台湾总分馆体系由总馆承担信息资源建设业务,按照学科专业特色为分馆配置馆藏。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的信息资源建设有专门的法规保障,并且非常强调馆藏统计工作。第5章,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其模式。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主体,多样化的资源采编方式,因地制宜的文献物流方案等。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可以把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划分为统一建设模式、委托建设模式、联合建设模式、自主建设模式。从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来源、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归纳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条件等方面对各种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6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按照覆盖的行政区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服务体系。不同等级的服务体系适用不同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同一等级,不同面积和结构的行政区的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也各不相同。在省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和面积较小的省级行政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地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混合型和单一型地级行政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县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县、县级市、市辖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以山西省为例,在细致分析了各个行政区的面积、经济状况、政府财政能力、图书馆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地适合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第7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合作构建跨系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将与其他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融合,从而转变为更高层级的跨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混合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实现模式转变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持。第8章,结语。系统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王琼[5](2012)在《基于新一代OPAC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源和数据库资源,而读者获取馆藏信息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图书馆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简称OPAC)进行检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OPAC也得到了广泛应用。OPAC主要是让读者通过Web途径获取图书馆馆藏的书目信息资源。但许多图书馆的OPAC只能局限于馆藏书目信息的检索,无法实现跨库检索等功能,OPAC的检索界面也因此显得单一枯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OPAC技术的现状分析,以本单位图书馆使用OPAC的情况为例,设计一个资源服务发布系统,以此来实现基于OPAC的部分数字资源整合管理,解决OPAC对随书光盘资源信息表示不详及资源整合功能的缺乏等问题。该资源服务发布系统将采用Eclipse为开发平台,运用三层架构模式进行设计,分别由数据导入模块、MARC分析模块、数据更改模块、跨库检索模块及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来完成对馆内随书光盘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中MARC数据的修订,以及实现本馆纸版图书资源与方正Apabi电子图书资源的互查功能。本文设计实现其部分资源整合的同时也考虑到了该资源服务发布系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可运行性,采用的是Eclipse为开发平台,便于研发人员对其系统进行定制与扩展,以及满足其后续研发设计的要求。
葛红梅[6](2011)在《我国图书馆OPAC研究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认为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库中OPAC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数量、发表时间、发表刊物、文献作者、文献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以明确我国OPAC研究的现状。
陈红艳[7](2010)在《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Web2.0是万维网发展的第二代模式,具有用户原创内容、集体智慧、共享信息、网络效应和开放性等特征。在Web2.0环境下,每个用户都可以自由创建、分享、传播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流、组织、发布、搜索与利用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图书馆也由此处于一种开放、互动、协作和灵活的信息服务环境之中,为利用用户的群体智慧,吸引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和服务中,构建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既适应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又可优化图书馆的信息组织。论文在梳理和总结现有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用户信息需求和图书馆所处环境的变化,在分析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后,充分利用Blog、Wiki、RSS、Tag等Web2.0相关技术,构建了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平台,并以当前具体的图书馆用户参与Tag-OPAC组织模式为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实现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对策。论文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发展与演变。在不同发展阶段,图书馆形成了以图书馆实体文献为中心的传统信息组织模式、多层次的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基于Web2.0的互动信息组织模式。本文通过比较这三种不同组织模式的异同,发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用户是影响图书馆信息模式变革的三个重要因素。随后,指出图书馆信息组织发展在Web2.0环境下所面临的三大课题: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行为研究、Web2.0技术与传统信息组织方法的有效融合、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构建。第2章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行为的理论分析。在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是一种知识分享、共享、交流的过程。按照“需求—动机—行为”的逻辑顺序,分析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需求、动机、行为等相关理论。随之,分析了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过程与结构要素,认为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行为主要具有关注与自身有关的信息与从众行为的两大特征,用户间的信息传播为“去中性化”和“个性化”传播。这些为合理、科学构建Web2.0环境下的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第3章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实践基础。本章首先对与信息组织相关的Web2.0技术进行深入分析,随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Web2.0环境下的用户和图书馆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用户和图书馆员对目前所在图书馆信息组织的现状满意度不高,而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意愿明确;同时,图书馆员对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态度也非常积极明确。在Web2.0环境下,引入用户参与、共同构建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行。第4章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建构。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信息组织的主体、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是信息组织模式中关系最密切的三个方面。在Web2.0环境下形成的用户参与的信息组织模式,具有交互性、动态性、协同性与共享性等特征,集信息组织、服务、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Web2.0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笔者构建了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平台。该模式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参与信息资源建设;用户能够参与资源评注、推荐;用户之间建立基于信息资源的交流,形成兴趣小组或相关主题讨论区;可以实现同类主题资源之间的整合。第5章用户参与的Tag-OPAC模式的实例分析。笔者对豆瓣网上50种图书用户所标注的常用标签进行调查,并将其与武汉大学图书馆的OPAC系统中的主题词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用户在使用标签描述图书文献信息时,除了来自作者、标题、学科之外,最多的是集中在图书主题方面。标签应用OPAC所形成的Tag-OPAC模式,既符合用户利用OPAC的行为需求,又有助于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在调查国内外图书馆Tag-OPAC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标签自身的发展,提出了如下优化措施:改善标签自身的性能、与社会化标签系统的合作发展、综合应用其他Web2.0技术、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最大程度地吸引用户参与Tag-OPAC的书目建设和组织。第6章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实现的对策。通过调查与分析用户参与的Tag-OPAC模式的实例,笔者认为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成功的关键,是图书馆营造良好的信息组织氛围,吸引用户积极参与贡献与共享知识。而用户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会遇到来自自身、图书馆、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几方面,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分别是图书馆用户教育及营销;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质量控制;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激励措施;外部环境支持。第7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梳理,提炼观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牟燕[8](2010)在《新一代OPAC系统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Web2.0时代,互联网用户从单纯地接受信息转变为参与制造信息和传播信息,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开放、互动和共享的新时代。进入Web2.0时代后,随着数字资源的不断增长,商业性搜索引擎风起云涌,图书馆OPAC系统的发展越来越滞后于读者信息消费的要求,面临读者日益减少的尴尬局面,改革迫在眉睫。图书馆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机遇:图书馆可以利用Web2.0所带来的种种新技术来武装OPAC系统,合理地组织和利用资源,优化数字资源环境,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使用户对图书馆的检索有更好的体验,获取更有效的信息。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对OPAC系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网络登录的方法对国内主流的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发现国内高校OPAC系统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差距,对图书馆的OPAC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研究;在实现新一代OPAC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时,结合对国外流行的新一代开源OPAC系统的调查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OPAC系统做实例分析,并对其改进以实现中文资源的整合与检索,使其适合国内高校图书馆的需要,希望利用Web2.0技术来扩展高校图书馆的OPAC系统功能,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张怡华,王兵[9](2010)在《基于联机公共检索目录纵向资源整合方式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通过讨论基于OPAC纵向资源整合的方式,以"畅想之星"为整合实例,详细分析其整合机制及特点,并根据相关参数横向对比几种整合方式,提出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发展方向。
郭卫兵[10](2009)在《网络环境下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标准研究 ——以JALIS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共享的实践自人类社会产生图书馆就开始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更多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进行。然而,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应用的差异,使得技术和技术标准问题逐渐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条件和技术标准的研究,结合用户的调查数据和馆员访谈记录,研究出一个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标准的目标框架。本文开篇对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条件和技术标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指出技术条件是技术标准的基础,技术标准化是系统互操作的基本保证,研究了图书馆异构资源和异构平台的互操作机制,提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操作的概念框架,并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操作的概念框架为基础,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流程,提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操作的实现框架。通过文献普查与网络检索这两种方法对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涉及到的技术概念和标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其更加系统和完善,并形成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标准框架。其次,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操作实现框架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展开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用户对地区资源共享系统的使用满意度情况,了解了高校用户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实际调查数据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地区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条件的不足之处。同时,通过访谈的方法,从共享系统工作人员的角度了解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建设情况,以及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们对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看法。最后,深入分析对比用户调查数据和馆员访谈数据,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标准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标准目标框架,包括图书馆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通讯条件、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网络标准化程度及数字信息从生成到服务各环节等,同时提出了实现该目标框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并回访了相关高校图书馆的一线工作人员,得到了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标准目标框架应用前景反馈。
二、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改进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改进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资源建设、共享与整合 |
1.2.2 国内外LAM研究 |
1.2.3 信任管理研究 |
1.2.4 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互操作 |
2.1.2 服务融合 |
2.1.3 信任的定义 |
2.1.4 信任的属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协同论 |
2.2.3 知识组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任管理机制及应用模式分析 |
3.1 信任管理 |
3.1.1 定义 |
3.1.2 信任管理模型 |
3.1.3 凭证信任管理系统 |
3.1.4 行为信任管理模型 |
3.2 自动信任协商 |
3.2.1 定义 |
3.2.2 自动信任协商基本概念 |
3.2.3 现有自动信任协商系统 |
3.3 信任管理机制应用模式分析 |
3.3.1 P2P网络信任管理 |
3.3.2 普适计算信任管理 |
3.3.3 网格计算信任管理 |
3.3.4 Ad hoc网络信任管理 |
3.3.5 电子商务信任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模式分析 |
4.1 国内外应用实践分析 |
4.1.1 Europeana |
4.1.2 世界数字图书馆 |
4.1.3 美国IMLS支持项目实践 |
4.1.4 CALIS |
4.2 数字资源互操作模式探析 |
4.2.1 数字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 |
4.2.2 Metalib with SFX系统 |
4.2.3 MAP系统 |
4.2.4 TPI系统及USP平台 |
4.2.5 数字资源互操作典型系统总结 |
4.3 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探析 |
4.3.1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4.3.2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广度分析 |
4.3.3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深度分析 |
4.4 跨域环境下安全互操作的实践分析 |
4.4.1 安全检测实施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2 协作架构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3 建模辅助维度下的互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数字资源互操作中的信任管理研究 |
5.1 OAI-PMH协议 |
5.2 数字化协作模式构建 |
5.3 数字化协作模式面临的问题 |
5.4 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1 动态信任管理的内涵 |
5.4.2 LAM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3 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 |
5.5 动态信任评估算法设计 |
5.5.1 传统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2 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信任协商研究 |
6.1 信任协商策略需求 |
6.2 LAM-AATN模型构建 |
6.3 LAM-AATN信任协商流程 |
6.4 LAM-AATN信任协商实例研究 |
6.5 LAM-AATN一致性校验研究 |
6.5.1 访问控制策略描述研究 |
6.5.2 一致性校验算法研究 |
6.6 LAM-AATN策略语言研究 |
6.6.1 策略语言功能需求 |
6.6.2 LAM-AATN-Jess策略语言 |
6.6.3 LAM-AATN-Jess语法结构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用户视角下的联机公共检索目录与资源发现系统应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OPAC与资源发现系统应用功能比较 |
1.1 检索难易程度 |
1.2 检索范围 |
1.3 检索结果展示 |
1.4 检索准确度 |
1.5 个性化服务功能 |
2 案例调研 |
2.1界面友好性 |
2.2 资源类型及来源 |
2.3 检索功能 |
2.4 检索准确度 |
2.5 标示清晰度 |
2.6 电子资源检索访问 |
2.7 印刷型馆藏资源覆盖率 |
2.8 个性化定制服务 |
2.9 互动交流 |
3 研究结论 |
(3)面向数字资源聚合的语义化共词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论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的背景 |
0.1.2 研究的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2.1 共词分析研究现状 |
0.2.2 数字资源聚合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0.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0.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0.3.4 本文创新点 1 数字资源聚合及其理论基础 |
1.1 数字资源聚合及其相关概念 |
1.1.1 数字资源聚合的内涵 |
1.1.2 数字资源聚合的对象 |
1.1.3 数字资源聚合的类型 |
1.1.4 数字资源聚合的相关概念辨析 |
1.2 数字资源聚合的理论基础 |
1.2.1 离散分布原理 |
1.2.2 相关性原理 |
1.2.3 有序性原理 |
1.2.4 小世界现象 |
1.3 数字资源聚合的研究视角 |
1.3.1 知识管理学视角 |
1.3.2 图书情报学视角 |
1.3.3 科学社会学视角 |
1.3.4 信息计量学视角 |
1.4 数字资源聚合的主要方式与相关技术 |
1.4.1 数字资源聚合的关键问题 |
1.4.2 数字资源聚合的主要方式 |
1.4.3 数字资源聚合的相关技术 |
1.5 本章小结 2 基于共词分析的数字资源聚合理论与方法 |
2.1 共词分析概述 |
2.1.1 共词分析的基本理念 |
2.1.2 共词分析的特点 |
2.1.3 共词分析的基本流程 |
2.2 基于共词分析的知识发现理论与方法 |
2.2.1 知识发现概述 |
2.2.2 基于共词分析的文献知识发现理论 |
2.2.3 基于共词分析的文献知识发现方法 |
2.3 基于共词分析的文献知识组织理论与方法 |
2.3.1 知识组织概述 |
2.3.2 基于共词分析的文献知识组织理论 |
2.3.3 基于共词分析的文献知识组织方法 |
2.4 共词分析在数字资源聚合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发现和揭示数字资源的内容与结构 |
2.4.2 预测数字资源主题增长点 |
2.4.3 构建数字资源主题地图,扩展用户检索领域 |
2.5 本章小结 3 语义化共词分析模型研究 |
3.1 语义化共词分析的背景与意义 |
3.1.1 语义化共词分析的内涵 |
3.1.2 语义化共词分析的背景 |
3.1.3 语义化共词分析的意义 |
3.2 实现语义化共词分析的路径与方法 |
3.2.1 实现语义化共词分析的路径 |
3.2.2 实现语义化共词分析的主要方法 |
3.3 实现语义化共词分析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3.3.1 规范与说明语义异构数据 |
3.3.2 构建资源内容实体语义关联 |
3.3.3 建立领域知识库 |
3.4 语义化共词分析模型的基本框架 |
3.4.1 数据获取层 |
3.4.2 语义判定层 |
3.4.3 数据分析层 |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主题图的语义化共词分析模型构建 |
4.1 主题图的基本理论 |
4.1.1 主题图概述 |
4.1.2 主题图的特点 |
4.1.3 主题图的应用 |
4.1.4 主题图开发工具介绍 |
4.2 主题图在共词分析中的应用 |
4.2.1 资源内容实体的语义关联表示与揭示 |
4.2.2 领域知识导航 |
4.2.3 基于共词分析结果的文献主题语义标引 |
4.3 基于主题图的语义化共词分析模型 |
4.3.1 模型的基本结构 |
4.3.2 数据处理层 |
4.3.3 主题图构建层 |
4.3.4 数据分析层 |
4.4 基于主题图的学科知识库实例——以信息计量学为例 |
4.4.1 构建“信息计量学”学科知识库的目标 |
4.4.2 资源实体抽取与语义关联建构 |
4.4.3 实例的添加与可视化 |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语义化共词分析的数字资源主题聚合与服务 |
5.1 研究目标与方法 |
5.1.1 研究目标 |
5.1.2 研究方法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源选择 |
5.2.2 数据抽取与处理 |
5.2.3 高频主题词选择与相关性计算 |
5.3 数据分析 |
5.3.1 聚类分析 |
5.3.2 多维尺度分析 |
5.4 基于语义化共词分析结果的数字资源主题语义标引与聚合展示 |
5.4.1 基于语义化共词分析的数字资源主题语义标引 |
5.4.2 基于语义化共词分析的数字资源聚合效果与可视化展示 |
5.5 基于主题聚合的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
5.5.1 平台的需求分析 |
5.5.2 平台的系统构架 |
5.5.3 存储层 |
5.5.4 功能层 |
5.5.5 展示层 |
5.5.6 用户层 |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
(4)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外研究进展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评析 |
0.3 国内研究进展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评析 |
0.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 |
0.5.1 研究难点 |
0.5.2 主要创新 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 |
1.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与发展 |
1.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内涵 |
1.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
1.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
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
1.2.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1.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 |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变革 |
1.3.1 改变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 |
1.3.2 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
1.3.3 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 |
1.3.4 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 |
2.1 理论基础 |
2.1.1 集群理论 |
2.1.2 长尾理论 |
2.1.3 劳动分工理论 |
2.1.4 资源配置理论 |
2.2 指导原则 |
2.2.1 全局导向原则 |
2.2.2 协同合作原则 |
2.2.3 各尽所能原则 |
2.2.4 用户参建原则 3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3.1 美国 |
3.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表现形式 |
3.1.2 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1.3 地区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2 英国 |
3.2.1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
3.2.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2.3 特点分析 |
3.3 澳大利亚 |
3.3.1 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 |
3.3.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3.3 特点分析 4 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4.1 香港 |
4.1.1 组织架构 |
4.1.2 信息资源建设 |
4.1.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2 澳门 |
4.2.1 组织架构 |
4.2.2 信息资源建设 |
4.2.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3 台湾 |
4.3.1 总分馆体系 |
4.3.2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 5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模式 |
5.1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 |
5.1.1 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
5.1.2 特点分析 |
5.2 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划分 |
5.2.1 统一建设模式 |
5.2.2 委托建设模式 |
5.2.3 联合建设模式 |
5.2.4 自主建设模式 |
5.3 统一建设模式 |
5.3.1 典型案例 |
5.3.2 特点分析 |
5.3.3 适用性分析 |
5.4 委托建设模式 |
5.4.1 典型案例 |
5.4.2 特点分析 |
5.4.3 适用性分析 |
5.5 联合建设模式 |
5.5.1 典型案例 |
5.5.2 特点分析 |
5.5.3 适用性分析 |
5.6 自主建设模式 |
5.6.1 典型案例 |
5.6.2 特征分析 |
5.6.3 适用性分析 6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 |
6.1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1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
6.1.2 成员图书馆的原有基础 |
6.1.3 图书馆领导的思想观念 |
6.1.4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规模 |
6.1.5 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
6.1.6 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 |
6.2 各级行政区适用的模式 |
6.2.1 省级行政区 |
6.2.2 地级行政区 |
6.2.3 县级行政区 |
6.3 模式选择案例分析 |
6.3.1 省级行政区 |
6.3.2 地级行政区 |
6.3.3 县级行政区 7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
7.1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
7.1.1 单一系统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存在封闭性 |
7.1.2 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具有互补性 |
7.2 实现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条件 |
7.2.1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 |
7.2.2 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规划 |
7.2.3 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撑 |
7.3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成功实践 |
7.3.1 协作网的组织运行机制 |
7.3.2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内容 |
7.3.3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成效 |
7.3.4 特点及启示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
(5)基于新一代OPAC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 OPAC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Z39.50 协议与 MARC 标准格式 |
2.1.1 Z39.50 的定义与工作原理 |
2.1.2 Z39.50 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
2.1.3 MARC 标准格式及其特点 |
2.2 Oracle 数据库 |
2.2.1 Oracle 数据库总体结构 |
2.2.2 Oracle 9i 数据库物理结构与内存结构 |
2.3 跨库检索模型 |
2.3.1 跨库检索的种类与基本原理 |
2.3.2 三层架构模式 |
2.3.3 跨库检索模型分析 |
2.4 系统开发平台 |
2.4.1 Eclipse 平台概述 |
2.4.2 Eclipse 的主要组成 |
2.4.3 Eclipse 体系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大分校OPAC 的现状分析 |
3.1 对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分析 |
3.1.1 对数据库的分析 |
3.1.2 汇文系统模块功能分析 |
3.2 对本馆 OPAC 的使用情况分析 |
3.2.1 对读者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3.2.2 对读者的需求分析 |
3.2.3 对本馆 OPAC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 对本馆 OPAC 业务的需求分析 |
3.3.1 对汇文 OPAC 业务特点的分析 |
3.3.2 需要增加的业务需求 |
3.3.3 增加需求业务的运行环境分析 |
3.3.4 对 OPAC 的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Z39.50 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的设计方案 |
4.1 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
4.1.1 系统设计原则 |
4.1.2 系统三层架构图 |
4.1.3 业务逻辑层采用的技术 |
4.1.4 系统功能模块图 |
4.2 系统前台应用模块设计 |
4.2.1 数据导入模块 |
4.2.2 MARC 比较模块 |
4.2.3 数据更改模块 |
4.2.4 数据备份恢复 |
4.2.5 跨库检索模块 |
4.3 系统后台管理模块设计 |
4.3.1 用户管理模块 |
4.3.2 权限管理模块 |
4.3.3 数据统计模块 |
4.3.4 用户帮助模块 |
4.4 数据库连接组件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Z39.50 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 |
5.1 开发平台及工具的选择 |
5.1.1 硬件环境 |
5.1.2 软件环境 |
5.2 实现光盘信息在 OPAC 系统的显示 |
5.2.1 856 字段介绍 |
5.2.2 856 字段的维护 |
5.2.3 MARC 数据读取 |
5.2.4 子字段中数据的截取 |
5.3 跨库检索功能的实现 |
5.3.1 跨库检索的考虑因素 |
5.3.2 实施方案关键技术 |
5.3.3 实施方案流程 |
5.3.4 实施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我国图书馆OPAC研究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检索方法 |
2 研究论文年代分布 |
3 研究论文来源期刊分析 |
4 研究论文作者分析 |
5 研究论文主题分析 |
5.1 系统介绍和评价与建议[9, 10] |
5.2 技术应用与实践[11, 12] |
5.3 书目数据库建设与标准[13, 14] |
5.4 资源组织与整合[15, 16] |
5.5 检索界面和功能与方法[17, 18] |
5.6 用户研究[19, 20] |
6 结语 |
(7)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 |
0.2.1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
0.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0.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0.3.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0.4.1 研究难点 |
0.4.2 主要创新 |
1 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
1.1 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发展历程 |
1.1.1 以图书馆实体文献为中心的传统信息组织模式 |
1.1.2 多层次的网络信息组织模式 |
1.1.3 基于Web2.0的互动信息组织模式 |
1.1.4 不同信息组织模式的比较 |
1.2 影响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变革的因素分析 |
1.2.1 信息资源因素 |
1.2.2 信息技术因素 |
1.2.3 用户因素 |
1.3 Web2.0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组织特征 |
1.3.1 Web2.0环境下的用户特征 |
1.3.2 Web2.0环境下的信息特征 |
1.3.3 Web2.0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组织发展的新课题 |
2 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行为的理论分析 |
2.1 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需求分析 |
2.1.1 用户的认知需求 |
2.1.2 用户自我实现的需求 |
2.1.3 用户信息需求规律 |
2.2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动机分析 |
2.2.1 内在动机 |
2.2.2 外在动机 |
2.2.3 技术易用性感知 |
2.2.4 信任感知 |
2.3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行为分析 |
2.3.1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行为的过程结构 |
2.3.2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行为特征 |
2.3.3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行为的传播学理论分析 |
3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实践基础 |
3.1 Web2.0相关信息组织技术的支持 |
3.1.1 基层Web2.0技术 |
3.1.2 常见的Web2.0应用技术 |
3.2 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
3.2.1 调查问卷设计 |
3.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 图书馆馆员对Web2.0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建构 |
4.1 模式的构成要素 |
4.1.1 信息组织主体 |
4.1.2 信息资源 |
4.1.3 技术平台 |
4.2 模式的功能分析 |
4.2.1 组织功能 |
4.2.2 服务功能 |
4.2.3 交流功能 |
4.3 模式的主要特征 |
4.3.1 交互性 |
4.3.2 动态性 |
4.3.3 协同性与共享性 |
4.4 模式的构建 |
4.4.1 模式构建目标 |
4.4.2 模式构建原则 |
4.4.3 模式平台 |
5 用户参与的Tag-OPAC模式的实例分析 |
5.1 标签相关理论 |
5.1.1 标签类型 |
5.1.2 标签特征 |
5.1.3 标签功能 |
5.1.4 标签的应用领域 |
5.1.5 用户的标注行为 |
5.2 标签的性能评价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标签性能评价 |
5.3 标签在OPAC中的应用分析 |
5.3.1 用户利用OPAC的行为模式 |
5.3.2 标签在OPAC中应用的实例分析 |
5.4 标签用于OPAC中的优化措施 |
5.4.1 改善标签自身的性能 |
5.4.2 与社会化标签系统的合作发展 |
5.4.3 综合应用其他Web2.0技术 |
5.4.4 提供个性化服务 |
6 实现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的对策 |
6.1 开展图书馆用户教育及营销 |
6.1.1 开展用户信息素养教育 |
6.1.2 实施参与信息组织的用户营销 |
6.1.3 鼓励图书馆员参与 |
6.2 提升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质量 |
6.2.1 设置不同的用户身份 |
6.2.2 为用户提供信息组织工具 |
6.2.3 用户参与信息的规范控制 |
6.3 建立用户参与信息组织的激励对策 |
6.3.1 建立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 |
6.3.2 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 |
6.3.3 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 |
6.4 积极争取外部环境支持 |
6.4.1 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 |
6.4.2 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 |
6.4.3 开展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
7 结语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1:关于图书馆员对Web2.0的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行为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8)新一代OPAC系统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OPAC、书目数据及Web2.0技术研究概述 |
2.1 OPAC的研究概述 |
2.1.1 OPAC的概念 |
2.1.2 OPAC的发展历程 |
2.1.3 OPAC系统基本功能 |
2.2 书目数据服务 |
2.2.1 MARC研究概述 |
2.2.2 DC研究概述 |
2.2.3 XML研究概述 |
2.3 Web2.0研究概述 |
2.3.1 Web2.0的来源 |
2.3.2 Web2.0的概念 |
2.3.3 Web2.0的代表性技术 |
2.4 Web2.0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
2.4.1 理念的变革 |
2.4.2 技术的变革 |
2.4.3 书目数据服务的变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国内高校图书馆OPAC现状概述 |
3.1.1 国产图书馆OPAC系统 |
3.1.2 国外图书馆OPAC系统 |
3.2 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功能调查 |
3.2.1 调查方式的选择 |
3.2.2 评估指标的确定 |
3.2.3 调查对象的选择 |
3.3 国内高校OPAC系统功能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检索功能 |
3.3.2 浏览与导航 |
3.3.3 检索结果显示 |
3.3.4 外部资源链接 |
3.3.5 系统友好性 |
3.4 国内OPAC系统的不足之处 |
3.5 OPAC系统改进的方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一代OPAC系统的选择及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实例分析 |
4.1 改进OPAC系统方式的选择 |
4.1.1 国外图书馆界对开源软件的研究 |
4.1.2 国内图书馆界对开源软件的研究 |
4.2 国外开源OPAC系统的调查分析 |
4.2.1 调查方式的选择 |
4.2.2 评估指标的确定 |
4.2.3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3 国外开源OPAC功能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检索功能 |
4.3.2 浏览与导航 |
4.3.3 检索结果的展示 |
4.3.4 信息资源的整合 |
4.3.5 与用户的交互功能 |
4.4 开源OPAC系统的选择 |
4.5 VuFind概述 |
4.6 VuFind的安装 |
4.6.1 搭建支持环境 |
4.6.2 VuFind下载和安装 |
4.7 书目数据的导出 |
4.8 书目数据的导入 |
4.9 书目数据索引的建立 |
4.9.1 Solr |
4.9.2 书目数据的解析 |
4.9.3 传递XML建立索引 |
4.9.4 VuFind文件配置 |
4.9.5 数据发布与展示 |
4.10 检索样例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一代OPAC系统的改进与实现 |
5.1 索引的分词与解析 |
5.1.1 编码的转换 |
5.1.2 分词功能的实现 |
5.1.3 CNMARC解析 |
5.2 基于中文图书搜索功能的实现 |
5.2.1 图书封面的获取 |
5.2.2 图书简介和评论获取 |
5.2.3 着者简介的获取 |
5.2.4 发表评论 |
5.2.5 Tag的添加 |
5.2.6 我的收藏夹 |
5.2.7 其他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 |
6.2.1 开源软件 |
6.2.2 资源问题 |
6.2.3 Mashup技术存在的问题 |
6.2.4 OPAC在SNS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9)基于联机公共检索目录纵向资源整合方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目前国内各高校图书馆中OPAC的整合现状 |
3 基于OPAC纵向资源整合方式 |
3.1 利用USMARC856字段 |
3.2 修改OPAC平台 |
3.3 插件整合方式 |
3.3.1 插件构建模型 |
3.3.2 插件与OPAC整合机制 |
3.3.3 “畅想之星”随书光盘管理系统与OPAC的无缝整合机制 |
4 结论 |
(10)网络环境下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标准研究 ——以JALI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2.1 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基础 |
1.4.1 本课题的国外研究动态 |
1.4.2 本课题的国内研究动态 |
1.5 全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标准框架 |
2.1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技术概念框架的提出 |
2.2 技术条件层 |
2.2.1 硬件条件 |
2.2.2 软件条件 |
2.2.3 网络通讯条件 |
2.2.4 存储条件 |
2.3 资源层互操作技术及标准 |
2.3.1 文件保存格式 |
2.3.2 元数据方案 |
2.3.3 标记语言 |
2.4 应用层互操作技术及标准 |
2.4.1 检索服务标准 |
2.4.2 应用系统 |
2.5 服务层技术及标准 |
2.5.1 图书馆网站 |
2.5.2 资源检索 |
2.6 共享技术标准框架的提出 |
2.6.1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操作实现框架 |
2.6.2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的技术标准理想框架 |
第三章 基于需求的南京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技术标准调查分析 |
3.1 调查方法 |
3.1.1 访谈法 |
3.1.2 问卷调查法 |
3.1.3 问卷的设计 |
3.2 调查情况与样本情况 |
3.2.1 访谈对象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3 南京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的计算机及网络条件调查 |
3.3.1 服务端计算机系统设施 |
3.3.1.1 服务器硬件条件 |
3.3.1.2 服务器操作系统 |
3.3.1.3 数字存储条件 |
3.3.2 客户端计算机系统设施 |
3.3.2.1 客户机的硬件条件 |
3.3.2.2 客户机的软件系统 |
3.3.3 网络通讯设施条件 |
3.3.3.1 网络通讯设施条件 |
3.3.3.2 网络通讯协议 |
3.4 南京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的信息组织技术及标准调查 |
3.4.1 数字信息资源生成系统的技术及标准 |
3.4.1.1 资源存取格式 |
3.4.1.2 语种 |
3.4.2 资源组织系统的技术及标准化 |
3.4.2.1 元数据标准 |
3.4.2.2 标记语言 |
3.4.2.3 知识组织系统 |
3.5 南京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应用系统技术及标准调查 |
3.5.1 资源存储系统的技术及标准 |
3.5.1.1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
3.5.1.2 数字信息资源的存储 |
3.5.1.3 数据备份系统 |
3.5.2 资源传递系统的技术及标准 |
3.5.2.1 信息资源通讯标准及协议 |
3.5.2.2 文献传递及馆际互借技术 |
3.6 南京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系统技术及标准调查 |
3.6.1 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分析 |
3.6.1.1 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总体使用情况 |
3.6.1.2 江苏省联合书刊目录数据库 |
3.6.1.3 电子期刊资源数据库 |
3.6.1.4 苏省高等教育学科导航库 |
3.6.2 统一资源检索系统分析 |
3.6.3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分析 |
3.6.4 图书馆主页系统分析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标准目标框架 |
4.1 调研结果与理想模型的比较 |
4.2 技术标准目标框架的提出 |
4.2.1 技术条件层 |
4.2.2 资源层 |
4.2.3 应用层 |
4.2.4 服务层 |
4.3 实现目标框架的相关解决方案 |
4.3.1 建立地区信息技术协调部门 |
4.3.2 进一步改善图书馆内技术设施条件 |
4.3.3 建设通用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并与图书馆的现有系统整合 |
4.3.4 将馆藏资源上网,建设和完善地区信息资源传递系统 |
4.3.5 升级改版图书馆网站,逐步建设图书馆门户 |
4.3.6 进一步增强OPAC功能,整合电子期刊资源 |
4.3.7 改进信息服务系统的用户体验 |
4.4 对目标框架评价的调研 |
第五章 创新与展望 |
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条件及系统建设调查表 |
附录2: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的技术条件与标准化情况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改进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D]. 郝世博. 南京大学, 2015
- [2]用户视角下的联机公共检索目录与资源发现系统应用对比研究[J]. 马丽华,郭晶,孙翌.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5(03)
- [3]面向数字资源聚合的语义化共词分析研究[D]. 瞿辉. 武汉大学, 2013(07)
- [4]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 张新兴. 武汉大学, 2012(06)
- [5]基于新一代OPAC的资源服务发布系统的研究[D]. 王琼. 燕山大学, 2012(04)
- [6]我国图书馆OPAC研究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J]. 葛红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10)
- [7]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研究[D]. 陈红艳. 武汉大学, 2010(05)
- [8]新一代OPAC系统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D]. 牟燕. 山东理工大学, 2010(11)
- [9]基于联机公共检索目录纵向资源整合方式对比研究[J]. 张怡华,王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01)
- [10]网络环境下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标准研究 ——以JALIS为例[D]. 郭卫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