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分子量聚丙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丙烯酰胺,粘均分子量,回归分析
高分子量聚丙烯论文文献综述
陈振斌,陈长军,周永山,汪润田,张云飞[1](2019)在《简单测量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研究了在NaOH水溶液质量分数相同时不同聚丙烯酰胺的黏均分子量和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同一聚合物在不同NaOH水溶液质量分数时的黏均分子量,并应用相关软件,通过不同的模拟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同一聚丙烯酰胺样品的分子量测定值随NaOH水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成指数增加;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系数a逐渐增大,而指数b逐渐减少,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通过测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表观黏均分子量来计算聚丙烯酰胺原样品分子量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测定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真实黏均分子量(M_(ηA))的适用范围和准确度以及精密性.(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郭营营,赵鹏飞,刘雷[2](2019)在《碳酸钠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水解剂的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碳酸钠(Na2CO3)作为均聚后水解工艺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过程中的水解剂时,水解剂加入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与氢氧化钠(NaOH)作为水解剂进行对比,探索了Na2CO3作为水解剂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刘伟,唐华东[3](2018)在《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单体纯度、引发体系、合成途径和聚合方法对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8年09期)
王帆,刘小燕,赵文康,朱博超,张平生[4](2018)在《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分子量聚丙烯(UHMWPP)是一种黏均分子量百万以上,具有超高的强度、超高的耐磨性、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可用于制备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抗冲击、耐应力开裂的聚丙烯产品。本工作的目的在于制备出分子量超过200万的聚丙烯,将其用作3D打印材料来解决由于分子链较长引起高熔体黏度和低流动性而导致加工难成型问题。本工作基于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对主催化剂进行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负载,通过控制丙烯的链转移来控制聚丙烯的分子量,并且在聚合反应过程中不加入氢气(带有活性氢的物质),以防止其成为聚合反应的终止剂。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聚合反应时间、助催化剂和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分子量的影响。采用黏度法、升温淋洗分级法等表征了制备的聚丙烯分子量。通过聚合工艺优化,在聚合反应温度70℃、聚合反应时间60min、助催化剂叁异丁基铝、外给电子体P Donor下,最终制备出了黏均分子量超过204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9期)
邵赛,赵彩凤,张乐平,邵颖,李先[5](2018)在《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辐射合成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主体单体,次磷酸钠为链转移剂,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引发,制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研究了链转移剂含量、吸收剂量、剂量率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PAM的分子量与吸收剂量呈正相关,而与链转移剂含量呈负相关。在丙烯酰胺∶丙烯酸=180∶60,单体浓度为30%,次磷酸钠为0.15‰,吸收剂量为300 Gy,剂量率为25 Gy/h的条件下,得到的APAM黏均分子量为2.93×10~7。在气动旋转反应釜中,剂量率为25~40 Gy/h,吸收剂量为125~200 Gy,合成的APAM分子量基本相同,最高可达2.88×10~7,且残留单体含量(干基)为0.01%。(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8年03期)
姚普勇[6](2017)在《高浓度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低黏纤维素共混堵漏体系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高浓度高分子量聚合物与低黏纤维素共混堵漏体系的性能特征,采用应力控制流变仪、黏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冻胶阀承压测试装置等研究了高浓度、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低黏纤维素、醋酸铬交联剂、pH调节剂(Na HCO3)共混堵漏体系的黏弹性和固化后的承压强度。结果表明,HPAM溶液的储能模量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低黏纤维素与交联剂可大幅提高HPAM溶液的黏弹性,体系黏度和固化后承压强度均随低黏纤维素加量的增加而增大;NaHCO_3可延缓体系交联的速度,随NaHCO_3加量增大,体系黏度和承压强度略有降低。25 g/L HPAM+1500 mg/L低黏纤维素+100 mg/L醋酸铬交联剂+20 mg/L NaHCO_3体系的泵注性能良好,泵注时间90 min内的黏度控制在2 Pa·s以内;该体系耐盐性良好,在70℃油藏温度条件下固化后的承压强度为0.5 MPa/m,满足堵漏作业封堵性能要求。在L-357井堵漏施工中,挤注压力最高达11.9MPa,挤入量6 m3,施工完成后对漏失层段试压15 MPa,30 min内压力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7年03期)
李明罡,邱健,邢海平,樊东蕾,唐涛[7](2017)在《釜式发泡中表面活性剂对低分子量聚丙烯发泡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PP)泡沫具有使用温度高、比模量大、可降解的特点,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泡沫的良好代替品。PP泡沫珠粒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高档包装和玩具领域。普通PP加工窗口窄,熔体性能差,很难用于生产高质量泡沫。PP泡沫珠粒多采用釜式发泡法生产。发泡过程中,多加入水作为传热介质。但水的潜在作用没有被研究。本文在低分子量PP(LMW-PP)中分别加入四种表面活性剂,用釜式法进行发泡。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样品,体积膨胀率(R)提高,泡孔破裂减少,特别是加入CTAB的样品R值比纯LMW-PP提高了420%。通过流变、DSC、SEM和吸附测试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剂改善了PP熔体流变行为,使PP具有吸水性。发泡过程中水不只作为传热介质,同时也起到协同发泡剂的作用,提高样品R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加工》期刊2017-10-10)
赵文康[8](2017)在《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分子量聚丙烯(Ultra-high Moleculer Weight Polypropylene),简称UHMWPP,是一种粘均分子量百万以上,具有超高的强度、超高的耐磨性、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可用于制备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抗冲击、耐应力开裂的聚丙烯产品。但因其超高的分子量,分子链较长,分子链缠节而有着极高的熔体粘度、极差的流动性,难以用传统的加工成型方式来进行生产加工。同时,又因为丙烯聚合极易发生链转移,很难用常规丙烯聚合方式得到超高分子量的聚丙烯,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加工问题和合成问题都未得到解决,因而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合成技术一直处于冷门,目前暂无工业生产的产品。然而,随着以3D打印技术为标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难加工成型的问题有望得到突破。因而,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合成又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制备出分子量超过2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将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尝试应用于3D打印材料。具体的方法是基于Ziegler-Natta(简称Z-N)催化剂,研究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分子量的影响。在聚丙烯配位聚合中,分子量由链转移控制,本文尝试从聚合压力、聚合温度、溶剂等方面研究影响丙烯聚合链转移的因素。通过对各种丙烯聚合链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开发出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高效催化剂体系和聚合工艺。目前,尚未有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分子量测定系统有效的表征手段,本文尝试以流变等方法来测定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分子量。通过聚合试验,研究了外给电子体、助催化剂、聚合温度等对丙烯聚合分子量的影响,并对聚合的工艺条件的进行优选,制备出了粘均分子量达2.04x106g/mol的聚丙烯。同时也开发出了一系列分子量在100~200万,工艺参数可调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结合了粘度法、流变法、分级法建立了一套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分子量的测定方式。(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蔡小川,高玉荣,陈曲,韩建国[9](2017)在《微波辅助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水为溶剂,过硫酸铵(APS)和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为复合引发体系,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聚丙烯酰胺(PAM)。研究了微波辐照功率、辐照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和单体残留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聚合物产物结构,最后考察了剪切作用对PAM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的PAM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分子量高、单体残留率低;当微波功率为100 W,辐照时间为8 min,单体浓度为25%,引发剂用量为0.05%时产物分子量可达1050×104,并且单体残余量低;PAM的降解随着剪切时间的延长和剪切速度的加快而加快。(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7年02期)
胡海霞,金雷,王婕,赵静[10](2016)在《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在加压过滤中助滤作用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加压过滤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加压过滤试验装置,选取了两种不同灰分、泥化严重、可滤性很差的动力煤选煤厂的煤泥,利用该装置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对两种煤泥加压过滤的助滤效果;试验表明,随着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增加,滤饼水分降低,处理量增加;随着煤泥的灰分增加,滤饼水分增加,处理量降低。(本文来源于《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2016年01期)
高分子量聚丙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碳酸钠(Na2CO3)作为均聚后水解工艺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过程中的水解剂时,水解剂加入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与氢氧化钠(NaOH)作为水解剂进行对比,探索了Na2CO3作为水解剂的可行性和优缺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分子量聚丙烯论文参考文献
[1].陈振斌,陈长军,周永山,汪润田,张云飞.简单测量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黏均分子量的方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
[2].郭营营,赵鹏飞,刘雷.碳酸钠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水解剂的探索研究[J].云南化工.2019
[3].刘伟,唐华东.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8
[4].王帆,刘小燕,赵文康,朱博超,张平生.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制备[J].化工进展.2018
[5].邵赛,赵彩凤,张乐平,邵颖,李先.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辐射合成技术研究[J].应用化工.2018
[6].姚普勇.高浓度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低黏纤维素共混堵漏体系性能评价[J].油田化学.2017
[7].李明罡,邱健,邢海平,樊东蕾,唐涛.釜式发泡中表面活性剂对低分子量聚丙烯发泡性能的影响[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加工.2017
[8].赵文康.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制备[D].兰州理工大学.2017
[9].蔡小川,高玉荣,陈曲,韩建国.微波辅助法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J].当代化工.2017
[10].胡海霞,金雷,王婕,赵静.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在加压过滤中助滤作用的试验研究[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