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肛直肠测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先天性肛直肠畸形术后患儿,肛管内超声,肛直肠测压,相关性研究
肛直肠测压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超[1](2015)在《肛管内超声及肛直肠测压评估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肛门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肛管内超声及肛直肠测压作为客观指标对先天性肛直肠畸形患儿术后的直肠、肛管结构与功能进行初步评价,结合主观临床肛门功能评分,探讨主客观指标间相关性,进一步指导临床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法对47例先天性肛直肠畸形患儿术后肛门功能进行客观评估(肛管内超声、肛门直肠测压),测量内括约肌的厚度、球囊容积等内容,并进行临床主观评分。1按照临床主观评分结果分为优、良、差叁组,组间对肛管中位水平内括约肌厚度进行比较。2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将其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组间对肛管中位水平的内括约肌厚度进行比较。3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组(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 PSARP,又称Pena术式)和经会阴肛门成形术组,组间对肛管中位水平内括约肌厚度进行比较。4根据临床病理分型将其分为低位组,中高位组,组间对球囊容积进行比较。5对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患儿肛门功能客观评估与主观评估行相关性分析。对照组为10例年龄在2.17岁-9.17岁的无肛周及直肠疾病的儿童。结果1优、良、差叁组内括约肌厚度厚度分别为1.31±0.32mm、 1.33±0.37mm、1.41±0.13mm,组间两两比较F=0.228,p=0.7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手术组和对照组内括约肌厚度分别为1.33±0.31mm、 1.06±0.16mm,组间比较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Pena术组、经会阴肛门成形术组内括约肌厚度厚度分别为1.40±0.38mm、1.25±0.21mm,组间比较p=0.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低位组平均气囊容积(37.14±10.49)ml,中高位组平均气囊容积(44.74±11.24)ml,组间比较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肛直肠畸形术后患儿临床主观评分与球囊容积有相关性,r=-0.30,p=0.043;结论先天性肛直肠畸形患儿术后内括约肌厚度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肛管内超声及肛直肠测压客观反映患儿术后肛直肠解剖及生理状况,在此基础上行临床肛门排便功能评价更客观、科学,结合主观临床评估有利于准确判定排便功能以及进一步针对性指导肛门功能康复训练。(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佘亚雄,施试仁[2](1981)在《肛直肠测压和组织化学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附3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病的病理变化认识不断深入,诊断方法也逐渐提高;目前主要的诊断技术有X线、组织学检查、肛直肠测压和组织化学法四种。1969年Lawson、Nixon和Sch-(本文来源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期刊1981年01期)
肛直肠测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病的病理变化认识不断深入,诊断方法也逐渐提高;目前主要的诊断技术有X线、组织学检查、肛直肠测压和组织化学法四种。1969年Lawson、Nixon和Sc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肛直肠测压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智超.肛管内超声及肛直肠测压评估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肛门功能[D].重庆医科大学.2015
[2].佘亚雄,施试仁.肛直肠测压和组织化学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附31例报告)[J].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1981
标签:先天性肛直肠畸形术后患儿; 肛管内超声; 肛直肠测压; 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