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修饰论文-王晓敏,范哲锋

荧光修饰论文-王晓敏,范哲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荧光修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荧光传感器,铜离子,2-巯基苯并噻唑(MBT)

荧光修饰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敏,范哲锋[1](2019)在《Cu~(2+)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荧光传感器检测2-巯基苯并噻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量子点表面的特定官能团与Cu~(2+)进一步结合后,形成N-GQDs-Cu~(2+)络合物,有效地猝灭了荧光。加入2-巯基苯并噻唑(MBT)时,由于MBT与Cu~(2+)具有强作用力,使得Cu~(2+)从量子点表面解离下来,量子点荧光恢复。据此构建了一种基于Cu~(2+)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高灵敏荧光传感器用于MBT的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MBT在0.4~40.0μmol/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恢复强度呈良好线性,检出限为0.1μmol/L。该方法用于实际水样中MBT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5.0%~101%。(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玉鑫,王子睿,赵丽娜,李光明[2](2019)在《利用后合成修饰的UiO66-NH_2复合材料实现对HS~-的荧光增强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稀土离子和β-二酮进行后合成法修饰UiO66-NH_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了多重发射的复合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显示后修饰过程未改变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光物理性能测试表明稀土离子与β-二酮分子在主体材料的孔道内发生配位生成β-二酮稀土配合物,敏化了稀土离子发光。通过引入Cu~(2+)离子使得稀土配合物发光淬灭,再利用Cu~(2+)离子特异性捕获HS~-离子的方式实现稀土配合物荧光恢复,实现了对HS~-离子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检测,检测限达到11.7μM。(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邱尤丽,李鱼[3](2019)在《一种环境友好型的PAEs荧光光谱衍生分子修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PAEs荧光检测法主要是借助与具有荧光光谱特征的牛血清蛋白反应而进行的间接荧光检测。以六种被列入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PAEs为例,对其苯环上4号位进行分子修饰,以期获得具有高荧光光谱强度的PAEs衍生物,利于直接荧光检测,同时利用分子对接的方法模拟PAEs分子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计算与牛血清蛋白结合后的PAEs分子荧光光谱强度,并将其与PAEs衍生物的荧光光谱强度进行比较,筛选荧光光谱显着增强的PAEs衍生物,为PAEs衍生物的检测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共设计出30种PAEs衍生物,其中18种PAEs衍生物的荧光光谱强度增强显着(100%~1850%),说明PAEs衍生物直接荧光检测的强度相较于PAEs分子间接荧光检测的强度具有显着增强作用; 18种PAEs衍生物的功能特性(以稳定性、绝缘性作为代表)受到的影响较小,且PAEs衍生物的环境持久性均有所降低,生物富集性无明显变化,迁移性和毒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 PAEs衍生物之间、与其他具有荧光特性的物质(多环芳烃)之间不存在干扰(最小波数差大于荧光光谱检测分辨率0.30 nm),占用轨道能量及最正密立根氢原子电荷数是导致PAEs衍生物具有荧光光谱特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6期)

陈煜太[4](2019)在《羧基和磺酸基修饰纳米SiO_2荧光指纹显现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纹是最常见的痕迹类证据,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个体识别依据之一。随着犯罪活动特点的变化,指纹证据的出现概率逐渐降低,对于指纹显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材料以其高吸附性能、特殊荧光性能和易于表面修饰等特点,已成为新型指纹显现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但随着纳米粉末在指纹刷显中的广泛使用,纳米悬浮物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开发一种安全高效的纳米指纹显现试剂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回顾了纳米指纹显现技术研究进展,设计了两种新型阴离子纳米悬浮液指纹显现试剂,具有安全环保和高效的特点,利用静电吸附提升悬浮液法的显现效率,并减少纳米浮尘的产生。从纳米颗粒的表面功能化角度,分别制备了羧基和磺酸基修饰阴离子纳米SiO_2荧光指纹显现试剂,调整了纳米悬浮液对指纹的亲和性;测试表征了两种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探究优化了指纹显现的条件,并设计了简易喷显装置用于指纹显现。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本研究以正硅酸乙酯、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和3-巯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用浓氨水作为催化剂,Rubpy染料作为荧光修饰剂,采用反相微乳液体系提供反应场所和进行粒径控制,制备了无表面修饰的纳米SiO_2、表面氨基化的阴离子纳米SiO_2前驱体和表面巯基化的阴离子纳米SiO_2前驱体,并分别利用丁二酸酐和过氧化氢实现了表面羧基化和磺酸基化修饰。2、分别测试了纳米SiO_2、氨基前驱体、巯基前驱体、磺酸基纳米SiO_2和羧基纳米SiO_2的形貌结构等性能:确定了羧基产物和磺酸基产物的平均粒径大小为44 nm和42nm,DLS粒径分别为122.42 nm和110.1 nm;反应的最佳染料浓度为15 mmol/L,并测试了悬浮体系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确定了375 nm为最佳激发波长;测试了羧基和磺酸基体系Zeta电位值随酸碱变化的规律,研究了两种表面修饰对于纳米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其分散性和稳定性。3、以酸碱度、浸泡时间和悬浮液浓度为变量,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表,分别探究了羧基纳米悬浮体系和磺酸基纳米悬浮体系对铝箔纸、HDPE和玻璃客体上指纹的显现条件。羧基体系最佳条件为:pH值2.9,稀释倍数为2倍,显现时间5 min;磺酸基体系最佳条件为:pH值2.5,稀释倍数为4倍,显现时间5 min。两种纳米悬浮体系的显现效率、显现效果和环保性相较于传统小颗粒悬浮液(SPR法)得到了明显优化。4、分析了磺酸基体系与羧基体系显现效果差异的原因。探究了纳米悬浮体系对陈旧指纹的显现能力,该方法对于HDPE和铝箔客体上遗留时间在30天之内指纹有较好的显现效果,其显现能力强于传统SPR法。该方法对指纹细节特征的呈现更精细,相比传统SPR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在显现效率和安全性能上有了明显提升。通过分析阴离子纳米悬浮体系的指纹显现原理,设计并制备了悬浮液简易喷显装置,并将其应用于铝箔纸、HDPE塑料和玻璃叁种客体上的指纹显现,显现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期刊2019-06-09)

冯宝羲[5](2019)在《光致荧光有机聚合物纳米膜的合成、修饰及其对铁离子的特异响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光致荧光有机聚合物纳米膜(PNFs)为研究对象,优化了PNFs的制备条件,研究了其结构和光学性能,并对其成膜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对PNFs进行微量二氧化硅修饰,探讨了修饰后光致荧光有机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薄膜(PSNFs)的结构及光学性能;将PNFs用于铁离子的含量检测,探讨了PNFs对铁离子的特异响应性机理,实现了实际水溶液中铁离子的高灵敏性荧光检测。(1)以柠檬酸与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固相加热方法得到具有荧光的聚合物粉末(PPs),再将PPs溶于水中,加以超声辅助,最终生成高光致荧光聚合物纳米膜(PNFs),量子产率(QY)为76%。运用FT-IR,XPS,高分辨TEM,SEM,AFM,TOF LC/MS及UV/Vis等技术,表征了PNFs的结构、组成、形貌和光学特性。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LSCM)技术,原位观察了PNFs的形成过程,结合分子动力学(MD)模拟,提出了PNFs的自组装形成机理。(2)优化了PNFs的形成条件,包括原料配比、反应时间、温度、溶剂、聚合物浓度以及超声辅助等诸多因素。以PNFs水溶液为培养液培养豆芽,蒸馏水作对照实验,通过比较培养豆芽的长度及豆芽组织切片的荧光显微成像,表明PNFs对豆芽的生物相容性,及PNFs在豆芽组织细胞荧光显微成像中的增色作用。(3)通过痕量有机硅对PNFs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荧光有机聚合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薄膜(PSNFs)。与单独PNFs相比,PSNFs在荧光强度、光稳定性和量子产率方面的性能,均得以提升。在有机硅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有机硅的类型对PSNFs的荧光特性几乎没有影响。PSNFs对豆芽的生长具有生物相容性,在豆芽组织细胞荧光显微成像中具有增色作用。(4)通过仪器分析并结合MD模拟,证实了二氧化硅和PNFs组分之间有较强的氢键等相互作用;这一相互作用,是PSNFs光学性能提高的原因所在。(5)评估了PNFs对多种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性,包括Na~+,K~+,Ag~+,Mg~(2+),Co~(2+),Cu~(2+),Zn~(2+),Cd~(2+),Hg~(2+),Pb~(2+),Al~(3+)和铁离子。与其他金属离子相比,铁离子对PNFs表现出最强的荧光猝灭能力,PNFs对蒸馏水中铁离子的检测限为0.08μM。将PNFs用于实际水中铁离子的检测,叁组平行测试中相近的检测值和较小的标准偏差,验证了PNFs用于真实水中荧光检测铁离子的可行性。(6)探索了PNFs荧光检测铁离子的几种荧光猝灭机理,其包括颜色反应,静电相互作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等。在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将铁离子对PNFs的荧光猝灭归因于两者之间的电子转移。(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2)

张有辉[6](2019)在《基于二硫键断裂荧光修饰二茂铁荧光增强识别生物硫醇》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硫键(-S-S-)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共价键,具有动态可逆的性质,在硫醇的存在下,能被剪断裂解成为巯基物质;二茂铁(Fc)作为具有独特的叁明治“夹心”结构的物质,拥有优良的氧化还原和富电子的性质,可以用作荧光猝灭剂,用于PET荧光探针的构建。在生物体内,小分子生物硫醇(GSH、Cys、Hcy)含量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二硫键作为生物硫醇特异性识别位点,二茂铁作为荧光猝灭剂,设计并合成一系列(Py-Fc、Py-N-Fc、NapH-Fc、TPEPy-Fc)基于PET机理的生物硫醇荧光探针,具体内容如下:1、合成出两个含芘荧光团与二茂铁猝灭剂之间不同距离的探针Py-Fc和Py-N-Fc,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研究出探针Py-Fc的PET猝灭效果比Py-N-Fc更好,并且两种探针都对GSH、Cys、Hcy有很好的响应,对GSH进行分析发现,探针都在2h孵育完成,在pH=7.0~11.0的范围内,有明显的荧光增强,它们的检测限分别为5.11×10~(-7)M、8.84×10~(-7)M。2、以4-溴-1,8-萘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合成出绿光发射的探针NapH-Fc。在0.01M pH=7.4 DMSO-PBS(2:8;v/v)缓冲液体系中,通过荧光发射光谱表征,探针NapH-Fc对GSH、Cys、Hcy能进行很好的识别,检测限分别为1.34×10~(-8)M、2.47×10~(-7)M和1.13×10~(-8)M,孵育时间为45min,在PH=7.0~11.0范围内,荧光增强显着。探针在0~25μM范围内,细胞毒性较低,细胞存活率为75%。同时,对HeLa细胞内的生物硫醇成像,细胞内的荧光强度随着孵育时间增加而增强,并能对HeLa细胞内的生物硫醇进行准确的成像。3、经Heck反应偶联4-乙烯基吡啶,得到近红外荧光发射的探针TPEPy-Fc。在0.01M pH=7.4 DMSO-PBS(1:199;v/v)缓冲液体系中,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探针TPEPy-Fc对GSH、Cys、Hcy能进行很好的识别,检测限分别为7.69×10~(-7)M、4.68×10~(-7)M、5.98×10~(-7)M。探针在80min孵育完成,且在pH=6.0~9.0范围内,荧光增强显着。探针在0~60μM范围内,细胞毒性很低和生物相容性好,细胞存活率为90%以上。对CT-26细胞激光共聚焦成像,能对CT-26细胞内的生物硫醇进行准确的成像。(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8)

曾燕艳,王玥婷,梁志辉,焦哲,范洪波[7](2019)在《β-环糊精修饰Mn-ZnS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检测血液中对乙酰氨基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够有效快捷地实现低浓度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本文利用量子点电子转移荧光猝灭的机理,对量子的的修饰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检测方法进行实验研究。首先,将乙二胺-环糊精成功修饰到Mn-ZnS量子点表面,增强其荧光稳定性和水溶性,再利用β-环糊精对对乙酰氨基酚的包合作用,使对乙酰氨基酚进入β-环糊精的空腔内,与量子点表面发生电子转移,进而使荧光猝灭。然后,基于乙二胺-环糊精修饰的ZnS量子点电子转移荧光猝灭的机理,建立了一种检测血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荧光光谱分析新方法。实验还考察了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对乙酰氨基酚检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35 min、反应温度为40℃的条件下,乙二胺-环糊精修饰ZnS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与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呈良好的负线性关系,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范围为1~100 ng/L,检出限为0.64 ng/L,RSD(%)为1.69%(n=11),用于血液样品的检测时,加标回收率为91.06%~103.82%。该方法实现了低浓度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检测,且操作快速、简便。(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郑天骄,陈炫颖,朱亮亮,王道累,邹祺[8](2019)在《一种新型二氰基乙烯修饰的二呋喃环戊烯光开关:荧光性质、传感性能和生物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借助于高度优化的小分子荧光染料,荧光蛋白和先进的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二芳基乙烯光开关荧光染料的研究,主要通过在二芳基乙烯中引入荧光核和对芳基的结构修饰.与噻吩相比,呋喃具有更好的刚性、溶解性和可生物降解能力以及更强的荧光.因此,二呋喃乙烯可以作为荧光标记技术的小分子荧光染料.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二氰基乙烯的二呋喃乙烯新型荧光光开关.该化合物在溶液中呈现典型的可逆光致变色性能,且以其出色的选择性、灵敏度和高对比度来实现氰根离子的荧光检测.此外,通过核磁滴定实验,解释了其对氰根离子的响应机理.由于采用呋喃替换噻吩使得该化合物拥有更强的荧光,成功应用于生物体内的荧光染料和氰根离子探针.(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9期)

罗小梦[9](2019)在《DNA醛基修饰的选择性荧光标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醛基是DNA中天然核苷酸修饰的重要基团,在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醛基修饰碱基包括5-醛基胞嘧啶(5fC),5-醛基尿嘧啶(5fU),脱碱基位点(AP),它们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修饰水平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5fC,5fU,AP叁者之间存在某些联系,比如参与DNA的主动去甲基化、改变DNA的结构和稳定性从而造成DNA损伤,与蛋白质发生作用形成DNA-蛋白质交联物等,因此,本论文以叁种碱基为共同研究对象,致力于用小分子荧光探针同时标记和检测它们。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萘酰胺-羟胺和萘酰胺-乙二胺两种探针,通过分别比较两者与叁种不同含有醛基的碱基单体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最终选定萘酰胺-羟胺为较佳的探针。本论文用该探针首次选择性标记了DNA中含有的全部天然醛基包括5fC、5fU和AP,而该探针对其他基团如羟甲基,甲基等修饰的碱基不起作用,表明了探针分子对醛基的高度特异性。本论文详细研究了产物的荧光特性,讨论了羟胺对DNA中醛基的反应活性,为设计选择性标记修饰DNA的化合物提供了重要参考,期望未来本论文设计的探针能用于活体内醛基的定量检测。(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新[10](2019)在《后功能化修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荧光传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自组装而成的一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随着MOFs的发展,通过后功能化修饰将各种官能团引入到MOFs中以及将MOFs与其它各种材料进行复合增加其功能性的需求明显增加。目前,发光MOFs由于其在化学传感和发光器件中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MOFs在荧光传感方面有其固有的优势,它们可以有效地将待测物分子富集到较高的浓度以增强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输出响应信号。在本文中,针对待检测的目标物(Hg~(2+)、H~+和H_2S),采用后功能化修饰的方法,在水稳性MOFs中引入特定的识别基团,开发了一系列基于MOFs的具有低检测限、高选择性和快速响应的荧光传感材料。本文还结合MOFs和聚合物两者的优势制备混合基质膜材料,将该材料用于硫化氢检测。以2-迭氮-1,4-对苯二甲酸(H_2BDC-N_3)为有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尺寸锆基MOF材料UiO-66-N_3。采用后功能化修饰的方法,在一价铜催化作用下,使UiO-66-N_3的迭氮基团与苯乙炔的炔基发生环化加成反应(CuAAC),制备了一种新型MOF荧光探针UiO-66-PSM。该探针与Hg~(2+)的荧光响应比其他金属离子更为明显,通过探究表明点击反应生成的叁氮唑部分可以作为Hg~(2+)的结合位点。该探针具有快速响应(响应时间小于15 s)、优异的选择性和低检测限(检测限:5.88 μM)等特点。此外,它能够准确检测出实际水样中加入的Hg~(2+)浓度,显示出很大的实际应用潜力。为了解决UiO-66-PSM传感材料仅依靠配体发光来检测目标物,且配体发光比较弱的科学问题,以2,2'-联吡啶-5,5'-二羧酸(H_2bpydc)作为有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尺寸锆基MOF材料UiO-67-bpydc。进而通过后功能化修饰的方法,在UiO-67-bpydc桥联配体不饱和氮位点上配位Eu~(3+)离子来制备荧光传感材料Eu~(3+)@UiO-67-bpydc。由于配体对Eu~(3+)的敏化作用,Eu~(3+)@UiO-67-bpydc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且其发光性能显示出很强的pH依赖特性。Eu~(3+)@UiO-67-bpydc在pH为1.06至10.99的酸碱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使其在宽范围pH传感应用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此外,该传感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使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Eu~(3+)@UiO-67-bpydc在PC 12细胞中的荧光成像实验表明其具有应用于体内检测的潜力。鉴于其出色的稳定性和荧光强度随pH变化的特性,该荧光探针在体外和体内pH检测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Eu~(3+)@UiO-67-bpydc依靠单峰强度检测目标物,而单峰强度易受外界干扰。为此,以1,2,4,5-均苯四甲酸(H_4btec)为有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尺寸结基MOF材料UiO-66-(COOH)_2。利用Eu~(3+)和Cu~(2+)离子对UiO-66-(COOH)_2进行改性,Eu~(3+)/Cu~(2+)@UiO-66-(COOH)_2同时显示出Eu~(3+)尖锐的特征发射峰和较宽的配体中心发射。Cu~(2+)离子的存在会抑制Eu~(3+)的发光,加入H_2S之后,由于S~(2-)与Cu~(2+)离子之间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而生成CuS,使得Eu~(3+)的荧光增强,配体中心发光猝灭,从而使Eu~(3+)/Cu~(2+)@UiO-66-(COOH)_2展现出低检测限(检测限:5.45uM)、高选择性和快速的H_2S传感响应(响应时间小于30 s)。此外,这种用于H_2S传感的方法有望应用到其它含有未配位-COOH的水稳性MOFs。鉴于Cu~(2+)与桥联配体裸露羧基配位之后Eu~(3+)/Cu~(2+)@UiO-66-(COOH)_2整体发光强度比较弱,利用Eu~(3+)和Ag~+离子对MOF UiO-66-(COOH)_2进行改性,进而构筑Eu~(3+)/Ag~+@UiO-66-(COOH)_2用于检测哮喘病生物标记物H_2S的逻辑平台。这种基于Eu~(3+)@UiO-66-(COOH)_2的INHIBIT逻辑门,选择Ag~+和H_2S作为输入,选择615nm处的荧光信号(1615)作为输出。荧光研究结果表明,Eu~(3+)/Ag~+@UiO-66-(COOH)_2具有响应快(响应时间小于30s)、选择性强、低检测限(检测限:23.53μM)以及能实现H_2S的实时原位检测等优点。此外,细胞实验表明Eu~(3+)/Ag~+@UiO-66-(COOH)_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稀释的血清样品中准确检测出加入的H_2S含量,表明其适用于体内生物标志物H_2S的检测。针对粉体MOFs用作荧光传感材料检测限较高的科学问题,以2-硝基对苯二甲酸(H_2BDC-NO_2)为有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尺寸铝基MOF材料Al-MIL-53-NO_2。通过将具有高度稳定性的Al-MIL-53-NO_2与聚偏氟乙烯(PVDF)混合,制备了 MOF基混合基质膜(Mixed-Matrix Membranes,MMMs)。与纯MOF膜的固有脆性和较差的可加工性不同,MOF基MMMs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柔性和可加工性能,更有利于该传感材料的实际应用。由于Al-MIL-53-NO_2颗粒的均匀分布和MOFs的永久孔隙率,MOF基MMMs显示出良好的水渗透通量,有利于检测过程中分析物和MOFs之间的充分接触。因此,MOF基MMMs传感材料(MOFs的质量百分比占比70%)对H_2S的检测具有高的选择性和低检测限,检测限低至92.31 nM。(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24)

荧光修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稀土离子和β-二酮进行后合成法修饰UiO66-NH_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备了多重发射的复合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显示后修饰过程未改变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光物理性能测试表明稀土离子与β-二酮分子在主体材料的孔道内发生配位生成β-二酮稀土配合物,敏化了稀土离子发光。通过引入Cu~(2+)离子使得稀土配合物发光淬灭,再利用Cu~(2+)离子特异性捕获HS~-离子的方式实现稀土配合物荧光恢复,实现了对HS~-离子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检测,检测限达到11.7μ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荧光修饰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敏,范哲锋.Cu~(2+)修饰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荧光传感器检测2-巯基苯并噻唑的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9

[2].李玉鑫,王子睿,赵丽娜,李光明.利用后合成修饰的UiO66-NH_2复合材料实现对HS~-的荧光增强检测[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9

[3].邱尤丽,李鱼.一种环境友好型的PAEs荧光光谱衍生分子修饰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4].陈煜太.羧基和磺酸基修饰纳米SiO_2荧光指纹显现剂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

[5].冯宝羲.光致荧光有机聚合物纳米膜的合成、修饰及其对铁离子的特异响应性[D].齐鲁工业大学.2019

[6].张有辉.基于二硫键断裂荧光修饰二茂铁荧光增强识别生物硫醇[D].南昌大学.2019

[7].曾燕艳,王玥婷,梁志辉,焦哲,范洪波.β-环糊精修饰Mn-ZnS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检测血液中对乙酰氨基酚[J].发光学报.2019

[8].郑天骄,陈炫颖,朱亮亮,王道累,邹祺.一种新型二氰基乙烯修饰的二呋喃环戊烯光开关:荧光性质、传感性能和生物应用(英文)[J].有机化学.2019

[9].罗小梦.DNA醛基修饰的选择性荧光标记研究[D].武汉大学.2019

[10].张新.后功能化修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荧光传感性能[D].浙江大学.2019

标签:;  ;  ;  ;  

荧光修饰论文-王晓敏,范哲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