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里济济汤治疗神经衰弱体会

坎里济济汤治疗神经衰弱体会

一、坎离既济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唐思诗[1](2020)在《中医五神理论溯源及运用阐发》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系统疏理中医五神理论,抛却其神秘的外衣,揭示其内在的实质。通过研究,希望系统梳理出中医医着对五神理论的使用情况,并对五神理论的临床应用作相关探研,以期正确诠释中医五神理论,丰富、完善当代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五神内容,也为现代临床治疗与五神相关疾病提供理论指导或思维方向的引导。方法:1、文献调研: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形成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素材。2、理论评述:本研究综合运用史学与文献研究法,配合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与相关对比等具体方法,对搜集到的与五神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解与诠释。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考察、梳理与分析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对中医五神理论发生演变的影响因素,中医五神从起源到发展演变过程的内涵与范畴、结构及其应用,以便较全面系统的诠释中医五神理论。结果:第一章对五神文字含义与起源的文化背景作了全面分析,为理解中医五神作了铺垫。首先,古文本神、魂、魄各有明确内涵,而意、志内涵既有区别,有时又可以互通。神、魂、魄、意、志的共同点是:都与心有关。“神”是用来解释变化莫测性的工具。神、魂、魄与人体生命观相关,也用来解释难以描绘的精神现象。三者又有不同:神与人心的感知活动密切相关,强调神的感通性,神可以体悟;魄指人心之依随于形体之神或体魄;魂指类似知觉、变化的思维等。魂、魄的区别在于魄乃附随其身之知,魂乃超越于身之心知。志、意与人心的意识密切相关,尤与情绪之“气”相关。其次,从巫医崇神与天人相应说、人文思想与贵心说、神与阴阳气化、时空模型与五神这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医五神理论各部分内涵发生的早期思想文化基础。第二章论述《内经》时代五神理论的初步形成。《内经》中五神的特点是:神主导于心,神主调控生命活动;魂随神往来,魄并精而出入,魂、魄代表神的阳、阴两方面;意、志强调神的主观能动性。五神实质是在中医学心主神明功能的整体观念下,将神进一步细化、分解成不同观念:分属于五脏,主导于心。且《内经》将精、气、血、肉、脉、营和神、魂、魄、意、志并论,提出五神合精气藏于五脏,五神已经具有中医学特有的藏象学内涵,体现了人的精神思维活动和生理功能活动的统一。总之,在《内经》中五神理论雏形初具。第三章探讨了《内经》以降至明清时期五神理论的发展与融汇内容。《内经》以降至唐宋,五神理论呈多元发展。医理方面,《难经》之七神属于五神范畴、《脉经》联系五神五体分析热病预后、杨上善和王冰注解《内经》五神,使得五神结构和层次不断被明晰。隋唐时期五神失常的病机也从心虚风袭得到认识,宋代五神失常的病因有渐摆脱风袭外因之势。隋唐宋医家开始用五脏藏五神理论解释相关的神志症状与疾病,有诸多中药、方剂可供参考。金元医家刘完素倡火热论,认为五志化火最易扰动心神、肾志,从而导致癫、狂发生。李东垣则提出调脾胃以养心神使七神安于内。在此基础上,从五神病机入手治疗精神病症,为临床神志病的治疗提供方法。再就是五神与本草、经络初步融合。《神农本草经》标志五神理论渗入本草学,《名医别录》丰富了与五神相关的中药,对后世五神的用药影响很大。《针灸甲乙经》首次提出五神穴:“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明清时期是五神理论的融汇期。一方面是与理学的融汇,主要表现在医理方面,以张景岳、黄元御为代表,尤其是他们从五神与气化相关的角度将五神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使得难以描述之神机也可通过联系气之升降与变化来进行描绘与意会。另一方面,是在清末中西医学汇通的背景下,朱沛文与唐容川联系中医学、对比西医学知识,提出的五脏藏神理论新解部分内容,其中对心神与脑髓的论述非常特殊。朱沛文还讨论了中医学肝藏魂与西医学脑气筋,即今之脑神经系统,有相通与互补之处。唐容川重点论述了五脏藏五神,尤其联系了西医学认为脑髓主持记忆持久性,认为脾意关联记忆的运用、肾志主记忆的存储。第四章还讨论了受道教身神影响的五神理论支流,如五脏神灵与三魂七魄,道教元神、识神,胆神。并指出在整个五神理论体系演化中,大部分医家核心观点还是以五神的藏象内容为主。第五章,在明晰五神的概念、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五神为生命活动的最高调控体系。五神属于藏象体系,皆为心神之运用,五神同种而异样——即以具有五行特性的神、魂、魄、意、志为代表符号来描绘神的变化。五神以心神为主,五神是通过气化活动来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伴随气机出入升降,通过发时之“机”,神、魂、魄、意、志的调控功能得以显现。五神的神机结构主要表现在以心神为主导、肾精为根本。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在中气转枢下,阳魂升阴魄降,由肾精上贯于心使得心神肾志上下相交通而起作用。五神是可以被切身感知到的、藏于内的、具有整体性和动态变化性的调控作用的真实存在,不能离开精气来讨论。总之,中医五神理论体系是以神、魂、魄、意、志为五个代表来概括人的各种精神心理活动及各种生命现象。因而,五神是生命活动的最高调控体系。第六章分析了五神伤的病因病机、病症和诊法、治法。五神伤的病因大致分为虚实二端,或由于情志不遂、五志化火,或继发于五脏气血虚损、或邪淫脏腑,神无所归。五神受伤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精神性活动或生理性活动失常的症状表现,以精神活动方面失常的症状为主。五神与诊法方面,望面色、望目与诊脉都可以诊五神之存亡得失。五神失常的治疗应以调神为先,兼调精气。五神伤的治疗方法分为直接调神法和间接调五神法。第七章举例分析了五神在辨治相关神经精神类疾病中的运用。首先,在辨治神经精神类疾病中分析了以“五神-五脏”为核心定位、定性的辨证模式。其次,对五神与相关疾病治疗的散在文献也进行了相关整理。最后,举例分析了五神在神经精神类疾病症状分析中的具体运用。结论:五神五神同种而异样,即以具有五行特性的神、魂、魄、意、志为代表来描绘神的变化。中医五神理论体系是以神、魂、魄、意、志来概括相应类的精神心理活动,及从不同方面来阐释人体相应的各种生命现象。五神皆为心神之运用,通过气化活动来体现生命活动。因而,五神是生命活动的最高调控体系。中医五神理论对探究神经精神类疾病的辨证分析有启示意义,尤其是在辨证思维的定位、定性方面,可以给临床以“五神-五脏”方面的指导。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二。一是本研究首次系统整理并分析了中医五神理论的文化历史、医学源头,及其发展过程。从分析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对中医五神理论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出发,梳理中医五神从起源到发展融汇的过程,理清中医五神的内涵与范畴、结构及应用,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医五神理论的源流。二是本研究分析了五神伤的病因病机、病症表现和诊法治法,探讨了五神在临床疾病辨治中的运用。五神理论对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理论探讨及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孙岩[2](2020)在《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收集、整理关于老年期痴呆病的古代文献,并将医案类文献和医案类以外文献(以下简称医理类文献)分列研究,总结古代医家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补充病因病机理论,探寻辨证治疗规律,为临床提供文献学参考。2.收集、整理关于老年期痴呆病的现代中医临床报道,总结现代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比较古今中医治疗老年期痴呆病在用药上的异同,提出今后中医临床用药建议。方法1.第五版《中华医典》为主,网络APP“翰堂典藏数据库”和“超星图书”为参照和补充,检索“健忘、善忘、好忘、喜忘、痴呆、呆病、神呆、神痴、不慧”等关键词,收集与上述关键词相关的文献。2.在CNKI数据库1999.1.1-2019.9.30时间范围内,分别检索主题词为“老年期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和“中医+治疗”、“AD+临床”和“中医+治疗”以及“VD+临床”和“中医+治疗”,检索过程中不限制更新时间。以同样条件,检索万方数据库,作为参照和补充。收集上述现代中医临床文献。3.整理、过滤古代老年期痴呆相关文献和现代老年期痴呆中医临床报道或研究,提取相关资料并予以标准化、数据化,建立古代医案类、古代医理类和现代临床类三个数据库。对舌象、脉象、面色、药量、诊次、预后等一般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中药的选用范围、被选用中药的功能归类、归经分类等进行频数、离散度、相似度、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和挖掘。最终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讨论,探索老年期痴呆的用药规律和趋势。结果1.古代医案中脉象整理结果提示老年期痴呆病多与痰饮、气血不足、气滞、血瘀、阳气衰败等因素有关。舌诊整理结果提示该病与痰饮、瘀血及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面色整理结果提示血虚、脾虚、痰湿及阴虚阳亢等因素与该病关系密切。2.古代医案中老年期痴呆病位首要在心,与肾、肝、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性以“阴虚”为最多。另外,“痰”在老年期痴呆病中也是颇为关键的一环。病机前10位的分别为心血不足、心肾不交、痰火蒙心、肾阴亏虚、痰火上扰、精髓不足、水不涵木、痰饮阻滞、心气不足和虚火扰神。3.古代医案中共出现192味中药。按功能主治分类,中药分为20大类和47小类,总频次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药。补益药中补气药出现总频次最多,以下顺次为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心包和三焦,尤以归肺经的中药最多。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补益类、化痰类组合出现的较多,辅以收涩类、开窍类、安神类、理气类等组合。4.古代医理类文献研究表明,通过舌、脉和面汇总结果发现,老年期痴呆病与忧思、心气不足、心血不足、积热在胃、瘀血、痰饮等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主治中药按功能分别属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利水药、清热药等14大类,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和心包。5.现代中医临床报道中共出现214味中药。按功能主治分类,中药分为17大类和39小类,总频次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开窍药、清热药。补益药中补气药出现总频次最多,以下顺次为补血药、补阳药和补阴药。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心包和三焦,尤以归脾经的中药最多。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补益类、活血化瘀类组合出现较多,温里类、安神类、开窍类、清热类等组合也有出现。6.古代医案类和医理类文献比较。两者记录的脉象、舌象和面色提示的临床意义一致,但医理类文献收集到的记录较医案类文献记录的内容更为丰富。在方剂使用上,具名的方剂重合度不高,医理类文献记载的方剂多于医案类文献实际使用的方剂。在中药选取范围上,有柏子仁、半夏、柴胡等38味中药重合。与医案类文献相比,医理类文献中缺少归三焦经的中药,缺少化湿类、驱虫类、祛风湿类、收涩类、温里类、消食类、涌吐类和止血类8类中药,多出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7.古代医案与现代中医临床比较。在用药范围上,古代医案所用中药有石菖蒲、川芎、远志等118味到现在中医临床还在使用。古今用药的相似度达到40.48%,也就是说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将近一半的中药在古代也是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常用药。从药物归经上看,古代医案中药归经最多的归为肺经,其次是肝经,第三为脾经;而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归经最多的脏腑是脾,其次是肝经,第三归肾经。从中药功效分类方面比较。古代医案所用中药分属20类,现代中医临床所用中药分属17类。除攻毒杀虫止痒药、驱虫药、涌吐药3类药物外,现代中医临床中药功效分类完全与古代一致,保持了较高的延续性。古代用药功能选用范围大于现代。攻毒杀虫止痒药、驱虫药、涌吐药3类药物在现代中医临床上不再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药物使用。用药偏好方面,古今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均居首位,安神药、开窍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较高的总频次。但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偏好性更强,明显侧重于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而古代中医临床用药较为分散,除了着重使用补益药外,还较高频率应用了安神药、化痰药和理气药。药物组合方面,古今中医均注重补益类药物组合的使用,但是在组合搭配侧重上有所不同。古代医案,大量出现补益类中药间的配合组对,少量与安神类、清热类、化痰药等中药配合使用。而现代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两两配合使用情况没有古代多也没有古代普遍,反而是更多选择与活血化瘀类中药搭配。此外,现代中医临床还有活血化瘀类的其他组合,并出现了温里类药物组合的应用;而古代医案更注重化痰类药物组合的使用。8.在古代医案类文献、古代医理类文献以及现代中医临床报道中共有人参、远志、石菖蒲等30味中药重合。结论1.古代中医文献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病位首要在心,与肝、肾、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病因主要包括年高体虚、平素思虑劳心过度、大病后虚弱、它病误治迁延日久、大怒、情志不遂日久、平素气虚痰湿体质或向有肝阳再遇外邪等。病机按照虚实辨证,虚证最多、虚实夹杂证次之、实证居末,虚证中尤以“阴虚”为最多。另外,“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该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古代医案治疗老年期痴呆在方证对应上有两个显着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病位首要在心,而药物归经上以归肺经的中药居多;第二个特点是病机以“阴虚”、“血虚”最为多见,而药物分类上以补气类、补阳类中药居多。3.古今临床用药异同。古代医案中所用中药共192味(AY集合),现代临床报道中所用中药共214味(CY集合),现代医家使用中药种类上比古代多22味。中药使用范围方面,相同点在于古今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的使用都居首位,安神类中药、开窍类中药、清热类中药和解表类中药也均得到重视;不同点在于,古代临床更为注重化痰类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而现代临床偏重于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应用。药物组合方面相同,相同点在于古今中医临床均偏重于补益类药物的组合使用,并均有开窍类、安神类药物组合的辅助;不同点在于现代中医临床注重活血化瘀类和温里类药物组合的应用,而古代中医临床则注重化痰类药物组合的使用。4.今后中医临床建议。今后中医临床可以尝试多辨证使用化痰药和理气药,以及化痰类组合。单味药推荐:人参、远志、石菖蒲、熟地黄、酸枣仁、茯苓、半夏、柴胡、川芎、丹参、当归、地骨皮、茯神、枸杞子、龟甲、黄连、煅龙骨、龙眼肉、麦冬、牛黄、山药、生地黄、桃仁、天南星、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柏子仁、炙甘草、鳖甲这30味中药,在古代医理类文献、古代医案以及现代中医临床中均有出现,可以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优选中药。

李文鹤(Lee Man-hork)[3](2019)在《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焦虑症是中国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同时透过收集和分析近20年来的脐针临床文献资料,总结脐针治疗情志疾病的操作规律,为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方案制定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包含“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部分。文献分析:计算机搜检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芳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四个主要的数据库,搜寻有关脐针疗法的文献报道。检索词为“脐针”或者“神阙针”,检索1999.1.1~2019.8.15期间国内发表的脐针文献,重点挖掘脐针治疗情志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数据作统计分析。临床研究:纳入符合广泛性焦虑症诊断的患者6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用脐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体针治疗。全部病例经中医辩证后按实证(肝气郁结证)及虚证(心肾不交证)施治。脐针组以医易脐针理论为指导,实证者脐部下针方位依次顺序为:震位、巽位、干位;虚证者下针依次取:坎位、离位、坤位、干位。两组疗程同为每周2次,5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0次,每次留针30分钟。疗效观察量表中,主要量表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医证候积分表;次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纪录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一个月及疗程结束后三个月,4个不同时点主要及次要评价量表的积分数据,分析当中的变化以评估疗效。收集数据后,使用PASW Statistics 18.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用平均标准偏差(±)测试水平设定为a=0.05。正态分布数据,两个独立的样本之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f检验(T Test);两个独立的样本组两者之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或多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四格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文献分析:搜出有关脐针文献71篇,符合用作临床研究的文献有42篇,共获得到7类病症系统,32种病症。脐针治疗疾病按文献数量排序,失眠8篇文献占19%,连同其他情志相关文献共12篇,占整体文献量28.57%,临床治疗平匀有效率为93.27%,说明脐针有效治疗情志病。治疗规侓以治疗总疗程为20日,治疗间隔为每日一次,留针时间以30分钟最为常用,针刺操作讲求进针方位次序,八卦方位使用频次最高是坎位和离位。常用评价量表为中医临床证候量表、HAMA、PSQI。临床研究:过往未见有专研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本研究纳入患者64例,完成61例,脐针组31例,体针组30例。两组治疗后主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医症候总积分量表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总积分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脐针和体针都能改善焦虑症状态。治疗后,HAMA、SAS、中医症候总积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5),即两组在改善焦虑状态的效果相若。但治疗后一个月随访显示,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示脐针组的持续疗效胜过体针组。治疗后三月个,两组患者的HAMA、SAS、中医症候总积分都见反弹,脐针组HAMA、SAS和体针组比较,有统针差异(P<0.05),效果优于体针组,中医症候总积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候总积分量表现相似,患者症状都见改善,两组之间无差统计差异(P<0.05),治疗结束一个月后随访,脐针组持续有效,体针组则出现复发情况,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脐针组中医症候总积分量表和PSQI在治疗后第三个月随访,脐针组出现大于体针组的反弹,提示脐针组在治疗后三月个,在改善中医证状和失眠症状方面的疗效减退,虽然脐针组量表积分表现仍较体针组为优,但在统计学上,两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被认为两组在改善患者睡眠质素和中医证候的疗效相若。从患者治愈程度比较,脐针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有效率为74.19%;体针组有效率为43.33%。两组间有效率比较为P=0.01.有统计学差异(P<0.05),脐针较体针组更有效地改善焦虑症状。治疗一个月后,脐针组HAMA的有效率为80.65%;体针组有效率为36.67%;三个月后随访,脐针组HAMA有效率为77.42%;体针组有效率为23.33%,两组在三个阶段的治疗有效率,都存在明显有差异(P<0.05),脐针治疗改善广泛性焦虑症中长期效用而言,较体针组有效。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及三个月随访脐针组和体针组在总有效率方面,P值分别为P=0.29(P>0.05)及P=0.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治疗后及三个月随访,中医症状方面获得的改善情况相若。但脐针在治疗后一个月,有效度优于体针组P=0.00(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脐针组和体针组在全部临床研究治疗过程中,匀无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脐针临床应用于治疗情志病的疗效显着,目前临床缺乏脐针疗法临床操作规律及脐针应用于广泛性焦虑症研究。透过本次临床研究,证实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更胜或等同体针,脐针在治疗后一个月的有效度明显较体针为优,初步填补相关研究之不足。

刘雪瑞[4](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连阿胶汤方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连阿胶汤是东汉张仲景经典方剂之一,首载于《伤寒论》。本方乃治疗肾阴亏虚、心火亢盛,心肾不交失眠之专方,其组方严谨,用药精道,疗效确切,所以能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及运用,经过历代发展,其证治范围逐渐扩大,其现代临床研究及应用亦十分广泛,且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探讨和阐发研究黄连阿胶汤之方证理论,详细分析并总结归纳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对于本方的应用及发挥,以期能够发掘黄连阿胶汤的方证辨治规律,更好地发挥经方在现代临床中的作用,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文献综述之中,综合了近几十年有关黄连阿胶汤的临床报道以及最新实验研究数据成果,从整体上把握此方在现代临床上的主治病证和适用范围,更全面地了解此方的药理研究现状与前沿进展,以希望为临床提供更广泛的治疗思路与辨证参考。黄连阿胶汤的方证理论研究,一共分为四个方面论述。第一,探究黄连阿胶汤其方渊源,并对其相关条文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条文中关键字“烦”、“卧”二字进行训诂。第二,黄连阿胶汤方证理论研究。本章根据历代医家及其文献中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该方证中用药、症状及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研究,认为黄连阿胶汤证的病位在心肾,病机为心火亢盛,肾水不足,病理基础是邪热、阴亏。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心烦、不寐”、“下利脓血”、“失血”。第三,总结《伤寒论》中不同证型的不寐兼烦躁特点,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第四,梳理历代医家对黄连阿胶汤的衍化与发展。本章节运用中华医典单机版V5.0软件和中医e百网站之中医古籍数据库,共整理出44首历代黄连阿胶汤的衍化方,以时间为主线,纵向分析黄连阿胶汤在历代的运用规律。在对黄连阿胶汤的源流、因机、方药、发展整理研究之后,第三章则以对现代医案进行统计的方式,探讨黄连阿胶汤在现代临床中的方证特点和运用规律。黄连阿胶汤现代医案研究方面,以“黄连阿胶汤”为主题词,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三大数据库,年限为1955年至2017年7月。对符合要求的文献用Excel建立数据表,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04篇文献,共131例病案。经统计发现,临床应用中,常见中医病名:不寐、口疮、崩漏;西医病名:失眠症、复发性口腔溃疡、功能性子宫出血。基本病机为肾阴亏虚,心火亢盛。临床多在原方基础上加味,多加味生地、酸枣仁、牡蛎三味药物。当代医家应用黄连阿胶汤的基本指征是失眠、心烦躁、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通过第三章的医案统计,发现黄连阿胶汤在现代临床仍以治疗失眠为主,故第四章在医案统计的基础上,以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为例进行Meta分析。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方面,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三大数据库从1955年至2017年4月关于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的文献482篇,选择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临床对照试验(C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14篇,计13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OR(total)=4.92,95%可信区间为[3.50,6.93],Z =9.15,P<0.0001;RR(total)=1.38,95%可信区间为[1.29,1.47],Z=9.18,P<0.0001;RD(total)=0.25,其 95%可信区间为[0.20,0.29],Z = 10.15,P<0.0001。可认为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相对对照组而言有效。结论: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或中成药治疗。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尚需更大样本量的、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通过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医案统计以及循证医学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而对黄连阿胶汤的方证理论和辨治特点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以期在总结归纳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其理论及应用,为黄连阿胶汤在现代临床实践中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范东东[5](2018)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和意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第107条,古今医家对其方药组成、病因病机见仁见智。本文广泛收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古今医家对方证认识的异同点,总结其证治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临床扩大其应用范围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采取归纳总结法和频次分析法等文献学研究方法,以《中华医典》软件作为检索工具,参考《伤寒论类着作书目总览》筛选国内及日本汉方医家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相关文献,分析其证治特点;搜集学术期刊数据库近5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医案,采用频次分析法归纳其现代临床应用规律。研究结果:其一、古代医家认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病因素有痰饮而少阳误下;病位有心、膈、三焦之别,方证病机共计23说,以胸满腹胀、心下有抵抗感、脐部有悸动、动气由脐上而迫于心下为腹诊特征。其二、现今临床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治对象以30-50岁女性为主,病证共39种,涉及11个系统,以精神系统(占总频次的39.08%)、神经系统(占总频次的16.09%)、循环系统(占总频次的10.34%)疾病最为广泛;其病因以内伤七情为主(占68.97%)、其次为痰饮(占17.24%),以失眠、烦躁、便秘、食欲减退、口苦、情志抑郁、胸闷、心悸、口干、舌红苔白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方临床常用剂量为柴胡10g、龙骨30g、黄芩10g、生姜15g(3片)、人参10g、桂枝9g、茯苓15g、半夏10g、大黄3g、牡蛎30g、大枣10g(3枚)。加味药物频次共500次,涉及药物124味,以补虚类(计118次)、安神类(计78次)、清热类(计61次)、活血化瘀类(计48次)最多,加味药频次前10位为甘草、白芍、酸枣仁、磁石、郁金、枳实、石菖蒲、当归、川芎、栀子。其三、历代本草虽载铅丹无毒,然其多小剂量应用(一般不超过5克),应纱布包裹扎紧入煎剂,但不宜久服。现今临床多用远志、代赭石、生铁落、磁石、珍珠母、琥珀、朱砂拌茯苓、石决明、紫石英、礞石、白金丸、白芥子等替代。其四、总结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发现大陵、太冲、丰隆三穴配合刺血、调筋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特点相契合,可有效治疗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结论:古代医家重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文、原方的理论研究,从六经、八纲、三焦、营卫气血、脏腑等多个角度探讨其病机,日本汉方医家多侧重描述其临床主治适应症、并补充了其腹诊要点。本方现代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对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尤有效验。

赖振平[6](2018)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对《伤寒论》治疗自闭症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伤寒论》自成书以来,经历近两千年的时间洗礼,不但没有被历史遗忘,更成为医门圭臬,历代医家必读之经典。是张仲景在继承内经的六经学说上,博取各家的精华,荟萃各门的优点,推陈出新,完善和丰富了六经辨证学说,提出了六经病独特的临床证候,提纲挈领,使后世医家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不单在面对疾病时有一套完整系统的辨证方法,同时又记载了理法方药的使用,还有或然证、变证和壊证的处理方法,所以《伤寒论》不只是当时划时代的医学临床书籍,更加收录了治疗和方药的配对方法,供习医者专心致志潜心本始,旁征博引以欲瘳瘅,成为一本既全面又实用的临床医学典籍,所以《伤寒论》受人景仰和推崇。虽然《伤寒论》仍散发无比的生命力,随着时间发展,医学的知识日新月异,复惜老一辈的经验医家和老师天不假年,至使他们的宝贵临床经验和指导理论在岁月的洪流中更显得弥足珍贵。有前辈言,中医的存亡体现在切实的疗效之中,只要有疾病的地方,就有中医生存的空间,要令中医能活化起来,除了有牢固的经典理论支撑外,也有赖与时并进,结合和善用现代其它学科,将中医学的研究擦亮和闪烁人前,为中医学发展带来一个新旧结合、中西并融的新台阶,赢取世人仰慕的眼光。李赛美教授孜孜淑淑地钻研《伤寒论》为己任,继往开来,以六经辨证为纬、方证结合为经,经纬交织,临床以经方应用在多种疑难病上,在治疗糖尿病上疗效显着,饮誉杏坛,以身作则不遗余力教导学生以经方治疗疑难病,搏得病众和学生的尊重和推崇。本论文课题亦是疑难病种之一,借助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原理,运用形式概念分析方法,生成相属性偏序结构图,再发现经方在治疗上的运用。本研究的目的是以病案佐证经方在不同年代,只要能辨证准确,方证结合,就能对号入座,产生疗效;其次是通过六经每经的独特性,发掘自闭症与六经的关系,使之在治疗上可能「有是证,用之方」。方法:由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洪文学教授开发出来的形式概念分析方法,通过软件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目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式,寻求同类和分门别类的近似性,透过图型的聚集和剖析,将结果以一个微观的图表显现出来,使之应用在中医药的研究上提供了一个将资料和数据重新整理和发现讯息的平台。从古今医书中收集了210个病案,预制了两个Excel表格,?患者—症状(病案症状总表),?患者—方药(病案方药总表),将所有病案的原始数据,通过Excel预设栏目输入制成两表。病案症状总表以全部患者姓名作对象,患者症状为属性;病案方药总表以患者姓名作对象,通过病案中患者服用的药物为属性,以这两表格作为资料分析的基础加以调理,分割成有研究方向性的细表,由专人使用MATLAB程序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把数据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研究方法是建基于两个总表内收集的数据,首先从症状角度,通过症状的出现频次,了解自闭症表现出来的相关症状的共通性和独特性,通过资料的整理和发掘寻找有关证状与六经中表现的独特证状对照,然而了解证状和六经的关系。另外,从透过药物的使用频次,佐证不论在任何时间或年代,应用经方针对类似自闭症的疑难病是非常普遍和有效,只要表现有六经证状的独特性,便能因应其症状使用经方或经方与时方的互相结合,产生有效而实际的疗效。此方法在中医中药研究中,将本来彼此毫无相关性的药物和症状,通过属性偏序的整理,把病案中的独立资料共融转化,将之成可视化的有用资料罗列出来,进行再发现和再思考的用途,提供研究使用。成果:通过210个病案分析,得出了66种症状,常见的症状计有36个,几乎接近90%的病案中都出现同样的症状。透过发现这些症状特点,可以发现和肝、心、脾、肾和先天禀赋不足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其中以肝经和心经的症状相对明显,而肝经所主的条达气机和心经所主的神智语言的功能,常见于自闭症中出现的临床症状。在210个病案当中,不同时期医家使用的药物合共有204种药物,发现以茯苓、白芍和远志出现的频次最高;其次是药物之中有镇静和增强记忆功效的占常用药物的74%;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有22种,占40%;具有增智或增强记忆能力的药物有11种,占21%。再通过204种药物,发现在经方之中都含这类的药物成份,佐证了治疗近似自闭症的药物之中经方的影子随处可见。结论:分析结果显示,六经离不开脏腑经络,人身离不开五脏六腑,辨证在于证候,证候系于六经,因此以六经研究近似自闭症的疑难病是切实可行的,只是方证对应,便能对号入座;明白六经的特点,了解当中主要病机,「知其所犯,随证治之」、「有是证,用是方」援引经方而对应之。徐灵胎先生有言:「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通过病案归类分析,经方的应用也非一承不变,「一病有一病之方,一方有一方之药,一药有一药之效」,临机善用,以病机为轴。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宝库中寻找和提炼与研究相关的资料,的确是一个大难题,透过属性偏序的资料重整,有助勾划出一个可视性的复合资料图,通过整合发现六经辨证和经方确实能「诠百病」。

李忠泽[7](2016)在《交通心肾法治疗肾阴亏虚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变化情况,评估交通心肾法治疗肾阴亏虚型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的VD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VD的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肾阴亏虚的患者。按照患者门诊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5mg,每晚睡前口服,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加服交通心肾法中药(药物包括:黄连9g,肉桂3g,黄芩10g,阿胶6g,白芍10g,熟地黄24g,山药10g,枸杞10g,鹿角胶6g,菟丝子10g,龟板胶10g,川牛膝10g,山茱萸12g,新鲜鸡子黄1枚)治疗,对两组中合并有高血糖、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患者予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脂稳斑、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药物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量表评分、ADL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变化情况,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分别在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的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也在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的MMSE评分均有升高(P<0.05)。两组各治疗时间点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分别在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的ADL评分均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的ADL评分均有升高(P<0.05)。两组各治疗时间点的AD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分别在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也均有降低(P<0.05),两组各治疗时间点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交通心肾法治疗肾阴亏虚型VD具有确切临床疗效;(2)本法在治疗VD的临床疗效及改善VD患者的MMSE、ADL、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优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

杨正[8](2016)在《交通心肾治法源流与应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交通心肾”治法是在“心肾相关”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常用重要治法之一,“心肾相关”理论自先秦两汉时期萌芽,经历代医家从临床实践中的总结、提炼和升华,逐渐发展完善,“交通心肾”治法亦随之经历了发展和变化。本研究侧重历代相关重要中医古籍和医家学术思想,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以及相关医案类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交通心肾”治法相关古今文献进行研究,以期勾勒该治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古今临床应用的规律和特点。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要分为三篇进行阐述:上篇以“交通心肾”治法历史源流研究为主要内容。通过检索《中华医典》里“医经类”“内科类”“综合医书类”类目中相关内容,结合《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筛选出各个历史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献着作,以计算机检索和手检结合的方式,收集与“交通心肾”治法和“心肾相关”理论相关的原始资料。按照先秦两汉时期、两晋至五代时期、宋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和现代等六个不同历史阶段对检索资料进行分期,应用文献学一般研究方法,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医学发展特点、主要医家学术观点、中医教材相关内容等,对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探讨治法和相关理论源流。中篇基于文献研究内容需求,设计开发“名医名方中医药传承平台(V1.0)”,该平台通过对医疗信息进行采集、提取特征、综合管理和数据挖掘,可将中医病案独立分离的理、法、方、药等信息集成一个相互关联、完整和协调的综合系统。通过对中医临证诊疗中的四诊、处方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储存,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促进中医临证和传承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下篇主要从古代和现代相关医案入手,研究古今医案中该治法的临床应用特点与规律。在古代医案研究中,应用关键词检索古代医案数据库,从127本中医医案类古籍中,检索主要应用“交通心肾”治法治疗疾病的相关医案,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相关医案70篇,借助“名医名方中医药传承平台(V1.0)”建立古代医案数据库。基于古代医案数据库,对医案中出现的疾病和用药进行统计;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药内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讨总结古代医家在应用“交通心肾”治法中常见疾病分布和用药特点。现代医案研究部分主要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3个网络文献资料数据库中,检索近30年应用“交通心肾”治法治疗疾病的相关医案,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相关医案344篇,借助“名医名方中医药传承平台(V1.0)”建立现代医案数据库。基于现代医案数据库,对于医案中出现的疾病、症状、药物等内容进行统计;对症状、药物内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参考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相关方剂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现代临床在应用“交通心肾”治法的疾病、症状和用药特点。讨论部分主要从古今对“心”“肾”的认识演变和差异,以及“心肾交通”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内容入手,分析探讨“交通心肾”治法的内涵;探讨“心”“肾”概念的现代内涵;探讨古今应用“交通心肾”治法在临床上治疗的常见疾病、辨证、症状以及处方用药的特点与规律,并试从现行《中医诊断学》教材和相关“国标”的定义中出发,探讨古今临床处方用药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1古代中医应用“交通心肾”治法以治疗肾系疾病、心系疾病、气血津液病证等系统疾病为主,常用于治疗遗精、不寐、心悸等病证。2古代中医应用“交通心肾”治法主要采用安神药、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等四大类药物;常用药物有茯神、酸枣仁、远志、麦冬、地黄等;常用药对有茯神-酸枣仁,酸枣仁-远志,茯神-远志等;常用药物的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肾、心两经为主。3现代中医应用“交通心肾”治法以治疗心系疾病与肾系疾病为主,常用于治疗不寐、经断前后诸证、心悸、遗精等疾病;西医疾病以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病理性遗精、遗尿等疾病为主。4现代中医临床常见心肾不交证的症状有不寐、心悸、头晕、梦多、口干等;常见舌色以红色和淡红色为主,舌尖红为心肾不交证特异性舌色:常见苔质为薄苔和少苔;常见脉象为细数脉。5现代中医应用“交通心肾”治法主要采用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收涩药等四大类药物;常用药物有黄连、酸枣仁、地黄、肉桂、远志等;常用药对有黄连-肉桂、黄连-酸枣仁、地黄-黄连等;常用药物药性以平、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心、肾、肝经为主;6应用“交通心肾”治法时,在补益药的应用上,古代临床以补气和补阳药物的使用为主,现代临床以补阴和补血药物的使用为重。7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肾不交证常用方剂有交泰丸、六味地黄丸、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等4首,常在方剂中加入“龙骨、牡蛎”“地黄、牡丹皮、知母”等药物组合。研究结论1“心”“肾”的概念内涵丰富,中医在“心”“肾”的认识经历了从解剖意义上“心”“肾”到功能上的“心”“肾”的发展过程。目前,“心肾相关”理论中所指的“心”“肾”,主要代表“精神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生理功能;心肾不交证常见于现代医学“精神和行为障碍”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2“交通心肾”及其相关理论在形成初期,深受古代哲学思想和道家丹道学说思想的影响,但在其后来发展过程中因中医和道家道教发展目标、理论体系以及研究与应用手段方法不同,自明清已降,“交通心肾”治法仅用于少部分疾病的治疗中。3心肾之间交通方式主要依靠心肾阴阳交感、经络、脾胃、肝胆、胞胎、三焦等,临床治疗心肾不交证常从“心肾阴阳失调”与“脾胃”两方面入手。4高等院校《中医诊断学》教材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均将心肾不交证等同于心肾阴虚[阳亢]证;且《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GB/T 16751.3-1997)则仅提出滋阴潜阳之法以“交通心肾”。现行教材和“国标”并未对“心肾不交”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阐述,使得“交通心肾”治法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局限。5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中医医案的研究中,辅助挖掘潜在的、不易察觉的、有价值的症状和用药信息。

吴文笛[9](2015)在《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级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工作,是保护和继承名老中医宝贵医学财富的措施,是国家对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一个重要医学继续教育计划。本课题是基于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对吴荣祖全国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总结。以保护和继承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吴荣祖名老中医的宝贵医学财富为研究目的。通过3年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将从: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七个方面,全面系统整理总结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并将其理论化。进一步以3年来师带徒工作中代表性临床病案的收集,并从临床病案中以按语的方式充分分析反映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理论在临床的具体运用,最终整理归纳的研究方法,得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具有鲜明流派传承特色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具体100例临床病案分析,充分体现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指导临床工作。本项目的研究填补了目前尚无具备吴荣祖名老中医创新发扬特色的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经验系统总结的空白,其研究成果可又直接运用于临床,使中医临床医生易于掌握,具有很强的临床可行性及操作性,对将来进一步研究扶阳学术流派的治法、方药打下重要基础。

姜莉云[10](2015)在《基于吴荣祖扶阳理论临证经验探赜治疗虚寒型胃痛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吴荣祖教授的基本情况,包括从医经历、临床教学、学术论文发表及科研获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二部分综述指导老师吴荣祖教授扶阳学派的学术渊源及各家学说等。吴荣祖教授扶阳学术思想溯源,萌源于《内经》及《易经》,应用于仲景《伤寒杂病论》,发扬于历代温补学家,系统成熟于郑钦安,流传百余年,方兴未艾。其主要学术特点为:以阴阳为纲,而统分万病;整体辨证,重视阳虚;崇尚伤寒,六经辨证。疏理当代扶阳大家的差异在于阴虚证治分歧;温阳药物量、证的分歧;夹用滋阴药的分歧。扶阳学派用药特点:辨证立法重扶阳;方药重用附桂姜;培元固本为核心;灵活圆通用经方。总结扶阳学派理论指导辨治,因疗效确切而广泛运用在现代临床各科,列举扶阳内治法及外治法。客观分析“扶阳”学术思想不等于不辨证地滥用附子、干姜、肉桂;区别对待“扶阳学派”所谓的“排病反应”与药物的“不良反应”。虽然李可等扶阳大家认为“真正的阴虚百不一见”,但对于初学者在扶阳理论尚未真正理解之前,不可把治病诸法变成“百病一法”,背离辨证论治的原则。“扶阳学派”的理论、药物、辨证皆有其独特性,且环环相扣,提醒学者们应系统理解“扶阳学派”的学术思想及遣方用药之旨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各学科,取得切实疗效。第三部分系统整理、归纳总结指导老师吴荣祖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导师吴荣祖教授已专注从事中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已47年整。其学术思想完整延续并继承了吴氏家族扶阳派学术特点,其体系完善,理论精当,在临床辩证中应用如神。其学术思想完全继承了其祖辈钦安吴氏的扶阳派学术特点,于临床多运用阴阳辩证及六经辨证,对阳虚阴寒证的辨识尤为独到,在用药上擅用附子之辈。笔者将从阳为主阴为从,扶阳制阴;温阳扶正,阳密乃固;潜阳温水,引火归元;隐潜阳虚,广用附子;真寒假热,辨治少壮;倡温肝法,气运得畅;重视圆运,彭吴异同;升举三阴,平降三阳等八个方面总结其学术思想。并对吴荣祖教授临证经验进行探赜。采用群体抽样法,将3年来跟师吴荣祖教授门诊的2068张处方进行临床常用排名前十位方剂频次、常用药物排名前三十位频次统计,统计涉及的各科病种有105个,治疗的有效率为90%以上。在开出的2068张处方里,用附片(包括制附片、附子颗粒等品种)的处方有2046张,占处方总数的98.94%,几乎每个病例都运用了附子。2046张处方附子的用量在60克-200克。例举吴荣祖教授临床辨治内、妇、儿科经验,内科包括运用麻辛附二陈汤加减治疗反复咳嗽六年余的阳虚咳嗽案;妇科包括运用吴萸当归四逆汤加减辨治月经不调案及配合外洗方治疗厥阴头痛、带下案;儿科方面运用自创小儿复圆汤辨治疳积案,详细阐释吴老自创小儿复圆汤的来源与方义。第四部分基于指导老师吴荣祖教授扶阳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探赜,继承人姜莉云结合临床实际,自主研制“姜辛固本脐贴”,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虚寒型胃痛(慢性胃炎)患者100例,观察该贴剂的临床疗效。本试验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200例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选用中药内服(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中药内服基础上加用“姜辛固本脐贴”(生姜汁、细辛、吴茱萸等八味中药组成),每次选取六个穴位同时进行贴敷:神阙、涌泉、足三里、中脘等,1次/天,维持4-6小时,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用基础治疗+“穴位贴敷治疗贴”,每次同时对六个穴位进行贴敷:神阙、涌泉、足三里、中脘等,1次/天,维持4-6小时,2周为一疗程。(穴位贴敷治疗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研发,云南普洱金立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标准号:YZB/滇0007-2010)结果:1.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治疗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临床症状积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两种治疗方法在中医证候的疗效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1周及2周的疗效进行比较,发现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无论是在1周或2周中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姜辛固本脐贴”对治疗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显着,故可选择作为临床治疗虚寒型胃脘痛外治法的手段,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坎离既济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坎离既济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五神理论溯源及运用阐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上篇
    第一章 五神起源
        第一节 五神文字考
        一、神
        二、魄
        三、魂
        四、意
        五、志
        第二节 五神早期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巫医崇神与天人相应
        二、人文思想与贵心说
        三、神与阴阳气化
        四、五神与时空模型
        小结
    第二章 《内经》时代:五神理论雏形初具
        第一节 五神理论的框架
        一、神主调控生命活动
        二、魂、魄代表神的阳、阴两方面
        三、意、志体现了神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 五神的藏象内容
        一、五神与所属五脏系统密切相关
        二、五神合精气藏于五脏
        小结
    第三章 《内经》以降五神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内经》以降至唐宋:五神理论的多元发展
        一、五神与医理
        二、五神与本草
        三、五神与经络
        四、五神与神志病
        第二节 明清时期:五神理论的融汇
        一、五神理论与理学的融汇
        二、清末中西医学汇通对五神理论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受道教身神影响的五神理论支流
        第一节 五脏神灵
        第二节 三魂、七魄
        第三节 元神、识神
        第四节 胆神
        小结
下篇
    第五章 五神是生命活动的最高调控体系
        第一节 五神的内涵与结构
        一、五神内涵阐发
        二、五神的神机结构
        第二节 五神的总体特性
        一、藏之性
        二、整体性
        三、不离物质之性
        四、动态变化性
        第三节 五神的调控内容
        一、神
        二、魂
        三、魄
        四、意
        五、志
        六、五神调控示意图
        小结
    第六章 五神伤的病因病机、病症与诊法、治法
        第一节 五神伤的常见病因病机
        一、情志不遂
        二、继发于五脏气血虚损
        三、邪淫脏腑,神无所归
        第二节 五神伤的病症表现
        一、神伤的病症表现
        二、魂伤的病症表现
        三、魄伤的病症表现
        四、意伤的病症表现
        五、志伤的病症表现
        第三节 五神与诊法
        一、望诊
        二、脉诊
        第四节 五神伤的治法
        一、直接调神
        二、间接调五神
        小结
    第七章 五神在辨治神经精神类疾病中的运用
        第一节 以“五神-五脏”为核心的定位、定性作用
        一、定位
        二、定性
        第二节 历代医着运用五神治疗相关病症
        一、内伤病
        二、一般神志病
        三、特殊神志病
        第三节 五神在神经精神类疾病症状分析中的运用举隅
        一、注意缺陷综合征
        二、多发性抽动症
        三、强迫症
        四、药物成瘾症
        五、抑郁症
        六、焦虑症
        七、老年性痴呆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病名沿革
        1.1 西医病名沿革
        1.2 中医病名沿革
    2 西医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现状
        2.1 发病机理研究
        2.2 临床治疗现状
    3 中医脏腑与老年期痴呆的关系
    4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文献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古代医案类文献研究
    1. 研究范围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对象
        3.1 诊断标准
        3.2 古代“老年”的界定
        3.3 检索范围
        3.4 收录标准
        3.5 剔除标准
        3.6 医案出处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分析法
        4.2 数理分析法
        4.3 因子分析法
        4.4 聚类分析法
        4.5 医案数据化
        4.6 中药名称规范化
        4.7 脉象规范化
        4.8 舌象规范化
        4.9 面色规范化
    5. 结果
        5.1 诊断记录总体评价
        5.2 病症分类与病因、病机、病性概况
        5.3 医案书写形式和疗程记录情况
        5.4 医案处方情况
        5.5 医案中的中药使用情况
    6. 小结
第二部分 古代医理类文献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检索范围
        2.2 筛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分析法
        3.2 文献数据化
        3.3 中药名称规范化
        3.4 脉象、舌象、面色规范化
    4. 结果
        4.1 国别和年代
        4.2 脉象整理结果
        4.3 舌象整理结果
        4.4 面色整理结果
        4.5 方剂整理结果
        4.6 中药收录情况
    5. 小结
第三部分 现代临床报道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入选原则
        2.2 筛除原则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总体评价
        4.2 中药频数分析
        4.3 中药功效分类
        4.4 中药归经分类
        4.5 因子分析
        4.6 聚类分析
    5. 小结
第四部分 医案类文献与医理类文献比较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比较研究法
        3.2 JACCARD法
    4. 结果
        4.1 所用中药集对比
        4.2 药物功能归类对比
        4.3 药物归经对比
        4.4 方剂对比
        4.5 脉象、舌象和面色比较
    5. 小结
第五部分 古代文献与现代临床报道比较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比较研究方法
        3.2 Jaccard法
    4. 结果
        4.1 中药集对比
        4.2 药物功效归类比较
        4.3 药物归经比较
        4.4 离散度对比
        4.5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对比
    5. 小结
第六部分 讨论
    1. 古代医案用药“悖论”解
        1.1 悖一:病位在心与归经为肺
        1.2 悖二:证多阴虚、血虚与药重补气、补阳
        1.3 “痰”在前两个问题中起到的作用
    2. 古今用药的回归、延续和革新
        2.1 用药的回归
        2.2 用药范围的延续与革新
        2.3 药物组合的继承与发展
    3. 文献研究中的几点认识
        3.1 理论与实践的“时差”
        3.2 医案隐性知识浅议
        3.3 文献数据化的选与弃
    4. 老年期痴呆相关医案少的原因
        4.1 讳病失治
        4.2 未老已亡
        4.3 归入其他病症之中
        4.4 记录目的和记录习惯
第七部分 总结
    1. 古代文献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
        1.1 病位
        1.2 病因
        1.3 病机
        1.4 病性
        1.5 “痰”
    2. 古代医案方证对应特点
    3. 古今中医临床用药异同
        3.1 用药偏好
        3.2 药物组合
        3.3 用药建议
    4. 创新点
    5. 不足
    6. 中医医案研究方向刍谈
参考文献
附录
    1. 入选医案出处、分类及原文
    2. 古代医理类文献目录
    3. 现代中医临床报道或研究目录
    4. 古代医案出现、现代临床报道中未出现的中药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3)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脐针疗法现代文献研究
        1.1.1 脐针文献数据分析
        1.1.2 脐针文献分析结果
        1.1.3 脐针疗法发展
        1.1.4 脐针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状况
    1.2 现代医学对广泛性焦虑症研究概况
        1.2.1 定义和症状特征
        1.2.2 诊断标准
        1.2.3 流行病学研究
        1.2.4 现代医学对焦虑症的病因认识
        1.2.5 焦虑症发病机理的认识
        1.2.6 广泛性焦虑症的西医治疗
    1.3 祖国医学对广泛性焦虑症研究概况
        1.3.1 祖国医学对焦虑的认识
        1.3.2 广泛性焦虑症病因病机
        1.3.3 中医对广泛性焦虑症研究状况
        1.3.4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4 中止及剔除标准
        2.1.5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2.1.6 不良事件处理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及样本量
        2.2.2 针灸处方
        2.2.3 操作方法
        2.2.4 针灸疗程
        2.2.5 材料选择
        2.2.6 注意事项
    2.3 观察方法
        2.3.1 患者基线特征
        2.3.2 疗效指标
        2.3.3 测量方法
        2.3.4 疗效评价
        2.3.5 统计方法
        2.3.6 安全性评价
    2.4 伦理原则
    2.5 附 研究实施流程图
    2.6 研究结果
        2.6.1 病例收集情况
        2.6.2 治疗前基本信息
        2.6.3 治疗前两组量表积分比较
        2.6.4 治疗后两组各量表积分比较
        2.6.5 临床疗效分析
        2.6.6 结果分析
        2.6.7 安全性评价
    2.7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3.1 脐针疗法理论内涵
        3.1.1 脐针的易学理论
        3.1.2 脐针的经络理论
    3.2 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依据
        3.2.1 脐针治先天之病
        3.2.2 脐针治心神之病
        3.2.3 脐针治脑髓之病
        3.2.4 脐针与肠-脑轴理论
    3.3 治疗GAD选穴依据
        3.3.1 治疗肝气郁结
        3.3.2 治疗心肾不交
    3.4 脐针与其他针法比较
    3.5 不足和展望
结言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连阿胶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黄连阿胶汤现代临床应用
        1.1 神经系统病症
        1.2 循环系统病症
        1.3 消化系统疾病
        1.4 妇科病症
        1.5 五官科病症
        1.6 其他
    2 黄连阿胶汤的现代实验研究
        2.1 神经系统
        2.2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方面
        2.3 消化系统方面
        2.4 肾脏疾病方面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黄连阿胶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1 黄连阿胶汤的源流及相关条文分析
        1.1 源流出处
        1.2 相关条文
        1.3 文本训诂
    2 黄连阿胶汤方证理论研究
        2.1 方药分析
        2.2 黄连阿胶汤其主证方机
    3 《伤寒论》中的不寐兼烦躁
        3.1 过汗伤津,邪热扰心
        3.2 胸膈郁热,扰动心神
        3.3 阴虚阳亢,热扰心神
        3.4 阴虚水热互结,热扰心神
        3.5 阳虚阴盛,虚阳外越
    4 历代医家对黄连阿胶汤的衍化发展
        4.1 晋唐时期
        4.2 宋元时期
        4.3 明清时期
    5.小结
第三章 黄连阿胶汤现代医案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资料收集标准
        2.3 资料整理规范
        2.4 医案录入
        2.5 数据分析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3.1 病名统计分析
        3.2 症状统计分析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3.4 黄连阿胶汤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3.6 发病地区统计分析
        3.7 病例采集时间统计分析
        3.8 性别统计分析
        3.9 患者年龄段统计分析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4.1 黄连阿胶汤方证特点及现代应用范围
        4.2 黄连阿胶汤的舌脉分析
        4.3 黄连阿胶汤之药物化裁特点
    5 小结
第四章 黄连阿胶汤加减方治疗失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资料检出及评价
        2.2 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2.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Meta分析
    3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精神神经系统
    2 心血管疾病
    3 消化系统疾病
    4 妇科疾病
    5 男科疾病
    6 皮肤病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源流考
    1 后世伤寒注家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考证
        1.1 原文比较
        1.2 方药分析
        1.3 煎服法分析
        1.4 质疑本方
    2 小结
第二部分 中日医家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规律认识
    1 国内医家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规律认识
        1.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病因概述
        1.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病位分析
        1.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病机23说
        1.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探源
    2 日本汉方医家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研究
        2.1 临床应用
        2.2 腹证
    3 小结
第三部分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现代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收集项目
        2.3 纳入标准
        2.4 病因规范
        2.5 症状规范
        2.6 西医病名规范
        2.7 中药规范
    3 数据统计结果
        3.1 性别比例
        3.2 年龄分布
        3.3 病因分布
        3.4 西医病种分类
        3.5 症状分布
        3.6 舌象
        3.7 脉象
        3.8 方药用量分布
        3.9 加味药物分类统计
讨论
    1 现代医家认识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1.1 柴胡加龙骨加龙骨牡蛎汤发病性别、年龄
        1.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病因
        1.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西医疾病谱
        1.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辨证纲目
        1.5 现代医家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方常用剂量
        1.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药物
    2 古代与现代医家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认识异同
        2.1 病因异同
        2.2 病位异同
        2.3 病机异同
        2.4 辨证纲目异同
        2.5 用药异同
        2.6 药物剂量异同
    3 体会
        3.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病机阐释
        3.2 针灸演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3.3 临床验案举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历代医家集释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对《伤寒论》治疗自闭症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沿革
        1.1.1 「自闭症」一词的由来
        1.1.2 自闭症的定义
        1.1.3 自闭症的范围与修订
        1.1.4 定义的延伸
        1.1.5 新旧定义之差别
        1.1.6 自闭症之近况
    2.1 自闭症成因的学说
        2.1.1 认知神经说
        2.1.2 脑部机制研究说
        2.1.3 遗传因素说
        2.1.4 病毒感染和免疫因素说
        2.1.5 家庭因素说
        2.1.6 孕产期危险因素说
        2.1.7 环境因素说
    3.1 中医对自闭症的认识
    3.2 病因病机
        3.2.1 肝源说
        3.2.2 心源说
        3.2.3 肾源说
        3.2.4 五迟五软说
        3.2.5 现代观点
    4.1 从六经辨自闭症
        4.1.1 临床意义
        4.1.2 自闭症与太阳
        4.1.3 自闭症与阳明
        4.1.4 自闭症与少阳
        4.1.5 自闭症与太阴
        4.1.6 自闭症与少阴
        4.1.7 自闭症与厥阴
        4.1.8 小结
    5.1 经方的含意
        5.1.1 经方研究的探讨和方向
        5.1.2 研究思路
        5.1.3 抓主证
        5.1.4 抓病机
        5.1.5 合方运用
        5.1.6 承继先启后
    6.1 形式概念分析的理念
        6.1.1 形式概念分析沿革
        6.1.2 建立原始形式背景图表
        6.1.3 优化形式背景图
        6.1.4 生成偏序结构图
        6.1.5 提取知识的方法
第二章 运用医案中方证辨治经验整理
    7.1 病案采集和数据搜集研究方法
        7.1.1 病案来源
        7.1.2 筛选标准
        7.1.3 排除标准
        7.1.4 收集结果
        7.1.5 数据规范化处理
        7.1.6 数据整理与收录
    7.2 病案中出现的症状情况
    7.3 证状分层结构分析
        7.3.1 自闭症与太阳
        7.3.2 自闭症与阳明
        7.3.3 自闭症与少阳
        7.3.4 自闭症与太阴
        7.3.5 自闭症与少阴
        7.3.6 自闭症与厥阴
        7.3.7 小结
    8.1 总病案方药表形式背景图
    8.2 总病案方药属性偏序结构图
    8.3 经方在自闭症中的应用
        8.3.1 桂枝汤
        8.3.2 桂枝加葛根汤
        8.3.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8.3.4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8.3.5 桃核承气汤
        8.3.6 栀子豉汤
        8.3.7 五苓散
        8.3.8 干姜附子汤
        8.3.9 真武汤
        8.3.10 泻心汤
        8.3.11 白虎汤
        8.3.12 承气汤
        8.3.13 小柴胡汤
        8.3.14 柴胡桂枝汤
        8.3.15 大柴胡汤
        8.3.1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8.3.17 四逆汤
        8.3.18 四逆散
        8.3.19 黄连阿胶汤
        8.3.20 乌梅丸
    9.1 学习体会
        9.1.1 太阳病变
        9.1.2 少阳病变
        9.1.3 阳明病变
        9.1.4 太阴病变
        9.1.5 少阴病变
        9.1.6 厥阴病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交通心肾法治疗肾阴亏虚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来源
        1.1.2 研究对象来源的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分型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治疗方案
    1.7 观察指标
        1.7.1 临床疗效指标
        1.7.2 安全性指标
    1.8 疗效评定标准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MMSE、ADL、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1.1 MMSE量表评分比较
        2.1.2 ADL量表评分比较
        2.1.3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2 中医证候评分疗效比较
    2.3 安全性指标检测
3 讨论
    3.1 中医对VD的认识
        3.1.1 古人对VD的认识
        3.1.2 VD的中医病因病机
        3.1.2.1 年老体衰,髓海不足
        3.1.2.2 脏腑失调,肾虚为本
        3.1.2.3 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3.1.2.4 气火痰瘀,阻滞脑窍
        3.1.3 VD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3.1.3.1 辨证论治
        3.1.3.2 针灸治疗
    3.2 西医对VD的认识
        3.2.1 发病机制
        3.2.2 西医治疗方法
        3.2.2.1 预防性治疗
        3.2.2.1.1 治疗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3.2.2.1.2 治疗卒中并预防再发
        3.2.2.2 改善脑细胞代谢药、脑保护剂和改善脑循环药物
        3.2.2.3 康复治疗及其他治疗
    3.3 本研究的辩证思路与选方依据
        3.3.1 辩证思路分析
        3.3.2 组方依据分析
        3.3.2.1 交泰丸
        3.3.2.2 黄连阿胶汤
        3.3.2.3 左归丸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交通心肾治法源流与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综述:心肾相关理论的现代实验与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2 综述:数据挖掘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3 综述:网络药理学在中医方剂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上篇 “交通心肾”治法发展源流
    1 先秦两汉
        1.1 历史背景
        1.2 文献辑录
        1.3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2 两晋至五代
        2.1 历史背景
        2.2 文献辑录
        2.3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3 宋辽金元
        3.1 历史背景
        3.2 文献辑录与医家学术思想述要
        3.3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4 明代
        4.1 历史背景
        4.2 文献辑录与医家学术思想述要
        4.3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5 清代
        5.1 历史背景
        5.2 文献辑录与医家学术思想述要
        5.3 理论发展与应用特点
    6 现代
        6.1 “交通心肾”治法与“心肾相关”理论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6.2 高等院校教材对“交通心肾”治法及“心肾相关”理论的认识
    7 小结
中篇 “名医名方中医药传承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1 计算机应用程序概要
    2 诊疗信息采集与储存
    3 数据导出与分析
    4 其他功能
下篇 “交通心肾”治法在古今医案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古代医案应用“交通心肾”治疗疾病的研究
        1 古代医案数据库的建立
        1.1 古代医案发展与特点
        1.2 古代医案检索与整理
        1.3 古代医案管理与分析
        2 基于统计与数据挖掘的古代“交通心肾”治法应用规律与特点研究
        2.1 古代医案统计与分析
        2.2 古代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3 典型医案分析
        3.1 脉象特点
        3.2 临证论治
        4 小结
    第二章 现代医案应用“交通心肾”治疗疾病的研究
        1 现代医案数据库的建立
        1.1 现代医案检索与整理
        1.2 现代医案管理与分析
        2 基于统计与数据挖掘的现代“交通心肾”治法应用规律与特点研究
        2.1 现代医案统计与分析
        2.2 现代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3 典型方剂理论文献分析
        3.1 交泰丸
        3.2 六味地黄汤
        3.3 黄连阿胶汤
        3.4 天王补心丹
        4 典型方剂药理学特点分析
        4.1 交泰丸的药理学特点
        4.2 黄连阿胶汤的药理学特点
        4.3 六味地黄汤的药理学特点
        4.4 交泰丸、黄连阿胶汤、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学特点比较
        5 小结
讨论
    1 “交通心肾”治法的内涵探讨
        1.1 “心”“肾”的含义
        1.2 “交通”之意
        1.3 “交通心肾”的途径与方法
    2 古今“交通心肾”论治疾病特点
    3 古今“交通心肾”论治用药特点
        3.1 不寐的论治
        3.2 遗精的论治
        3.3 心悸的论治
    4 “心肾不交证”的现代辨证特点
        4.1 现代“心肾不交证”的辨证特点
        4.2 “心肾不交证”与“肝肾阴虚证”的辨析
结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古代医案医话类着作
附录二:《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交泰丸、交泰丹、交泰散方药简介
附录三:心肾交通药物本草文献选摘(A→Z)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二、文献综述
    1、扶阳学术流派思想渊源
    2、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研究发展状况
        2.1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建立
        2.2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对学派核心理论的研究发展状况
        2.3 当代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运用发展的社会背景状况
        2.4 扶阳学术流派核心理论的现代生理病理研究状况
    3、扶阳学术流派的发展及临床运用状况
        3.1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论着发展状况
        3.2 扶阳学术流派专业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状况
    4、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4.1 近现代扶阳学术流派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临床运用状况
        4.2 当下扶阳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临床运用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三、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1、前言
    2、吴荣祖名老中医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
        2.1.1 阳主则寿阴旺则夭
        2.1.2 扶阳抑阴四逆为君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2.2.1 辩证阳虚隐潜者要
        2.2.2 上工治病,防患未然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2.3.1 临证遇火少壮明分
        2.3.2 离照当空邪去正安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2.4.1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2.4.2 引火归元潜阳封髓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2.5.1 温肝为法气运得畅
        2.5.2 形与神俱康寿并齐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2.6.1 明君为主安相为辅
        2.6.2 左升右降圆运始然
        2.7 组配方审药动静创工艺减毒增效
        2.7.1 审药动静令气条达
        2.7.2 工艺革新减毒增效
    参考文献
四、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
    1、引言
    2、100 例临床病案分析
        2.1 阳主阴从继钦安,扶阳抑阴承佩衡学术思想病案
        2.1.1 阳虚阴盛肺痈案
        2.1.2 阳虚寒凝尪痹案
        2.1.3 阳虚阴盛孤阳外脱过敏性紫癜(腹型)伴消化道出血案
        2.1.4 阳衰土败阴霾四溢肺癌案
        2.1.5 阳不统阴气不摄血肌衄案
        2.1.6 阳虚寒凝虚火上浮历节案
        2.1.7 阳虚湿阻兼有郁热顽痹案
        2.1.8 阳虚阴盛少阴格阳高热案
        2.1.9 阳虚阴盛寒凝血瘀痛痹案
        2.1.10 阳虚阴盛风寒内伏蛇串疮案
        2.1.11 三阴脏寒胸阳痹阻真心痛案
        2.1.12 阳虚肝寒阴蕴血虚沿爪疔案
        2.1.13 阳虚阴盛寒湿闭阻痹证案
        2.1.14 阴盛阳脱神昏救愈案
        2.1.15 阳虚水泛气痰交阻喘证案
        2.1.16 阳虚阴盛痰瘀互结血溢脉外中风便血案
        2.1.17 三阴脏寒相火不敛子痈案
        2.1.18 阳虚血脱冲脉不固经崩案
        2.1.19 阳虚水泛水肿案
        2.1.20 阳虚寒凝气机闭阻腹痛案
        2.1.21 寒湿内伏太阳经痛痹案
        2.1.22 脾肾阳虚寒湿困腰腰痛案
        2.2 辩证尤重亚阳虚不治已病治未病
        2.2.1 肝寒木郁横逆克土胃脘痛案
        2.2.2 阳虚寒伏咳嗽案
        2.2.3 肾阳虚弱寒邪闭肺慢喉喑案
        2.2.4 阳虚风寒伏肺咳嗽案
        2.2.5 三阴脏寒生化乏源缺乳案
        2.2.6 阳虚湿困心肾不交相火不秘不寐案
        2.2.7 三阴不升痰风内停阴火上扰眩晕案
        2.2.8 心肾阳衰气阳欲脱胸痹案
        2.2.9 脾肾阳虚寒饮内停咳嗽案
        2.2.10 三阴不升胃脘痛案
        2.2.11 阳虚金寒风痰伏肺肺胀案
        2.3 真寒假热细考量排病反应明于心
        2.3.1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痤疮案
        2.3.2 三阴脏寒寒凝血瘀痛经案
        2.3.3 肝寒血凝头痛案
        2.3.4 脾肾阳虚火不归元内伤发热案
        2.3.5 寒湿阻遏阴盛格阳太少两感高热案
        2.3.6 真寒假热阴火案
        2.3.7 三阴脏寒痰瘀风阻阴火案
        2.3.8 三阴不升相火不秘口臭案
        2.3.9 风寒外束痰热内伏咳嗽案
        2.3.10 肝寒气郁寒湿困脾相火不藏蛇串疮案
        2.3.11 水寒土湿阳气虚浮虚火内扰阴火案
        2.3.12 肾阳不足相火不潜不寐痹证案
        2.3.13 脾肾阳虚痰湿瘀阻痹证案
        2.3.14 阳虚不足外感实寒心阳闭阻神明被蒙昏厥案
        2.3.15 寒邪内闭心窍受蒙阴癫案
        2.4 阳密气纳坎水温潜阳封髓命根固
        2.4.1 脾肾阳虚相火扰神不寐案
        2.4.2 肾阳不足相火上扰牙痛案
        2.4.3 阳虚火浮阴燥案
        2.4.4 阴寒阻滞虚火上浮乳蛾案
        2.4.5 脾肾阳虚相火不潜耳鸣案
        2.4.6 阳虚阴盛真阳不藏阴火案
        2.4.7 少阴阳虚虚火络咽咽痛案
        2.4.8 脾肾阳虚相火不秘瘾疹案
        2.4.9 脾肾阳虚虚火上扰虚劳案
        2.4.10 脾肾阳虚阴寒内聚相火不秘肺癌案
        2.4.11 阳虚阴盛脾阳不振相火上扰肺癌案
        2.4.12 脾肾阳虚寒凝厥阴浊阴上僭头痛案
        2.4.13 阳虚水寒相火不藏宫寒不孕案
        2.4.14 水寒土湿木郁相火不敛阴疮案
        2.4.15 命门火衰虚火上冲眩晕案
        2.4.16 命门火衰气机逆乱神不守舍阴癫案
        2.4.17 肾阳虚衰脾失统摄虚火上浮鼻衄案
        2.4.18 命门火衰虚阳不潜虚风内动面瘫案
        2.4.19 脾肾阳虚真龙上浮肾气不固淋证案
        2.4.20 少阴阳虚心肾不交龙火扰神不寐案
        2.5 温升乙木气机畅身心并重疗效彰
        2.5.1 三阴不升相火上扰鼻渊案
        2.5.2 三阴脏寒气滞血瘀头痛案
        2.5.3 水寒土湿木郁痿证案
        2.5.4 水寒土湿乙木寒郁乳癖案
        2.5.5 三阴不升乙木郁滞头痛案
        2.5.6 阳虚中寒水饮不化妊娠恶阻案
        2.5.7 三阴脏寒痰湿内蕴眩晕案
        2.5.8 脾肾阳虚肝寒犯胃胃脘痛案
        2.5.9 水寒土湿木郁湿蕴肌表湿疹案
        2.5.10 水寒土湿木郁头痛案
        2.5.11 三阴脏寒三焦失运仓禀告亏胃脘痛案
        2.5.12 三阴脏寒清阳不升耳痹案
        2.5.13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气痰交结痰核案
        2.5.14 三阴不升早泄案
        2.5.15 三阴脏寒气痰交阻胃痞案
        2.5.16 三阴脏寒阴郁气结案
        2.5.17 三阴脏寒气郁不宣寒厥案
        2.5.18 三阴不升寒湿凝结症瘕案
        2.5.19 三阴脏寒气痰交结郁证案
        2.5.20 脾肾阳虚肝寒血瘀乳癖案
        2.5.21 水寒土湿木郁不达郁证案
        2.6 平降甲木相火安升主降从圆运顺
        2.6.1 脾弱肝旺圆运不畅小儿疳积案
        2.6.2 脾肾阳虚肝寒气滞腑气不通案
        2.6.3 阳虚寒瘀聚而成痈肛痈案
        2.6.4 三阴脏寒胆胃不降胃痞案
        2.6.5 心肾不交营卫不和心悸案
        2.6.6 脾弱肝旺木风虫动小儿风证案
        2.6.7 脾肾阳虚中气不足圆运失常便秘案
        2.6.8 水寒土湿木郁口糜案
        2.6.9 水寒土湿乙木郁陷甲木冲逆郁证案
        2.6.10 三阴脏寒相火不秘嘈杂案
        2.6.11 肝寒血虚冲任不调相火扰神不寐案
    【附】落水受冻经脉闭 附子中毒自体验(自救自解)案
五、小结
六、致谢
七、个人简介

(10)基于吴荣祖扶阳理论临证经验探赜治疗虚寒型胃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吴荣祖教授简介
第二部分 综述导师吴荣祖教授扶阳学派学术渊源
    一、“扶阳学派”的渊源与发展
        (一) “扶阳学派”的渊源
        1. 《周易》与“扶阳”
        2. 《内经》与“扶阳”
        3. 《伤寒论》与“扶阳”
        (二) “扶阳学派”的发展
        1. 《扁鹊心书》与“扶阳”
        2. 《阴证略例》与“扶阳”
        3. 《景岳全书》与“扶阳”
        4. 《医学实在易》与“扶阳”
    二、“扶阳学派”的创始及传承
        (一) “扶阳学派”创始人
        (二) “扶阳学派”的传人
    三、“扶阳学派”主要学术特点
        (一) 阴阳为纲,统分万病
        (二) 慧眼独具,首重扶阳
        (三) 阴虚阳虚,细致入微
        (四) 崇尚伤寒,六经辨证
    四、当代扶阳大家的差异
        (一) 阴虚证治的分歧
        (二) 温阳药物量、证的分歧
        (三) 夹用滋阴药的分歧
    五、“扶阳学派”用药特色
        (一) 辨证立法但扶阳
        (二) 方药重用附桂姜
        (三) 培元固本为核心
        (四) 六经统病活经方
    六、“扶阳学派”理论在现代临床各科的应用
        (一) 扶阳内治法
        (二) 扶阳外治法
        1、艾灸
        2、扶阳罐
    七、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吴荣祖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一、学术思想
        (一) 阳主阴从,扶阳抑阴
        (二) 温阳扶正,阳密乃固
        (三) 温水潜阳,引火归元
        (四) 隐潜阳虚,广用附子
        (五) 真寒假热,辨治少壮
        (六) 倡温肝法,气运得畅
        (七) 重视圆运,彭吴异同
        (八) 升举三阴,平降三阳
    二、吴荣祖教授临证经验探赜
        (一) 吴荣祖教授临床常用方剂频次统计
        (二) 吴荣祖教授临床常用药物频次统计
        (三) 临床各科辨治经验举隅
        1、内科辨治经验
        ①、阳虚咳嗽案
        ②、泄泻案
        ③、痿证、眩晕案
        ④、紫癜案
        ⑤、胃脘痛案
        2、妇科辨治经验
        ①、月经不调案
        ②、厥阴头痛、带下案
        3、儿科辨治经验
        ①、疳积案
第四部分 “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研究
    前言
    一、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3、病例纳入标准
        4、病例排除标准
        5、病例剔出与脱落标准
        6、中止或撤出临床试验标准
        (二) 临床分组情况
    二、研究方法
        (一) 治疗组治疗方案
        (二) 对照组治疗方案
        (三) 观察指标
        (四) 疗效评定标准
        (五) 安全性标准评价
        (六) 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二)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比较
        (三) 安全性评价
    四、讨论
        (一) 中医对胃痛认识的溯源
        (二) 中医治疗胃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在中医单方及复方研究方面
        2、在中医传统外用治疗胃痛方面
        (三)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现状
        (四) 脐疗应用近况
        (五) 关于“姜辛固本脐贴”
        1、“姜辛固本脐贴”的来源、腧穴选取及方药配伍
        2、“姜辛固本脐贴”的药物组成与制备
    五、结论
    六、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一) 发表论文
    (二) 主持及参与课题
    (三) 学术地位
    (四) 获奖情况
    (五) 专利发明
附件1 “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书面知情同意书
附件2 “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研究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表
附件3 虚寒型胃脘痛症状积分表
附件4 临床观察随机数字分组表

四、坎离既济汤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五神理论溯源及运用阐发[D]. 唐思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2]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D]. 孙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D]. 李文鹤(Lee Man-hork).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连阿胶汤方证研究[D]. 刘雪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研究[D]. 范东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6]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对《伤寒论》治疗自闭症的文献研究[D]. 赖振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7]交通心肾法治疗肾阴亏虚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研究[D]. 李忠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8]交通心肾治法源流与应用规律研究[D]. 杨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吴荣祖主任医师温阳扶正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D]. 吴文笛. 云南中医学院, 2015(11)
  • [10]基于吴荣祖扶阳理论临证经验探赜治疗虚寒型胃痛临床研究[D]. 姜莉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坎里济济汤治疗神经衰弱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