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振冲法在神延铁路部分房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1](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杨露[2](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黄玮[3](2019)在《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软弱地基分布广泛,具有压缩性高、灵敏性大、渗透性差并且抗承载能力低等特点,因此,在地基处理中,持力层的加固显得尤为重要。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场周围丰富的砂石资源,方便就地取材,减少了水泥和钢材的使用,一定程度降低了填料成本。振冲法处理软基具有施工速度快,桩长、桩距等精度容易控制,桩体质量比较稳定,对于复杂地基加固效果明显等优势。该方法不仅在软基处理过程中起到应力扩散和减小变形的加固作用,而且对于增加土体抗压强度,竖向抗剪能力以及减小水平和竖向位移效果显着,是一种安全、经济、合理的加固松软地基的施工技术方法。本文依托在建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通过对该段软基进行土质分析,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砂砾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结合现场试验检测,对比分析振冲砂砾桩的加固效果和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广泛查阅现有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对该技术的工作机理、加固方法和施工流程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振冲器的设备型号、适用土质、施工要求进行了简单总结;(2)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原状土体和砂砾桩复合地基建模分析,通过对比砂砾桩加固前后竖向位移、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小探究砂砾桩的加固效果,并结合现场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3)在交通荷载条件下,对有无土工格栅、不同桩体压缩模量、不同桩长以及不同桩径等多种工况分别建模计算,通过比选分析,研究各工况对复合地基的影响规律,选择最优砂砾桩设计参数。
邢泉[4](2018)在《孔内深层超强夯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以及城市内棚户区和旧城区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形成大厚度杂填土。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市政道路建设地基处理的深度和难度越来越大,现有成熟的杂填土施工方法处理深度较浅,而换填处理不但提高了工程造价而且造成二次污染。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显示出了独特的工程和经济优势,处理后不但承载力满足市政道路建设以及后期运营的要求,而且节约造价、避免了垃圾土的外运以及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对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处理市政道路地基的研究不但具有实际的工程建设意义,也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单桩以及群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进行研究,对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总结。基于Vesic圆孔扩张理论,给出成孔以及成桩时夯锤的塑性区影响半推导;利用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Skempton桩问土承载力计算公式,给出了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孔内深层超强夯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桩体土、不同桩间土、不同桩径、不同桩长以及不同桩端土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以及其承载机理变形特性;对比天然地基以及群桩复合式地基在路基填土及路面结构层重力的作用下工后沉降,以及垫层、桩间距对道路沉降的影构。通过结合市政项目车城西路现场试验,测试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密实度以及均匀性,进一步验证该工法处理城市道路大厚杂填土地基的可行性。
范梦[5](2017)在《复杂地层中大功率振冲器作用下振冲碎石桩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通过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对复杂地层中大功率振冲器作用下振冲碎石桩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参数、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以及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圆砾中的细砂夹层进行振冲桩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冲法在细砂夹层造孔过程中会在粗、细土层交接面处形成细颗粒堆积层,细颗粒堆积层会被上部落下的粗颗粒挤压而逐渐密实,细颗粒堆积层会造成振捣棒下沉上提困难,细颗粒堆积层是形成"抱管"现象的主要原因;采用水气流共同作用的气协法是解决"抱管""现象的可行方法。(2)采用离散元法对复杂地层中振动碎石桩的成孔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夹砂层厚度,会减小夹砂层土的孔隙比,同时使土体的密实度上升,振冲器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穿越夹砂层。(3)采用"气协"振冲法施工,成孔质量高,施工速度快,降低了施工成本,能够解决在传统振冲法施工时遇到的无法达到设计桩长、桩体密实度不够、在粉细砂夹层的地层中容易出现"抱管"现象以及施工进度慢、设备损坏率高等问题。(4)对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瑞丽站工程中的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振冲法的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地层土颗粒的非均匀性、砂土夹有粘土的渗透系数非线性及振冲器的施工技术参数;提出了复杂地层中大功率振冲器(特别是150kW)的关键施工参数。
王升平[6](2016)在《中铁隧道集团2016-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三五”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由此逐渐波及全世界后,我国曾经采用四万亿支出的方式稳住了经济大局,但次贷危机的长期影响仍旧体现了出来。中铁隧道集团是我国工程施工领域的重要企业,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庞大的人才规模与储备。通过本文分析发现中铁隧道集团面存在着新经济常态带来的发展问题、国际化战略发展以及自身建设发展的问题。然后采用PEST方法分析了集团在“十三五”战略发展的宏观环境,用SWOT模型分析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16-2020年国家的“十三五”期间,是宏观经济转型的窗口期,在渡过这段时间之后,国家的宏观经济转型就会初步完成,这是留给中铁隧道集团这家大型企业最为重要的进行自我调整的机遇,中铁隧道集团必须重视这一时期,做好各项迎接新挑战的准备。面对新的发展目标,必须从人才发展、科技创新、产业一体化、资本运营、国际市场、文化品牌这六大重要领域,落实和完成战略规划的目标,保证企业的转型顺利。并根据目标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包括人才发展、科技创新、产业一体化、资本运营、国际市场、文化品牌等六大战略目标,使得中铁隧道集团能够适应新情况、适应企业发展的新机遇。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对中铁隧道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战略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并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牛雨竹[7](2016)在《CFG桩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软土地基一般在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出现较多。由于其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灵敏性高,因此在公路建设时该层地基土常出现不均匀沉降或沉降过大的不利工况,公路建设时一般需做处理后可作为持力层。软基处理方法较多,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但如何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做到技术可靠、投资节省、施工方便,是目前工程师所关心的问题。CFG桩复合地基目前来讲工法已经成熟,该种地基一般以其承载力高、沉降量小、造价低、工期短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大竹县改线工程全线多处软土地基,软基厚度在1.011.0m,以粉质粘土为主,天然地基不宜直接作为持力层。本文以大竹县改线工程为背景,以K5+335K5+430段为软基处理特征段,利用CFG桩复合地基的上述各种工程优势处理软土地基,进而得到令人满意的工程效果,诸如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本文介绍复合地基发展现状,主要包括该种地基的发展历程及工程应用情况。对大竹县改线工程的工程概况、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软基类型,并进行综合分析比选,提出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设计及施工方案,并根据相应的规范来计算形成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指标以说明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以K5+416断面建模分析天然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沉降、地基承载力情况,分析地基处理原因;分析影响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等的影响因素,得出时间、桩长和置换率三主因对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复合地基设计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按照K5+416实际设计方案,提取有限元计算道路沉降及沉降速率、水平位移及速率、桩土应力比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值,说明方案的可行性。结合试验段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数据、沉降监测数据,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计算的合理性。简略介绍了复合地基的优化处理方法以积累一定的工程依据供设计或科研参考。本文通过对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案例的设计方案分析,研究了影响其变形(承载)特性的种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规律,并以数值分析方法与现场试验两方面对特征断面处理效果进行验证,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纯子[8](2015)在《岸边软土区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分析》文中认为在内陆和西部地区修筑公路和铁路,常遇到江河、湖泊、沼泽、山谷等大量岸边软土地基,表现为成因复杂、均匀性差、工程性质差异大,导致工程实践中面临着地基沉降不均匀,稳定性差,以及工后沉降大等问题。碎石桩加固技术因其造价低廉、便于取材、施工工艺简单、加固效果理想等特点,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受力变形特性分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也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工程实践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首先,本文针对软土区顶部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根据理论上较为严密的极限分析上限法,通过构建协调的速度场,综合考虑土重和加箍段桩侧摩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推导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递推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优化搜索方法搜索出临界滑裂面,从而获得更为合理、严密的顶部加箍碎石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典型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验证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结果与实测值、既有方法计算值相比相对误差在5.4%范围内,最优顶部加箍深度约为桩体半径的8倍。其次,在深入研究柔性基础下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力学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岸边软土区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全长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分析其破坏模式,探讨其沉降和侧向变形量计算方法。以微段单元为分析基础,考虑桩土相对滑移特性以及桩周土体径向变形(即鼓胀)的影响,根据加箍碎石桩体-土变形协调,利用弹性力学空间问题引入拉普位移函数,推导出全长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以及侧向鼓胀计算公式。以期完善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方法,以及为按沉降控制的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计算依据。最后,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理论设计数值模拟试验方案,在ANSYS构建的三维网格模型基础上,通过FLAC3D模拟计算分析,获得岸边软土区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影响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并由极差、方差分析量化各因素的影响权重。研究表明复合地基中各影响因素对最大沉降值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软土层压缩模量、路堤下中点软土厚度、泊松比具有极显着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到了影响因素下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式。此外,下卧硬层倾斜影响着最大沉降值位置点,沉降变形曲线不再按对称分布,须引起工程实践重视。
廖连海[9](2014)在《基于能量原理的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文中提出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是在竖向碎石桩顶部铺设土工格室水平加筋垫层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地基技术,能充分发挥水平向加筋体复合地基和竖向碎石桩桩体复合地基两种复合地基的优点,正广泛应用于公路和铁路等工程的软基处治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但目前有关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仍落后于工程实践而尚不完善,尤其是沉降机理及其计算方法有待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基于已有的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研究基础和成果,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及工程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沉降机理及其计算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在总结和归纳已有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沉降机理与计算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沉降机理与承载特性。其次,针对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特性,只考虑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的抗拉刚度,将其视为弹性地基薄膜,而碎石桩和桩间土则视为不同刚度的弹簧体系,同时考虑筋土界面的摩阻效应,采用三角函数导得位移形函数并建立出总势能方程后,由最小势能原理求得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公式。结合工程算例的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取位移形函数及能量法解答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进一步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法向地基反力系数k、筋土界面切向摩阻力kd、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的高度h与模量E、以及均布荷载p等均对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沉降具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基于ADINA建立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二维数值分析模型,经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而获得了荷载水平、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的高度与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曲线,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叶秀东[10](2014)在《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风险分担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铁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带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零售、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2004年国务院审议通过《铁路网中长期规划》,计划在2020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0万公里,2008年将该目标调整为12万公里,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铁路的发展步伐。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为应对危机,国务院出台了4万亿的救市措施,其中大部分投入基础设施领域,铁路是重要投资领域之一。在政府资金投入的带动下,铁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各大铁路工程项目纷纷上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铁路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由于铁路建设过分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券发行受阻的情况下,建设资金短缺,大量铁路工程项目停工或半停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如期完工;其次,由于技术不成熟、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存在,铁路的快速发展存在安全隐患,铁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7·23甬温”特大事故,技术风险、运营风险不断增加;最后,由于我国铁路的特殊管理体制,调度权高度集中、合资铁路采取托管经营、统一清算等提高了社会资本进入铁路行业的政治风险。为改进铁路发展现状、提高铁路管理经营效率、调动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的积极性,国务院对铁路行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013年3月撤销铁道部,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实行铁路的政企分开,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风险管理模型分析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主要工作如下:(1)疏理风险分担、风险管理文献。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两个角度疏理文献,了解目前工程项目风险分担、风险管理研究前沿,把握最新的研究方法。通过多目标规划方法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进行风险分担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分析铁路属性及其投融资现状。通过对铁路属性的分析,能够了解铁路工程项目区别于其他项目的特性,为识别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提供依据;对铁路投融资现状进行分析,以了解铁路工程项目的投融资模式,为后续研究提供事实依据。(3)识别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在铁路属性和投融资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风险识别方法,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列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因素。同时,根据铁路工程项目实际运作情况,归纳出铁路工程项目的参与方,并厘清各参与方之间的契约关系。(4)建立风险分担模型。铁路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参与铁路工程项目建设,核心目标都是为了效益最大化,建筑商、供应商、设计勘察单位等更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政府则更多倾向于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多目标规划能够在各参与方最大化目标间寻求平衡,实现总体效益最大化,所以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构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模型,求得风险最优风险分担方案。(5)构建风险评价模型。铁路工程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违规招投标、管理不规范等行为,导致实际风险分担方案偏离最优风险分担方案,基于此,运用实际风险分担方案偏离最优风险分担方案的程度作为风险评价指标,运用较为成熟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风险水平进行评价,了解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水平。(6)以帕累托最优为指导,建立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模型。帕累托最优是种资源最优分配的状态,无法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条件下,提高社会福利。合适的参与方承担合适的风险不仅能降低风险承担成本,同时能够降低风险水平,即资源的优化,所以最优风险分担方案可视为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风险控制是向着最优风险分担方案(帕累托最优)靠近,实现风险最小化的过程。论文最后以包西铁路通道(陕西段)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案例研究,一方面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对包西铁路通道(陕西段)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为降低包西铁路通道(陕西段)项目风险提供指导。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的风险水平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的风险水平具有很好的统一性。层次分析法计算的包西铁路通道(陕西段)项目风险水平为3.1024,风险为可容许的风险,需要跟踪风险变化,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的包西铁路通道(陕西段)项目风险水平为3.1055,处于7级评价体系的第三级,项目的风险水平总体偏低。第二,通过风险控制模型分析发现,造成包西铁路通道(陕西段)铁路工程项目存在一定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收费价格风险、客货运量风险、维护技术风险、运营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人力资本风险等错配。改变现有的客货运定价模式,增加运价的灵活性,同时改变现有清算系统,建立中立的清算体系,应将收费价格风险从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移到投资方(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放所有权、经营权,鼓励企业承担铁路经营任务,将客货运量风险、维护技术风险、运营管理风险等从西安铁路局转移出去,由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或其他经营性组织承担;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拓宽融资渠道,将财务管理风险与人力资本风险转移给投资方(西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综上所述,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从风险分担角度构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以帕累托最优理论为指导,建立了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价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水平,为控制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提供指导。总结来看,本文有以下创新点:首先,提出了分析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新方法。铁路工程项目资金额较大、工期较长,涉及的参与方众多,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诉求难免会冲突,如政府部门为社会公平而实行统一定价,削减了铁路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也滋生了非效率行为。多目标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满足多个目标最优化,寻求一有效解决方案的办法。本文试图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构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其次,发现了构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新视角。从风险分担出发,构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合理的风险分担能使项目的风险水平最小化,实际风险分担偏离最优风险分担方案越大,项目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越大,项目的风险越大。从这一理论出发,将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的实际分担方案与最优分担方案进行比较,以偏离程度构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完善了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帕累托最优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状态,在该种状态下无法在不损害他人福利的情况下改善社会福利,而最优风险分担状态正是这种状态,即无法在不损害其他参与方利益的条件下增加某个或某些参与方的利益。铁路工程项目实际风险分担方案没有达到最优风险分担方案时就存在帕累托改进条件,通过不损害其他参与方利益的条件下改善某个或某些参与方利益,可以无限接近最优风险分担方案,从而降低风险水平,实现风险最小化。所以以帕累托最优理论为指导,构建风险控制模型,为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提供指导。
二、振冲法在神延铁路部分房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冲法在神延铁路部分房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条件 |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
2.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新构造运动 |
2.3 工程地质分区 |
2.3.1 Ⅰ类区 |
2.3.2 Ⅱ类区 |
2.4 特殊性岩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
3.2.1 路肩边沟不洁 |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
3.2.3 土路肩损坏 |
3.2.4 路缘石缺损 |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
3.3.1 盐渍土 |
3.3.2 湿陷性黄土 |
3.3.3 软弱土 |
3.3.4 杂填土 |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
4.2.2 病害调查结果 |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
4.3.1 横向裂缝 |
4.3.2 纵向裂缝 |
4.3.3 块状裂缝 |
4.3.4 路面车辙 |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
5.1.3 裂缝修补办法 |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振冲砂砾桩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2.1 振冲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概况 |
1.2.2 振冲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在国外的应用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砂砾桩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2.1 地质概况 |
2.2 砂砾桩软基加固 |
2.2.1 砂砾桩加固的适用性 |
2.2.2 加固方案 |
2.2.3 设计依据 |
2.3 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 |
2.3.1 施工验收标准及方法 |
2.3.2 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4 振冲施工技术要求 |
2.4.1 振冲施工要求 |
2.4.2 施工机械及设备 |
2.4.3 振冲器的种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机理分析 |
3.1 振冲法分类 |
3.1.1 振冲挤密法 |
3.1.2 振冲置换法 |
3.2 振冲砂砾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 |
3.2.1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
3.2.2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 |
3.2.3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共同作用 |
3.2.4 复合地基加固计算分析 |
3.3 砂砾桩平面布设方案 |
3.4 振冲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 |
3.4.1 振冲造孔方法选择 |
3.4.2 施工准备 |
3.4.3 施工步骤 |
3.5 质量控制 |
3.5.1 振冲器施工技术参数 |
3.5.2 砂砾桩质量检验要求 |
3.5.3 振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1.1 ABAQUS软件 |
4.1.2 土体本构关系 |
4.2 模型建立 |
4.2.1 土体模型 |
4.2.2 桩体模型 |
4.2.3 交通荷载的模拟形式 |
4.3 路堤静载条件下砂砾桩复合地基和未处理原状土沉降响应分析 |
4.3.1 未处理的原状土与砂砾桩复合地基沉降对比 |
4.3.2 未处理的原状土与砂砾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对比 |
4.3.3 未处理的原状土与砂砾桩复合地基竖向应力对比 |
4.4 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
4.4.1 标准贯入度试验检测 |
4.4.2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方法及结果 |
4.4.3 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振冲砂砾桩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
5.1 动荷载条件下土工格栅加筋效果的影响分析 |
5.1.1 土工格栅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1.2 土工格栅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2 桩身模量对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
5.2.1 桩身模量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2.2 桩身模量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应力分析 |
5.3 桩长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
5.3.1 不同桩长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3.2 不同桩长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应力分析 |
5.4 桩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
5.4.1 不同桩径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4.2 不同桩径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应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后期研究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孔内深层超强夯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概况 |
1.2.1 孔内深层强夯法 |
1.2.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 |
1.2.3 孔内深层强夯法与孔内深层超强夯法二者的区别 |
1.2.4 复合地基应用 |
1.2.5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特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及群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分析 |
2.1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加固的机理 |
2.1.1 冲扩作用 |
2.1.2 侧向挤密作用 |
2.1.3 二次挤密、镶嵌作用 |
2.1.4 置换作用 |
2.1.5 桩身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 |
2.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式地基加固的机理 |
2.2.1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桩承载力计算 |
2.2.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桩承载力其它计算方法 |
2.2.3 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2.2.4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加固影响因素 |
2.3.1 夯锤形状、直径、重量、提升高度以及接触时间 |
2.3.2 桩体 |
2.3.3 桩周围土体 |
2.4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式地基加固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单桩有限元数值模拟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工程地质情况 |
3.2 Abaqus有限元软件 |
3.2.1 Abaqus分析软件简要介绍 |
3.2.2 Abaqus分析软件使用方法 |
3.3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单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基本假定 |
3.3.2 基本参数 |
3.3.3 几何模型参数 |
3.4 不同设计参数下单桩参数承载力特征 |
3.4.1 不同桩径的单桩承载力特性对比 |
3.4.2 不同桩体材料的单桩承载力特性对比 |
3.4.3 不同桩周土的单桩承载力特性对比 |
3.4.4 不同桩长的单桩承载力特性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数值模拟 |
4.1 参数确定 |
4.2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孔内深层超强夯法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 |
4.3.1 天然地基和孔内深层强夯法群桩处理杂填土地基特性对比 |
4.3.2 不同灰土垫层厚度的工后沉降对比 |
4.3.3 不同桩间距的工后沉降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现场试验 |
5.1 检测概述 |
5.1.1 SDDC桩复合地基基本设计参数 |
5.1.2 试验检测依据 |
5.1.3 SDDC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
5.1.4 动力触探试验密实度检测 |
5.2 静载试验 |
5.2.1 桩体土静载试验结果 |
5.2.2 桩间土静载试验结果 |
5.2.3 静载荷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
5.3 动力触探试验 |
5.3.1 动力触探试验 |
5.3.2 动力触探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复杂地层中大功率振冲器作用下振冲碎石桩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碎石填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2.1 试验方案 |
2.2 试验过程及结果 |
2.2.1 碎石的筛分析试验 |
2.2.2 碎石的含泥量试验 |
2.2.3 碎石针状和片状总含量试验 |
2.2.4 碎石表观密度试验 |
2.2.5 碎石堆积密度试验 |
2.2.6 碎石的压碎值指标试验 |
2.2.7 碎石的坚固性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冲碎石桩不良施工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应对措施的模型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及方案 |
3.2 模型制作和试验过程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准备 |
3.2.3 试验装备安装 |
3.2.4 试验过程和现象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细颗粒堆积区 |
3.3.2 孔口下沉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杂地层中振冲碎石桩成孔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离散元的基本原理 |
4.2 计算模型与计算工况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工况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成孔效应分析 |
4.3.2 夹砂层的厚度的影响 |
4.3.3 夹砂层相对密实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功率振冲器作用下振冲碎石桩的现场试验研究 |
5.1 "气协"振冲法的提出 |
5.1.1 工艺原理 |
5.1.2 施工工艺 |
5.1.3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式 |
5.2 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5.2.1 施工原理分析 |
5.2.2 地层条件分析 |
5.2.3 充盈系数参数分析 |
5.2.4 留振时间参数分析 |
5.2.5 密实电流参数分析 |
5.2.6 气压与水压施工参数分析 |
5.3 振冲碎石桩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5.3.1 桩位偏差及有效桩长控制 |
5.3.2 施工参数的控制 |
5.3.3 桩体质量检查 |
5.3.4 桩间土质量检查 |
5.3.5 复合地基质量检测 |
5.3.6 人员素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6.1 桩身质量评价 |
6.1.1 试验方法 |
6.1.2 桩身填料评价 |
6.1.3 试验桩布置 |
6.1.4 检测方法 |
6.1.5 原位平板载荷试验设计 |
6.1.6 检测结果评价及分析 |
6.2 复合地基加固及消除液化效果评价 |
6.2.1 评价内容及方法 |
6.2.2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评价 |
6.2.3 碎石振冲桩复合地基消除液化效果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中铁隧道集团2016-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及局限性 |
1.5 战略问题的提出 |
1.5.1 中铁隧道集团 |
1.5.2 战略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中铁隧道集团“十三五”战略发展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分析 |
2.1 基于PEST的中铁隧道集团“十三五”战略发展宏观环境 |
2.1.1 政府因素分析 |
2.1.2 经济因素分析 |
2.1.3 社会因素分析 |
2.1.4 技术因素分析 |
2.2 中铁隧道集团“十三五”战略发展SWOT模型 |
2.2.1 优势(strengths)分析 |
2.2.2 劣势(weakness)分析 |
2.2.3 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2.2.4 威胁(threats)分析 |
2.3 中铁隧道集团“十三五”战略存在主要问题 |
第3章 中铁隧道集团“十三五”战略的规划 |
3.1 中铁隧道集团战略目标与定位 |
3.1.1 中铁隧道集团愿景与使命 |
3.1.2 中铁隧道集团战略目标 |
3.1.3 中铁隧道集团战略定位 |
3.2 中铁隧道集团发展最优战略制定 |
3.2.1 人才发展战略 |
3.2.2 科技创新战略 |
3.2.3 产业一体化战略 |
3.2.4 资本运营战略 |
3.2.5 国际市场战略 |
3.2.6 文化品牌战略 |
第4章 中铁隧道集团“十三五”战略保障方案 |
4.1 加强战略规划宣传 |
4.2 完善战略分解体系 |
4.3 构建动态管理机制 |
4.4 加强党建思想工作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CFG桩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合地基处理发展现状 |
1.3 CFG桩复合地基应用发展现状 |
1.3.1 CFG桩复合地基作用效应 |
1.3.2 CFG桩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1.3.3 CFG桩复合地基发展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FG桩处理软土地基方案设计 |
2.1 项目概况与场地工程条件 |
2.1.1 工程地质概况 |
2.1.2 场地岩土构造及特征 |
2.1.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2.1.4 不良地质及建设场地适用性 |
2.2 软基处理方案 |
2.2.1 特征路基段 |
2.2.2 软基处理方案 |
2.2.3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FG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简介 |
3.2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作用特性分析 |
3.2.1 ABAQUS软件岩土工程应用简介 |
3.2.2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作用性质分析 |
3.3 天然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特性 |
3.3.1 有限元建模过程 |
3.3.2 计算结果分析 |
3.4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影响因素有限元分析 |
3.4.1 建模过程 |
3.4.2 计算结果分析 |
3.5 特征断面K5+416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
3.5.1 变形特性 |
3.5.2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监测 |
4.1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 |
4.1.1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现场试验 |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路堤沉降监测方案 |
4.2.1 监测方案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优化设计理论 |
5.1 基于沉降控制的复合地基设计理论 |
5.2 复合地基处理优化设计 |
5.2.1 长短桩复合地基 |
5.2.2 组合桩复合地基 |
5.2.3 双向复合地基 |
5.3 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岸边软土区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软土地基处理概述 |
1.2.1 软土地基处理的意义和目的 |
1.2.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1.3 碎石桩复合地基概述 |
1.3.1 复合地基概述 |
1.3.2 碎石桩复合地基定义及分类 |
1.4 碎石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分析 |
1.4.1 加固机理分析 |
1.4.2 破坏模式分析 |
1.4.3 承载机理分析 |
1.4.4 变形机理分析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顶部加箍碎石桩极限承载力上限分析 |
2.1 前言 |
2.2 土工合成材料简介及效用 |
2.3 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 |
2.3.1 上限定理 |
2.3.2 虚功率方程 |
2.4 顶部加箍碎石桩破坏模式分析 |
2.5 计算模型与基本假设 |
2.6 极限承载力上限分析 |
2.6.1 内能耗散率的计算 |
2.6.2 外功做功功率计算 |
2.6.3 极限分析上限解的求解 |
2.7 算例与分析 |
2.7.1 算例 |
2.7.2 顶部加箍碎石桩最优加箍深度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长加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3.1 前言 |
3.2 全长加箍碎石桩破坏模式分析 |
3.3 加箍碎石桩受力变形分析方法 |
3.3.1 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组成 |
3.3.2 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3 基本方程的组建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正交数值分析 |
4.1 前言 |
4.2 工程概况 |
4.3 正交试验设计 |
4.3.1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 |
4.3.2 正交试验参数选择 |
4.3.3 正交表设计 |
4.4 数值模型建立 |
4.4.1 ANSYS简介 |
4.4.2 模型建立过程 |
4.5 数值模拟计算 |
4.5.1 FLAC3D简介 |
4.5.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4.5.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4.5.4 模型参数选择与基本假定 |
4.5.5 桩-土接触面设置及其参数确定 |
4.5.6 初始应力场生成 |
4.5.7 收敛标准 |
4.5.8 FLAC3D数值模拟结果 |
4.6 试验成果整理分析 |
4.6.1 结果分析原理 |
4.6.2 极差分析 |
4.6.3 方差分析 |
4.6.4 回归分析 |
4.6.5 下卧硬层倾角对最大沉降点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9)基于能量原理的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的概念与分类 |
1.1.1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
1.1.2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
1.1.3 组合型复合地基 |
1.1.4 复合地基的效用 |
1.2 单向增强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1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试验研究现状 |
1.3.2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理论计算研究现状 |
1.3.3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机理研究 |
2.1 概述 |
2.2 土工格室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
2.2.1 土工格室概念及发展概况 |
2.2.2 土工格室作用机理 |
2.2.3 土工格室规格及应用 |
2.3 碎石桩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
2.3.1 碎石桩概念及发展概况 |
2.3.2 碎石桩的应用 |
2.4 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机理 |
2.4.1 沉降模型 |
2.4.2 作用机理 |
2.5 小结 |
第3章 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3.1 概述 |
3.2 能量原理简述 |
3.3 考虑切向摩阻力的能量法解答 |
3.3.1 模型基本假定 |
3.3.2 位移形函数建立 |
3.3.3 控制方程建立及求解 |
3.4 算例验证及分析 |
3.5 参数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
4.1 ADINA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数值计算结果 |
4.3.2 沉降影响参数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风险分担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2 文献述评 |
2.1 风险分担 |
2.1.1 风险的概念 |
2.1.2 风险分担的概念 |
2.1.3 风险分担的原则 |
2.1.4 风险分担的方法 |
2.1.5 风险分担文献简评 |
2.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2.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2.2.2 风险管理过程 |
2.2.3 风险管理的方法 |
2.2.4 风险管理文献简评 |
2.3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2.3.1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
2.3.2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3 铁路工程项目特殊风险的管理 |
2.3.4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文献简评 |
2.4 小结 |
3 铁路行业相关内容介绍 |
3.1 铁路属性分析 |
3.1.1 铁路的自然属性 |
3.1.2 铁路的社会属性 |
3.1.3 铁路的商品属性 |
3.2 铁路行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
3.2.1 相关概念介绍 |
3.2.2 实证研究 |
3.3 铁路投融资模式分析 |
3.3.1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史沿革 |
3.3.2 铁路投融资模式的分类 |
3.3.3 铁路投融资现状分析 |
3.4 铁路工程项目参与方及其契约关系 |
3.4.1 铁路工程项目参与方 |
3.4.2 铁路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契约关系 |
3.5 小结 |
4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
4.1 风险识别步骤 |
4.2 风险识别方法 |
4.3 风险分类 |
4.4 小结 |
5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 |
5.1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意义 |
5.2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主客体 |
5.3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机理 |
5.4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模型的构建 |
5.4.1 模型假设 |
5.4.2 模型基本要素 |
5.4.3 模型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6 基于风险分担的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
6.1 风险评价方法 |
6.1.1 专家评审法 |
6.1.2 决策树法 |
6.1.3 层次分析法 |
6.1.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2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6.2.1 建立指标集 |
6.2.2 层次分析法模型 |
6.2.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3 小结 |
7 基于帕累托最优的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
7.1 帕累托最优概述 |
7.2 风险控制手段 |
7.3 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模型的构建 |
7.3.1 模型假设 |
7.3.2 模型基本要素 |
7.4 小结 |
8 案例研究 |
8.1 项目背景 |
8.1.1 既有线路的缺陷 |
8.1.2 沿线经济与运量 |
8.1.3 包西铁路通道(陕西段)项目的意义 |
8.2 项目风险识别 |
8.3 项目风险分担 |
8.4 项目风险评价 |
8.5 项目风险控制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振冲法在神延铁路部分房建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2]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3]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研究[D]. 黄玮.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1)
- [4]孔内深层超强夯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研究[D]. 邢泉.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5]复杂地层中大功率振冲器作用下振冲碎石桩应用技术研究[D]. 范梦.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1)
- [6]中铁隧道集团2016-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 王升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7]CFG桩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牛雨竹. 长安大学, 2016(02)
- [8]岸边软土区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分析[D]. 王纯子. 湖南大学, 2015(03)
- [9]基于能量原理的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D]. 廖连海. 湖南大学, 2014(04)
- [10]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风险分担的视角[D]. 叶秀东.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