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系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试种概况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孟亮,丁绿萍,罗佳,徐甜甜,吴合周[1](2021)在《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超级稻的研究与应用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在超级稻光合株型特征与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超级稻的育种与栽培。然而,目前的研究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对新一代超级稻超优1000等材料的光合研究很少,对超级稻群体的光合及逆境下的光合研究相对较少,对超级稻光合同化物的配置与转运特点研究不多,等等。未来需要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以增进对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认识,更好地为超级稻的育种与栽培服务。
李笑笑[2](2021)在《土壤肥力对超级稻农学表现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超级稻品种具有产量潜力高、抗倒伏能力强的优点,对我国水稻单产的增加意义重大。前人研究表明,超级稻品种通常需要高氮肥投入和充足的土壤背景氮供应才能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实现超高产。然而,我国稻田中约有70%为中、低产田,其土壤背景氮的供应能力较弱。同时,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文件提倡减少氮肥用量,缓解因氮肥流失产生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以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提倡减少稻田氮肥用量、大部分稻田土壤背景氮供应有限的背景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低氮投入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如何,目前尚未进行系统地研究。稻田耕作层表土是提供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的重要来源,去除部分耕作层表土能够降低土壤背景氮供应,从而达到创造低土壤肥力处理的目的。因此,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大田试验,其中2016-2017年采用裂区设计,以低土壤肥力(去除一半耕作层深度的土壤)和高土壤肥力为主区处理,以4个超级稻(超优1000、甬优2640、天优华占和扬两优6号)和4个当地主推的普通水稻品种(黄华占、沪优549、珞优10号和荃优6号)为副区处理,氮肥施用量均为100 kg N ha-1(低氮肥水平),旨在比较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对不同土壤肥力响应的差异,并从农艺性状、物质生产与转运、氮素吸收和利用等方面阐明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低氮肥水平和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产量表现差异的生理机制。2018年采用裂裂区设计,以2个氮肥水平(0和100 kg N ha-1)为主区处理,以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为副区处理,以2个超级稻品种(甬优2640、扬两优6号)和2个普通水稻品种(黄华占和荃优6号)为副副区处理,旨在进一步探究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土壤背景氮素对产量的贡献以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土壤肥力的降低造成各供试水稻品种的产量平均降低了15.9%,这主要归因于单位面积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下降了13.7%和17.0%。在高、低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均高于普通水稻品种,其原因是超级稻品种单位面积颖花数、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相比普通水稻品种均增加6%-8%。随着土壤肥力和氮肥施用量降低,超级稻品种相对于普通水稻品种的产量优势逐渐变小。与普通水稻品种相比,虽然超级稻品种的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效率分别降低了3.5%和18.7%。但是,超级稻品种的粒叶比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了18.5%和14.5%,这可能是超级稻品种产量高于普通水稻品种的重要原因。(2)相比高土壤肥力处理,水稻植株成熟期氮素吸收量在低土壤肥力处理下降低了27.4%,其中分蘖至幼穗分化期的氮素吸收量降幅最高,达到了57.8%。这一生长阶段氮素吸收量的降低是造成单位面积穗数、单位面积颖花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降低,进而导致减产的重要原因。在两种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具有更高的总氮素吸收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是超级稻品种相对于普通水稻品种具有产量优势的原因。其中,超级稻品种扬两优6号的花前氮累积量和转运效率分别比普通水稻品种高7.2%和13.7%,最终其产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比普通水稻品种分别增加了10.0%和8.5%。(3)在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土壤背景氮对水稻氮素吸收总量的贡献分别为60.3%和64.2%,而肥料氮素对总氮吸收的贡献不足40.0%。土壤背景氮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在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分别为65.1%和81.7%。总的来看,和肥料氮素相比,土壤背景氮对水稻氮素积累量和产量的贡献更大,而且这一贡献随着土壤肥力的增加而提高。水稻氮素积累总量中来源于土壤的氮素在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之间无显着差异,且在土壤肥力处理之间保持一致。超级稻品种的氮素积累中来源于肥料的氮素在高土壤肥力处理中比普通水稻品种高25.0%,但是在低土壤肥力处理中比普通水稻品种低18.0%。另一方面,超级稻品种在低土壤肥力和高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比普通水稻品种高13.2%和47.8%,这主要是因为超级稻品种的花后氮素吸收量比普通水稻品种高33.7%-53.6%。综上所述,在低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稻品种相对于普通水稻品种仍然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尽管这个优势比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有所下降。在国家提倡减少农业生产中氮肥用量以及我国大部分稻田土壤背景氮供应较低的背景下,超级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单产和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中、低产田土壤背景氮供应有助于提高该条件下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周丽群[3](2021)在《超级稻深两优5814在莆田市城厢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介绍超级稻深两优5814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的种植表现,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种植实践表明,深两优5814在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常太镇作为中晚稻栽培。
唐文帮,李凡,张桂莲,邓化冰,王峰,明兴权[4](2021)在《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文中提出针对当前杂交水稻形势,介绍了水稻不育系的选育历史,总结了当前我国水稻不育系选育的困难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卓201S、卓234S、展998S、南3502S等8个适合机械化制种的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系列小粒不育系突出的特点是收获指数高;株型矮壮,叶片夹角小,生物产量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茎秆坚韧,抗倒性好;异交特性好,结实率高。选配的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卓两优0985、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组合表现高收获指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轻简栽培,且杂交制种产量高、种子质量好。通过系列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实践,以展998S为例总结了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生物学特征,并对今后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5](2021)在《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李坤译[6](2020)在《氮密处理对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文中指出辽宁稻区近年来新育成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有直立穗型高产品种,也有弯曲穗型优质米品种,还有耐瘠薄、抗逆性强的杂交粳稻品种。这些品种在生长发育、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上各有特点,研究这些品种对不同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响应规律,可以为生产上减氮增效,有针对性地根据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制定相应的栽培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6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试材,设3个氮肥和3个密度处理,调查生长发育、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性状,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量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都有显着影响,在标氮60kg/667m2时,水稻的分蘖、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穗部性状最大。水稻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在标氮60kg/667m2水平最大,穗粒数在标氮80kg/667m2水平最大,结实率和千粒重随着氮肥的增加而降低,产量在标氮60kg/667m2水平达到最大,水稻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吸收利用率在标氮60kg/667m2水平最高,氮素生理利用率在标氮40kg/667m2水平最大。2.移栽密度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也有显着影响,在30cm×16.5c m水平上叶面积指数最大。水稻的穗长在30cm×13.2cm水平最长。水稻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在30cm×19.8cm水平最大。产量在30cm×13.2cm水平上最大。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吸收利用率也是在30cm×13.2cm水平最高,氮素生理利用率在30c m×19.8cm水平最大。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响应不同,直立穗型常规稻北粳1705和北粳1604的产量在标氮80kg/667m2、密度30cm×13.2cm水平上达到最大,氮素生理利用率在标氮40kg/667m2、密度30cm×19.8cm水平最大,标氮80kg/667m2、密度30cm×13.2cm的氮素农学利用率最大。弯曲穗型常规稻沈农808在标氮60kg/667m2、密度30cm×19.8cm水平上的产量达到最大,弯曲穗型常规稻丰锦的产量在标氮60kg/667m2、密度30cm×13.2cm水平上达到最大,标氮60kg/667m2、密度30cm×13.2cm水平下的氮素农学利用率最大,氮素生理利用率在标氮40kg/667m2、密度30cm×16.5cm的水平下最大。杂交稻辽优9906和辽优5206的产量在标氮60kg/667m2、密度30cm×13.2cm水平上最大,在标氮60kg/667m2、密度30cm×13.2cm水平上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最大。4.从提高水稻产量的角度来看,在一定施氮水平下,标氮60kg/667m2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再提高施氮量,产量有所下降。提高氮素利用率能够降低种植水稻的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施氮量达到标氮60kg/667m2时水稻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吸收利用率达到最大,移栽密度在30cm×13.2cm时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吸收利用率也达到最大。本试验中,不同品种达到最高产量时的氮密处理组合是不同的,直立穗型常规粳稻北粳1705和北粳1604在标氮80kg/667m2、密度30cm×13.2cm水平时产量最大,且氮素农学利用率也达到最大,弯曲穗型常规粳稻沈农808和丰锦在标氮60 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大,沈农808适合30cm×19.8cm的移栽密度,而丰锦适合30cm×13.2cm移栽密度。杂交稻辽优9906和辽优5206的产量在标氮60kg/667m2、密度30cm×13.2cm水平上最大,同时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最大。
付鹏浩[7](2020)在《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颖花分化、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及机理》文中指出为了提高水稻单产从而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水稻种植过程中往往会施用大量氮肥,从而导致过量。不合理的氮肥施用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能会加剧籽粒充实不良从而影响水稻产量潜力的发挥。因此,探究氮肥施用对水稻籽粒充实的影响以及不同施氮条件下籽粒充实与产量的关系,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和氮肥的合理施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用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YLY6)和常规稻绿稻Q7(LDQ7)两个大穗型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于2013年和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兰杰村进行中稻试验。根据氮肥作基蘖肥和幼穗分化肥用量的不同,共设置12个氮肥运筹处理,包括4个基肥-分蘖肥处理(0-0、90-0、90-40和90-80),氮肥用量分别为0、90、130和170 kg N hm-2,3个幼穗分化期追肥用量(0、40和80 kg hm-2),氮肥总用量变化范围为0-250 kg hm-2。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库容形成、穗不同部位籽粒充实状况和碳氮变化特点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在施氮量0-210 kg hm-2范围内,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LDQ7和YLY6的产量分别是在90-80-40和90-40-80的氮肥运筹处理下产量最高。当施氮量超过210 kg hm-2后,水稻产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库容(单位面积颖花数)不再增加和结实率的降低。从施氮时间对库容构成因子的影响来看,基蘖肥用量超过130 kg hm-2后,有效穗数不再增加,穗肥对每穗颖花数没有影响。因此,当总施氮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库容难以进一步增加。综合来看,总施氮量为210 kg hm-2,氮肥运筹分别为90-80-40和90-40-80最有利于LDQ7和YLY6的高产。2. 氮肥对水稻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在0-130 kg hm-2的施氮量范围内,LDQ7的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0-170 kg hm-2 的施氮量范围内,YLY6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分别超过130和170 kg hm-2后,LDQ7和YLY6的颖花存活数分别不再降低和升高。从施氮时间来看,当基蘖肥和穗肥用量分别超过130和40 kg hm-2后,LDQ7和YLY6颖花存活数不再变化,穗肥对颖花存活数没有影响。不施氮肥时LDQ7的每穗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最高,施氮量为170-250 kg hm-2时YLY6有较高的每穗颖花分化数和存活数。3. 成熟期穗下部籽粒的粒重和充实率显着低于穗上部是因为穗下部颖花面积较小、灌浆速率低和灌浆前期时长分配比例较高。相较于穗上部和穗中部,穗下部籽粒充实更容易受到氮肥的影响。穗下部籽粒的充实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从0增加到250 kg hm-2时,LDQ7和YLY6穗下部籽粒的充实率分别下降了14和24个百分点。在基肥-分蘖肥或者基肥-穗肥用量较高的情况下(170 kg hm-2),穗肥或者分蘖肥用量增加会导致穗下部籽粒充实率的显着降低。施氮量增加导致的籽粒充实变差是因为不完全充实籽粒的比例增加。施氮量从0增加到250 kg hm-2时,LDQ7和YLY6穗下部不完全充实籽粒的百分数分别增加了15和28个百分点。总的来说,施氮量的增加会加剧穗下部籽粒充实不良。在籽粒充实率得到提高的情况下,LDQ7和YLY6产量可进一步分别提高30%和34%。4. 在灌浆初始阶段(抽穗后0-3 d),穗不同部位之间籽粒氮、碳浓度和碳氮比随时间的变化不同,穗上部和中部籽粒氮、碳浓度快速上升,碳氮比快速降低,而穗下部籽粒相反。在抽穗后3 d,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籽粒氮、碳浓度呈现依次降低,而碳氮比依次升高。籽粒氮、碳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呈“S”型生长曲线。相对于穗上部籽粒,穗下部籽粒碳、氮积累表现为启动晚、积累速率低的特点。以上结果表明,穗下部籽粒充实差可能与抽穗后3 d较低的籽粒氮、碳浓度和较高的碳氮比有关。在幼穗分化期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提高抽穗后3 d穗下部位籽粒氮浓度,降低碳氮比,但是穗下部籽粒的充实状况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可能是因为施氮并没有改变关键时期(抽穗后3 d)穗不同部位籽粒氮浓度的差异。消除穗不同部位之间关键时期(抽穗后3 d)籽粒氮浓度的差异和碳氮比的差异可能是解决穗下部籽粒充实不良的途径之一。
何立斌,李友强,潘华,张志清[8](2020)在《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深两优7248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提出深两优7248是中国水稻所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组合,201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安徽丰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开发。2019年通过安徽省和湖北省引种,2018—2019年参加安徽省多点测试和试种,表现出产量高、耐肥抗倒、米质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总结了其在安徽的高产栽培技术。
贝道正[9](2020)在《台州市黄岩区45年杂交水稻组合推广探讨》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并应用于生产,黄岩开始了杂交水稻的试验与推广工作;45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的不育系有珍汕97A,协青早A,76-27A;恢复系有IR26,明恢63,密阳46,测64-7,T806等;杂交水稻组合的推广从籼三系的汕优6号到粳三系的七优2号、两系的两优培九、籼粳杂交水稻的甬优系列,这些品种的推广使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文章回顾杂交水稻组合的推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杂交水稻的发展提供借鉴。
胡群[10](2020)在《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及其机理》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加快优质水稻生产已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育种界相继推出了多种类型的优质稻品种,其中表现优异的是江苏地区以南粳9108和南粳5055等为代表的优良食味粳稻。但由于这类新品种配套的合理施肥尚缺乏系统研究与阐明,从而生产上出现了优良食味粳稻既不高产也不优质的现象。生育中期氮肥调控是对水稻产量、品质与氮素利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栽培环节,为此本研究通过设置水稻中期不同氮肥调控处理试验,以期阐明不同调控处理下优良食味粳稻的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机理,探明其高产优质的需肥规律,总结出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相协调、并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中期氮肥调控技术,为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科学指导。试验于2017-2018年水稻季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江苏省海安市现代农业园区进行,选用江苏省代表性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055,在前期正常施用基蘖肥的基础上,设置9个水稻中期氮肥调控处理,即不施穗肥,穗肥分别于倒6叶、倒5叶、倒4叶、倒3叶、倒2叶、倒1叶单次施用,于倒4和倒2叶、倒3和倒1叶分两次等量施用,并设置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对照处理,代号分别为N1、N2、N3、N4、N5、N6、N7、N8、N9、N0。系统比较研究不同中期氮肥调控处理下水稻产量及其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特征、碳氮代谢特征以及籽粒淀粉结构与理化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其构成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施用穗肥有利于提高群体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进而增加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不同叶龄期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所增加,每穗粒数和产量先增后减,呈现抛物线趋势,在N4处理即倒4叶施用穗肥时产量达最大值。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N8处理即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可在稳定有效穗数的同时促进大穗,产量要高于单次施用穗肥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最高产量较N1处理增产37.2%~45.5%,较N4处理增产4.3%~4.8%。因此,施用穗肥能明显通过增加每穗粒数提高总颖花量水平,增加产量,且于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能在保证足量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显着提高每穗粒数和群体总颖花量,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2.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前三个时期施用穗肥能增加拔节后的茎蘖数以及拔节期的叶面积指数;施用穗肥可显着提高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指数以及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增加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成熟期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成穗率则有所提高;拔节期叶面积指数以施肥较早的处理有所增加;抽穗期的群体有效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率以及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均呈抛物线趋势,在N4处理达最大值;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则逐渐减小,以N2和N3处理即倒6叶和倒5叶施用穗肥处理的衰减速度较快;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以N4处理的值最大。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以N8处理的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指数最大,抽穗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拔节后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且均显着大于N4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干物质总积累量较N1处理增加31.6%~35.7%,较N4处理增产3.4%~4.4%。因此,与不施穗肥相比,施用穗肥在抽穗和成熟期能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显着提高拔节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尤以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及倒4叶单次施用穗肥的处理能改善水稻的群体结构,适当降低高峰苗,提高成穗率,同时有效减缓后期叶面积的衰减速率,在抽穗期和成熟期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促进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增加总生物学产量而达到增产。3.稻米品质性状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施用穗肥能明显提高加工品质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外观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垩白面积以及垩白度,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增加食味品质指标中硬度的同时降低了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值。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指标值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有所减少,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增加,食味品质指标中除硬度增加外,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值均呈递减趋势。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N8处理的加工品质要劣于N9处理,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则优于N9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整精米率较N1处理增加3.0%~10.3%,蛋白质含量较N1处理增加14.8%~16.5%。因此,施用穗肥和推迟穗肥施用时期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显着改善营养品质,但降低了食味品质;施用穗肥会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但随着氮素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会导致外观品质降低,在倒4叶期或稍前稍后时期施用穗肥是一个品质较为平衡的施肥方案。4.氮代谢特征:与不施穗肥N1处理相比,施用穗肥能提高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并显着增加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阶段氮素吸收量,增加抽穗后叶片氮素转运量以及穗中氮素增加量。单次施用穗肥处理中,随着穗肥施用时期的推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含氮率呈递增趋势,吸氮量呈抛物线趋势,在N4处理达最大值;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先增大后减小,拔节后施用穗肥的处理氮素吸收量明显较大;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均呈先增后减趋势,以N4处理的值最大;抽穗后叶片和茎鞘的氮素转运量、穗中氮增加量均呈先增后减趋势,茎鞘的氮素表观转运率和氮素转运贡献率则逐渐减小。分次施用穗肥处理中,以N8处理的抽穗期和成熟期吸氮量最多,拔节后氮素积累量最多,以及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且均大于N4处理。其中两个品种N8处理总吸氮量较N1处理增加37.9%~42.3%,较N4处理增产3.7%~6.0%。因此,施用穗肥能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含氮率,且显着增加这两个时期的吸氮量,提高抽穗后的氮素积累量和叶片氮素转运量以及穗中氮素增加量,以达到增产;在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或倒4叶单次施用穗肥可增加拔节后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水稻成熟期总吸氮量,且能促进水稻抽穗后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有利于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5.碳代谢特征:随着穗肥的施用和施用时期的推迟,整个灌浆期叶片和茎鞘NSC浓度,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以及碳氮比均逐渐下降;抽穗期和成熟期穗部NSC积累量占比,茎鞘NSC积累量,花后茎鞘NSC转运量和转运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N4处理即倒4叶施用穗肥时达最大值。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以及蛋白质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茎鞘中可溶性糖浓度与上述品质性状相关性和叶片中基本一致,茎鞘中淀粉浓度与糙米率、精米率以及胶稠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因此,施用穗肥和推迟穗肥施用时期会降低植株各器官NSC含量和碳氮比,且能提高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但会降低蒸煮品质;在倒4叶期或稍前稍后时期施用穗肥可以增加生育后期穗部NSC积累量占比和茎鞘NSC积累量,以及花后茎鞘NSC转运量和转运率,从而有利于提高产量。6.籽粒淀粉结构与理化特征:随着穗肥的施用和施用时期的推迟,淀粉颗粒的表面积加权平均数和体积加权平均数的值均逐渐增大,小颗粒和中等颗粒的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大颗粒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不同穗肥调控处理没有改变淀粉晶体类型,但随着穗肥的施用和施用时期的推迟相对结晶度逐渐增大,表观直链淀粉含量逐渐降低,两个品种的膨胀势和溶解度均逐渐增加;热力性能中除热焓值逐渐增大以外,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回生焓和回生度均呈下降趋势;糊化性能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均逐渐减小,而糊化温度在处理间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施用穗肥和推迟穗肥施用时期会减少大颗粒淀粉含量,提高稻米淀粉相对结晶度、膨胀势和溶解度,降低米粉表观黏度,增加淀粉的糊化焓,从而导致优良食味粳稻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所下降。综上所述,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中后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成熟期总吸氮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增加,抽穗后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的增加,茎鞘NSC积累量以及花后茎鞘NSC转运量和转运率的增加,是优良食味粳稻在合理中期氮肥调控下高产的重要机理。相对平衡的碳氮代谢、适宜的碳氮比、较高的米粉表观黏度以及较小的稻米淀粉相对结晶度和糊化焓,是优良食味粳稻优质的重要机理。从实现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与优质的相对协调以及氮肥高效利用等角度综合考量,采用倒4和倒2叶等量分施穗肥最佳,但若考虑简化施肥作业次数,将追求食味品质摆在首位,同时兼顾丰产,则应选择于倒4叶或稍前单次施用穗肥为宜。
二、两系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试种概况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系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试种概况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级稻的光合株型特征及群体结构特点 |
1.1 超级稻的光合株型特征 |
1.2 超级稻的群体结构特点 |
2 超级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
3 展望 |
(2)土壤肥力对超级稻农学表现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
1.2 我国超级稻品种的发展历程 |
1.3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
1.3.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 |
1.3.2 超级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转运 |
1.3.3 超级稻品种的源库结构与超高产的关系 |
1.3.4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 |
1.3.5 氮高效水稻品种的农学与生理特性 |
1.4 我国土壤基础地力状况 |
1.5 土壤肥力质量 |
1.6 中国稻田土壤背景氮 |
1.7 超级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对氮肥的响应 |
1.8 超级稻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及其面临的挑战 |
1.9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低氮肥水平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2.1 土壤理化性质 |
2.1.2.2 气象条件 |
2.1.2.3 生育进程 |
2.1.2.4 农艺性状和生长特性 |
2.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1.3 数据处理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理化性质 |
2.2.2 气象条件 |
2.2.3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生育进程 |
2.2.4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2.5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农学表现 |
2.2.5.1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收获指数 |
2.2.5.2 花前干物质转运与花后干物质积累 |
2.2.5.3 分蘖特性 |
2.2.5.4 叶面积指数 |
2.2.6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源库结构 |
2.2.7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效率 |
2.2.7.1 不同时期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 |
2.2.7.2 氮素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以及氮素收获指数 |
2.3 讨论 |
2.3.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2 超级稻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转运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3 超级稻品种的源库结构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4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表现 |
2.3.5 采用去除表土方法降低土壤肥力的可行性分析 |
2.4 结论 |
第三章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2.1 土壤理化性质 |
3.1.2.2 气象条件 |
3.1.2.3 生育进程 |
3.1.2.4 农艺性状和生长特性 |
3.1.2.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3.1.2.6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3.1.3 数据处理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理化性质 |
3.2.2 气象条件 |
3.2.3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4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5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农学表现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5.1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收获指数 |
3.2.5.2 花前干物质转运与花后干物质积累 |
3.2.5.3 分蘖及叶面积生长特性 |
3.2.6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源库结构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7 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2.7.1 不同时期水稻氮素积累与转运 |
3.2.7.2 氮素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以及氮素收获指数 |
3.2.7.3 氮肥回收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 |
3.2.8 在不同土壤肥力处理下来源土壤和肥料的氮素吸收量对超级稻和普通水稻品种氮素吸收量和产量的贡献 |
3.3 讨论 |
3.3.1 超级稻品种的产量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3.2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积累与转运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3.3 超级稻品种氮肥回收和农学利用效率对土壤肥力的响应 |
3.3.4 超级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和产量形成与土壤背景氮之间的关系 |
3.4 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4.1 研究总结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超级稻深两优5814在莆田市城厢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深两优5814产量表现 |
2 特征特性 |
2.1 生育期 |
2.2 农艺性状 |
2.3 米质优 |
2.4 抗性 |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3.1 适当早播,培育壮秧 |
3.2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
3.3 加强肥水管理 |
3.3.1 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3.3.2 科学管水。 |
3.4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
(4)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不育系选育历史回顾 |
1.1 三系不育系研究 |
1.2 两系不育系研究 |
1.3 不育系配套技术研究 |
1.4 国外水稻不育系研究 |
2 水稻不育系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 |
3 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研究的设想 |
3.1“小粒不育系,高收获指数”的启示 |
3.2 小粒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表现出高收获指数特征 |
3.3 高收获获指数不育系系应具备的生生物学特征 |
4 讨论 |
4.1 收获指指数与生物产产量 |
4.2 不育系系收获指数的的筛选 |
4.3 加强高收获获指数不育系系研究 |
4.4 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应用前景展望 |
(5)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栽培科技70年发展回顾 |
1.1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
1.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
1.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
1.4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
1.5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
2 改革开放以来水稻栽培领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 |
2.1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 |
2.2 水稻群体质量及其调控 |
2.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
2.4 水稻轻简化栽培 |
2.4.1 少免耕栽培与抛秧 |
2.4.2 直播栽培 |
2.4.3 再生稻栽培 |
2.5 水稻机械化栽培 |
2.6 水稻超高产栽培 |
2.7 水稻优质栽培 |
2.8 水稻绿色栽培 |
2.9 水稻逆境栽培 |
2.9.1 温度胁迫 |
2.9.2 水分胁迫 |
2.9.3 O3胁迫 |
2.9.4 盐分胁迫 |
2.1 0 水稻区域化栽培 |
2.1 0. 1 东北寒地粳稻栽培 |
2.1 0. 2 长三角地区粳稻栽培 |
2.1 0. 3 南方双季稻栽培 |
2.1 0. 4 西南高湿寡照稻区杂交稻栽培 |
3 未来水稻栽培领域的创新方向 |
3.1 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 |
3.2 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 |
3.3 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 |
3.4 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 |
3.5 智能化、无人化栽培 |
(6)氮密处理对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密度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调查指标及方法 |
2.3.1 分蘖动态的调查 |
2.3.2 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特性调查 |
2.3.3 叶面积指数(LAI)的调查 |
2.3.4 产量结构和穗部性状的调查 |
2.3.5 氮素利用率的计算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1.1 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2 施氮量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1.3 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3.1.4 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2 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2.1 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移栽密度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3 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3.2.4 移栽密度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3 氮密互作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3.1 氮密互作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2 氮密互作对不同水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影响 |
3.3.3 氮密互作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3.3.4 氮密互作对不同水稻品种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1.2 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1.3 氮密互作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颖花分化、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提高水稻单产的两个途径 |
1.1 增加每穗颖花数 |
1.2 改善籽粒充实状况 |
2 影响水稻每穗颖花数的因素 |
2.1 颖花的分化和退化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2.3 干物质积累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3 影响水稻籽粒充实的因素 |
3.1 氮肥施用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2 颖花大小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3 籽粒着生部位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4 同化物供应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5 评价指标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4 稻田氮肥的施用及施氮过程中需要探究的问题 |
4.1 中国稻田施氮现状 |
4.2 探究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4.3 探究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调查取样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田间气象因子 |
2.2 氮肥运筹对株高和叶片生长的影响 |
2.3 氮肥运筹对分蘖及成穗的影响 |
2.4 氮肥运筹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5 氮肥运筹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章 氮肥运筹对颖花分化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调查取样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大田条件下穗部特征的变化 |
2.2 颖花分化、退化和存活之间的关系 |
2.3 氮肥对分化、退化和存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大田条件下穗部性状的变化 |
3.2 氮肥运筹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
第三章 氮肥运筹对穗不同部位籽粒充实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调查取样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穗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特点 |
2.2 氮肥运筹对成熟期受精籽粒粒重的影响 |
2.3 氮肥运筹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2.4 氮肥运筹对颖花大小的影响 |
2.5 氮肥运筹对籽粒充实度的影响 |
2.6 氮肥运筹对不同比重籽粒粒重和百分数的影响 |
2.7 不同氮肥运筹的水稻增产潜力 |
3 讨论 |
3.1 穗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特点 |
3.2 氮对籽粒充实的影响 |
3.3 两个籽粒充实度指标之间的比较 |
第四章 不同氮肥运筹下籽粒氮、碳变化特征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调查取样 |
1.3 数据处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穗不同部位籽粒氮、碳变化特点 |
2.2 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籽粒氮、碳变化特点 |
3 讨论 |
3.1 灌浆期穗不同部位籽粒氮、碳变化特点 |
3.2 施氮对灌浆期籽粒氮、碳变化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
1 结论 |
1.1 氮肥运筹对产量的影响 |
1.2 氮肥运筹对颖花分化的影响 |
1.3 氮肥运筹对库充实的影响 |
1.4 氮肥运筹对籽粒氮、碳变化的影响 |
2 创新点 |
2.1 量化了籽粒充实对产量的影响 |
2.2 从籽粒氮、碳变化方面揭示了穗不同部位籽粒充实差异的机理 |
2.3 提出了一种新的反映籽粒充实度的指标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深两优7248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产量表现 |
2 特征特性 |
2.1 生育期 |
2.2 农艺性状 |
2.3 米质 |
2.4 抗性 |
3 高产栽培技术 |
3.1 浸种催芽 |
3.2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
3.3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 |
3.4 加强大田肥水管理 |
3.5 病虫草害防治 |
4 讨论 |
(9)台州市黄岩区45年杂交水稻组合推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水稻制种 |
1.1 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与产量 |
1.2 杂交水稻制种的组合与亲本 |
1.3 杂交水稻制种的季节 |
2 杂交水稻组合推广 |
2.1 汕优6号 |
2.2 汕优10号、协优46 |
2.3 汕优63、Ⅱ优62-16 |
2.4 七优2号(台杂2号) |
2.5 汕优浙1 |
2.6 协优914、协优9308 |
2.7 两优培九 |
2.8 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 |
2.9 甬优6号 |
2.1 0 甬优12 |
2.1 1 甬优9号 |
2.1 2 甬优1540 |
2.1 3 嘉丰优2号 |
2.1 4 其他组合 |
3 杂交水稻组合推广探讨 |
(10)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氮肥调控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2 氮肥调控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3 氮肥调控对水稻碳氮代谢的影响 |
1.2.4 氮肥调控对水稻籽粒淀粉理化特征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总体变异 |
2.3.2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3.3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4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茎蘖动态特征的影响 |
2.3.5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3.6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2.3.7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阶段干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差异 |
2.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光合生产特征差异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3.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主要米质性状的总体变异 |
3.3.2 中期氮肥调控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3.3 中期氮肥调控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4 中期氮肥调控对稻米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5 食味品质与稻米主要品质间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加工和外观品质特征差异 |
3.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特征差异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氮代谢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的影响 |
4.3.2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植株阶段氮素吸收量的影响 |
4.3.3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4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氮素转运特征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氮素积累特征差异 |
4.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氮素利用效率特征差异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碳代谢的影响及其与氮代谢的关系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NSC浓度的动态变化 |
5.3.2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的影响 |
5.3.3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NSC积累量各器官分配比例的影响 |
5.3.4 中期氮肥调控对水稻茎鞘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5.3.5 生育后期植株碳氮比及抽穗期NSC浓度与含氮率的关系 |
5.3.6 成熟期NSC化合物浓度与稻米主要品质的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NSC积累转运特征差异 |
5.4.2 碳氮代谢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籽粒淀粉结构和理化特征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颗粒大小分布的影响 |
6.3.2 中期氮肥调控对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 |
6.3.3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膨胀势和溶解度的影响 |
6.3.4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热力性能的影响 |
6.3.5 中期氮肥调控对籽粒淀粉糊化性能的影响 |
6.3.6 淀粉结构特征与理化特征的相关关系 |
6.4 讨论 |
6.4.1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淀粉结构特征差异 |
6.4.2 不同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的淀粉理化特征差异 |
6.5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1.1 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与优质形成的生理基础 |
7.1.2 优良食味粳稻高产与优质相协调的合理氮肥调控措施 |
7.2 结论 |
7.2.1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及其构成特征 |
7.2.2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7.2.3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
7.2.4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氮代谢特征 |
7.2.5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碳代谢特征 |
7.2.6 不同中期氮肥调控下优良食味粳稻籽粒淀粉理化特征 |
7.3 创新点 |
7.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两系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试种概况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超级稻超高产形成的光合机制研究进展[J]. 徐孟亮,丁绿萍,罗佳,徐甜甜,吴合周. 生命科学研究, 2021(05)
- [2]土壤肥力对超级稻农学表现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李笑笑.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超级稻深两优5814在莆田市城厢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周丽群. 乡村科技, 2021(12)
- [4]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J]. 唐文帮,李凡,张桂莲,邓化冰,王峰,明兴权. 中国水稻科学, 2021(06)
- [5]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6]氮密处理对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D]. 李坤译.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7]氮肥运筹对大穗型水稻颖花分化、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及机理[D]. 付鹏浩.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深两优7248高产栽培技术[J]. 何立斌,李友强,潘华,张志清. 杂交水稻, 2020(05)
- [9]台州市黄岩区45年杂交水稻组合推广探讨[J]. 贝道正.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6)
- [10]中期氮肥调控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及其机理[D]. 胡群. 扬州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