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州市三年来矿泉水、纯净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潇君[1](2021)在《基于GIS的校园路面雨水潜力分析及蓄水净化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雨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蓄水净化系统作为雨水资源的存储和净化单元,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具有着缓解用水压力、降低洪涝灾害以及净化路面径流的作用。但目前西北地区存在蓄水设施缺乏、设施设计不合理、水质净化不到位等问题,且降雨产生的大部分路面径流都白白流失。为了能高效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并成功为西北地区设计一套蓄水净化系统,本文以西北典型城市兰州为例,通过兰州某高校园区路面雨水水质分析以及路面径流可收集量计算,分析了校园雨水收集潜力;通过ArcGIS软件,借助校园DEM高程数据,确定了蓄水池的合理位置;利用蓄水池容积公式以及水文模拟软件(SWMM)分别计算和模拟了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校园蓄水池容积;经过水生植物水培试验,筛选出了具有最优净化效能的水生植物。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根据甘肃省1958-2019年近62年的降雨及蒸发资料,利用ArcGIS中的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以及年降雨量分析方法(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四分位数法、累积距平法)分析得知,甘肃省年均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空间分布不均衡,而兰州在降雨量空间分布上差异虽不大,但降雨量相比与甘肃省东南部较缺乏,蒸发量较大,并且1958-2019年降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5、6、7、8、9、10月份这6个月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之和占了多年平均降雨量的90.77%,其中小雨的天数最多,大雨的天数最少,因此雨水收集利用势在必行。(2)通过水质试验分析得知,校园路面雨水水质中除了浊度以外,基本都符合城市杂用水绿化灌溉标准。通过暴雨强度公式、芝加哥雨型并结合校园土地利用图、可收集雨量公式,得出校园道路可收集雨量在重现期为1a、5a、10a、20a时分别为136.04m3、508.59m3、669.04m3、829.49m3、1202m3。并根据校园绿化用水平衡计算分析得知,按20年降雨重现期计算,校园路面雨水收集能满足校园38%的绿化年灌溉用水量,按兰州水费标准计算,将能节约34942.356元的绿化灌溉费用。(3)利用ArcGIS软件结合校园DEM高程数据,分析了校园坡度、坡向、提取了校园径流路径,确定了蓄水池初步位置,结合实地考察综合分析得知,建造蓄水池的合适位置基本集中在校园区域平坦位置,家属院区域平坦位置。通过蓄水池容积公式法,求出了整个校园(包括校园园区及家属院)在重现期为0.5a、1a、2a、3a、5a、10a且两种拟合精度公式下的蓄水池容积,分别为530.70m3、536.98m3;1012.70m3、1016.46m3;1341.28m3、1422.98m3;1467.10m3、1456.08m3;1574.31m3、1558.05m3;1658.73m3、1637.87m3。利用SWMM模型模拟校园及家属院在重现期为0.5a、1a、2a、3a、5a、10a的蓄水池容积,分别为676m3、1089m3;906m3、1191.6m3;936m3、1262.4m3;941m3、1288.96m3;947m3、1311.04m3;950m3、1328.23m3。(4)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法,选用常用的五种水生植物(鸢尾红花、铜钱草、水葫芦、黄菖蒲、美人蕉)进行了路面雨水样品的实验室水培试验,综合分析植物的污染物去除能力、酸碱度调节能力以及植物长势可知,净水池中植物可以选择黄菖蒲、铜钱草和美人蕉,并且净化效能黄菖蒲>铜钱草>美人蕉。
张小单[2](2019)在《家用直饮水炭膜联用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炭膜联用工艺(炭即颗粒活性炭、高密度活性炭;膜即微滤膜、超滤膜)净化饮用水,在流量为1L/min的条件下进行为期5个月的性能测试,测定指标主要为TOC、UV254、浊度和电导率。通过活性炭静动态吸附试验、单一净水单元(颗粒活性炭、高密度活性炭、微滤、超滤净水单元)和炭膜联用效能研究、炭膜联用经济技术评估等探究炭膜联用工艺净化饮用水效果。结果表明:(1)用Freundrich方程拟合颗粒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参数E、lgK、1/n为-0.83、-0.11、0.18,高密度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参数E、lgK、1/n为-0.79、0.21、0.25;颗粒活性炭和高密度活性炭净水单元间歇运行30天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8%和60.6%,出水UV254分别在0.005-0.028cm-1、0.003-0.021cm-1区间。(2)颗粒活性炭、高密度活性炭、微滤、超滤净水单元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0%、82.9%、5.6%、9.0%,出水UV254分别在0.004-0.009cm-1、0.004-0.006cm-1、0.021-0.032cm-1、0.021-0.031cm-1区间;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4%、58.0%、86.0%、92.3%,出水浊度分别在0.36-0.49NTU、0.31-0.43NTU、0.09-0.16NTU、0.04-0.10NTU区间。(3)模拟家用直饮水使用场景,炭膜联用A工艺(PP棉-颗粒活性炭-高密度活性炭-微滤-超滤)、炭膜联用B工艺(PP棉-颗粒活性炭-微滤-高密度活性炭-超滤)和炭膜联用C工艺(PP棉-微滤-颗粒活性炭-高密度活性炭-超滤)运行30天(产水量600L)对TOC的平均去除率为74.4%、80.6%、77.6%,出水TOC分别在0.58-0.82mg/L、0.43-0.59mg/L、0.51-0.67mg/L区间;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72.6%、82.8%、76.7%,出水UV254分别在0.007-0.010cm-1、0.003-0.008cm-1、0.005-0.009cm-1区间;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91.5%、94.5%、93.2%,出水浊度分别在0.03-0.12NTU、0.02-0.08NTU、0.03-0.10NTU区间。炭膜联用B工艺出水水质最佳。炭膜联用B工艺运行90天(产水量1800L),前30天(产水量600L)对TOC、UV254和浊度的去除率较高,此后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对TOC、UV254和浊度的去除率逐渐降低。此时,DO也处于一直下降状态。运行至90天(产水量1800L),出水TOC为1.26mg/L、UV254为0.018cm-1、浊度为0.26NTU、DO为5.77mg/L。出水TOC、浊度满足《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指标限值,但建议3个月左右更换净水单元,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4)以《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为评价依据,TOC、UV254、电导率为评价指标,对比了炭膜联用B工艺、桶(瓶)装纯净水和凉白开的水质差异,结果表明,炭膜联用B工艺出水略差于桶(瓶)装纯净水,优于凉白开。推荐使用炭膜联用净化饮用水。
董士雪[3](2018)在《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基于HACCP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食用菌因味道鲜美且兼具营养和保健功效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居民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食用菌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其对国民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食用菌生产企业作为新兴的生产主体,其生产食用菌的质量安全不仅直接影响国民饮食安全,还会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因此,做好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山东省71家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食用菌生产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因质量水平不高全省总体出口量少,省内出口食用菌的企业少;由于质量良莠不齐采用多种销售方式;企业遵循生产标准的积极性较低;食用菌质量评价结果不高;获得食品认证的比例较低;食用菌生产企业运用管理体系种类多,但整体水平低;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存在多种问题。通过对163名食用菌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发现,从业人员整体学历水平较低,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如意。这反映出山东省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欠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食用菌生产企业引入HACCP的相关分析中,通过政策推动、市场导向、收益驱动和科学管理四个角度肯定了食用菌生产企业引入HACCP的必要性。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调研了企业对于HACCP的采用意愿、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结果表明:大部分食用菌生产企业愿意采用HACCP,并且具有支付能力。随后揭示了企业特征、市场和政策是影响HACCP采用的重要因素。通过HACCP的运行条件分析发现,HACCP在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运行需要全面的管理方法和良好的环境管理相配合。为构建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首先确定了体系的构建元素为HACCP、GMP和7S,并且将HACCP确立为体系的主体框架。随后,通过确定构建原则、设定体系目标、组建质量安全管理小组、产品描述、确认生产流程、危害分析和确认关键环节、设计文件系统等一系列步骤,构建了以HACCP为主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之后借助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所建管理体系进行了合理性评估,专家测评的结果显示质量管理体系的合理性为“好”。最后提出了改善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吴菲[4](2017)在《饮用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及其迁移规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筛选液液萃取过程中萃取液体积、涡旋时间、盐含量、萃取次数等因素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水中痕量DEHP的萃取因素。应用响应面法(RSM)辅助优化饮用水中DEHP萃取条件,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盐量为16 g/L、涡旋时间为90 s、萃取液体积为5.28 mL。在此实验条件下,DEHP的最大理论回收率为92.91%,实验验证值为92.97%,与理论值相差0.06%。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环保的痕量塑化剂类污染物检测方法。本方法检出限为0.006 mg/L,满足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安全标准(0.008 mg/L)要求,且在0.011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本文选取了常见市售四种塑料瓶装水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市售饮用水中DEHP均未检出,即低于本法的检出限(0.006 mg/L)。此外,本文对PET塑料包装的塑化剂迁移趋势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温度及时间因素对DEHP迁移量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的接触时间条件下,升高温度可以增加迁移速率,DEHP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迁移并达到饱和。尤其较高温度(60℃与80℃)条件下,1h后均有较大量迁移的DEHP检出,分别为0.01655 mg/L(60℃)及0.01609mg/L(80℃)。结果为建立DEHP迁移规律的理论模型及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降解提供了启发。本文进一步根据迁移数据对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危害系数(HQ≤1)、过量生命致癌风险(ELCR)<10-4。最后,本文考察了本地水源地生活用水中常见两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的污染情况。在最佳色谱条件下(流动相:98%甲醇,2%纯净水,流速: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74 nm,进样量:20μ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DEHP能很好的分离检测,DBP在0.02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76),DEHP在0.061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6)。对水样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水样中此两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含量已超过中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DBP标准限定值0.003 mg/L,DEHP标准限定值为0.008 mg/L),其中DBP的浓度最高可达0.076 mg/L(RSD=2.99%),DEHP的浓度最高为0.0095 mg/L(RSD=5.41%)。因此,PAEs通过饮用水摄入所带来的风险仍然存在,需要根据PAEs的可能来源在水源地环境风险管理中加以防范,特别需对本地工业区的水源加以控制,并开展更多先进的低成本饮用水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
周文芳[5](2014)在《析专业本真之解密篇 弎 职业兴趣与专业选择擦出的完美火花》文中指出高考填报志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职业生涯的起点,有时会影响人一生从事的职业。高三学习的紧迫性、对高考分数的过分看重使得高三学生们无暇去思考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优势,中学也往往不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所以不了解自己职业兴趣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也直接导致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杭州21世纪人才评价培训中心曾对浙江的高校,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做过有关志愿填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高考填报
裔兆宏[6](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认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吴恒[7](2013)在《舌尖上的安全》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安全,是大众最普遍的关注,也是民族强盛的重要前提。面对目前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发态势,全国公安机关铁拳出击,深挖严打,对食品安全犯罪"零容忍",同时,工商、司法、农业等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从监管、立法、生产链条等各个层面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用严刑峻法确保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吕长军[8](2011)在《饮料企业的危机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我国饮料行业危机接连发生,红牛公司“进口假红牛”事件、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等危机事件频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给中国整个饮料行业的诚信度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在我国,多数饮料企业危机管理能力低下,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处置不当,轻则公司信誉受损,严重的破产倒闭。随着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饮料企业的危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能够做好危机管理工作,面对危机临危不乱、冷静处理的企业少之又少。以管理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饮料企业经营的实际环境,分析饮料企业危机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而发现得出一般性的管理模式和规律,对于提高我国饮料企业危机管理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本文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危机、危机管理的涵义,综述企业危机管理的概论。二、选取饮料行业具影响力企业危机案例进行分析,由具体案例进一步推广到我国饮料企业的一般情况,分析饮料企业危机的来源和危机频发的原因,对饮料企业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调查、分析、预测、以及防止企业危机的形成、爆发,而企业危机发生后,能够对危机进行处理、总结和恢复;分析饮料企业在危机管理的事前的防范、事中的控制、事后的恢复时采用的不同做法,总结出饮料企业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三、得出结论进行展望。进一步归纳得出增强我国饮料企业危机管理的可供遵循的对策,包括饮料企业危机事前预防中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社会责任的分析、品牌的管理,事中处理的新闻发言制度的规范,权威专家的作用、诉讼避免策略等模式。针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需要着重研究的地方
周藜,朱玫,魏桂兰,陈依江,汪思顺[9](2010)在《2004年-2009年贵阳市抽检食品微生物污染水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2004年-2009年贵阳市抽检食品微生物污染水平。方法:随机采集奶制品、肉制品、月饼等10类共1081份食品,按GB/T4789和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1081份食品样品的合格率为87.33%,非发酵豆制品的合格率最低,仅为32.43%。1份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贵阳市抽检食品的卫生质量相对较好,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非发酵豆制品的卫生监督,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的致病菌检测应是以后监测工作的重点。建议在非发酵豆制品卫生标准中对微生物指标的限量标准分为即食性和非即食性两类分别规定。
吕翠美[10](2009)在《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统一度量水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是水资源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从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引入生态经济学的能值价值理论,对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核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水的资源特性出发,在探究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根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总体出发,分析了水资源生态经济功能,界定了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内涵和构成。(2)依据能值分析的基本思路,结合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内涵,提出了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能值分析的基本框架,为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核算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3)分析了水循环系统中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根据能量和能值网络构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及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能量和能值网络,为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能值核算提供了基础。(4)分析了水循环过程中水体的能量传递和转化及其对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的影响,将水体划分为大气降水、自然水体、工程水体和污染水体四类,建立了各类水体相应的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5)在综合分析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能流、物流与货币流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农业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水资源贡献率”的能值量化方法;根据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构成和体现方式,提出了水资源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的能值核算方法。(6)以郑州市为实例,对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构建了能量和能值网络,分析了系统的能值流,计算了郑州市主要水体的太阳能值转换率,分别核算了郑州市2000年~2005年的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并与郑州市实际水价和水资源费作了对比分析,论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7)综合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给出了研究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郑州市三年来矿泉水、纯净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州市三年来矿泉水、纯净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校园路面雨水潜力分析及蓄水净化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雨水收集与净化 |
1.3.2 蓄水池设计 |
1.3.3 GIS在水文中的运用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降雨特性分析 |
1.5.2 路面径流水质分析 |
1.5.3 路面径流潜力计算 |
1.5.4 蓄水池位置确定 |
1.5.5 蓄水池容积确定 |
1.5.6 净化前池设计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降雨特性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条件概况 |
2.1.2 兰州市社会概况 |
2.2 年均降雨量空间分布特性 |
2.2.1 反距离权重插值法 |
2.3 年均蒸发量空间分布特性 |
2.4 降雨特性分析 |
2.4.1 年降雨特性分析 |
2.4.2 月降雨特性分析 |
2.4.3 日降雨特性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雨水收集潜力分析 |
3.1 路面雨水水质分析 |
3.1.1 试验方法与仪器 |
3.1.2 校园及家属院路面雨水水质变化规律 |
3.1.3 校园及家属院路面雨水污染物指标相关性分析 |
3.2 校园径流潜力分析 |
3.2.1 不同重现期降雨量 |
3.2.2 土地利用划分及径流系数确定 |
3.2.3 校园路面可收集雨量 |
3.2.4 校园绿化需水量 |
3.3 小结 |
第4章 蓄水池位置及容积确定 |
4.1 蓄水池位置确定 |
4.1.1 校园地形分析 |
4.1.2 DEM之水文分析 |
4.2 蓄水池容积的确定 |
4.2.1 蓄水池容积公式法 |
4.2.2 蓄水池容积模型模拟法 |
4.2.3 讨论 |
4.3 小结 |
第5章 蓄水净化系统的结构分析 |
5.1 蓄水净化系统的组成 |
5.1.1 蓄水池 |
5.1.2 净化前池 |
5.2 净化池中植物的选择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试验分析方法 |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4 讨论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家用直饮水炭膜联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饮用水污染现状 |
1.2 公众对饮用水安全认知 |
1.3 饮用水净化技术 |
1.4 管网水质存在的问题 |
1.5 净水设备常见技术单元 |
1.6 炭膜联用工艺的选择 |
1.7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活性炭静动态吸附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2.3 试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活性炭吸附容量静态试验 |
2.3.2 活性炭吸附动态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单一净水单元净化饮用水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3.2.3 试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一净水单元对UV_(254)去除效果 |
3.3.2 单一净水单元对浊度去除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炭膜联用净化饮用水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4.2.3 试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炭膜联用工艺对饮用水处理效果 |
4.3.2 炭膜联用B工艺对饮用水处理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炭膜联用净化饮用水技术经济评估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炭膜联用净化饮用水技术评估 |
5.3.2 炭膜联用净化饮用水经济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基于HACCP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改进方向 |
1.2.2 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
1.2.3 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食用菌 |
2.1.2 食用菌生产企业 |
2.1.3 食用菌质量安全 |
2.2 理论基础 |
2.2.1 GMP理论 |
2.2.2 7S管理理论 |
3 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分析 |
3.1 山东省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现状分析 |
3.1.1 山东省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基本特征 |
3.1.2 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分析 |
3.2 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分析 |
3.2.1 食用菌生产企业常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3.2.2 食用菌生产企业面临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
4 食用菌生产企业引入HACCP进行质量管理的分析 |
4.1 HACCP工作原理分析 |
4.1.1 HACCP及其应用 |
4.1.2 HACCP应用步骤 |
4.2 食用菌生产企业引入HACCP的必要性分析 |
4.2.1 政策推动性 |
4.2.2 市场导向性 |
4.2.3 收益驱动性 |
4.2.4 生产和管理的科学性 |
4.3 食用菌生产企业引入HACCP的可行性分析 |
4.3.1 食用菌生产企业采用HACCP的意愿分析 |
4.3.2 食用菌生产企业采用HACCP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分析 |
4.4 食用菌生产企业采用HACCP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企业特征因素对采用HACCP的影响 |
4.4.2 市场因素对采用HACCP的影响 |
4.4.3 政策法律对采用HACCP的影响 |
4.4.4 社会责任对采用HACCP的影响 |
4.5 HACCP的运行条件分析 |
5 基于HACCP的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
5.1 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
5.1.1 适应性原则 |
5.1.2 可行性原则 |
5.1.3 全面系统性原则 |
5.1.4 协同效应和优势互补原则 |
5.1.5 动态性原则 |
5.2 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 |
5.2.1 实现战略性的计划管理 |
5.2.2 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资源管理 |
5.2.3 实现规范化的生产过程管理 |
5.2.4 实现透明化的监督检查 |
5.3 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步骤 |
5.3.1 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元素的确定 |
5.3.2 组建质量安全管理小组 |
5.3.3 基于HACCP的食用菌质量安全管理计划表的设定 |
5.4 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测评 |
5.4.1 各级指标的权重确认 |
5.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 完善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
6.1 提升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
6.2 完善食用菌生产标准 |
6.3 依靠科技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
6.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6.5 推广先进管理方法和摆正认证心态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饮用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及其迁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塑料与塑化剂 |
1.2 邻苯二甲酸酯类 |
1.3 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理化性质 |
1.4 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毒性 |
1.4.1 内分泌干扰物 |
1.4.2 生殖毒性 |
1.4.3 致病,致畸、致癌 |
1.5 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限量 |
1.6 萃取方法 |
1.6.1 液液萃取技术 |
1.6.2 索氏提取法 |
1.6.3 加速溶剂萃取法 |
1.6.4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6.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6.6 微波辅助萃取法 |
1.6.7 液相微萃取 |
1.6.8 单滴微萃取 |
1.6.9 分散液液微萃取 |
1.6.10 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 |
1.6.11 浊点萃取 |
1.6.12 同时蒸馏萃取 |
1.6.13 固相萃取 |
1.6.14 固相微萃取 |
1.6.15 其他萃取方法 |
1.7 响应面分析法 |
1.8 分析检测方法 |
1.8.1 紫外法检测 |
1.8.2 荧光法检测 |
1.8.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1.8.4 气相色谱法 |
1.8.5 液相色谱 |
1.8.6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8.7 其他检测方法 |
1.9 食品包装材料中特定物质迁移的研究进展 |
1.9.1 迁移实验研究进展 |
1.9.2 各国法规标准对迁移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
1.9.3 其他迁移实验研究进展 |
1.10 立题意义 |
1.11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响应面法辅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饮用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试剂 |
2.2.2 实验条件与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EHP标准曲线 |
2.3.2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
2.3.3 单因子试验中各个因子对水中DEHP回收率的影响 |
2.3.4 响应面优化试验 |
2.3.5 饮用水样品检测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塑料包装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类物质迁移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试剂 |
3.2.2 实验条件与步骤 |
3.2.3 健康风险评价指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实验 |
3.3.2 DEHP标准曲线 |
3.3.3 饮用水迁移规律 |
3.4 DEHP的健康风险评价指标 |
3.4.1 DEHP每日摄取量计算 |
3.4.2 危害系数 |
3.4.3 饮用水摄入率 |
3.4.4 过量生命致癌风险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饮用水中常见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痕量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药品 |
4.2.2 实验条件与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EHP、DBP标准曲线 |
4.3.2 水样中DBP、DEHP的分析检测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舌尖上的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一、毒从口入 |
米 |
油 |
肉 |
生姜 |
二、间接中毒 |
爆米花桶 |
纯净水桶 |
一次性餐具 |
三、难以察觉 |
甲醇 |
亚硝酸盐 |
甲醛 |
四、事出有因 |
信仰的缺失 |
金钱的诱惑 |
处罚过轻 |
五、与此关联 |
九龙治水 |
“同流合污” |
六、谁能独善其身? |
七、未完待续 |
(8)饮料企业的危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企业危机概述 |
1.2.1 危机的定义 |
1.2.2 企业危机的含义 |
1.2.3 企业危机的特征 |
1.2.4 企业危机的类型 |
1.3 企业危机管理概述 |
1.3.1 企业危机管理的含义 |
1.3.2 企业危机管理阶段论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意义 |
第二章 饮料企业危机管理框架 |
2.1 饮料的分类 |
2.2 中国饮料业发展现状 |
2.3 饮料企业的危机管理 |
2.3.1 中国饮料业的主要问题 |
2.3.2 饮料企业的危机来源 |
2.3.3 饮料企业危机管理现状 |
2.3.4 饮料企业危机管理阶段概述 |
第三章 饮料企业危机的事前防范 |
3.1 事前防范体系分析 |
3.2 饮料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 |
3.2.1 诚信的内涵 |
3.2.2 饮料企业诚信的重要意义 |
3.2.3 饮料企业员工诚信管理 |
3.3 饮料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
3.3.1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
3.3.2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及标准 |
3.3.3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面责任管理 |
3.4 饮料企业的品牌管理 |
3.4.1 品牌概述 |
3.4.2 饮料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 |
3.4.3 饮料企业品牌维权 |
3.5 饮料企业产品质量管理 |
3.5.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
3.5.2 55 管理导入的重要性 |
3.6 饮料企业危机预控 |
3.6.1 危机预控的含义 |
3.6.2 危机预控工作主要环节 |
3.7 饮料企业的电话客服 |
3.7.1 饮料企业电话客服人员的素质要求 |
3.7.2 处理投诉应回避的语言 |
第四章 饮料企业危机的事中控制——危机公关 |
4.1 饮料企业的危机公关概述 |
4.1.1 危机公关的含义 |
4.1.2 危机公关系统的建立 |
4.1.3 危机公关的对象——利益相关者 |
4.2 饮料企业危机爆发初期的措施 |
4.2.1 建立危机应急小组 |
4.2.2 尽快制定处理方案 |
4.2.3 保持企业内部的稳定 |
4.3 做好对媒体的危机公关 |
4.3.1 规范新闻发言制度 |
4.3.2 危机处理中的媒体关系处理 |
4.3.3 危机转化与公关 |
4.4 寻求政府力量的支持 |
4.5 化解危机中权威专家的作用 |
4.6 诉讼避免策略 |
第五章 饮料企业危机的事后恢复 |
5.1 危机恢复的意义 |
5.2 危机恢复的基本策略 |
5.3 危机恢复的步骤 |
第六章 总结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2004年-2009年贵阳市抽检食品微生物污染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检测项目 |
1.3 方法 |
1.4 结果评价 |
2 结果 |
2.1 2004年-2009年抽检样品微生物检测结果 |
2.2 不同种类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 |
3 讨论 |
(10)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水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价值研究存在问题 |
1.2.4 水资源价值研究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及其特点分析 |
2.1 生态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价值观 |
2.1.1 生态经济系统 |
2.1.2 生态经济价值观 |
2.2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内涵及构成 |
2.2.1 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 |
2.2.2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内涵 |
2.2.3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构成 |
2.3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 |
2.3.1 经济因素 |
2.3.2 社会因素 |
2.3.3 自然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能值分析框架 |
3.1 能值理论概述 |
3.2 能值分析方法 |
3.2.1 基本概念 |
3.2.2 能值分析基本思路 |
3.3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能值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1 收集数据资料 |
3.3.2 编制系统能值分析表 |
3.3.3 构建系统能量和能值网络 |
3.3.4 计算水体的太阳能值转换率 |
3.3.5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分类计算与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量和能值网络 |
4.1 概念与原理 |
4.1.1 能量系统图与能值综合图的概念 |
4.1.2 能量系统图与能值综合图的构建原理 |
4.2 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量分析 |
4.2.1 自然水循环系统及其能量分析 |
4.2.2 人工水循环系统及其能量分析 |
4.2.3 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系统及其能量分析 |
4.3 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量和能值网络 |
4.3.1 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量和能值网络 |
4.3.2 工业生产子系统能量和能值网络 |
4.3.3 农业生产子系统能量和能值网络图 |
4.3.4 生活子系统能量和能值网络图 |
4.3.5 生态-社会复合系统能量和能值网络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 |
5.1 能值转换率计算原理 |
5.2 水体分类 |
5.3 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 |
5.3.1 自然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 |
5.3.2 工程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 |
5.3.3 污染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 |
5.3.4 其他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1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指标计算 |
6.1.1 能值流量指标 |
6.1.2 能值评价指标 |
6.2 水资源贡献率及其能值计算方法 |
6.2.1 水资源贡献率的能值分析 |
6.2.2 工农业生产系统水资源贡献率的能值计算方法 |
6.2.3 生活系统水资源贡献率的能值计算方法 |
6.3 水资源经济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3.1 工农业生产系统水资源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3.2 发电及航运系统水资源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4 水资源社会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4.1 劳动力恢复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4.2 休闲娱乐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4.3 科学研究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5 水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5.1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5.2 调蓄水分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5.3 净化环境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5.4 气候调节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5.5 输送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5.6 污水价值的能值计算方法 |
6.6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汇总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郑州市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评估 |
7.1 郑州市基本概况 |
7.1.1 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
7.1.2 水资源概况 |
7.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7.1.4 水环境概况 |
7.2 郑州市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计算 |
7.2.1 能值流量指标计算 |
7.2.2 能值评估指标计算 |
7.3 郑州市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 |
7.3.1 自然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 |
7.3.2 工程水体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 |
7.3.3 污水及中水太阳能值转换率计算 |
7.3.4 矿泉水与纯净水能值转换率 |
7.4 郑州市水资源经济价值的能值计算 |
7.4.1 工业生产系统水资源价值的能值计算 |
7.4.2 农业生产系统水资源价值的能值计算 |
7.4.3 郑州市水资源经济价值汇总 |
7.5 郑州市水资源社会价值的能值计算 |
7.5.1 劳动力恢复价值的能值计算 |
7.5.2 休闲娱乐价值的能值计算 |
7.5.3 科学研究价值的能值计算 |
7.5.4 郑州市水资源社会价值汇总 |
7.6 郑州市水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能值计算 |
7.6.1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能值计算 |
7.6.2 调蓄水分价值的能值计算 |
7.6.3 净化环境价值的能值计算 |
7.6.4 气候调节价值的能值计算 |
7.6.5 污水价值的能值计算 |
7.6.6 郑州市水资源生态环境价值汇总 |
7.7 郑州市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 |
7.7.1 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与水价 |
7.7.2 天然水资源价值与水资源费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四、郑州市三年来矿泉水、纯净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校园路面雨水潜力分析及蓄水净化系统设计[D]. 董潇君.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家用直饮水炭膜联用工艺研究[D]. 张小单. 郑州大学, 2019(08)
- [3]食用菌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基于HACCP视角[D]. 董士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4]饮用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及其迁移规律[D]. 吴菲. 吉林大学, 2017(09)
- [5]析专业本真之解密篇 弎 职业兴趣与专业选择擦出的完美火花[J]. 周文芳. 高校招生, 2014(09)
- [6]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7]舌尖上的安全[J]. 吴恒. 啄木鸟, 2013(10)
- [8]饮料企业的危机管理研究[D]. 吕长军. 天津大学, 2011(06)
- [9]2004年-2009年贵阳市抽检食品微生物污染水平分析[J]. 周藜,朱玫,魏桂兰,陈依江,汪思顺.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12)
- [10]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价值的能值研究[D]. 吕翠美. 郑州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