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宗教渊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始宗教信仰,民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岩画
宗教渊源论文文献综述
侯天媛[1](2019)在《解密石语:从原始宗教信仰岩画中循迹民俗体育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1.1还原原始思维,揭示民族起源。文字记录的人类文明史,至多也不过5000年左右。岩画记录的时间自旧石器时代、经青铜时代、直至近代,其内容涉及狩猎、放牧、征战、祭祀及农耕生活,分别有动物、人形、人面像、车辆、符号和图案等多个类型,是先民们对其思维结构、宗教信仰、文化模式等多方面的一种真实性反映,对于了解、复原史前人类活动,对更生动具体的认识远古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提供了大量素材。岩画的出现与原始思维有着直接内在的关系,既是一种人类记述自身历史的途径,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和语言。这种文化和语言,不仅跨越了区域和民族,也生动描绘了不同民族独特的起源。1.2重塑远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这种"刻制在石头上的历史记忆",不仅是指密布在全球不胜枚举的岩石表面上的图像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样也指的是保存在其中的集体记忆的内涵。通过对岩画这一覆盖面极广、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重塑远逝的历史和社会记忆,强化族群认同,映现出多样与独特的各地文化。1.3溯源民俗体育,传承民族文化。探窥岩画的历史源头就会发现,这种原始的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一方面印证和记载了传统体育形成发展轨迹来源于劳动生产;另一方面映衬了民俗体育结构和形式或以宗教迷信仪式存在,民俗体育原型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仍顽强的延续着它的生命,为人们所接受和承袭。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法,对原始宗教信仰岩画中民俗体育的起源进行研究。搜集并研究岩画在当地民族心目中"显"现象,用考古材料、古籍文献和较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神话、宗教、民俗等方面材料,分析岩画图像的文化内涵,考察岩画可能反映的有关古代葬俗巫术、古代战争、狩猎方式、原始信仰和宗教仪式等涉及民俗体育的内容。运用多学科理论,以历史人类学为视角,对岩画中原始宗教的呈现、发展和演变进行探讨,并综合运用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理论,对民俗体育进行多维护解析。研究结果:3.1人类学对原始宗教岩画研究的启示。岩画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它是一定思维和认识的反映,是早期人类原始宗教的产物。宗教人类学认为,宗教是原始人类从自然的动物界最终分离出来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人类进化和发展历程中无法跨越的阶段,是原始时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其变化在人脑中的特定反映。这种反映仅出现于人类的头脑中,其它种类的动物是没有的。原始宗教的产生,表明原始人类已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人类大脑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是原始人类后期的普遍的思维方式。原始宗教推动原始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并促进了史前艺术的进步,这在岩画中得到充分体现。原始宗教对于以岩画为代表的史前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解释理论研究随人类学的发展而演变。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着重研究了原始宗教,认为正是方物有灵论支配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并提出了"巫术"的概念。詹姆斯·弗雷泽"巫术论"的提出为后来解释史前岩画中宗教祭祀形象的创作动机奠定了理论基础。法国人类学家雷纳克首次将史前艺术产生的原因和交感巫术相联系,并把它视作史前人类巫术信仰的一种证明,进而建立起狩猎巫术理论。这些理论对于理解和阐释岩画内涵,研究人类思维发展,了解集体活动从原始宗教信仰到民俗体育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3.2岩画中关于原始宗教活动民俗化。民俗是一个民族的基础文化,它从原始宗教和巫术演变而来,经过长期传承,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岩画其本身就是人类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记录着人类最初的集体记忆,其中记录的许多原始宗教祭祀活动,虽然后世依然留存有这种形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从现存岩画中发掘研究原始宗教活动民俗化的过程不但能够解释宗教民俗化的过程,还能够展现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3.3原始宗教信仰岩画中民俗体育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岩画并不能代当地少数民族的整个文化,作为古代文化的部分展示同时也不能代表现代的民族文化,但是在古代和现代之间,在具体文化现象和整体文化系统之间,岩画可谓是切入民族文化时空想象的一个点,一个坐标点。要把平面的、静态的、看似散乱的岩画场景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必须挖掘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以文化内涵来延伸情节,由此岩画的动态表达才能在动态形式中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为观众传达一致的信息。广西花山岩画中体现的蛙崇拜和铜鼓乐舞中就是如此。花山岩画图像中人物像为主体,众多人物图像皆裸体举手曲膝,作蛙跳姿势,而青蛙正是壮族的图腾。花山岩画中与铜鼓乐舞相关的图像也各式各样,有仪式使用也有狂欢庆祝活动,有祭神拜神又有具体演奏形态……其中以多人的集体铜鼓乐舞最具特色。这些活动形式与2006年6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铜鼓舞有足够多的契合之处。而目前,维系着彝族白倮人数百年的"跳宫节"上的铜鼓舞族人本身也很难见到了。在我国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岩画中都有与此类似的文化现象。研究结论:在民俗文化中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本身只是个发展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尖锐,因此民俗文化既不能抛弃传统的,又必须面对现实。岩画中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既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承接性,也有空间上的伸展性。因此,原始宗教信仰岩画中民俗体育的研究对于揭示民俗文化的真谛,总结民族文化的精华,这在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抵御外来文化的侵入等方向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沈新坤[2](2019)在《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宗教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最早源于基督教慈善活动,而基督教慈善活动源于人道慈善活动。不过,基督教对人性善进行了改造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义下的助人实践逐渐实现了从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由于世俗化宗教助人实践涉及信仰问题,因此很难对其救助行为进行定性,即是利己还是利他,而且使得救助双方主客体身份模糊化。进一步而言,不仅基督教的神圣教义对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基督教的慈善实践也直接推动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叁大方法,即个案法、小组法和社区法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东莞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郝玲玲,韩秀兰[3](2019)在《伊斯兰国家社交礼仪禁忌及其宗教渊源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衣着服饰、见面礼仪、餐桌礼仪、赠送礼物、交流礼节等方面叙述了伊斯兰国家的社交礼仪禁忌。从宗教渊源的视角解读了伊斯兰国家的社交礼仪禁忌。认为在和伊斯兰国家的交往中要尊重文化差异,更加深层次的了解该国家的社交文化,增强对伊斯兰社交文化的认可性和包容性。(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03期)
郑小芳[4](2018)在《俄罗斯文学传统中女性崇拜的宗教文化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崇拜,早在斯拉夫部落时期,就已经融入了俄罗斯的民族意识中。从多神教传统中的女性崇拜,到基督教本土化之后的圣母崇拜,再到后来索菲亚学说的创立,都对俄罗斯的文学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8年04期)
李智[5](2017)在《中国多神崇拜与原始宗教神崇拜的渊源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原始社会晚期起,人类出现了崇拜意识。人们认为在其生活的现实世界以外,存在一种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这种神秘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们的一切,因而产生了对这种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从起初的对众多自然神的崇拜,逐步发展成为对天神、祖宗神、英雄神的崇拜。这些崇拜最终构成了原始宗教诸神信仰的基本内容。(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7年16期)
朱正上[6](2017)在《浅谈宗教慈善与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及其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慈善与社会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社会工作源自于西方宗教慈善的盛行,在西方,社会工作与宗教慈善共存,且有着相似的共性,但也有一从中国的宗教文化来看定的差异。中国的社会工作从西方引入,并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进行长久的接触,具有许多值得中国社会工作借鉴吸收的地方,且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7年06期)
贺去非[7](2016)在《宗教与宪法的渊源——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作为宗教与宪法渊源的典型国家加以研究,并着重对其宪法条文的"伊斯兰化"进行详细分析。从而说明宪法条文中不仅可以简单的规定宗教信仰自由,而且可以宗教教义写入宪法,作为国家的治国方略。(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16期)
陈士聪[8](2016)在《从“爱”到“理性”-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宗教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格尔思想被称之为带有神学意味的理性思想1。很多学者赞同这一点:黑格尔理性思想中潜藏着非理性的神秘内容,哲学的思辨环节中蕴含着宗教的直观体验2。这主要是因为黑格尔成熟时期理性思想的产生与早期宗教思想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黑格尔早期宗教思想出发,探索黑格尔哲学思想如何从宗教思想发展而来。因此,首先从黑格尔早期的研究对象谈起,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第二章介绍黑格尔早期思想的研究对象——宗教,以及黑格尔批判宗教问题的最初理论根据——康德理性神学。坚持康德理性神学为依据的时期是黑格尔走向自己思想的准备阶段。第叁章介绍黑格尔发现康德理性神学与宗教一样都会导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因此,黑格尔开始走向自己的思想之路,即提出“和解”宗教对立性以及康德理性之对立性的武器——爱。从第叁章开始到第五章,每一章介绍黑格尔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逻辑环节,即“爱”——“生命”——“精神”。思辨精神的提出象征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形成。第一章介绍黑格尔早期关注的对象是宗教。黑格尔认为一方面宗教精神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宗教的教义和思想压制了人们的自由和理性。当时的德国思想界认为只有批判宗教人们才能获得思想解放和自由。黑格尔同样认为要想使人获得自由必须批判宗教问题。因此,青年黑格尔指出传统宗教把上帝树立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而世人都是上帝的奴仆——上帝与人互相对立。这种宗教在黑格尔看来是压制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证宗教”(或权威宗教)。第二章介绍黑格尔开始批判宗教问题时的最初理论根据——康德理性神学。伯尔尼时期,黑格尔认为传统宗教导致宗教与个人、概念与现实、法律规则与意志欲望、主体与个体的对立。黑格尔试图运用康德理性3扬弃宗教的对立性。在黑格尔看来,康德理性把外在于人的普遍法则和道德律令归结为人自身的理性。这实质上是把上帝的意志与个人的理性统一起来。个人的主观理性成为一切知识和道德的出发点。第叁章介绍黑格尔开始走向探索自己的思想之路时提出的第一个核心原则——爱。法兰克福时期,黑格尔逐渐发现不仅宗教是导致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根源,康德的理性神学也是导致主体与客体对立的罪魁祸首。传统宗教导致普遍原则与个体理性的对立,而康德理性导致个人理性与个人感性欲望之间的对立。黑格尔试图以耶稣之爱“和解”宗教的对立性以及“理性”的对立性。“爱”与黑格尔思想成熟之后提出的思辨“理性”具有相同意蕴,“爱”的提出象征着黑格尔在探索辩证法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第四章介绍黑格尔“爱”观念的逻辑发展环节——生命。黑格尔在探索爱的本质时发现,爱作为一种情感具有先天的主观性。爱要想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必须客观化、现实化。爱的客观化就是生命,爱是生命之爱,生命是爱走向现实化的一个必经环节。相较于爱,生命既是主观的体验,又是客观的存在。生命在黑格尔思考时代问题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生命”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黑格尔思想成熟之后“辩证法”的基本特征。第五章介绍生命的变形——精神。黑格尔提出生命即精神。这是基于宗教直观体验的视角来思考生命和精神:无限的生命即上帝,上帝即精神。耶拿时期,黑格尔反思自己整个思想早期,认为早期的“爱”、“生命”与“精神”都是主观的宗教直观和生命体验,因而黑格尔最初的“精神”是直观的、体验式的。然而,作为自身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必然要走向概念思辨,即从感性直观走向理性辩证。因为,黑格尔认为精神作为概念更能把握真理。精神走向思辨象征着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成熟。黑格尔以思辨精神(或者称为绝对精神)为基点,提出整个宇宙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从绝对精神出发黑格尔构建了他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从批判宗教和康德理性神学开始,黑格尔思想经历“爱”——“生命”(直观精神)——“思辨精神”最终完成了思想从宗教到哲学的转向。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黑格尔经历了从直观到辩证、从感性之爱到思辨理性、从宗教到哲学的变迁。这个变迁的过程被黑格尔认为是精神自身发展、自我扬弃又自我肯定的过程,这个变迁的过程并不是把前面所经历的环节完全抛弃,而是把各个环节都扬弃又统一于精神之中。(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5-01)
赵俊勇[9](2016)在《天台宗教观双美特色的形成及其思想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观双美"是天台宗的一大特色,天台宗也因此成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一座高峰。教门观门并重是智者大师在南北朝"南方重义理,北方重实践"的历史背景下,统合南北融合义理与实践的结果。天台宗理论与实践的体系是在印度佛教的中观思想和中国禅师的修行实践双重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独有的特色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马景卫[10](2015)在《宗教与武术技艺的融通:回族武术的渊源、表征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西域教门"为线索,研究我国回族武术产生、表征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研究证实:回族是通过古丝绸之路输入并经过改造的一个外来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崇尚《古兰经》,其宗教文化与武术技艺相互融通;回族武术源于明代,与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有着密切关系,最具代表性的查拳始创于山东冠县人沙亮,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查拳大师;吴钟是另一位杰出的回族武术名师,他是八极拳在沧州地区的第一位传人;民间俗称的"昆仑派"存在有其合理性;在回族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查拳、华拳、腿拳、洪拳、炮拳、弹腿和摔跤,回族武术最终形成了"把式加跤"的特色。博爱、共享文化思想奠定了教门回族武术的传承机制。(本文来源于《体育与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宗教渊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方专业社会工作最早源于基督教慈善活动,而基督教慈善活动源于人道慈善活动。不过,基督教对人性善进行了改造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基督教义下的助人实践逐渐实现了从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由于世俗化宗教助人实践涉及信仰问题,因此很难对其救助行为进行定性,即是利己还是利他,而且使得救助双方主客体身份模糊化。进一步而言,不仅基督教的神圣教义对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基督教的慈善实践也直接推动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叁大方法,即个案法、小组法和社区法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教渊源论文参考文献
[1].侯天媛.解密石语:从原始宗教信仰岩画中循迹民俗体育渊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沈新坤.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宗教渊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9
[3].郝玲玲,韩秀兰.伊斯兰国家社交礼仪禁忌及其宗教渊源探析[J].新西部.2019
[4].郑小芳.俄罗斯文学传统中女性崇拜的宗教文化渊源[J].文学教育(上).2018
[5].李智.中国多神崇拜与原始宗教神崇拜的渊源关系[J].山西青年.2017
[6].朱正上.浅谈宗教慈善与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及其关系[J].智富时代.2017
[7].贺去非.宗教与宪法的渊源——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为例[J].法制博览.2016
[8].陈士聪.从“爱”到“理性”-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宗教渊源[D].吉林大学.2016
[9].赵俊勇.天台宗教观双美特色的形成及其思想渊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10].马景卫.宗教与武术技艺的融通:回族武术的渊源、表征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