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度论文-侯伟,翟亮,田莉,乔庆华,董泉

干扰度论文-侯伟,翟亮,田莉,乔庆华,董泉

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扰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为干扰度,PSR模型,主体功能区规划,景观自然度

干扰度论文文献综述

侯伟,翟亮,田莉,乔庆华,董泉[1](2019)在《基于PSR模型的景观人为干扰度综合分析——以北京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景观自然度作为状态指标,考虑人为干扰源对地表景观造成的生态压力以及为防止生态压力传播所建立的保护区域的空间分布,基于PSR模型在单位格网上建立了人为干扰度综合分析模型,分析2015年北京市人为干扰的空间分布状况,评估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人为干扰指数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东南平原地区,北部山区的怀柔区和西部的门头沟区人为干扰相对较低;石景山区受生态压力的影响最大,该区各类保护区对生态压力的传播可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面临显着生态压力影响的朝阳区内保护区面积分布不足。北京市禁止开发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人为干扰综合指数明显低于其他主体功能区,超过99%的低人为干扰度区域分布在禁止开发区和生态功能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区域生态压力较高,低人为干扰度的区域分布不足,需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余孟杰,吴涛,解雪峰,蒋国俊,沈鎏澄[2](2019)在《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格局对人为干扰度的响应——以浙江金义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Landsat TM遥感数据,提取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并利用ArcGIS 10.3中渔网工具分别创建不同尺度的评价单元。分别计算每种尺度下的景观格局指数,构建人为干扰强度指标,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来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格局指数对人为干扰度的响应,研究金义都市新区的景观指数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对人为干扰度做出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人为干扰强度空间分布表现为四周低,中间高。②斑块密度(PD)、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与人为干扰度呈正相关关系;蔓延度指数(CONTAG)、景观聚集度指数(AI)与人为干扰度呈显着负相关。③在探讨评价单元的空间尺度时发现,景观指数与人为干扰度的相关显着性表现不同,具体表现在:AI在空间尺度为2 000 m时,显着相关。而PD、CONTAG、SHDI及SHEI在空间尺度为4 000 m时,与人为干扰度的显着相关,说明人为干扰度与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响应存在空间尺度差异性。④在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县尺度下进行景观格局指数与人为干扰度相关性分析时,发现选取评价单元为4 000 m时,得到的相关性和显着性结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胡星星[3](2019)在《不同岸线类型的人为干扰度与分形维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作为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区域,频繁地进行着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人类对海岸带地区的干预程度不断提升,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方式逐渐由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转变,同时岸线的形态特征也发生了显着变化。而这一转变,使得海岸带地区受到的人为干扰强度急剧增长,影响到了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文以浙江省东部海岸带为研究区域,涉及嘉兴市、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等六个沿海城市。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域内不同岸线类型下的海岸线的形态特征与分形维数的动态变化,以及岸线向陆1km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干扰度的动态变化,深入讨论了分形维数与人为干扰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浙江省岸线长度在1995年~2010年间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总体减少了73.86km。其中,自然岸线长度在15年间下降趋势明显,从1995年的792.75km下降到2010年的262.61km。人工岸线长度则表现为逐年增长的趋势,15年间增长了420.48km;分形维数方面,自然岸线由于岸线本身的曲折性以及人类后期对自然岸线的保护,使其分形维数高于人工岸线,自然岸线分维值介于1.0349~1.1558之间,人工岸线的分维值则在1.0008~1.0981之间。(2)由于沿海城市发展经济的需要,岸线附近的大量滩涂被开发,土地利用类型由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而建设用地占比的增加,使得研究区内人为干扰强度逐年增加。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以人工岸线为主的地区,人为干扰强度值介于3~5之间,以自然岸线为主的地区人为干扰度则较弱,介于2~3之间。具体空间分布上,人工岸线的干扰强度最大值出现在滩涂资源丰富的地区,对滩涂资源大面积的开发,使得此类型海区人为干扰强度出现高值。人工岸线干扰强度最小值出现在浙江省南部,该地区地形复杂,开发难度较大,故出现了干扰强度低值区。自然岸线干扰强度最大值,主要出现在凹形的基岩和淤泥质海岸,这些地区凭借地势优势更易被开发,故干扰强度值较大。自然岸线干扰强度较小值出现在浙江省南部的基岩海岸,这些区域人类活动较少,故干扰强度值较小。(3)从整体上看,人为干扰度与分形维数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好,即分形维数越大,人为干扰度越小。具体分析,人工岸线人为干扰度与分形维数的相关性高于自然岸线。这是由于人类活动直接影响人工岸线的曲折度,而自然岸线则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加之近些年的生态修复,使其相关性略低于人工岸线。模型方面,人工岸线中,拟合效果最佳的是一元二次模型,指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差;自然岸线中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幂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差。精度方面,无论是自然岸线还是人工岸线,验证后的平均精度均在90%以上,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8)

曾兰,吴良林[4](2019)在《基于LUCC的生态环境人为干扰度分析——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所造成的影响正日益加强。利用2005年和2017年这2期LUCC数据,用人为干扰度指数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定量分析巴马县的人为干扰程度及干扰强度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这12年来,人类活动对巴马县的干扰程度逐年增加,巴马县人为干扰程度为中度干扰类型;(2)中心城区的人为干扰程度比较高,巴马县内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四周逐渐弱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从整体来看,巴马县在今后的发展中,更要注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保证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飞,金茹,苏岫,赵建华,宋德瑞[5](2018)在《围填海生态干扰度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围填海作为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开发活动,其实施过程伴随着较强的生态环境干扰。面对围填海持续活跃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双重压力,科学识别围填海活动的生态干扰度,对有效实施海域资源环境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围填海活动干扰强度和区域生态敏感度定量评估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围填海生态干扰度综合评价模型,并以2016年辽宁省新增围填海为例,对围填海活动生态干扰度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新增围填海生态干扰度区域差异显着,生态干扰度指数在0到2.35之间,高度干扰类型的围填海有8个,分布在锦州南部沿岸、大连西部金州湾、大连东部沿岸和丹东沿岸;中度干扰类型的围填海13个,在锦州、盘锦和大连沿海均有分布。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围填海活动的生态干扰度进行定量评估,可为围填海活动的监督管理实施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王有兵,刘起斌,廖聪宇,李春叶[6](2018)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人为干扰度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人为干扰度分级体系,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干扰度分为6个等级(无干扰、微弱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及完全干扰),并对2006年和2016年人为干扰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随时间的推移,无干扰和重度干扰面积有所下降,其余干扰类型面积不同程度增加;2016年人为干扰指数与2006年相比有所增加,人为干扰逐渐增强,特别是核心区干扰幅度较大。针对干扰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8年02期)

刘富强,吴涛,蒋国俊,Xuelian,Meng,童丽颖[7](2017)在《海岸线与海岸景观格局对人为干扰度的动态响应——以营口市南部海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期遥感数据,提取营口南部海岸五期岸线变化信息、分维值,并利用Arcgis10.2中渔网工具创建评价单元。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构建人为干扰强度指标,并进一步探讨岸线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围垦导致岸线长度增长、岸线分形维数的增大,1990—2015年四个时段中岸线年增长速率为0.52%、0.53%、4.98%和0.96%;(2)景观格局指数反映2005年之前景观边界、形状复杂程度与破碎程度有所增加;2005年之后景观形状趋于规则化、土地利用趋于均衡化;(3)研究期间强干扰和弱干扰区域面积均有所增加,中等干扰强度区域面积减小;(4)斑块密度、总边缘长度、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和平均分维值均与平均干扰强度指数变化同步。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强度变化呈反相关;(5)岸线长度变化和岸线分形维数变化都与人类干扰度呈反相关,相关性分别为-0.97和-0.98。(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22期)

张勇[8](2017)在《浙江省乐清湾生态干扰度与岸线分形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是浅海和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兼备着陆地和海洋的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较为丰富。同时海洋、大气和陆地的相互交错影响着海岸带的物质生产力,给海岸带地区带来各种能源资源。海岸带地区具有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信息、技术和资金等因素优势,海湾作为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现代自然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区域。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人地发展的矛盾,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改变。沿海工农业污染,港口码头的建设以及其他的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得海湾地区的海岸线的进退发生了剧烈变化,海湾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也随之变化。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使得沿海海湾地区的人为干扰强度加剧。本文以浙江省东南沿海的海湾——乐清湾为研究区域,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支撑,研究了乐清湾海岸线的时空变迁、分形维数的变化、海岸线的开发强度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土地类型变化所引起的人为生态干扰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海岸线分形维数的变化和人为干扰强度的相关关系。利用1971年和1981年2版地形图数据和4期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以及1期SPOT5 数据作为数据源。使用ENVI4.8和Arc GIS10.2软件对影像进行合成、校正和空间分析。对乐清湾海岸线1,500m范围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计算机解译、目视判读和现场调查,并对不同的评价单元内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扰度赋值和各个岸段进行分形维数的计算。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分形维数和干扰强度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乐清湾地区岸线由于人为的和自然变迁的双重影响,岸线总体上呈现逐年变短的趋势。自然岸线的变化速率小于人工岸线的变化速率,人工岸线的使用率逐年增加,岸线总体的分形维数变小,具体体现在内湾>中湾>外湾。岸线变化的剧烈程度,中湾最大,内湾次之,外湾最小。随着漩门湾工程的推进,内湾由于岸线曲折,自然岸线占主导,围垦方式的不同,面积变化大,岸线的分形维数变化也较大;中湾人类活动最为密集,人工对一些岸段的裁弯取直,使得岸线被改造的速度加快,加之自然岸线占比低,分维值最大;外湾水域宽阔,山地为主,自然岸线保持率高,生态环境好,分形维数变化最小。(2)乐清湾沿岸地区由于城市建设,道路铺设和港口码头的建设,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由于此类用地对环境的干扰强度较大,使得该地区从1990年至2015年的人为干扰总强度呈现变大趋势。年平均的干扰强度从1990年2.927增加到2015年的3.102,呈现变大的趋势。数据表明该地区的人为干扰强度和城市化的进程成正相关,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人均收入增加,即居民收入增加得越快,干扰强度越大,乐清湾西岸的乐清地区大于东岸的玉环地区。(3)岸线分形维数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干扰强度值的变化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对评价单元内的人工岸线而言,评价单元内干扰度值增加,岸线分形维数减小;因为评价单元内的人工岸线所涉及范围,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裁弯取直使得该地区分形维数变小。人工岸线分形维数的变化和该地区的人为干扰强度大体上成负相关,即人工岸线分形维数越大,人为干扰强度越弱;对于自然岸线来说,分形维数的变化与人为干扰强度之间,有些岸段成正相关,有些岸段成负相关,这和自然岸线的稳定性有关,乐清湾地区的自然岸线以基岩岸线为主,人为干扰对自然的基岩岸线改变不大,而对于淤泥质的自然岸线而言,人为的干扰对岸线的分形维数影响很大。(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沁月[9](2017)在《不同干扰度下赤皮青冈空间分布格局与种间竞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皮青冈作为珍贵用材树种,其天然资源有限,且未见大面积人工造林。为研究不同干扰强度下赤皮青冈种群生态学特性,对3个受不同干扰强度的赤皮青冈群落进行调查。参考各种干扰痕迹的强度(存在小路条数、伐桩的大小和数量、樵采断枝数量)和走访附近村民,将3个赤皮青冈群落的干扰等级划分为:群落A-无干扰、群落B-轻度干扰、群落C-重度干扰,以此研究受不同干扰强度的赤皮青冈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竞争,为合理高效经营赤皮青冈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1.未受干扰的群落A和轻度干扰的群落B中赤皮青冈重要值均排名第一。在群落A中重要值为131.174,占乔木层的43.72%;群落B中重要值为50.671,占乔木层的16.89%;群落C中赤皮青冈重要值77.645,次于杉木78.010。随着干扰程度的加剧,赤皮青冈在群落中的重要值逐渐降低。群落A中共有物种194种,群落B中共有物种54种,群落C中共有88个种,其丰富度指数群落A>C>B,多样性指数A>C>B,叁个群落中生态优势度指数接近,均匀度指数B>C>A。2.聚集分布是赤皮青冈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属性,群落A、群落C都表现出这样的特征,且群落A聚集程度高于群落C。赤皮青冈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种群分布由聚集型逐渐转向为均匀型,聚集度减弱。而在群落B赤皮青冈小居群中,赤皮青冈的年龄大致相等,分布类型为均匀分布,由于人为劈锄减少了赤皮青冈幼苗更新,使之聚集程度降低。3.赤皮青冈在叁个群落中均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群落A、B、C中赤皮青冈的生态位宽度值B(Sw)分别为0.726、0.813、0.701,在轻度干扰的群落B中生态位宽度值最高。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生态位重迭指数的均值增大,群落A、B、C中超过均值的种对占全部种对百分数分别为39%、43%、61%。4.赤皮青冈在群落A、群落B中竞争能力强,与群落中其他优势树种的竞争均获胜,是群落中最主要的优势种,但竞争优势受到干扰的影响。在群落C中赤皮青冈的竞争能力不如杉木、栲树和木荷。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加,一些竞争能力次于赤皮青冈的树种,如杉木,在群落演替中逐渐占据优势。(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4-01)

徐海卿,周鋐,靳畅[10](2016)在《车内稳态噪声干扰度有源增益系数提前梯度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用有源噪声均衡技术快速优化车内稳态噪声干扰度,分析了传统枚举方法搜索有源均衡最优增益系数向量用以优化噪声品质的特点;通过主观评价建立了车内20-500Hz频率范围内稳态噪声对于人员注意力的干扰程度的噪声品质,干扰度;建立了以20-500Hz频率范围内各个临界频带线性总声压幅值为输入的噪声干扰度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客观计算模型;推导了以收敛后的BP神经网络权值表示的各个输入对于噪声干扰度的灵敏度和贡献量;推导了一个频带的有源增益系数、有源均衡前幅值频谱、参考信号,与有源均衡后频带内线性总声压幅值的关系;基于这个关系和噪声干扰度的灵敏度以及贡献量提出了搜索最优增益系数的提前梯度优化方法.使用提前梯度方法有源优化车内稳态噪声干扰度,优化过程耗时较少,主观评价试验显示,优化效果较准确,车内稳态噪声干扰度改善较显着.(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干扰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Landsat TM遥感数据,提取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并利用ArcGIS 10.3中渔网工具分别创建不同尺度的评价单元。分别计算每种尺度下的景观格局指数,构建人为干扰强度指标,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来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格局指数对人为干扰度的响应,研究金义都市新区的景观指数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对人为干扰度做出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人为干扰强度空间分布表现为四周低,中间高。②斑块密度(PD)、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与人为干扰度呈正相关关系;蔓延度指数(CONTAG)、景观聚集度指数(AI)与人为干扰度呈显着负相关。③在探讨评价单元的空间尺度时发现,景观指数与人为干扰度的相关显着性表现不同,具体表现在:AI在空间尺度为2 000 m时,显着相关。而PD、CONTAG、SHDI及SHEI在空间尺度为4 000 m时,与人为干扰度的显着相关,说明人为干扰度与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响应存在空间尺度差异性。④在处于发展初期的区县尺度下进行景观格局指数与人为干扰度相关性分析时,发现选取评价单元为4 000 m时,得到的相关性和显着性结果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扰度论文参考文献

[1].侯伟,翟亮,田莉,乔庆华,董泉.基于PSR模型的景观人为干扰度综合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9

[2].余孟杰,吴涛,解雪峰,蒋国俊,沈鎏澄.不同空间尺度下景观格局对人为干扰度的响应——以浙江金义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胡星星.不同岸线类型的人为干扰度与分形维数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9

[4].曾兰,吴良林.基于LUCC的生态环境人为干扰度分析——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9

[5].李飞,金茹,苏岫,赵建华,宋德瑞.围填海生态干扰度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8

[6].王有兵,刘起斌,廖聪宇,李春叶.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人为干扰度动态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8

[7].刘富强,吴涛,蒋国俊,Xuelian,Meng,童丽颖.海岸线与海岸景观格局对人为干扰度的动态响应——以营口市南部海岸为例[J].生态学报.2017

[8].张勇.浙江省乐清湾生态干扰度与岸线分形的相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

[9].刘沁月.不同干扰度下赤皮青冈空间分布格局与种间竞争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

[10].徐海卿,周鋐,靳畅.车内稳态噪声干扰度有源增益系数提前梯度优化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标签:;  ;  ;  ;  

干扰度论文-侯伟,翟亮,田莉,乔庆华,董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