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现代道德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鲍曼,现代性,后现代性,道德
后现代道德观论文文献综述
孙虎[1](2016)在《“黄昏”还是“复兴”:鲍曼后现代道德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尼采“上帝死了”的高呼,“一切价值的重估”似乎使得人们不再受到传统道德的约束,道德存在被碎片化、价值观被多元化且彼此冲突矛盾。现代性在批判声中逐渐暗淡,后现代性带着质疑悄然出现。所有事物和规则都面临着“解构——重构”,道德在后现代社会中隐藏在了不起眼的的角落。而没有了道德,无论现代性还是后现代性社会生活都必然会陷入混乱和纷争。因此,如何寻回我们之前所遗弃的道德,重建人类生活的伦理制度,是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社会学家的鲍曼,在对大屠杀事件所暴露的道德缺失问题的反思中,认识到了伦理学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他试图建构一种能够让道德真正存在于当今社会和生活中的思想体系。本文正是通过对鲍曼道德哲学的研究和探析,寻求一种道德的生活或者说“德意”的栖居。本文首先从鲍曼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研究出发,进而表述其对于道德伦理问题的提出和分析,最后对其观点做出一个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具体来说,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简要概括。第二章论述了鲍曼眼中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社会的产生和现状,以及所面对的问题和带来的后果,是鲍曼关于伦理学研究的一个基础背景。第叁章是鲍曼在现代性社会和后现代社会背景下,对道德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在此,文章首先从鲍曼对现代性社会所带来的道德困境做出解读,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其对于真正道德的见解,进而对后现代道德困境做出新的反思。第四章是关于鲍曼面对道德困境所试图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即一种为了他者的道德体系建构。分别从产生背景、观点论述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五章是对鲍曼思想的评析,分别从消极的局限性和积极的启示两个方面,对鲍曼思想提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本文具有以下叁处可能的创新点。首先,本文将鲍曼在社会学和伦理学领域,以及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不同视域中的思想观点贯穿起来,从而发掘其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核心价值。其次,本文详细剖析了鲍曼的“为了他者”思想体系,从思想来源和建构意义两方面做出了较为深入的评价。最后,本文将鲍曼思想归纳为对人的问题的研究,看作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相契合的哲学理论,并通过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对鲍曼思想的启示予以闸述。(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3-01)
伍茂国,徐丽君[2](2015)在《后现代道德语境中的高校师德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师德建设关系国家民族未来。过去的观察和研究忽视了师德建设的后现代道德语境。后现代道德提供了重新思考高校师德建设的合理视角,包括:话语权力/场域视角,女性主义/关怀视角,他者/边界视角。(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5年21期)
杜宜敏[3](2015)在《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道德教育目的、后现代道德教育方式、后现代道德教育关系都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具有启发性,主要表现在如何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引导青少年看待文化差异和观念差异上,这归根结底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文化价值观和哲学价值观问题。(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中下旬刊)》期刊2015年09期)
汪小玲[4](2015)在《弗兰克·奥哈拉城市诗歌中的后现代道德》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弗兰克·奥哈拉城市诗歌中的后现代道德可以发现,奥哈拉在后现代伦理取向上有重视道德的个人体验、强调道德的多元性和揭示道德的生活性等叁方面的属性。其城市诗歌展开了一幅幅城市生活的画卷,探讨了都市生活中的伦理与人性问题,表明了"与生活共沉浮"的后现代道德趋势与规律。(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龚长宇,郑杭生[5](2014)在《道德空间的拆除与重建——鲍曼后现代道德社会学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鲍曼是继迪尔凯姆之后道德社会学研究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道德空间是其后现代道德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一方面他看到了现代社会道德空间被拆除的事实,原于人为建造的认知、美学和道德叁个空间的矛盾与冲突、理性化模式使得人类的道德本性让位于遵守规则、知识分子由立法者变为阐释者致使道德权威旁落,由此造成了伦理时代走向终结;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返魅"带来了重新面对人类道德能力的机会,对他者负责、走向无伦理的道德自治才是重建后现代道德空间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4年01期)
陈培永[6](2013)在《后现代道德状况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当代中国道德问题,必须直面中国后现代状况的出现。后现代道德状况是后现代伦理学主张的现实呈现,它放弃对崇高道德理想、高尚个人美德的呼吁,消解现代性伦理规范的统一性、普遍性追求,主张自由化、游戏化的、浮夸化而不是严肃的道德表达形式,致力于没有道德权威、没有道德共识、没有确定道德知识局面的形成。后现代道德状况不是不讲道德、没有道德的社会情境,而是对现代道德理念、伦理规范的超越,它拒绝伦理规范成为束缚个人自由的外在奴役物,力求实现无社会道德规范而有个人道德行为的结果。它因此以多元、差异个体的存在为前提,强调差异个体的道德责任以及对他者的关注关怀和尊重包容,最终实现差异之人的真正和谐。后现代道德状况究竟是道德的超越,还是道德的蜕化,仍需时日才能做出明晰的判定。(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9期)
陈培永[7](2013)在《后现代道德状况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当代中国道德问题,必须直面中国后现代状况的出现。后现代道德状况是后现代伦理学主张的现实呈现,它放弃对崇高道德理想、高尚个人美德的呼吁,消解现代性伦理规范的统一性、普遍性追求,主张自由化、游戏化的、浮夸化而不是严肃的道德表达形式,致力于没有道德权威、没有道德共识、没有确定道德知识局面的形成。后现代道德状况不是不讲道德、没有道德的社会情境,而是对现代道德理念、伦理规范的超越,它杜绝伦理规范成为束缚个人自由的外在奴役物,力求实现无社会道德规范而有个人道德行为的结果。它因此以多元、差异个体的存在为前提,强调差异个体的道德责任以及对他者的关注关怀和尊重包容,最终实现差异之人的真正和谐。后现代道德状况究竟是道德的超越,还是道德的蜕化,仍需时日才能做出明晰的判定。(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6-28)
李玉萍[8](2012)在《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对现代道德教育观的超越。它具有叁大特征:强调生态伦理、提倡多元价值观及关注非理性因素。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主要有叁个方面:(1)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2)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不同的价值观;(3)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胡伟,王淑洁[9](2012)在《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基础——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现代工业价值观带来的种种社会危机,迫切需要构建后现代道德与价值体系。上世纪中期兴起于西方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以其以其尖锐的批判性、建设性和前瞻性,为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睿智的理论高度和厚重的思想基础。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后工业文明建设具有方向性和实践性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2年12期)
张祖华[10](2012)在《现代性困境与后现代道德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性曾经是摆脱了宗教神圣价值观束缚的人们借以安顿自己心灵的现实理想模式,但从现代性迷梦中觉醒的人们将面临着因为缺乏主体、缺乏选择、缺乏方向而陷入"后现代道德危机"。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性带来的破坏性影响,重构"道德乌托邦"——中国化的"后现代道德"。而重构"道德乌托邦",应从确立以人为本、承担他者责任、追求终极价值叁个维度着眼。(本文来源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后现代道德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校师德建设关系国家民族未来。过去的观察和研究忽视了师德建设的后现代道德语境。后现代道德提供了重新思考高校师德建设的合理视角,包括:话语权力/场域视角,女性主义/关怀视角,他者/边界视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现代道德观论文参考文献
[1].孙虎.“黄昏”还是“复兴”:鲍曼后现代道德思想探析[D].西北大学.2016
[2].伍茂国,徐丽君.后现代道德语境中的高校师德建设[J].改革与开放.2015
[3].杜宜敏.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
[4].汪小玲.弗兰克·奥哈拉城市诗歌中的后现代道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龚长宇,郑杭生.道德空间的拆除与重建——鲍曼后现代道德社会学思想探析[J].河北学刊.2014
[6].陈培永.后现代道德状况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7].陈培永.后现代道德状况论[C].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2013
[8].李玉萍.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9].胡伟,王淑洁.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基础——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家.2012
[10].张祖华.现代性困境与后现代道德重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