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逃逸论文-刘晓璇

疫苗逃逸论文-刘晓璇

导读:本文包含了疫苗逃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肿瘤免疫,纳米疫苗,交叉提呈,溶酶体逃逸

疫苗逃逸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璇[1](2018)在《促抗原溶酶体逃逸的肿瘤纳米疫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的肿瘤免疫疗法成为近年来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一项新策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颗粒介导的疫苗即纳米疫苗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纳米颗粒除了可以保护所载抗原免受体液中各种酶的降解及作为抗原储存池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靶向修饰将抗原精准地输送至免疫细胞。近几年来,研究证实通过时空控制编排,借助纳米颗粒还可以改变抗原在免疫细胞内的递呈通路,诱导产生特定的免疫反应,如促进纳米疫苗负载的抗原从溶酶体逃逸至胞浆后通过MHC-Ⅰ途径提呈即交叉呈递,激活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分别将具有跨膜作用的细胞穿透肽MPG△NLS和具有干扰溶酶体膜稳定性作用的羟基氯喹HCQ引入纳米疫苗中,以增强抗原从溶酶体逃逸至胞浆中通过交叉呈递,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方法:MPG△NLS介导的纳米疫苗是首先将细胞穿膜肽MPG△NLS与模型抗原OVA以二硫键共价连接,然后采用两步乳化法将其包裹在PLGA纳米颗粒中制备而成(MPG△NLS-OVA-PLGANPs);HCQ介导的纳米疫苗是采用PLGA直接包裹HCQ与OVA的混合物制备成纳米颗粒(HCQ-OVA-PLGANPs)。然后对纳米粒的形貌和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采用BCA法测定纳米粒蛋白包封率和模拟环境下的体外蛋白释放情况;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在树突状细胞(DC)的摄取与分布;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分析纳米粒对DC的促成熟作用;最后,用MPG△NLS-OVA-PLGA NPs/HCQ-OVA-PLGA NPs免疫小鼠后进行血清抗体ELISA分析、脾免疫细胞流式分析来研究疫苗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本研究成功制备了 MPG△NLS-OVA-PLGA NPs和HCQ-OVA-PLGA NPs两种可促进抗原溶酶体逃逸的纳米疫苗,该纳米粒的粒径约为200~250 nm,呈相对均匀的球形;纳米颗粒的抗原包封率达70%,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体外研究表明该纳米粒均可有效地被DC摄取,MPG△NLS和HCQ均可显着提高纳米疫苗中抗原的溶酶体逃逸率,并能显着增加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及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L-12、TNF-α的分泌,表明MPG△NLS或HCQ的引入纳米疫苗均有利于促DC细胞成熟和活化作用,并有利于诱导产生Th1型免疫反应。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应用MPG△NLS-OVA-PLGA NPs和HCQ-OVA-PLGA NPs免疫后,可显着提高小鼠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G水平,尤其可提高IgG2a/IgG1的比值,表明MPG△NLS和HCQ均倾向于诱导Th1型免疫反应的产生;脾内免疫细胞流式结果显示,纳米疫苗可显着促进分泌IFN-γ的T细胞的增殖,尤其显着提高了 IFN-γ+ CD8+ T细胞的比例,进一步证实MPG△NLS和HCQ可显着促进T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度,尤其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反应,并能产生有效的记忆T细胞免疫应答,有效延缓肿瘤生长和提高荷瘤小鼠生存期。结论:本课题成功构建了促进抗原溶酶体逃逸和交叉提呈的的两种纳米疫苗体系,负载MPG△NLs-OVA的PLGA纳米疫苗和HCQ介导的OVA的PLGA纳米疫苗。两个纳米疫苗均能增加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交叉提呈,促进DC成熟和活化,诱导产生较强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尤其是CTL,并可诱导产生较强的免疫记忆。本课题纳米疫苗体系的成功构建,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经济高效、制备简单、副作用小、给药可控的免疫治疗手段,同时可为其它疾病纳米疫苗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8-05-01)

岳晓媚[2](2017)在《1-16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变化规律分析及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免疫逃逸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1-16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变化规律分析目的: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atitis B Virus,HBV)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接种政策的实施显着降低了我国一般人群HBV感染率。这部分旨在分析1-16岁住院儿童婴幼儿期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变化规律,评估接种加强针的必要性。方法:根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CMU)临床检验中心对93,326名1-16岁住院儿童乙肝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 Ab),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HBc Ab)的检查结果,分析anti-HBs滴度变化规律及HBs Ag和HBc Ab的携带率。结果:93326名1-16岁住院儿童中HBs Ag和HBc Ab携带率分别为0.48%和4.05%。保护性抗体水平比例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岁年龄组血清保护率最高(90.31%),8岁年龄组最低(45.29%);所有年龄组儿童保护性抗体水平比例在45.29%-63.33%之间除1-3岁年龄组外(90.31%,83.95%和71.82%);绝大部分年龄组中高等抗体反应者比例在5.03%-10.56%之间;所有年龄组中没有发生血清转换的比例在3.33%-25.79%之间;男女之间抗体水平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有明确再接种史儿童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s,GMT)显着高于不清楚是否有再接种及无再接种史儿童,前者与后两者相比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1),不清楚是否有再接种史儿童GMT也显着高于无再接种史儿童抗体水平(p<0.05)。结论:我们通过大样本连续年龄段对出生后在婴幼儿期完成初次免疫接种的儿童调查研究发现1-16岁儿童总体抗体保护率为67.10%,1-8岁年龄组儿童中保护性抗体水平比例从90.31%下降至45.29%,而9-15岁年龄组中其抗体阳性率又从45.46%上升至63.33%,高等抗体水平者比例在大部分年龄组中保持相对稳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或上升。接种加强针会显着增加抗体浓度,对没有发生抗体血清转换者建议再接种加强针,尤其是这些在学校住宿或者家庭成员中有HBs Ag携带者的儿童。第二部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免疫逃逸机制初步探讨目的: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这部分主要探讨母亲为HBs Ag携带者所生新生儿在主被动免疫后仍然发展为慢性感染的高危因素,为进一步控制乙肝病毒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MTCT)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母亲及孩子均携带HBs Ag、母亲携带HBs Ag而孩子健康和母亲及孩子均健康的母亲血液提取RNA,RNA经逆转录为c DNA后通过RT2 Profiler PCR Array和Affymetrix Prime View Human Gene Expression Array筛选具有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参与固有免疫反应的84种关键基因筛查中共有11个基因有差异表达,其中上调的有9个,下调的有2个。人表达谱芯片可检测的基因数有20000个,通过分析发现8种可能与HBV母婴传播相关的基因,其中有1个基因表现为上调,7个基因表现为下调。结论: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固有免疫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细胞迁移、血管生成、凋亡、癌症发生等多种生物过程,它们可能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需更多标本验证这一结果并发现可能的机制。(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黄娟,隋晓梅,王怡男,单虎[3](2016)在《犬瘟热病毒疫苗免疫逃逸株的血凝素基因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弄清是否有新基因型犬瘟热病毒出现,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免疫水貂、狐狸和犬进行了犬瘟热病毒检测,扩增了病毒核衣壳基因和血凝素基因(H),并对13个犬瘟热病毒山东株(8株貂源,2株狐狸源,3株犬源)血凝素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13个犬瘟热病毒山东株之间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1%~100.0%,均为Asia-1型,这也是我国目前水貂犬瘟热病毒唯一的基因型。与2012年之前的犬瘟热病毒中国分离株及疫苗株相比,13个毒株H基因有4个氨基酸的一致性变异,即P200S、M263I、I542N和Y549H,N-糖基化位点比Onderstepoort株多6或7个,比CDV3株多3或4个。抗原性分析表明,与疫苗株相比,13株山东株在540-549位氨基酸出现一个新的抗原区域,210-230,327-347位的抗原区域也与疫苗株不同,这些变异可能是我国貂狐犬瘟热免疫失败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成成,张立,张文军[4](2015)在《丙肝病毒基因组、免疫逃逸及其疫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丙型肝炎标准疗法(So C)及一些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存在治疗效果欠佳,费用昂贵,副作用多等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丙肝病毒疫苗的研制取得了重大进展。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疫苗能够直接应用于临床,但是丙肝病毒疫苗在治疗和预防丙肝方面仍有巨大的前景。本文将重点阐述HCV基因组结构及特点、相关免疫逃逸机制以及一些颇具前景的候选疫苗。(本文来源于《广东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陈盼,吴星,梁争论[5](2015)在《乙型肝炎病毒疫苗逃逸株及其研究策略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乙肝疫苗的接种为人类控制乙肝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疫苗、核苷类药物的筛选压力下易发生突变成为疫苗变异株,可能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近期建立的HBV体外感染系统为研究疫苗逃逸株对乙肝疫苗保护人群的潜在威胁提供了工具。本文对HBV疫苗逃逸株及其研究策略进行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李自青,刘宏[6](2011)在《肺癌免疫逃逸机制与肺癌疫苗》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肺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癌细胞通过表面抗原的改变、MHC-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异常、树突状细胞功能缺陷以及肺癌细胞高表达FasL等机制实现了免疫逃逸。肺癌疫苗是针对肺癌免疫逃逸机制而设计的生物制剂。目前正在研制的肺癌疫苗主要有合成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转基因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几类。临床试验表明,这些疫苗能激发针对肺癌特异性抗原的主动免疫反应,但临床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本文来源于《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期刊2011年06期)

周坚红[7](2006)在《HPV16E7多肽疫苗对人免疫重建荷SiHa细胞SCID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宫颈癌发生过程中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宫颈癌的发生率为妇科恶性肿瘤之首,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目前对宫颈癌的治疗包括放疗、手术、化疗等,但仍有大量的患者复发而死亡,而对那些复发病例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手段。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并以HPV16最为常见。HPVE6和E7持续表达于宫颈癌细胞,具有免疫原性,是免疫治疗理想的靶抗原。与活的或重组疫苗比较,多肽疫苗可特异地直接针对免疫系统的特异免疫表位。多肽疫苗安全,相对易于临床生产,对较少的免疫表位诱发特异的免疫应答,疫苗治疗的在于提高针对E6和E7病毒蛋白的细胞免疫反应,从而清除HPV感染的细胞。但目前尚不能体外培养HPV,而且HPV具有严格的种族特异性,限制了HPV动物模型的使用。以细胞和体液严重联合免疫缺陷为特征SCID鼠的发现,在SCID鼠体内人免疫功能重建的成功,实现了在动物体内研究人类免疫细胞和人类肿瘤的关系。 虽然有迹象表明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宫颈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但是HPV相关肿瘤发病过程中免疫应答所起的作用并不清楚。尽管已有多种宫颈癌HPV疫苗研发的报道,其中部分已进入临床验证,但从现有资料来看,大多疗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与肿瘤细胞逃逸宿主免疫监视有密切关系。这种免疫逃逸是由于肿瘤细胞所行使的防御机制和/或宿主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可以归纳为两种机制即肿瘤细胞的被动免疫逃逸和肿瘤细胞的主动攻击。 肿瘤细胞被动免疫逃逸的机制主要为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分子和低表达MHC分子。MHC-Ⅰ类分子在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和效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D99可调节MHC-Ⅰ(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4-01)

熊思东,徐薇[8](2002)在《疫苗接种导致免疫逃逸:艾滋病疫苗研究中的新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的基因突变是一普遍存在的现象。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导病毒基因突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近一半以上的艾滋病病人经常规抗HIV化学药物治疗后,可引起HIV结构或非结构基因的改变,导致耐药株的出现及治疗效果的下降。疫苗接种通过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应答,可抵抗病毒的感染、复制及致病,同时也被认为是一防治基因突变及耐药株出现的有效方法。在已广泛使用的疫苗中,尚未见(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期刊2002年01期)

MancaF,徐葛林[9](1995)在《HIV免疫逃逸突变株:超变异病毒的超变异疫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产生突变株并逃避免疫应答的机理.提出了顾及病毒变异性的候选疫苗的设计和几种方法.理想的突变株含有包括B和T表位的多个突变,复合突变的可能性随感染细胞数增多而增加.HIV的免疫抑制活性与逃逸突变株数量的增加可能具有协同作用.本文提出用与载体蛋白结合的HIV中和区变异株的混合物为免疫原以利用预存的辅助性T(Th)细胞记忆,从而使免疫系统能预期、而不是再现HIV突变,更在于产生广谱抗体以抵抗大多数现存的或潜在的变异株.(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期刊1995年03期)

龙尧[10](1991)在《疫苗诱导的乙型肝炎病毒逃逸突变株》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意大利,44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接触者(包括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婴儿)按标准程序进行被动和主动免疫接种后HBsAg阳转,其中32例还有HBV复制的其他标志。这44人在HBsAg阳转之前均对疫苗产生良好的应答,但后来却出现了HBV复制的标志。为解释这一现象,作者选择其中1例HBeAg阳性的患儿及其母亲进行HBV-DNA序列分析,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其特征。(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期刊1991年04期)

疫苗逃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一部分1-16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变化规律分析目的: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atitis B Virus,HBV)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接种政策的实施显着降低了我国一般人群HBV感染率。这部分旨在分析1-16岁住院儿童婴幼儿期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变化规律,评估接种加强针的必要性。方法:根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CMU)临床检验中心对93,326名1-16岁住院儿童乙肝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 Ab),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HBc Ab)的检查结果,分析anti-HBs滴度变化规律及HBs Ag和HBc Ab的携带率。结果:93326名1-16岁住院儿童中HBs Ag和HBc Ab携带率分别为0.48%和4.05%。保护性抗体水平比例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岁年龄组血清保护率最高(90.31%),8岁年龄组最低(45.29%);所有年龄组儿童保护性抗体水平比例在45.29%-63.33%之间除1-3岁年龄组外(90.31%,83.95%和71.82%);绝大部分年龄组中高等抗体反应者比例在5.03%-10.56%之间;所有年龄组中没有发生血清转换的比例在3.33%-25.79%之间;男女之间抗体水平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有明确再接种史儿童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s,GMT)显着高于不清楚是否有再接种及无再接种史儿童,前者与后两者相比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1),不清楚是否有再接种史儿童GMT也显着高于无再接种史儿童抗体水平(p<0.05)。结论:我们通过大样本连续年龄段对出生后在婴幼儿期完成初次免疫接种的儿童调查研究发现1-16岁儿童总体抗体保护率为67.10%,1-8岁年龄组儿童中保护性抗体水平比例从90.31%下降至45.29%,而9-15岁年龄组中其抗体阳性率又从45.46%上升至63.33%,高等抗体水平者比例在大部分年龄组中保持相对稳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或上升。接种加强针会显着增加抗体浓度,对没有发生抗体血清转换者建议再接种加强针,尤其是这些在学校住宿或者家庭成员中有HBs Ag携带者的儿童。第二部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免疫逃逸机制初步探讨目的: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这部分主要探讨母亲为HBs Ag携带者所生新生儿在主被动免疫后仍然发展为慢性感染的高危因素,为进一步控制乙肝病毒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MTCT)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母亲及孩子均携带HBs Ag、母亲携带HBs Ag而孩子健康和母亲及孩子均健康的母亲血液提取RNA,RNA经逆转录为c DNA后通过RT2 Profiler PCR Array和Affymetrix Prime View Human Gene Expression Array筛选具有显着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参与固有免疫反应的84种关键基因筛查中共有11个基因有差异表达,其中上调的有9个,下调的有2个。人表达谱芯片可检测的基因数有20000个,通过分析发现8种可能与HBV母婴传播相关的基因,其中有1个基因表现为上调,7个基因表现为下调。结论: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固有免疫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细胞迁移、血管生成、凋亡、癌症发生等多种生物过程,它们可能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需更多标本验证这一结果并发现可能的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疫苗逃逸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璇.促抗原溶酶体逃逸的肿瘤纳米疫苗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

[2].岳晓媚.1-16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变化规律分析及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免疫逃逸机制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7

[3].黄娟,隋晓梅,王怡男,单虎.犬瘟热病毒疫苗免疫逃逸株的血凝素基因变异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6

[4].张成成,张立,张文军.丙肝病毒基因组、免疫逃逸及其疫苗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5

[5].陈盼,吴星,梁争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逃逸株及其研究策略的初步探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

[6].李自青,刘宏.肺癌免疫逃逸机制与肺癌疫苗[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

[7].周坚红.HPV16E7多肽疫苗对人免疫重建荷SiHa细胞SCID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宫颈癌发生过程中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

[8].熊思东,徐薇.疫苗接种导致免疫逃逸:艾滋病疫苗研究中的新问题[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

[9].MancaF,徐葛林.HIV免疫逃逸突变株:超变异病毒的超变异疫苗[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5

[10].龙尧.疫苗诱导的乙型肝炎病毒逃逸突变株[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1

标签:;  ;  ;  ;  

疫苗逃逸论文-刘晓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