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退火论文-扶晓波

高压退火论文-扶晓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压退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等规聚丙烯,γ相,中间相,nodule结构

高压退火论文文献综述

扶晓波[1](2019)在《中间相聚丙烯在高压退火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及制品的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等规聚丙烯(iPP)是应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热性和可加工性。事实上,iPP材料的多晶态结构对其性能影响很大,而加工过程又是制品的定构过程,因此,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来改善iPP制品性能是一项重要的课题研究。iPP具有多晶相结构,除了常见的α、β和γ相外,中间相iPP的制备及冷结晶行为受到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能帮助人们理解亚稳态聚合物的形成机理,更可能为改善iPP制品的物理性能提供新思路(尤其是透明性和韧性)。本文首先利用快速增压法制备出中间相iPP,随后对其进行了高压退火处理,退火压力为1.25-1.75 GPa,退火温度固定在200℃,结合广角X射线衍射(WAXD)、小角X射线散射(SAX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研究了高压退火条件下中间相iPP的相转变行为。随后,我们利用拉伸装置在线研究了不同方法制备的γ相(高压退火法和慢压法)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分析了晶体结构演化和制品力学性能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增压法制备的iPP中间相在高压退火过程中的相变研究(1)首次发现了高压退火处理可以诱导中间相iPP向γ相转变,该过程很可能是固-固相转变,且相变动力学强烈依赖于退火压力。WAXD检测结果显示:在较低的压力下,相转变速率较快;随着压力的升高,相转变速率逐渐减小,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延长;压力继续增大到或高于某一临界值时(1.6和1.75 GPa之间),退火过程中中间相结构稳定,相变被完全抑制。(2)利用AFM观察到初始中间相与相转变完成后的佰相样品都是nodule结构,退火过程中,中间相的nodule尺寸由8.2 nm减少到7.2 nm。SAXS结果显示:退火过程中样品nodule结构的尺寸变化和γ晶的形成有关,中间相向γ晶转变时,伸直链结构向γ晶特有的交叉结构转变造成了长周期的减小,晶体的完善性和退火时间有关。(3)利用DSC对不同退火压力下的样品进行热分析,发现中间相向Y相转变之前先发生刚性无定型分子链(RAF)的脱玻化,RAF脱玻化温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当RAF的脱玻化温度达到200℃时,RAF结构稳定,相变不会发生。2.慢压法和高压退火法制备γ-iPP的结构-力学性能关系研究(1)慢压法制备的Y相是典型的球晶结构,由大量片晶堆砌形成。而中间相高压退火法制备的γ相没有球晶结构,由nodule晶体堆积而成,晶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周期性排列。实验结果显示慢压法制备的Y相结晶度较高,且晶体完善程度大于高压退火γ相样品。(2)高压退火γ相样品的韧性较好,单轴拉伸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应力发白现象,这是由于γ晶体的nodule结构决定的,细小的nodule状晶体能够有效的分散应力,进而避免应力过度集中的现象。同时,该结构有利于非晶区和晶区间的应力传递,从而抑制空穴和银纹的生成。(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李勇男,向超,殷波,潘东,汤猛[2](2018)在《高压退火气氛对溶液法制备a-IGZO薄膜光学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椭圆偏振光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相同温度下不同退火气氛及压强处理对溶液旋涂法制备a-IGZO光学特性和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退火气氛为O_2时,压强由0.1MPa增加到1.5MPa,薄膜的光学带隙由3.23eV增大到3.31eV,表面粗糙层由6.77nm降低到4.77nm。与N_2气氛相比,1.5MPa O_2气氛下薄膜的光学带隙有所提高,表面粗糙度也有所降低。因此,在1.5MPa O_2气氛下,可以有效降低薄膜内部有机物的残留及缺陷,形成更加致密的非晶a-IGZO薄膜。(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8年05期)

孙润根[3](2018)在《高压退火处理过程中冷轧态Ti26Nb合金再结晶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生物β钛合金因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超弹性等性能,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然而较高的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不匹配问题严重制约着β钛合金临床应用。因此,探索降低β钛合金弹性模量的方法对拓展其临床应用空间具有巨大意义。本文以Ti26Nb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高压固溶处理过程中冷轧变形合金微观结构演化规律,分析β钛合金高压再结晶机制。并对高压固溶处理后的β钛合金进行时效处理,探索一种基于高压再结晶的降低β钛合金弹性模量有效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高压固溶处理对β钛合金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常压固溶处理后钛合金由单一的β相组成,而高压固溶处理钛合金为α"β相。固溶处理过程中,压力越高、时间越短,α"体积分数越高,微观组织越细小;弹性模量和显微硬度越低。2.研究了高压固溶处理过程中β钛合金的再结晶行为。研究表明,高压固溶处理可显着阻碍β钛合金再结晶进度。压力越高,再结晶晶粒尺寸越小;再结晶激活能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其中,再结晶激活能(Q)与压力(P)之间的关系可描述为:(?)3.研究了高压固溶处理钛合金的时效行为。研究表明,5GPa固溶处理得到钛合金,经30min常压时效会析出α相。60min时效后,α消失,β晶粒破碎,α"体积分数升高,硬度和弹性模量相比上一阶段30min时效,均出现了一定下降。90min时效后,β晶粒全部破碎,显微结构出现大量α"针状结构,硬度和弹性模量相比上一阶段60min时效,再次出现降低。整体而言,弹性模量会在服役中短期升高,但会慢慢降低,最后下降至略高于高压固溶处理组织水平。(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5-13)

王超[4](2017)在《金属玻璃的高压退火改性及其结构起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晶体材料的周期性结构,玻璃态物质中原子排列长程无序,利用传统的固体物理理论和实验手段很难表征其结构特征,理解玻璃态物质的结构是凝聚态物理领域最具挑战也是最迷人的问题之一。金属玻璃是典型的简单无序体系,为研究玻璃态物质的结构提供了很好的模型体系。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玻璃在结构上存在着纳米尺度的结构不均匀性,由原子排列松散的“类液区”和原子排列紧密的弹性基体组成。但是金属玻璃的无序结构十分复杂,是否还有其他形式的非均匀性存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系统研究。高压处理和退火处理都可以显着改变金属玻璃的结构。本文结合这两种处理手段,首先利用高压退火的方法调控金属玻璃的结构。在高温和高压的耦合作用下,高压退火后的金属玻璃同时具有高能量状态和高密度,但塑性下降,该现象无法用传统的结构非均匀性来理解。随后的研究发现,在高压退火样品中存在着反常结构不均匀性:具有高原子堆积密度的区域散布在具有相对较低原子堆积密度的弹性基体中。利用反自由体积模型和激活能垒理论解释了这种反常结构非均匀性的形成原因和在外加温度下的演化。高压退火可以向金属玻璃中有效引入反常结构非均匀性,为研究其独特结构和对金属玻璃性能影响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反常结构非均匀性对金属玻璃玻色峰这一玻璃态材料的本征性质的影响。在更致密的玻璃体系中观察到了玻色峰升高的现象,并且随着致密化程度的增加玻色峰连续增强。我们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玻色峰增强的结构起源,建立了玻色峰和结构不均匀性之间的联系,并揭示出玻色峰所反映的快原子振动和慢弛豫过程密切相关。最后,本文研究了反常结构不均匀性对金属玻璃动力学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温度退火样品焓弛豫的演化和动态力学分析不同频率下β弛豫峰位置的变化,发现具有反常结构不均匀性的金属玻璃弛豫激活能显着提高,并提出了“负流变单元”的概念以解释其基本动力学特征。总之,本文提出高压退火这种可以向金属玻璃中引入反常结构非均匀性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金属玻璃进行了系统的调控,并表征了调控后的金属玻璃的结构特征,这对理解玻璃态材料的不均匀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本文研究了反常结构不均匀性对金属玻璃热力学性质、动力学性质和玻色峰的影响,这对认识金属玻璃的弛豫机制及探索新的有特殊功能的金属玻璃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期刊2017-05-01)

李晓君[5](2016)在《冷轧态奥氏体钢高压退火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TWIP钢和301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冷轧和高压退火处理。分别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仪、显微硬度计及万能拉伸试验机对两种奥氏体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冷轧态TWIP钢经高压退火处理后(压力为5 GPa,时间为1 h),其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退火温度和时间一定时,随着压力的增加,TWIP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屈强比升高,而延伸率降低;在退火压力和时间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其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屈服强度和屈强比逐渐降低,而延伸率逐渐升高;通过控制高压退火工艺参数(0.5 GPa~5 GPa,500℃~900℃,30 min~120 min),可以获得屈服强度为296 MPa~1584 MPa,抗拉强度为741MPa~1794 MPa,延伸率为0.4%~48.0%;压力升高能导致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发生,压力越高获得的晶粒尺寸越细小;冷轧态301奥氏体不锈钢经高压退火处理后(压力为5 GPa,时间为1 h),其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总体也呈下降趋势;在退火温度和时间一定时,随着压力的增加,301不锈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屈强比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延伸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退火压力和时间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屈强比挣提成下降趋势,而延伸率整体呈升高趋势;在退火压力和温度一定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屈强比先升高后降低,而延伸率先降低后升高;通过控制高压退火工艺参数(1 GPa~5 GPa,400℃~900℃,3 min~60 min),可以获得屈服强度为354 MPa~1337 MPa,抗拉强度为713 MPa~1827 MPa,延伸率为12.3%~56.0%。压力升高,能够促进马氏体向奥氏体逆转变,并且获得更细小的晶粒组织。压力作为主要高压退火工艺参数,通过控制压力可以改变两种奥氏体钢的组织进而改变其性能。(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12-01)

邹春晖,张婷,汤猛,钟传杰[6](2016)在《DUV辅助高压退火对a-IGZO薄膜微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椭圆偏振光谱仪,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深紫外(DUV)辅助高压处理对溶液旋涂法制备的非晶IGZO薄膜微观结构与光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DUV辅助高压退火处理,当退火温度从210℃升高至300℃,薄膜的光学带隙由2.97eV升至3.32eV,而膜表面粗糙层从22.81nm降至5.02nm。300℃-DUV处理的样品与同等压强下300℃无UV处理和350℃退火处理的相比,薄膜的折射率增加并明显地降低了其表面粗糙度,因此,DUV辅助高压退火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有机化合物的残留,促进了成膜前驱基团的迁移,并形成更加致密的非晶IGZO薄膜。(本文来源于《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期刊2016年02期)

科信[7](2015)在《在砷化镓铟晶体管中应用高压退火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和韩国的研究者们研发了一种在氢气下的高压退火工艺,应用于铟镓砷量子阱上的Al2O3/HfO2栅堆迭。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减少界面和边界处的陷阱,减轻它们对晶体管性能和阈值电压可靠性的负面影响。该项实验在平面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容和场效应晶体管上进行,研究者们表示:"我们相信最新推出的高压退火技术对于非平面InGaAs MOSFET,如叁栅极结构,是有重大意义的,通过退火这一操作步骤,可以帮助修复侧壁栅堆迭(本文来源于《半导体信息》期刊2015年04期)

王素梅,张倩,夏国栋,周济[8](2014)在《高压退火技术制备ZrTiO介电薄膜及其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OTFTs)具有质量轻、价格便宜、低温工艺、与柔性兼容等优点,近十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OTFTs器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譬如载流子迁移率较低、驱动电压较高及器件的稳定性较差等。因此,研究高性能的栅介质薄膜应用于OTFTs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常规退火和高压退火两种不同的工艺制备了ZrO2薄膜和ZrTiOx(ZTO)薄膜,研究了薄膜微(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4-11-19)

郭红力,杨焕银,唐焕芳,侯海军,郑勇林[9](2013)在《高压退火对0.65PMN-0.35PT薄膜结构、形貌及电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LaNiO3/SiO2/Si(100)基底上制备了厚度约为250nm的0.65PMN-0.35PT(PMN-PT)薄膜.研究高压氧氛围退火方式对PMN-PT薄膜晶体结构、形貌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经过XRD测试发现,在高压氧气氛围中,温度为400C下退火后的PMN-PT薄膜具有纯的钙钛矿相结构,具有完全的(100)择优取向,且衍射峰尖锐,表明经过高压退火后的薄膜结晶极为充分.SEM表面形貌测试结果显示,经高压退火处理的PMN-PT薄膜表面呈现出棒状或泡状的形貌.铁电性能测试表明:氧气氛围压强4MPa,退火时间4h的PMN-PT薄膜样品具有较好的铁电性能,其剩余极化强度Pr达到10.544μC/cm2,且电滞回线形状较好,但漏电流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其微结构所导致.同时介电测试发现:PMN-PT薄膜样品具有极好的介电性能,其在1kHz下测试的介电常数εr达到913,介电损耗tgδ较小,仅为0.065.(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13期)

徐伟杰,曹大呼,俞强[10](2012)在《尼龙6在高压退火中的晶体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六面顶压机制备了高压退火的尼龙6样品,通过宽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红外光谱等手段,探索了高压退火对尼龙6结晶度以及晶体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在高压退火过程中尼龙6分子链段运动受到压力的限制,材料中晶体的形成主要依靠转氨基反应实现。(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高压退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椭圆偏振光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相同温度下不同退火气氛及压强处理对溶液旋涂法制备a-IGZO光学特性和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退火气氛为O_2时,压强由0.1MPa增加到1.5MPa,薄膜的光学带隙由3.23eV增大到3.31eV,表面粗糙层由6.77nm降低到4.77nm。与N_2气氛相比,1.5MPa O_2气氛下薄膜的光学带隙有所提高,表面粗糙度也有所降低。因此,在1.5MPa O_2气氛下,可以有效降低薄膜内部有机物的残留及缺陷,形成更加致密的非晶a-IGZO薄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压退火论文参考文献

[1].扶晓波.中间相聚丙烯在高压退火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及制品的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李勇男,向超,殷波,潘东,汤猛.高压退火气氛对溶液法制备a-IGZO薄膜光学特性的影响[J].微电子学.2018

[3].孙润根.高压退火处理过程中冷轧态Ti26Nb合金再结晶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8

[4].王超.金属玻璃的高压退火改性及其结构起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

[5].李晓君.冷轧态奥氏体钢高压退火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6

[6].邹春晖,张婷,汤猛,钟传杰.DUV辅助高压退火对a-IGZO薄膜微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6

[7].科信.在砷化镓铟晶体管中应用高压退火技术[J].半导体信息.2015

[8].王素梅,张倩,夏国栋,周济.高压退火技术制备ZrTiO介电薄膜及其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C].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2014

[9].郭红力,杨焕银,唐焕芳,侯海军,郑勇林.高压退火对0.65PMN-0.35PT薄膜结构、形貌及电学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3

[10].徐伟杰,曹大呼,俞强.尼龙6在高压退火中的晶体生长[J].高压物理学报.2012

标签:;  ;  ;  ;  

高压退火论文-扶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