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期议论文以秦为鉴
2022-11-08阅读(886)
问:西汉初期的政治形势
- 答:一、经济穷困
经过统一战争,秦始皇折腾厉害,修坟墓,建长城,铸驰道,击匈奴,开发岭南,每一样都令百姓痛苦。
秦末战争再折腾五六年,全国穷得连刘邦都找不出九匹纯色马。
二、皇权与勋贵诸侯王
刘邦被迫封诸侯王,留下隐患。但也不得不封诸侯王。好不容易消灭大多数异姓诸侯王,刘姓诸侯王再起。汉景帝时,中央政权只直辖15郡,剩余全部是诸侯王所有。
然而,就是这15郡里面,还有大量土地属于公主、列侯的封地。
列侯集团同样威胁皇权。比如汉文帝就是周勃等人拥立,原因就是代王势弱,结果后面列侯们被文景武三个皇帝按在地上擦。
三、外部威胁
首推匈奴。经过战乱,刘邦被迫向已经统一的匈奴低头,此后经过文景治理,汉武帝才有足够的钱粮人口去打击匈奴。
四、思潮争端
开国之后,刘邦被关东儒家排斥。也难怪,刘邦出身低微,估计字都没认全。六国勋贵及儒道等士绅阶层看不起刘邦。
如何治理国家,是刘邦不知道的。
而西汉毕竟是第一非贵族王朝,在努力排除旧贵族势力后,就得引入读书人作为治理国家的官僚集团,也因此,诸侯王、勋贵列侯都在拼命争夺人才。也就七国之乱后,读书人才开始向刘家效忠。 - 答:西汉初期的政治形势
西汉前期的基本政治制度是“郡国并行制”。西汉立国之初,不少功臣宿将为高祖立下了汗马功劳,迫于形势,高祖分封了诸多异姓国,但随着这些异姓国的不断壮大,已然对朝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朝廷便想方设法地将这些异姓国逐一铲除,最后只有长沙国被保留了下来,其余的土地由朝廷直接管辖。
“百代皆为秦政治”是对中国的君主专制的概括,其中汉承秦制可以作为代表。西汉在汉武帝之前的中央体制,是在秦代的制度上有所改动,但仍然是对秦制的延用。汉武帝后来实行了一些调整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巩固了君主的统治。
西汉建立于公元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史称汉高祖。由于秦末的暴政和战争等一系列影响使得汉初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田地荒芜,经济萧条,时局不景气。汉初时期,朝廷便借鉴秦朝短命亡国的先例,对历代国家的兴亡进行反思,确立治国思想和恰当的国策。由于秦朝的灭亡到汉朝的建立耗时不长,百姓适应秦朝的政策,所以汉初仍然承袭了秦朝的政策,这便是“汉承秦制”,但有所不同的是,汉朝的统治机构和各项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善和严密,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
汉初的中央官制与秦朝大同小异,政治上沿袭了秦时以郡县制为主干的中央集权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太尉、少付、宗正、太仆在九卿中仍是原来的官名,其他的称号虽有改动,但职守却与秦时的大体相同。郡县和县以下基层组织各级官员的事务也与秦时基本相同,只有郡守和郡尉改称太守和都尉。 - 答:西汉的政治制度是怎么样的
最佳答案
西汉的政治制度又分为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
1、中央制度:
又叫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出于加强皇权、弱化相权的目的,设立内朝逐步对相权进行削弱,并通过频繁更换宰相以及以细事诛杀宰相来加强皇权、树立自身对中央政权的控制。内朝的设立在完成上述目的之后,在汉武帝统治期间对外战争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内朝作为一项制度其自身的就不是完善与成熟的。内朝具有根源于皇权的巨大的依附性,脱离皇帝领导,内朝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权力机构存在。
同时,宰相不得过问内朝事务,也使得内朝成为政权内部一个相对于外朝的独立单位。除了丞相制度外,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军事、政务和监察,与丞相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郡县官制承袭秦代,封国官职仿照中央。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仍为乡、里。这样就恢复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统治机构。
2、地方制度:
汉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郡国同级。以上就是西汉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西汉的政治制度基本是在秦朝的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改革的。所有,又史称“汉承秦制”。 - 答: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国的梦魇。历经楚汉相争、西汉初期的经济穷困,北方匈奴再次大规模南下,当真是亡我之心不死。汉武帝时期,匈奴成势,西汉王朝也如曰中天,一场大规模长距离的大反击正式展开。卫青、霍去病的大军穿越高山草原,深入沙漠戈壁,对匈奴展开了剿匪式的追击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骠骑大将军(骑兵总司令)霍去病的壮士情怀就是当时中国民族的反击决心,千古之下,依然令人血脉贲张。历经十余年大战,汉军北出到燕然山、狼居胥山( 今乌兰巴托)、贝加尔湖(汉人叫做北海,苏武牧羊守节的地方),西边进击到葱岭、塔里木河、阿拉木图一带。堪称万里征战之壮举。至此,匈奴之患终于基本从中国历史上消失。这次的反击是有限扩张最大的一次,非但彻底巩固了阴山草原等匈奴游击区,向北推进到沙漠边缘,而且占领了全部河西走廊与青海新疆部分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汉人的生存空间第一次大规模伸展,几乎夺取了匈奴两胡的全部边缘根据地。
西汉王朝建立在长期社会动乱的废墟上,但经过高、惠、吕后、文,景时期至武帝初年的休生养息,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西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严重的抑商思想,在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中,是非常突出的。汉高祖沿袭了秦王朝重农抑商的政策,传至孝惠、吕后、孝文、孝景,虽然历朝都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席上“弛商贾之律”,但是,总的来说,重农抑商的传统却从未废弃。到景帝统治时期,商贾的政治地位仍很低下,孝景后元二年(公元前一四二年),即景帝逝世的前一年,下诏:“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宦(一万钱为一算),谦士算不必众。有币籍不得宦,无訾又不得宦,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宦。”从这条诏令中可以看出,商贾在政治上还受“不得宦”的歧视和压迫。
问:西汉初期与秦朝实行的政治政策有何不同?取得了什么效果?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 答:地方制度
秦是郡县制 西汉初年刘邦分析秦亡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分封诸侯,所以实行郡县与封国制并行。到汉武帝实行附益之法和推恩令来逐渐限制各王国的权利
郡县与封国制并行是倒退的
不同秦朝完全是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两制并行。汉初,地方上同样是汉承秦制,又有所发展,为巩固封建统治,实行郡国两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后诸侯国威胁中央皇权,景帝至武帝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主干知识: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长官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尚官,东汉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 答:秦汉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定时期 秦初秦始皇设郡县 立三公九卿 开创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先河 加强了中央集权 地方官吏由皇帝统一任免 不得世袭 但后期秦王暴政过分加强了专制集权令百姓苦不堪言 专制主义制度遭到一定损坏 汉制多沿用秦时政策 但为防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汉武帝设与宰相等三公九卿相对的中朝 选贫寒有才之士担任要职 地方增设刺史为监察官员 中央继续沿用秦时部分制度 西汉前期几位能君为汉朝几百年的昌盛奠定了基础 使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
求采纳 - 答: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制,而秦朝是郡县制。好的效果则是有效的巩固了刘汉王朝的统治,不利的则是郡国实力过大对中央造成了威胁,(例如七囯之乱),至于道理嘛,是两个方面,一个则为高祖刘邦对郡县制的反省,另一个则为汉武帝推恩令颁布的意义
问:吸取秦朝灭亡教训的西汉,都做了什么样的措施?
- 答:汉朝建立以后,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分封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其他的都继承了秦朝的制度。
- 答:汉朝建立以后,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少赋税和徭役,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 答:西汉的前几个皇帝基本上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策略,减轻百姓负担,缓和各方面的矛盾,不做大规模的工程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