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人寿险代理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个人寿险代理人,基本法,权利义务不对等
个人寿险代理人论文文献综述
张阳阳[1](2013)在《我国个人寿险代理人制度实践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人寿险代理人在保险人的授权范围内代办寿险业务,是连接保险人和投保人的重要桥梁。但随着保险市场二十多年的发展,基于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个人寿险代理人制度也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个人寿险代理人留存率不高、低收入代理人税赋重以及高素质人才少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当在个人寿险代理人的权利义务不对等,且其合理要求被漠视的情况下,个人寿险代理人才会更容易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谋求自身的利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此,应从以下叁个方面完善个人寿险代理人的权利义务: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个人寿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解决目前个人寿险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委托代理关系和事实劳动现象并存的问题;其次,要加快监管体系的建设,强化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执法力度,增加个人寿险代理人的违规成本;再次,要积极探讨保险公司的管理思路,丰富个人寿险代理人的存在形态。(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期刊2013-12-19)
陈晓映[2](2006)在《我国个人寿险代理人的心理契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员工心理契约研究也成为当今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尽管针对心理契约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在不断增加,而且在其内容、结构、动态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就寿险行业还没有结合其行业特点和特殊的业态进行具体研究。因此,针对寿险这一特殊行业进行的有关代理人心理契约方面的研究就尤显重要。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心理契约进行了理论综述,总结说明了心理契约的测量评定方法。并针对目前我国个人寿险代理人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心理契约对代理人的凝聚作用及离散作用。本论文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问卷分为组织责任、员工责任和离职因素叁个分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分析检查了问卷内容和效度,证明了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其结果说明本量表是一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量表,结果可信、内容有效。论文通过量表的契合度分析,说明代理人与管理者之间在各个分量表中均存在着认知差异;通过差异性分析,说明不同司龄的代理人与员工责任的协作与技能这一衡量构面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他人口特征与各个衡量构面之间并不存在显着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说明组织交易责任、组织发展责任与员工责任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组织交易责任与员工离职因素之间也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本论文旨在探讨我国寿险代理人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内在关系,了解在心理契约内容中代理人与组织之间的认知差距,以及这种认知差距对代理人责任和态度的影响,并指出“心理契约违背”感对于代理人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寿险业个人代理人的激励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6-04-01)
吴博文[3](2005)在《中国寿险代理人个人评估系统设计及新式薪酬分配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寿险代理人目前以个人代理为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个人代理制度遇到了信用危机,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给行业造成了很大的信用风险。本文设计了寿险代理人个人评估系统及新型薪酬分配方案,可有效解决代理信用危机,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期刊2005-04-20)
吴博文[4](2005)在《中国寿险代理人个人评估系统设计及新式薪酬分配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寿险代理人目前以个人代理为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个人代理制度遇到了信用危机,代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给行业造成了很大的信用风险。文章设计了寿险代理人个人评估系统及新型薪酬分配方案,可有效解决代理信用危机,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沿海企业与科技》期刊2005年02期)
个人寿险代理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员工心理契约研究也成为当今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尽管针对心理契约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在不断增加,而且在其内容、结构、动态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就寿险行业还没有结合其行业特点和特殊的业态进行具体研究。因此,针对寿险这一特殊行业进行的有关代理人心理契约方面的研究就尤显重要。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心理契约进行了理论综述,总结说明了心理契约的测量评定方法。并针对目前我国个人寿险代理人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心理契约对代理人的凝聚作用及离散作用。本论文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问卷分为组织责任、员工责任和离职因素叁个分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分析检查了问卷内容和效度,证明了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其结果说明本量表是一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量表,结果可信、内容有效。论文通过量表的契合度分析,说明代理人与管理者之间在各个分量表中均存在着认知差异;通过差异性分析,说明不同司龄的代理人与员工责任的协作与技能这一衡量构面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他人口特征与各个衡量构面之间并不存在显着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说明组织交易责任、组织发展责任与员工责任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组织交易责任与员工离职因素之间也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本论文旨在探讨我国寿险代理人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内在关系,了解在心理契约内容中代理人与组织之间的认知差距,以及这种认知差距对代理人责任和态度的影响,并指出“心理契约违背”感对于代理人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寿险业个人代理人的激励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人寿险代理人论文参考文献
[1].张阳阳.我国个人寿险代理人制度实践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3
[2].陈晓映.我国个人寿险代理人的心理契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
[3].吴博文.中国寿险代理人个人评估系统设计及新式薪酬分配方案[C].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2005
[4].吴博文.中国寿险代理人个人评估系统设计及新式薪酬分配方案[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