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nCl_2 催化下的β-蒎烯与多聚甲醛的反应条件优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赟[1](2020)在《杂原子植入HSZ沸石骨架构建Lewis酸位高暴露分级孔沸石材料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生’沸石分子筛通常由相同的结构单元无序堆积而成,从而形成笼状的结构。这种特殊的笼状结构造就了介孔结构的出现,从而使得微孔沸石分子筛在保留其良好的稳定的基础上又拥有了复合型孔道结构的传递和扩散的优势,这有效地增大反应中大分子与催化活性中心的接触面积,同时改善了微孔沸石分子筛扩散性能。本论文基于HSZ多级孔结构‘共生’沸石分子筛,对新型固体酸催化分子筛材料进行构建并对材料的催化性能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单/双/多层的MWW(框架类型代码)纳米片层晶体无序交错共生具有独特空心巢结构的HSZ(空心巢结构,Hollownest-Structured)材料为基础,首次报道利用钾离子诱导杂原子Zr与多级孔结构HSZ沸石骨架相结合。我们详细地考察了影响合成的各种因素。巧妙地利用了HSZ沸石特殊的片层结构和丰富的晶体表面羟基的特点,让引入的Zr物种以四配位的形式在分子筛高暴露的晶体表面形成高分散孤立的Zr4+open活性位点((Si-O)2-Zr=O)。特殊的片层结构和高分散孤立的Zr4+open活性位点能够使底物分子高效的传质和扩散,从而在保留高催化活性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催化反应过程的效率。(2)比较了不同的合成方法引入Zr物种至分子筛活性位点对于沸石改性后表面酸性的影响。通过利用比拟微米反应器的多级孔结构,使得Zr-HSZ催化剂在β-蒎烯和多聚甲醛的Prins缩合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不同方法合成的Zr-HSZ在Prins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有较大差异,说明高效的催化活性与材料自身的外比表面积、表面酸性等因素密切相关。(3)通过后合成法合成了含有杂原子锡的多级孔结构Sn-HSZ沸石分子筛。详细地考察了影响引入锡物种的因素和β-蒎烯和多聚甲醛的Prins缩合制备诺卜醇的反应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向后合成法的混合溶液中添加少量的碱性模板剂能有利于更多的锡物种与分子筛骨架的缺陷位相结合,合成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4)考虑到矿化剂对一步转动水热合成固体酸催化剂的影响,通过改变引入钒物种的含量和添加不同矿化剂的种类原位构建V-HSZ分子筛,并对合成的Lewis固体酸催化剂进行催化性能探究。研究表明凝胶体系前驱体中添加不同的矿化剂对合成样品的形貌、片层堆叠、表面酸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不同。(5)通过向凝胶前驱体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大分子有机结构导向剂二环己胺(DCHA)实现沸石分子筛的‘插层’。利用不同的物化表征手段和氯丙烯环氧化的探针反应,结果表明向凝胶前驱体中添加不同含量的DCHA能有效的改变HSZ沸石分子筛的形貌和无序交错堆叠MWW纳米片的尺寸,这有利于层间的扩张和实现层状结构沸石的‘免焙烧’概念,验证了层状沸石分子筛的‘插层’方法对于实现‘免焙烧’的理念的可行性。
莫凡[2](2020)在《基于酸性低共熔溶剂[Im:2PTSA]的苯乙烯和甲醛普林斯缩合反应性能》文中指出普林斯缩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碳-碳成键反应,因为其反应灵活、产物多样且经济价值较高而备受关注。工业上普林斯缩合反应主要使用无机酸催化剂,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酸,并带来酸雨,土地酸化等环境问题,同时无机酸还导致设备腐蚀。随着“绿色化学”理念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开发和使用新型绿色的酸性催化剂以取代传统无机酸催化剂。酸性低共熔溶剂(DES)因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得到了重点关注。本文首次将酸性DES用于催化苯乙烯和甲醛水溶液的普林斯缩合反应合成4-苯基-1,3-二氧杂环己烷。选用咪唑和对甲苯磺酸合成的DES[Im:2PTSA]作为该普林斯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基于COSMO-RS模型探讨了液-液反应体系的相互作用与相分离过程,研究了普林斯缩合反应机理与DES的形成步骤和机理。DES对反应的催化作用体现在磺酸基团的布朗斯特酸和对甲醛中羰基碳正离子的亲核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促进了反应速控步骤中3-苯丙醇结构中间体的生成,最终推进了反应进程。对苯乙烯和甲醛的普林斯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在100℃,甲醛/苯乙烯摩尔比4:1,DES用量5 mol%,反应时间3小时的条件下,产物4-苯基-1,3-二氧杂环己烷收率为91.9%。;DES相较离子液体更易制备,且能极大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在经过四次循环后,DES仍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最后对本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
姜晓阳[3](2019)在《D-A反应合成甲基吡喃及其催化剂再生和废水回收》文中认为叶醇是一种香气阈值较低,适用于高端香精的调制配方,能大幅提升香气品质的高端香料。叶醇也主要用于生产乙酸叶醇酯、丁酸叶醇酯、水杨酸叶醇酯等衍生物,形成香蕉、苹果等香型气息。天然叶醇产量极低,主要依靠人工合成,合成技术被日本等国家垄断,我国需要大量进口,价高量少。2-甲基-5,6-二氢-2H-吡喃是使用甲醛-间戊二烯路线合成叶醇的关键中间体,该路线是合成叶醇的最短路线,也是最绿色经济的路线,对它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章以1,3-间戊二烯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采用Diels-Alder反应合成2-甲基-5,6-二氢-2H-吡喃,研究了从催化剂选型和投料比、溶剂选型和投料比、反应温度和时间、搅拌速度、反应压力、阻聚剂等各项影响因素。获得的优化合成工艺为:多聚甲醛:间戊二烯:溴化锌:四氢呋喃的最佳投料质量比为100:270:64.5:200,缓慢升温至140℃,保温反应8h。反应完毕后用氮气将物料从反应釜中压出,经蒸馏回收溶剂,洗涤脱去催化剂,减蒸脱去副产物,得到目标产物,收率不低于65%。第三章开发了经粗蒸脱水、共沸脱水、活化三个步骤再生溴化锌催化剂的回收和再生工艺。溴化锌通过水洗形成的溶液,真空回收70%后,再用塔加甲苯共沸脱水,釜温升至110℃时完成脱水处理,加入氢溴酸活化后,完成催化剂再生,彻底解决溴化锌废水很难处理的问题。
黄晓峰[4](2018)在《松褐天牛气味结合蛋白及化学感受蛋白的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不仅以其自身钻蛀、啃食松树,造成树势衰弱枯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传播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松树的重要害虫。目前已经明确,嗅觉在松褐天牛寻找寄主植物、配偶、产卵场所等行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其嗅觉感受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研究表明,一类水溶性的小分子结合蛋白——气味结合蛋白(OBPs)及化学感受蛋白(CSPs),在昆虫嗅觉识别的第一步扮演关键角色。我们课题组前期通过转录组测序,在松褐天牛中也鉴定出了多个OBPs和CSPs,但对于这些蛋白在松褐天牛嗅觉中的功能并不清晰。为此,以松褐天牛为对象,结合免疫组化、荧光竞争性结合、荧光猝灭、RNAi及行为学测定等手段,探讨了几个OBPs和CSPs在松褐天牛嗅觉中的功能,以期为设计基于OBPs或CSPs为靶标的新的防控技术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如下:1.松褐天牛气味结合蛋白(MaltOBPs)在触角感器中的定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松褐天牛雌雄虫触角感器并明确了主要的感器类型;利用体外表达纯化的气味结合蛋白(MaltOBP9,MaltOBP10,MaltOBP19,MaltOBP24)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收集血清分离提纯多克隆抗体(anti-MaltOBP9,anti-MaltOBP10,anti-MaltOBP19,anti-MaltOBP24),并由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最终选用特异性较好的抗体(anti-MaltOBP9,anti-MaltOBP10);免疫组化的结果表明,MaltOBP9与MaltOBP10主要分布于雌雄成虫触角的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以及耳形感器,MaltOBP9和MaltOBP10可能参与普通气味物质以及性信息素的识别过程。2.MaltOBPs基因在触角中的表达及RNA干扰效应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松褐天牛MaltOBPs基因在雌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altOBPs基因表达量随羽化后日龄的变化大且无明显规律,但被检测的5个气味结合蛋白编码基因几乎都在第6-9 d相对高表达,因此我们选取羽化后第5 d的雌雄成虫进行了部分蛋白编码基因的RNA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所干扰基因的dsRNA后,该基因的表达量会在注射后的第3-4 d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并无显着的差异。3.松褐天牛化学感受蛋白(MaltCSPs)的体外表达纯化及结合特性分析通过基因克隆和质粒重组,导入到大肠杆菌的pET30a-MaltCSP7与pET32b-MaltCSP8分别成功表达在菌液上清和沉淀,利用包涵体变复性和镍离子亲和层析成功获得了重组MaltCSP8的纯蛋白。荧光竞争结合分析表明,MaltCSP8与16种气味物质在中性条件下的结合力均高于酸性,且对(+)-柠檬烯氧化物、(+)-β-蒎烯、α-异松油烯、月桂烯表现出很强的结合能力(K4)<10)。荧光猝灭分析表明,16种物质在中性条件下均对蛋白呈现静态猝灭效应;表观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说明MaltCSP8主要在中性环境中与物质发生结合反应,且通过热力学参数推断他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4.松褐天牛雌雄成虫对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为验证与松褐天牛结合蛋白显示较强结合能力的物质对松褐天牛成虫是否具有引诱活性,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松褐天牛对部分物质的行为选择反应。结果表明,1%浓度的(+)-α-蒎烯对松褐天牛雌成虫具有显着的吸引作用;1%浓度的α-异松油烯和月桂烯对松褐天牛雄成虫有明显的忌避作用。
金霖霖[5](2017)在《氢化诺卜基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节油是一种价格低廉、天然可再生的天然产物,它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和β-蒎烯,其中β-蒎烯化学性质活泼,研究者对其活泼官能团进行改性修饰,合成了酰胺类、醚类、酯类以及季铵盐等一系列性能优良的衍生物,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在香料、医药、食品、农业、林业等方面均有报导。季铵盐化合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良好的吸附性和杀菌性等生物活性,对细菌、真菌、藻类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生长都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且在农药和医药界备受关注,其杀生机理与性能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不少的新进展。本文以β-蒎烯为起始原料,经Prins反应,与多聚甲醛反应制得诺卜醇,经催化加氢后进行卤化反应得氢化诺卜基卤代物,再以此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设计合成了23个含氢化诺卜基的季铵盐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以及质谱(MS)等分析技术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化合物的纯度和熔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以80%多菌灵为阳性对照,测定合成的23个季铵盐衍生物对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柑橘茎点霉菌(Phoma citricarpa)、柑橘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ecosporioides)、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actinidia)、枣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mauritiana)5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计算出抑制率,数据通过SPSS和DP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各化合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和毒力回归方程。主要结果如下:(1)将氢化诺卜基卤代物分别与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丁胺和吡啶及其同系物(α-甲基吡啶、γ-甲基吡啶、γ-二甲氨基吡啶)直接反应合成得到了8个氢化诺卜基三同烷基卤化铵(4a4h)和8个氢化诺卜基吡啶类卤化铵(7a7h)。将氢化诺卜基卤代物分别与二甲胺、二乙胺、二正丙胺反应合成氢化诺卜基二烷基叔胺,再将叔胺与苄基卤代物反应合成7个氢化诺卜基二烷基苄基卤化铵(6a6g)。(2)抑菌活性数据表明,这23个季铵盐衍生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抑制效果,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N-氢化诺卜基-N,N-二正丙基苄基碘化铵(6g)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44.6250 mg/L;化合物N-氢化诺卜基-N,N-二甲基苄基碘化铵(6c)对柑橘炭疽刺盘孢菌(EC50=190.8725 mg/L)和柑橘茎点霉菌(EC50=15.4271 mg/L)的抗菌活性均优于80%多菌灵(EC50分别为329.7208 mg/L和436.9541 mg/L);化合物N-氢化诺卜基-γ-二甲氨基吡啶碘化铵(7f)对枣拟茎点霉菌和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EC50)的抑制活性要优于合成的其他化合物。(5)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随化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含苄基的季铵盐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要优于其他两类季铵盐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卤素离子对抗菌活性的影响依次为:碘离子>溴离子>氯离子。
廖圣良,商士斌,司红燕,饶小平,宋湛谦[6](2014)在《松节油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松节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精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α-蒎烯和β-蒎烯是松节油最主要的两个组成成分,以这两个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多种化学反应途径,可以合成众多具有高附加值的衍生化合物。然而,目前对上文提及的化学反应途径的系统介绍仍然比较缺乏。本文对α-蒎烯和β-蒎烯经过加成反应合成衍生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α-蒎烯和β-蒎烯与氢气、水、氯化氢等8类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生成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并简述了这些衍生物的应用研究。展望了未来松节油衍生物合成研究的方向,指出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衍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刘艳[7](2014)在《氢化诺卜基甲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驱避活性研究》文中指出β-蒎烯是我国富产且价格低廉的松节油的主成分之一,对其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合成更多的衍生物,并开发出高活性的昆虫驱避剂,不仅可以增加β-蒎烯深加工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还能提升松节油的经济价值。本文以β-蒎烯为起始原料,经Prins反应、催化氢化、取代等系列反应合成了氢化诺卜基氯和氢化诺卜基溴,再经过Grignard反应、二氧化碳作用并经稀酸水解、酰氯化、酯化、酰胺化等系列反应合成了氢化诺卜基甲酸及其酰氯、酯类和酰胺类衍生物等21个化合物。其中17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并对各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13CNMR)与质谱(MS)分析,表征了结构。以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为试虫,研究了氢化诺卜酸及其酰胺类衍生物、氢化诺卜基甲酸及其衍生物等19个化合物的驱蚊活性。结果显示,N,N-二甲基氢化诺卜基甲酰胺、N-甲基氢化诺卜酰胺和N,N-二甲基氢化诺卜酰胺具有一定的驱避白纹伊蚊活性;使用浓度为20%时,有效保护时间为2.5~3.5 h。以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雄性成虫为试虫,采用滤纸药膜选择法,测试了 45个具有桥环结构的萜类化合物的驱避蟑螂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340 μg/cm2时,氢化诺卜基氯、氢化诺卜基正戊基醚、苯甲酸氢化诺卜酯、氢化诺卜酰胺、N-甲基氢化诺卜酰胺、N-甲基氢化诺卜基甲酰胺等6个化合物有较好的驱避德国小蠊活性,驱避率分别为 71.48%、69.86%、86.48%、61.38%、73.24%、66.10%,驱避率均高于DEET的驱避率(53.61%),其中,苯甲酸氢化诺卜酯的驱避等级达到最高级别(V级),远高于DEET的驱避等级(Ⅲ级)。
高艳清[8](2013)在《β-蒎烯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节油是我国重要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其来源丰富,结构独特,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为松节油的主要组分之一,β-蒎烯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很多潜在的利用价值。本文以β-蒎烯为原料,经氧化、异构、Diels-Alder加成、酯化等化学反应,制备了二氢枯茗酸酰胺、二氢枯茗酸酯、二氢枯茗酸酰基硫脲、二氢枯茗酸肟酯、蒎烯–马来酸酯、蒎烯–马来酸酰胺等六类共45种新化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的六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二氢枯茗酸衍生物进行了抑菌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初步探讨了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松节油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基础。以β-蒎烯为原料,碱性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水和叔丁醇的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合成了诺蒎酸,并首次得到了诺蒎酸的晶体结构。诺蒎酸在硫酸的作用下,脱水,重排开环得到二氢枯茗酸,再经酰氯化、酯化、酰胺化、硫化等反应合成了酰胺、酯、酰基硫脲、肟酯等共36个新化合物,并首次得到了二氢枯茗酸苯酰胺的单晶。通过将β-蒎烯与马来酸酐进行Diels-Alder加成,在蒎烯母环上引入两个羧基结构,并合成了蒎烯-马来酸双酯加成物和蒎烯-马来酸酰胺衍生物。采用平板二倍稀释法,分别选取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产气肠杆菌Escherichia aerogenes)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epidermidi)六种菌株为受试菌种,对合成的二氢枯茗酸酰胺、二氢枯茗酸酯、二氢枯茗酸酰基硫脲、二氢枯茗酸肟酯、蒎烯-马来酸酯、蒎烯-马来酸酰胺等六类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的二氢枯茗酸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二氢枯茗酸肟酯衍生物对六种菌种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性能,具有一定广谱抗菌性,化合物5a、5c、5d、5e、5g对产气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小于16μg/mL,低于三种对照品(新洁尔灭、氨苄青霉素钠、红霉素);除化合物5g外,其他肟酯类化合物对绿脓假单胞菌的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小于2μg/mL;化合物5e、5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μg/mL,与对照品新洁尔灭效果相当;化合物5c、5d、5e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小于8μg/mL,与对照品新洁尔灭和氨苄青霉素钠效果相当。因此二氢枯茗酸肟酯衍生物具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用以筛选抑菌剂的应用价值。二氢枯茗酸酯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除化合物3f、3k、3m、3n外,酯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小于16μg/mL。除化合物4f外,二氢枯茗酸酰基硫脲衍生物对产气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选取了四种肿瘤细胞(分别为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人乳腺癌细胞、人肝癌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为受试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对二氢枯茗酸酰胺、二氢枯茗酸酯、二氢枯茗酸酰基硫脲、二氢枯茗酸肟酯等四类衍生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四种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二氢枯茗酸酰基硫脲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和人结肠癌HCT116肿瘤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表现在化合物4d对人乳腺癌MCF-7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6.58μg/mL,化合物4c对人结肠癌HCT116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6.67μg/mL,均小于100μg/mL。比较了蒎烯衍生物的结构与抑菌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二氢枯茗酸的基本结构是抑菌作用的关键基团。通过比较二氢枯茗酸衍生物上的不同的取代基对于抑菌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二氢枯茗酸衍生物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相同类型的二氢枯茗酸衍生物,分子量越小,含支链取代基越少,抑菌效果越理想。比较了对氨基苯甲酸、二氢枯茗酸衍生物和磺胺类抗菌剂的结构,二氢枯茗酸与对氨基苯甲酸和磺胺类抗菌剂在分子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因此,推断在细胞内,二氢枯茗酸衍生物可能会代替对氨基苯甲酸,从而形成细菌代谢物质的类似物,以细菌拮抗物质的方式发挥抑菌的作用。
王婧[9](2013)在《3-蒈烯的精制及异构化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蒈烯是自然界中少数几种含有三元环结构的手性源化合物之一,主要存在于一些特殊品种的松节油中。在来源于松节油的天然单萜烯类化合物中,3-蒈烯的产量仅次于α-蒎烯和β-蒎烯,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一直以来,国产松节油产品中3-蒈烯的含量都比较低,所以国内至今未有成规模的3-蒈烯资源,近年来,在云南地区发现了较大面积的富含3-蒈烯的思茅松(Pinus szemaoensis),随着此类树种进入采脂期,国内3-蒈烯资源日益丰富,关于3-蒈烯的研究及应用也开始受到国内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提高富含3-蒈烯的松节油资源的利用价值,本文以富含3-蒈烯的松节油为初始原料,对3-蒈烯的精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在获得高纯度的3-蒈烯产品之后,对其异构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异构反应特性进行了总结、对比,最终建立了一条适合于工业生产的3-蒈烯利用途径,为进一步扩大富含3-蒈烯的松节油的利用领域以及提高此类型松节油的利用价值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取得了如下重要结果:采用化学反应与精馏相结合的方法从松节油提取高纯度的3-蒈烯,通过对多种不同反应工艺的综合对比,最后确定了制备诺卜醇与精馏相结合的方式从富含3-蒈烯的松节油中提取3-蒈烯的工艺方法。此工艺β-蒎烯的转化率高,副反应少,且所得产品与3-蒈烯沸点相差大,易通过精馏分离,对3-蒈烯的精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工艺下,纯度大于95%的3-蒈烯的回收率约为40%,纯度大于95%的α-蒎烯的回收率约为50%,纯度大于95%的诺卜醇得率约为70%。与单一精馏工艺相比,此工艺在精制3-蒈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3-蒈烯的热异构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3-蒈烯发生热异构的最佳温度为650℃700℃,小于500℃几乎不发生反应,而高于700℃生成物进一步裂解生成小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趋势增强,热异构的生成产物包括甲苯、二甲苯以及伞花烃等。对3-蒈烯在3种不同类型催化剂作用下的异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蒈烯在无机酸催化下,全部转化为另外4种孟二烯类化合物的混合产物,它们分别为: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以及间-异松油烯;3-蒈烯在铂、钯、镍等金属类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间伞花烃与对伞花烃的混合物,二者的生成量约为7∶2;3-蒈烯在硅铝酸盐类化合物的催化下,生成伞花烃、孟二烯以及甲苯等芳烃化合物的混合物,异构温度低或者催化剂用量小等相对较弱的反应条件有利于孟二烯的生成。而且作为硅铝酸盐类的一种,ZSM-5型分子筛具有较高的促使伞花烃裂解生成甲苯的能力。对3-蒈烯的定向异构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多次试验及工艺优化,最终建立了3-蒈烯异构制备甲苯与间伞花烃混合产物的工艺路线。研究结果表明,该实验的最佳工艺为:以1∶1复合的Pt-Al2O3与ZSM-5型分子筛(SiO2/Al2O3=50)为催化剂,3-蒈烯在280℃下异构转化为甲苯与间伞花烃的混合物,此时原料的转化率为100%,混合产物的得率大于90%,其中间伞花烃的得率约为60%。
高艳清,商士斌,李健,高宏[10](2010)在《诺卜醇、诺蒎酸、诺蒎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由β-蒎烯合成诺卜醇、诺蒎酸以及诺蒎酮的方法,并对不同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了诺卜醇、诺蒎酸、诺蒎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价值。指出利用我国丰富的松节油资源,进行β-蒎烯的深加工,开发萜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展望了β-蒎烯的开发应用前景。
二、ZnCl_2 催化下的β-蒎烯与多聚甲醛的反应条件优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nCl_2 催化下的β-蒎烯与多聚甲醛的反应条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杂原子植入HSZ沸石骨架构建Lewis酸位高暴露分级孔沸石材料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沸石分子筛的发展概述 |
1.3 多级孔分子筛的种类 |
1.3.1 多级孔沸石晶体 |
1.3.2 聚合型沸石结构晶体 |
1.3.3 支撑型沸石复合材料 |
1.4 杂原子微孔分子筛 |
1.5 固体酸催化剂分子筛的合成制备方法 |
1.5.1 自下而上合成法 |
1.5.2 自上而下合成法 |
1.6 沸石固体酸催化剂的酸性 |
1.7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K~+离子辅助原位构建Lewis酸位高暴露的多级孔沸石分子筛及催化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剂 |
2.2.2 Zr-HSZ-K和 Zr-HSZ催化剂的一步转动合成 |
2.2.3 Zr/HSZ催化剂的浸渍法合成 |
2.2.4 实验设备 |
2.2.5 测试分析设备 |
2.2.6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3 材料表征 |
2.4 催化性能研究 |
2.5 K~+离子用于原位构建路易斯酸活性位点的作用机制 |
2.6 小结 |
第三章 合成方法对HSZ分子筛的表面性能及催化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剂 |
3.2.2 Zr-HSZ沸石催化剂的合成 |
3.2.3 实验设备 |
3.2.4 测试分析设备 |
3.3 材料表征 |
3.4 催化性能研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后合成法构建多级孔结构的Sn-HSZ分子筛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剂 |
4.2.2 H-HSZ前驱体的一步转动合成 |
4.2.3 Sn-HSZ沸石分子筛的后处理合成 |
4.2.4 Sn-HSZ沸石分子筛的一步转动法合成 |
4.2.5 实验设备 |
4.2.6 测试分析设备 |
4.2.7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3 材料表征 |
4.4 催化性能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矿化剂对原位构筑具有多级孔V-HSZ的影响及表面酸性修饰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剂 |
5.2.2 V-HSZ-X和 V-HSZ前驱体的一步转动合成 |
5.2.3 沸石前驱体制备催化剂的研究 |
5.2.4 实验设备 |
5.2.5 测试分析设备 |
5.2.6 催化剂活性评价 |
5.3 材料表征 |
5.4 催化性能研究 |
5.5 小结 |
第六章 Ti-HSZ沸石分子筛的合成优化及应用探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剂 |
6.2.2 Ti-HSZ-P前驱体的一步转动合成 |
6.2.3 Ti-HSZ-H的一步转动合成 |
6.2.4 Ti-HSZ-HD的一步转动合成 |
6.2.5 Fe-Al PO_4-5 的合成 |
6.2.6 实验设备 |
6.2.7 测试分析设备 |
6.2.8 电性能测试 |
6.2.9 催化剂活性评价 |
6.3 材料表征 |
6.4 催化性能研究 |
6.5 分子筛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6.6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2)基于酸性低共熔溶剂[Im:2PTSA]的苯乙烯和甲醛普林斯缩合反应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苯乙烯简介 |
2.2 4-苯基-1,3-二氧杂环己烷简介 |
2.3 普林斯缩合反应 |
2.3.1 液体无机酸催化剂 |
2.3.2 固体酸催化剂 |
2.3.3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 |
2.4 低共熔溶剂及其应用 |
2.4.1 低共熔溶剂简介 |
2.4.2 酸性低共熔溶剂及其应用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引言 |
3.2 化学试剂 |
3.3 实验仪器 |
3.4 产物分析 |
3.4.1 产物分析条件 |
3.4.2 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3.4.3 双内标标准曲线的确定 |
3.4.4 转化率和选择性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酸性[Im: 2PTSA]DES催化普林斯缩合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4.2.2 低共熔溶剂pH值检测方法 |
4.2.3 普林斯缩合反应实验过程 |
4.2.4 低共熔溶剂再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低共熔溶剂筛选与催化活性比较 |
4.3.2 反应体系分相情况分析 |
4.3.3 低共熔溶剂形成机理与普林斯反应机理 |
4.3.4 反应条件优化 |
4.4 低共熔溶剂循环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应动力学 |
5.1 引言 |
5.2 反应条件和动力学假设 |
5.3 动力学模型 |
5.3.1 反应速率表达式推导 |
5.3.2 反应速率表达式拟合计算 |
5.3.3 不同温度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 |
5.3.4 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D-A反应合成甲基吡喃及其催化剂再生和废水回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Diels-Alder反应简介 |
1.1.1 Diels-Alder反应的机理 |
1.1.2 Diels-Alder反应的催化剂 |
1.2 Diels-Alder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2.1 Diels-Alder反应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
1.2.2 Diels-Alder反应在香料合成中的应用 |
1.3 甲基吡喃合成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甲基吡喃合成工艺的优化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和仪器 |
2.1.2 2-甲基-5,6-二氢-2H-吡喃的合成 |
2.2 产物表征 |
2.2.1 成品企业标准 |
2.2.2 主要成分含量测试 |
2.2.3 水份测试 |
2.2.4 测试结果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的影响 |
2.3.2 原料配比的影响 |
2.3.3 反应溶剂的影响 |
2.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5 阻聚剂的影响 |
2.3.6 反应初始压力的影响 |
2.3.7 小结 |
第三章 废水套用和催化剂再生 |
3.1 绪论 |
3.2 溴化锌废水回收套用实验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废水套用的实施方法 |
3.3 废水回收套用方案的确定 |
3.4 溴化锌催化剂的回收套用 |
3.4.1 回收催化剂套用的影响 |
3.4.2 补加回收催化剂催化D-A反应 |
3.4.3 补加新的催化剂催化D-A反应 |
3.4.4 活化的回收催化剂催化D-A反应 |
3.4.5 添加助剂催化D-A反应 |
3.5 回收催化剂寿命的考察 |
3.6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松褐天牛气味结合蛋白及化学感受蛋白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松褐天牛研究现状 |
1.2 昆虫的嗅觉 |
1.2.1 昆虫的嗅觉感器 |
1.2.2 昆虫的嗅觉相关蛋白 |
1.2.2.1 气味结合蛋白 |
1.2.2.2 化学感受蛋白 |
1.2.3 小分子与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1.2.3.1 荧光竞争性结合 |
1.2.3.2 荧光猝灭 |
1.2.3.3 表观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分析 |
1.2.3.4 热力学参数判断作用力类型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MaltOBPs在触角感器中的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虫 |
2.1.2 所用试剂及试剂盒 |
2.1.3 实验仪器 |
2.1.4 松褐天牛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
2.1.5 MaltOBPs的免疫组织定位 |
2.1.5.1 抗原的制备 |
2.1.5.2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委托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
2.1.5.3 触角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2.1.5.4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1.5.5 Western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 |
2.1.5.6 触角组织的包埋和切片 |
2.1.5.7 切片的免疫组化处理及透射电镜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松褐天牛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
2.2.1.1 刺形感器 |
2.2.1.2 毛形感器 |
2.2.1.3 锥形感器 |
2.2.1.4 耳形感器 |
2.2.1.5 钟形感器 |
2.2.1.6 布氏鬃毛 |
2.2.1.7 Y型感器 |
2.2.2 MaltOBPs的免疫组织定位 |
2.2.2.1 触角蛋白浓度的测定 |
2.2.2.2 WesternBlot |
2.2.2.3 免疫电镜定位 |
2.3 讨论 |
第三章 MaltOBPs基因在触角中的表达及RNA干扰效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虫 |
3.1.2 所用试剂及试剂盒 |
3.1.3 所用仪器 |
3.1.4 TotalRNA的提取 |
3.1.5 cDNA的合成 |
3.1.6 五个MaltOBPs基因在雌雄成虫触角中的定量分析 |
3.1.7 dsRNA的合成 |
3.1.7.1 模板质粒的合成 |
3.1.7.2 模板的合成 |
3.1.7.3 体外转录合成dsRNA |
3.1.7.4 dsRNA的酚氯仿抽提 |
3.1.8 三个MaltOBPs基因的RNA干扰效应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五个MaltOBPs基因在雌雄成虫触角中的定量分析 |
3.2.2 五个MaltOBPs基因的dsRNA合成 |
3.2.3 三个MaltOBPs基因的RNA干扰效应 |
3.3 讨论 |
第四章 MaltCSPs的体外表达纯化及结合特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虫 |
4.1.2 所用试剂及试剂盒 |
4.1.3 所用仪器 |
4.1.4 Total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
4.1.5 MaltCSP7与MaltCSP8编码基因的克隆与重组质粒的构建 |
4.1.5.1 目的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与纯化 |
4.1.5.2 线性载体的制备 |
4.1.5.3 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的重组 |
4.1.5.4 重组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及鉴定 |
4.1.6 MaltCSP7与MaltCSP8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4.1.6.1 重组质粒抽提 |
4.1.6.2 重组质粒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及鉴定 |
4.1.6.3 IPTG诱导融合蛋白试表达 |
4.1.6.4 IPTG诱导融合蛋白大量表达 |
4.1.6.5 表达在沉淀的融合蛋白的变复性 |
4.1.6.6 融合蛋白的镍柱亲和层系纯化 |
4.1.7 蛋白浓度测定 |
4.1.8 MaltCSP8与16种物质的结合作用分析 |
4.1.8.1 荧光探针的适合性测验 |
4.1.8.2 荧光竞争结合 |
4.1.8.3 荧光猝灭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MaltCSP7与MaltCSP8基本信息 |
4.2.2 MaltCSP7与MaltCSP8编码基因的克隆与重组质粒的构建 |
4.2.3 MaltCSP7与MaltCSP8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4.2.4 MaltCSP8的浓度测定 |
4.2.5 MaltCSP8与16种物质的荧光竞争结合 |
4.2.5.1 荧光探针的适合性测验 |
4.2.5.2 荧光竞争结合 |
4.2.6 荧光猝灭 |
4.2.6.1 猝灭类型分析 |
4.2.6.2 表观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分析 |
4.2.6.3 作用力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松褐天牛雌雄成虫对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虫 |
5.1.2 所用试剂及试剂盒 |
5.1.3 所用仪器 |
5.1.4 Y-型嗅觉仪对体外结合能力较强物质的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
6.1 主要结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氢化诺卜基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氢化诺卜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
1.2.2 季铵盐概述 |
1.2.2.1 季铵盐抗菌剂的发展历程 |
1.2.2.2 季铵盐的合成与抗菌活性的研究 |
1.2.3 植物病原菌抑制活性概述 |
1.2.3.1 柑橘致病病原菌及其防治方式研究 |
1.2.3.2 葡萄座腔菌及其防治方式研究 |
1.2.3.3 拟盘多毛孢菌及其防治方式研究 |
1.2.3.4 拟茎点霉菌及其防治方式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氢化诺卜基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原料、试剂与仪器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分析测试仪器 |
2.3 氢化诺卜基三同烷基卤化铵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3.1 氢化诺卜基卤代物的合成路线 |
2.3.2 氢化诺卜基三同烷基卤化铵的合成路线 |
2.3.3 实验步骤 |
2.3.3.1 氢化诺卜基卤代物的合成 |
2.3.3.2 氢化诺卜基三甲基卤化铵(4a,4b,4c,R=CH_3)的合成 |
2.3.3.3 氢化诺卜基三乙基卤化铵(4d,4e,4f,R=C_2H_5)的合成 |
2.3.3.4 氢化诺卜基三正丁基卤化铵(4g,4h,R=n-C_4H_9,X=Br,I)的合成 |
2.3.4 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分析 |
2.3.5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分析 |
2.4 氢化诺卜基二烷基苄基卤化铵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4.1 合成路线 |
2.4.2 实验步骤 |
2.4.2.1 N-氢化诺卜基二甲胺(5a,R=CH_3)的合成 |
2.4.2.2 N-氢化诺卜基二乙胺(5b,R=C_2H_5)的合成 |
2.4.2.3 N-氢化诺卜基二正丙胺(5c,R=C_3H_7)的合成 |
2.4.2.4 氢化诺卜基二烷基苄基卤化铵的合成 |
2.4.3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分析 |
2.5 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卤化铵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5.1 合成路线 |
2.5.2 实验步骤 |
2.5.3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氢化诺卜基季铵盐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1 供试病原菌 |
3.2.1.2 供试样品及试剂 |
3.2.1.3 主要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初筛 |
3.2.2.2 活性较好化合物抑制中浓度EC_(50)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化合物对5 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初筛结果 |
3.3.2 筛选出来活性较好的化合物抑菌结果 |
3.3.2.1 化合物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效果 |
3.3.2.2 化合物对枣拟茎点霉菌的抑制效果 |
3.3.2.3 化合物对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的抑制效果 |
3.3.2.4 化合物对柑橘炭疽刺盘孢菌的抑制效果 |
3.3.2.5 化合物对柑橘茎点霉菌的抑制效果 |
3.3.2.6 80 %多菌灵对5 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谱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氢化诺卜基甲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驱避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昆虫驱避剂的研究概述 |
1.2.2 诺卜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括 |
1.2.2.1 诺卜醇的研究现状 |
1.2.2.2 诺卜醇衍生物的合成 |
1.2.2.3 氢化诺卜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氢化诺卜基甲酸及其酯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路线 |
2.2.3 实验步骤 |
2.2.3.1 诺卜醇的合成 |
2.2.3.2 氢化诺卜醇的合成 |
2.2.3.3 氢化诺卜基氯和氢化诺卜基溴的合成 |
2.2.3.4 氢化诺卜基甲酸的合成 |
2.2.3.5 氢化诺卜基甲酰氯的合成 |
2.2.3.6 氢化诺卜基甲酸酯的合成通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反应分析 |
2.3.2 氢化诺卜基甲酸及其衍生物的物理参数与结构分析 |
2.3.3 氢化诺卜基甲酸酯的结构分析 |
2.4 小结 |
3 氢化诺卜基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
3.2.2 合成路线 |
3.2.3 实验步骤 |
3.2.3.1 氢化诺卜基甲酸的合成 |
3.2.3.2 氢化诺卜基甲酰氯的合成 |
3.2.3.3 氢化诺卜基甲酰胺和N,N-二取代氢化诺卜基甲酰胺的合成通法 |
3.2.3.4 N-取代氢化诺卜基甲酰胺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氢化诺卜基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分析 |
3.3.2 关于反应产物的构型分析 |
3.3.3 氢化诺卜基甲酰胺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结构分析 |
3.4 小结 |
4 驱避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蚊虫驱避活性研究 |
4.2.1 供试材料、仪器 |
4.2.2 试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德国小蠊驱避活性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1.1 试验材料 |
4.3.1.2 试验方法 |
4.3.1.3 溶剂的选择 |
4.3.1.4 数据处理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2.1 初筛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2.2 复筛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和获奖情况 |
作者简介 |
(8)β-蒎烯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3.1 β-蒎烯衍生物的合成 |
1.3.2 β-蒎烯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3.3 构效关系初探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二氢枯茗酸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抗肿瘤活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2.3 生物活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诺蒎酸的合成 |
2.3.2 二氢枯茗酸的合成 |
2.3.3 二氢枯茗酸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
2.3.4 二氢枯茗酸酰胺的生物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氢枯茗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抗肿瘤活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2.3 生物活性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二氢枯茗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3.3.2 二氢枯茗酸酯衍生物的波谱分析 |
3.3.3 二氢枯茗酸酯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氢枯茗酸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抗肿瘤活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2.3 生物活性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氢枯茗酸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 |
4.3.2 二氢枯茗酸酰基硫脲衍生物的波谱分析 |
4.3.3 二氢枯茗酸酰基硫脲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氢枯茗酸肟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抗肿瘤活性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2.3 生物活性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肟的合成 |
5.3.2 二氢枯茗酸肟酯衍生物的合成 |
5.3.3 二氢枯茗酸肟酯衍生物的波谱分析 |
5.3.4 二氢枯茗酸肟酯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蒎烯马来酸双酯加成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实验步骤 |
6.2.3 抑菌活性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马来酸酯的合成 |
6.3.2 蒎烯马来酸酯加成物的合成 |
6.3.3 蒎烯马来酸酯加成物的波谱分析 |
6.3.4 蒎烯马来酸酯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蒎烯马来酸双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仪器 |
7.2.2 实验步骤 |
7.2.3 抑菌活性实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蒎烯马来酸酰胺衍生物的合成 |
7.3.2 蒎烯马来酸酰胺衍生物的波谱分析 |
7.3.3 蒎烯马来酸酰胺衍生物的抑菌活性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二氢枯茗酸衍生物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初探 |
8.1 前言 |
8.2 蒎烯衍生物的结构与抑菌性能 |
8.2.1 蒎烯衍生物对产气肠杆菌的抑制效果 |
8.2.2 蒎烯衍生物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制效果 |
8.2.3 蒎烯衍生物对绿脓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 |
8.2.4 蒎烯衍生物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效果 |
8.2.5 蒎烯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 |
8.2.6 蒎烯衍生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 |
8.3 二氢枯茗酸衍生物抑菌作用的构效关系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
附录B 部分化合物的1H NMR 谱图 |
附录C 部分化合物的 ESI-MS 谱图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3-蒈烯的精制及异构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3-蒈烯资源概述 |
1.2.2 3-蒈烯研究与应用概述 |
1.2.3 3-蒈烯异构反应研究概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3-蒈烯的提取与精制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聚合反应转化β-蒎烯 |
2.2.2 水合反应转化β-蒎烯 |
2.2.3 羟甲基化反应转化β-蒎烯 |
2.2.4 精馏提取3-蒈烯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反应转化法对3-蒈烯精制效率的影响 |
2.3.2 水合反应转化法对3-蒈烯精制效率的影响 |
2.3.3 羟甲基反应转化法对3-蒈烯精制效率的影响 |
2.3.4 精馏工艺对3-蒈烯精制效率的影响 |
2.3.5 两种工艺对比 |
2.3.6 提纯产品3-蒈烯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2.4 结论 |
第三章 3-蒈烯的热异构化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操作 |
3.2.3 产物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产物的GC及GC-MS分析结果 |
3.3.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3-蒈烯的催化异构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操作 |
4.2.3 产物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无机酸催化异构反应 |
4.3.2 铂、钯、镍等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异构反应 |
4.3.3 分子筛、活性白土催化异构反应 |
4.4 结论 |
第五章 3-蒈烯的定向异构化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操作 |
5.2.3 产物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产物的GC分析结果 |
5.3.2 催化剂使用比例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3 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3.4 定向异构反应历程 |
5.3.5 正交设计及结果 |
5.3.6 本工艺的意义 |
5.3.7 产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ZnCl_2 催化下的β-蒎烯与多聚甲醛的反应条件优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杂原子植入HSZ沸石骨架构建Lewis酸位高暴露分级孔沸石材料及催化性能研究[D]. 杨赟. 湖北大学, 2020(02)
- [2]基于酸性低共熔溶剂[Im:2PTSA]的苯乙烯和甲醛普林斯缩合反应性能[D]. 莫凡.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D-A反应合成甲基吡喃及其催化剂再生和废水回收[D]. 姜晓阳. 山东大学, 2019(09)
- [4]松褐天牛气味结合蛋白及化学感受蛋白的功能分析[D]. 黄晓峰.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5]氢化诺卜基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 金霖霖.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6]松节油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J]. 廖圣良,商士斌,司红燕,饶小平,宋湛谦. 化工进展, 2014(07)
- [7]氢化诺卜基甲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驱避活性研究[D]. 刘艳.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6)
- [8]β-蒎烯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抗肿瘤活性研究[D]. 高艳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9]3-蒈烯的精制及异构化反应研究[D]. 王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5)
- [10]诺卜醇、诺蒎酸、诺蒎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高艳清,商士斌,李健,高宏.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