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工夫论论文-郭园兰

朱熹工夫论论文-郭园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朱熹工夫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熹,工夫论倾向,“克己复礼为仁”,诠释

朱熹工夫论论文文献综述

郭园兰[1](2019)在《论朱熹学术的工夫论倾向——以《论语》“为仁”诠释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克己复礼为仁"在清代汉宋之争中成为争点,是儒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朱熹释"克己复礼为仁"之"为仁"为"谓之仁""是仁""见仁""到仁""至仁"等,其诠释"为仁"不是定义"仁",而是借"克己复礼"工夫指示"仁"之本体、境界。"克己复礼"是先前的工夫,是求"仁"之术,"仁"是后至的效果和目标,做了"克己复礼"工夫,"仁"自然水到渠成。透过这一诠释可以看到,朱熹重视工夫实践,反对空谈仁说,其学术具有明显的工夫论倾向。这种工夫论倾向,充分彰显了儒家学说的独特哲学价值,在世界哲学发展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揭示这一倾向,对于平议汉宋之争亦不无裨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哲学史》期刊2019年06期)

王堃[2](2019)在《正心以立公私——朱熹政治文化思想的工夫论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的政治文化思想,可以溯源到其工夫论。工夫以"正君心"为目标,其效果则是使君王的公共领域可以为群臣所讨论与理解,同时使君王将工夫的重点放在修身齐家上。"正君心"的意义主要在于正其伦理、笃其恩义,而君臣纲纪也在此语境中被阐释为使君王以孝慈之心立自家伦常。在士大夫共同致力于工夫的过程中,君王自立其夫妇父子之伦,天下人也随之感而遂通,以实现天下之治。(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论衡》期刊2019年01期)

石磊[3](2017)在《朱熹格物论中的“心学”倾向及其对心学工夫论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熹主"理一分殊",认为理在人(心)亦在物,故内外一理,格外可以明内。朱熹认为人心受到蔽染后依然有见(觉知力),但见得不真实不完全,因其有见而可以格心,因所见不明又必须以格外的方式加以校正补充,其格物论亦由此分为格心中之理和格心外之理两路。朱熹格心的方式与阳明学无异,都是在心念起处辨是非,格外的方式主要为读书和应事接物。朱熹的格物论在本质上格内是根本,格外是对格内的补充。格外在朱熹的理论框架内并不妨碍"心即理""心理合一",故王阳明对朱熹格物论"析心与理为二"的论断并不成立。(本文来源于《学术探索》期刊2017年12期)

王堃[4](2017)在《月映万川:朱熹女性伦理的工夫论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的女性伦理历来是以叁纲五常为主体、坤德为中心而展开的。在程朱理学,尤其是朱熹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相结合的语境下,随着坤德成为重要的实践工夫,女性伦理学得到了极为丰富的发展。朱熹以知行相须、博文约礼、下学上达一系列具有坤德特点的工夫论作为基础,发展出了富有平等意涵的"月映万川"的女性伦理学。女性可以通过同样的知行工夫使天理客体化为自身的明德,由此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形而上学地位;这种形而上学以注重下学、礼卑的工夫论为主体,更能赋予坤德行权责任的实质,为女性伦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现实空间。(本文来源于《国际儒学论丛》期刊2017年01期)

康宇[5](2016)在《朱熹经学诠释视角下的工夫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熹将工夫分为"实践"与"涵养"两个部分,通过"知行"、"读书"、"诠释"等相互关系的探讨,建构出以"体验之学"为特征的经典诠释学说。该学说以工夫论为核心理论,讲究"身心一体"、知行间既有先后又有平行,并兼具"诠释循环"特质。为了突显工夫,朱子修订了儒家读书次第,发明出以"广义实践"为基础的诠释方法。然而,在彰显"主体性实践"的同时,朱子诠释学亦遭遇内在难题,需从"解释的张力"视角化解之。(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6年01期)

吴震[6](2014)在《格物诚意不是两事——关于朱熹工夫论思想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朱熹工夫论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简要梳理朱熹格物论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指出朱熹在建构其工夫理论时,对"二程"的工夫论述有取有舍,凸显出朱熹工夫论思想的独特立场;2.考察朱熹"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这一重要论述,分析其在何种理论企图之下,再叁强调格物在《大学》工夫程序中的首要地位;3.分析伊川"察之于身"的格物论及其与朱熹"反身穷理"之命题的理论关联,在此,朱熹已意识到居敬与穷理应当是一种"互相发"的关系;4.朱熹所言"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之说乃是其工夫论思想的终极之论,此论意味着格物与诚意既可两立又不可分离,但这种不可分离又不具有浑然合一性。朱熹若能坚持格物致知至诚意正心乃同属"明明德之事"的立场,则格物诚意不是两事的观点始能真正落实,由此可以建构起一套义理自足的儒学工夫论的理论形态。(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吴震[7](2013)在《从政治文化角度看道学工夫论之特色——有关朱熹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宋代道学,格物与诚意,何者具有首要地位?这是道学工夫论域中的一大理论问题。历来以为朱熹以格物为《大学》第一义,于是诚意工夫便落为后手。然而当我们将道学工夫论置于政治文化角度来重新审视之际,我们发现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道学家劝导君主应当努力实践的第一序工夫,往往不是格物致知而恰恰是诚意正心。朱熹自述他"平生所学"止有正心诚意四字,这一自述无疑是朱熹工夫论思想之特质的重要写照,由此可以使我们获得有关朱熹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魏志远[8](2013)在《由“格物致知”看朱熹的理学地位——对朱熹心性论和工夫论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牟宗叁以道德形上学为根据,认为朱熹追求"只存有不活动"的道德本体和格物致知的顺取工夫,而将其判为"别子为宗",但是通过对朱熹思想发展脉络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其"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工夫入路与其热衷于义理分析的致思取向有关。而且朱熹提倡的工夫论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由逆觉体证而感知天理境界的弊端,是对先秦以来儒家传统思想的深化和思维水平的提升,在宋明理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庄焕明[9](2013)在《朱熹的工夫论——以修身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熹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蕴含道德伦理的天理,阐述了以修身为中心的工夫论思想。这种思想绝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构建上,还包括人伦道德方面的关怀与践行。朱熹用修身的方式,引导人的道德良知走向正轨,在其过程中逐步地净化人心,通过个体后天不懈的努力,进而改变自然人性本身的不完善。朱熹这种关于修身功夫论的论述也体现他对主体人格美的要求及美的教育,这种美的要求只是更多跟道德伦理联系在一起。(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3年01期)

倪凤英,魏立明[10](2010)在《中庸思想与朱熹理学的工夫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中至为重要的着作,它虽不是孔子亲手所作,是孔子身后由孔子之孙子思写成,但却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中庸》的特点在于其强烈的形而上学色彩,然而它依然是一部典型的儒(本文来源于《山花》期刊2010年02期)

朱熹工夫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的政治文化思想,可以溯源到其工夫论。工夫以"正君心"为目标,其效果则是使君王的公共领域可以为群臣所讨论与理解,同时使君王将工夫的重点放在修身齐家上。"正君心"的意义主要在于正其伦理、笃其恩义,而君臣纲纪也在此语境中被阐释为使君王以孝慈之心立自家伦常。在士大夫共同致力于工夫的过程中,君王自立其夫妇父子之伦,天下人也随之感而遂通,以实现天下之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朱熹工夫论论文参考文献

[1].郭园兰.论朱熹学术的工夫论倾向——以《论语》“为仁”诠释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19

[2].王堃.正心以立公私——朱熹政治文化思想的工夫论诠释[J].中国文化论衡.2019

[3].石磊.朱熹格物论中的“心学”倾向及其对心学工夫论的批判[J].学术探索.2017

[4].王堃.月映万川:朱熹女性伦理的工夫论诠释[J].国际儒学论丛.2017

[5].康宇.朱熹经学诠释视角下的工夫论[J].哲学动态.2016

[6].吴震.格物诚意不是两事——关于朱熹工夫论思想的若干问题[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7].吴震.从政治文化角度看道学工夫论之特色——有关朱熹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J].社会科学.2013

[8].魏志远.由“格物致知”看朱熹的理学地位——对朱熹心性论和工夫论的再认识[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9].庄焕明.朱熹的工夫论——以修身为中心[J].电影评介.2013

[10].倪凤英,魏立明.中庸思想与朱熹理学的工夫论[J].山花.2010

标签:;  ;  ;  ;  

朱熹工夫论论文-郭园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