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流论文-沈城吉,赵忠伟

密度流论文-沈城吉,赵忠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密度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滨海盐沼,孔隙水动力过程,密度流,物理沙槽实验

密度流论文文献综述

沈城吉,赵忠伟[1](2019)在《滨海盐沼密度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盐沼,作为世界上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在维持滨海生态多样性、净化沿海水质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盐沼土壤中的孔隙水动力过程是支撑盐沼生态功能的主要过程之一,深入理解该过程有助于人们更好得保护盐沼,使其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盐沼孔隙水动力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而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盐度差所产生的密度流长期被忽略。本研究基于物理沙槽实验,探讨了滨海盐沼的密度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盐沼地表水盐度高于地下水盐度时,盐沼土壤中的密度流能够产生非稳定指流,且指流在盐沼内陆侧的作用较强。此外,密度流作用下的孔隙水动力过程更复杂,指流的垂直向下移动在局部范围内产生上向孔隙水流。研究还发现,密度流的作用随着孔隙水和地表水的不断混合而逐渐减弱。本论文的发现促进了人们对盐沼孔隙水动力过程的认知,同时能够为制定保护、修复盐沼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9期)

刘润超,黄玉龙,邹洁琼[2](2019)在《火山碎屑密度流沉积机制研究——以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九台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火山碎屑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火山碎屑密度流是一种危险的火山活动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盆地物源供给方式,对其沉积机制的研究具有灾害预防和油气勘探的双重意义。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九台营城煤矿地区白垩系营城组古火山机构保存良好,发育有典型的火山碎屑密度流沉积物。本文在精细刻画火山碎屑岩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的基础上,运用薄片观察和沉积物粒度统计的方法,从物质来源、搬运机制和就位方式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整个沉积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火山学、沉积学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浓度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沉积机制。研究区内的火山碎屑密度流沉积物可以划分为五种微相:①块状熔结角砾凝灰岩微相;②无序含集块凝灰角砾岩微相;③逆粒序或双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④正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⑤韵律层理凝灰岩微相。第一种微相具有熔结结构,可能形成于高挥发分岩浆喷发柱的垮塌,火山碎屑密度流的就位温度较高;后四种微相具有正常火山碎屑岩结构,可能形成于火山口的侧向爆炸,火山碎屑密度流的就位温度中等。沉积块状熔结角砾凝灰岩微相的火山碎屑密度流具有黏性碎屑流的流体特征,沉积物整体冻结就位;沉积无序含集块凝灰角砾岩微相和逆粒序或双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的火山碎屑密度流具有颗粒流的流体特征,沉积物整体冻结就位;沉积正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和韵律层理凝灰岩微相的火山碎屑密度流具有湍流的流体特征,沉积物连续加积就位。火山碎屑密度流的颗粒浓度是一个连续变量,但流体性质可能会发生突变,稀释的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沉积机制符合下部流动边界模型,稠密的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沉积机制符合层流(碎屑流或颗粒流)模型。(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月梅[3](2018)在《例析密度流的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布下了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的舰队,日夜巡逻防守。哪知德军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认识和掌握了该地区一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领忽略了。(1)你认为德军是如何抵达地中海的?(2)英军忽略了什么地理现象?简述这种现象的成因。(3)在图1中标注海峡及其两侧海洋的名称,并画出德军潜水艇往返的行进路线(实线表示进入地中海的方向,虚线表示返回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期刊2018年Z2期)

张朋,尹小玲,赵雪峰,江辽,曾莹[4](2016)在《粘性阶段lock-exchange密度流头部速度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密度流是自然界和工程界常遇的一种流动,实验室里常利用水槽采用隔板抽起方式形成密度流(lock-exchange density current)来研究这类流动的基本特性。以往大量的实验研究成果,包括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由于条件的限制,主要集中在短水槽情况,即实验密度流多处于塌落阶段(slumping phase)和惯性阶段(inertial phase),而保持在粘性阶段(viscous phase)的较少,并且实验多为有限体积密度流,存在一侧边界反射的影响。而自然界中某些密度流如河口盐水可上溯相当长距离,另外,边界反射条件下的研究结论适用范围有限。所以本文通过长距离抽板密度流实验,避减两端边界影响,对粘性阶段的密度流进行重点研究,探讨密度流头部前进速度规律和阻力影响。本实验在80m长、50cm宽的平底玻璃水槽中进行,中部设隔板将水槽均分为各40m的两段,隔板两侧分别放置等深度的染色盐水和无色淡水,盐、淡水静置平稳后,快速抽起中隔板产生密度流。实验设置不同盐度和水深组合的实验组,盐度范围在7.5~20,水深范围在15~35cm。每组观测着色盐水在无色淡水环境中行进,采用人工跟踪计时和拍照等手段,记录和读取盐水头部的纵向位置、相应时间以及高度,进一步得到头部的速度和基本形态尺寸。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随着运动时间和距离的增加,盐水头部高度逐渐减小,头部前进速度下降。拟合分析显示,头部速度与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这与引用较多的Hoult(1972)和Huppert(1982)所提出的公式有所不同。本研究进一步引用水力学和流体力学公式进行假设,对密度流头部速度进行推导,得到头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并利用实验拟合结果计算了阻力系数,分析了密度流在粘性阶段下阻力因子对头部速度的影响,同时采用实验数据对推导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假设具有合理性,理论推导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程度较高。本研究给出了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并由实验证实的粘性阶段密度流头部速度规律和计算公式,并探讨了阻力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计算了本试验条件下的头部阻力系数。(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10-26)

朱丽华[5](2016)在《哈里伯顿BaraLogix~(TM)密度流变性实时自动测量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5月在休斯顿举行的2016海上技术年会中,哈里伯顿公司可实时自动测量钻井液性能的BaraLogix~(TM)密度流变性装置获OTC聚焦新技术奖。在油气田日常钻井作业中,若井下出现流体异常,作业者通常需要依靠精准的钻井液数据来制定最佳作业方案以成功完成钻井作业,许多作业者此时所依赖的钻井液数据差不多已经过了24 h,这些数据已无法代表当前井下流体实际情况,现场(本文来源于《钻采工艺》期刊2016年04期)

任实[6](2016)在《温度分层水库中密度流运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水库修建蓄水后,形成庞大的水域,库区内的水体流动缓慢或趋于静止,在太阳辐射下,水库内的水体在垂向上呈现季节性温度分层的现象。入库水体与环境水体之间存在密度差异和水库水体温度分层的存在,入库水流在温度分层水库中会形成不同形态密度流,包括表层流、间层流和底层流。密度流在水库中运动形态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入流水体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污染物或者泥沙颗粒在水库中的运动和分布,进而影响水质及水生态环境。因此研究温度分层水体中密度流的运动特性,对掌握温度分层水库中营养物质、污染物和泥沙颗粒的输移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实验室内实现水体稳定温度分层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水槽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温度分层水体中密度流运动特性,尤其是间层流的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入流条件和分层条件对间层流形成的影响,探讨了温度分层水体中间层流的运动机理;其次,理论推导了分层强度对间层流运动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进行验证;最后,研究了挟沙水流在温度分层水体中的泥沙间层流现象。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试验水槽中,通过多个加热棒等高度等温度的加热方式实现了环境水体的垂向温度分层,并且垂向的温度分层在横向方向上基本保持一致;研究了温度分层的环境水体下的密度流运动,表明了温度分层是水库中能够产生“夹心层”的间层流运动的基础。2、研究了温度分层水体中间层流的形成过程。理论分析了入流条件和分层条件对分离点深度和间层流厚度的影响,与试验结果一致。以间层流中心的高度来表征密度流的侵入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分层水体中间层流的侵入深度与入流流体的浮力通量和环境水体的分层强度有关。温度分层水体中,入流和温度分层水体之间还存在着温度掺混,温度掺混是导致温度分层水体中的间层流侵入深度较小的主要原因。3、采用立面二维的RNG k-ε模型模拟了温度分层环境水体中的表层流、间层流和底层流运动。研究了不同温度的入流水体在同一温度分层环境下的密度流运动,结果表明入流和分层的环境水体之间的掺混作用对密度流的运动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密度流在温度分层环境下的运动过程中还存在温度掺混。提出了用掺混系数Γ3来定量化地描述密度流在运动过程中的温度掺混,采用无量纲参数Ric来描述掺混作用对密度流运动形态的影响,当Ric>1时,入流水体在环境水体中会形成间层流;当Ric<1时,入流水体会形成底层流。4、理论分析了温度分层强度对分层水体中间层流运动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水槽试验及数学模拟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分层强度下的间层流运动。研究结果表明间层流在分层水库中的运行时间随着环境水体分层强度的增加而减小。5、试验观测了含沙水流在温度分层水体中的泥沙间层流运动。当泥沙颗粒足够细的时候,含沙水流在温度分层水体中能够形成间层流运动。考虑了泥沙颗粒大小对含沙水流运动的影响,建立了模拟温度分层水体中含沙水流运动的立面二维数学模型,并对不同粒径下的含沙水流运动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泥沙颗粒的粒径越小,含沙水流在分层水体中越容易以泥沙间层流的形式运动;当泥沙颗粒的粒径较大时,含沙水流基本上以底层流的形式运动。(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6-05-01)

高增文,薛青美,李宇浩,隋玉柱[7](2016)在《海湾水库蓄水初期的单次往复密度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海湾水库蓄水初期单次往复水平密度流的产生与效应,进行砂质斜坡沉积物与水体之间盐分交换的水槽实验。通过沉积物孔隙水与其上覆水的多剖面电导率动态监测,分析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深水区、浅水区和中心区的边界层单位面积含盐总量。实验结果显示,进水在浅水区沉积物表面产生明显的渗入-溢出现象,浅水区沉积物孔隙水盐分浓度显着低于中心区与深水区同一高度的盐分浓度,深水区初始底边界层含盐量与初始边界层下边界盐分浓度均为最高;这表明进水过程在倾斜沉积物表面产生了前进密度流,水流携带的盐分在坡底累积。水槽进满水后深水区边界层含盐总量与边界层下边界盐分浓度快速降低,并且浅水区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与深水区同一深度水体之间的盐分快速达到平衡;这表明蓄水初期在两者之间形成了返回密度流,从浅水区表层沉积物冲刷出的盐分在密度流作用下再次进入沉积物。为避免再次进入沉积物的盐分在后期继续影响水库泛咸,建议在蓄水结束后尽快实施坡底咸水排除方案。(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6年01期)

郝世峰,楼茂园,杨诗芳,李超,孔照林[8](2015)在《干斜压大气拉格朗日原始方程组的半解析解法和非线性密度流数值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差分方程代替微分方程给大气原始方程组求解带来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半)拉格朗日模式来说质点轨迹的计算与Helmholtz方程的求解是两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气压变量代换,并在积分时间步长内将原始方程组线性化,近似为常微分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半解析解,再采用精细积分法求解半解析解.半解析方法可同时计算风、气压和位移,无需求解Helmholtz方程,质点的位移采用积分风的半解析解得到,相比采用风速外推的计算方法,半解析方法更科学合理.非线性密度流试验检验表明:半解析模式能够清晰地模拟Kelvin-Helmholtz切变不稳定涡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模拟的气压场和风场环流结构与标准解非常相似,且数值解是收敛的,同时,总质量和总能量具有较好的守恒性.试验初步证明了采用半解析方法求解大气原始方程组是可行的,为大气数值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19期)

吴同秋[9](2015)在《密度流的实验演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密度流是指因海水密度沿水平方向的差异而引起的洋流,盐度和温度等方面的差别均能导致密度差别,进而引起密度流,其中以盐度差别引起的密度流最为常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布罗陀海峡被英国封锁,但德国的潜艇仍能较为隐蔽地来回穿过海峡,其原理就是利用密度流:关闭潜艇动力系统以减弱噪音,并下潜20米左右,顺海峡表层洋流进入地中海;而后深潜,又顺海峡深层洋流返回大西洋。这样一个利用密度流的经典案例,能否用实验演示出来呢?我们经过多次努力,不断改进,终于可以清晰地演示密度流特殊的流动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5年11期)

[10](2014)在《科学家揭示火山碎屑密度流变化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莱斯特大学和英国赫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第一次跟踪到火山喷发时,火山碎屑密度流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21期)

密度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火山碎屑密度流是一种危险的火山活动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盆地物源供给方式,对其沉积机制的研究具有灾害预防和油气勘探的双重意义。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九台营城煤矿地区白垩系营城组古火山机构保存良好,发育有典型的火山碎屑密度流沉积物。本文在精细刻画火山碎屑岩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的基础上,运用薄片观察和沉积物粒度统计的方法,从物质来源、搬运机制和就位方式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整个沉积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火山学、沉积学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不同浓度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沉积机制。研究区内的火山碎屑密度流沉积物可以划分为五种微相:①块状熔结角砾凝灰岩微相;②无序含集块凝灰角砾岩微相;③逆粒序或双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④正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⑤韵律层理凝灰岩微相。第一种微相具有熔结结构,可能形成于高挥发分岩浆喷发柱的垮塌,火山碎屑密度流的就位温度较高;后四种微相具有正常火山碎屑岩结构,可能形成于火山口的侧向爆炸,火山碎屑密度流的就位温度中等。沉积块状熔结角砾凝灰岩微相的火山碎屑密度流具有黏性碎屑流的流体特征,沉积物整体冻结就位;沉积无序含集块凝灰角砾岩微相和逆粒序或双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的火山碎屑密度流具有颗粒流的流体特征,沉积物整体冻结就位;沉积正粒序角砾凝灰岩微相和韵律层理凝灰岩微相的火山碎屑密度流具有湍流的流体特征,沉积物连续加积就位。火山碎屑密度流的颗粒浓度是一个连续变量,但流体性质可能会发生突变,稀释的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沉积机制符合下部流动边界模型,稠密的火山碎屑密度流的沉积机制符合层流(碎屑流或颗粒流)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密度流论文参考文献

[1].沈城吉,赵忠伟.滨海盐沼密度流实验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2].刘润超,黄玉龙,邹洁琼.火山碎屑密度流沉积机制研究——以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九台地区白垩系营城组火山碎屑岩为例[J].地质学报.2019

[3].刘月梅.例析密度流的成因[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8

[4].张朋,尹小玲,赵雪峰,江辽,曾莹.粘性阶段lock-exchange密度流头部速度实验研究[C].2016年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6

[5].朱丽华.哈里伯顿BaraLogix~(TM)密度流变性实时自动测量装置[J].钻采工艺.2016

[6].任实.温度分层水库中密度流运动特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6

[7].高增文,薛青美,李宇浩,隋玉柱.海湾水库蓄水初期的单次往复密度流[J].水科学进展.2016

[8].郝世峰,楼茂园,杨诗芳,李超,孔照林.干斜压大气拉格朗日原始方程组的半解析解法和非线性密度流数值试验[J].物理学报.2015

[9].吴同秋.密度流的实验演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

[10]..科学家揭示火山碎屑密度流变化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标签:;  ;  ;  ;  

密度流论文-沈城吉,赵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