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诗意两首论文-何怡文

唐人诗意两首论文-何怡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唐人诗意两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诗乐相和,唐人诗意两首,钢琴演奏,审美意境

唐人诗意两首论文文献综述

何怡文[1](2019)在《从《唐人诗意两首》探究钢琴演奏的中国诗乐审美意境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文学和音乐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成果,其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古诗词,更是与乐应和、因乐升华的典范。关于诗乐本为一体的本质,在认知、欣赏和传播上,是古今一样的。笔者选取徐振民先生创作的《唐人诗意两首》,阐述诗乐相和是如何体现在创作和演绎之中,借此希望在中国传统的诗乐形式与钢琴演奏之间找到一个新的交叉点,在文化层面注入创演的新鲜血液,提升国人的审美意境。(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9年07期)

杨子颉[2](2016)在《徐振民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的分析与演奏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独奏曲《唐人诗意两首》是我国着名作曲家徐振民先生,于1998年创作的一部标题性器乐作品。该曲首次在伊斯曼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出时,便获得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本文从钢琴演奏技术的角度出发,分析《唐人诗意两首》的内部结构和演奏难点,从而为演奏者提供经验参考。(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6年20期)

刘媛丽[3](2016)在《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意与演奏》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中国当代着名作曲家徐振民于20世纪末创作的着名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化技巧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中国当代钢琴作品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本文针对钢琴作品《唐人诗意两首》中的第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进行分析。文章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人文素养分析以了解作曲家创作背景、创作思想等等;第二部分通过进行诗意阐述以了解诗人及深入领悟诗词的寓意;最后部分进行演奏分析,在充分了解作曲家、诗人及诗词的前提下对乐谱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可以比较准确的将其演奏出来。另外,本作品无论在技法上还是内容上都非常新颖,通过认识和演奏这首作品,更好的了解当代中国作品的发展趋势,将好的作品发扬光大。(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4)

苗艺璇[4](2014)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与钢琴音乐的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题目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关于文学与音乐的研究。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国的文化精髓,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从它的本质来看,诗需要乐,诗因乐而升华,而传播,而实现感人心的价值,正是这样的本质,使得它与音乐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关系——表达情感、感化人心,由于音乐的价值也同样在于给人以心灵体验,所以,诗与乐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这样一种密切的关系。另外,由于诗自身的韵律性也体现着其音乐性,这使得诗与乐的结合能够创造出更加动人的艺术效果。本文笔者选择的是诗歌的全盛时期——唐代,作为古诗词的代表时期,以研究诗与钢琴音乐的融合,由此,笔者运用徐振民先生所创作的《唐人诗意两首》为例,来阐述古诗词在钢琴音乐中的体现,它包含两首小曲,均以唐代诗人所创诗词为内容进行的创作。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所提出的将古诗词元素运用到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演绎当中,不仅强调诗意体现,且更加重视古诗词各要素与音乐的交融,由此深化了中国古诗词与中国钢琴音乐的结合,并希望将诗乐传统形式运用到中国钢琴音乐中去,这样既能够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演绎,又能够弘扬中国古诗词文化。关于此文,笔者将首先简述中国“诗乐”审美取向;其次以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为例,分析中国古诗词文化与钢琴器乐曲结合的可能性;进而从钢琴演奏的角度分析中国古诗词意境的诠释;最后阐释对中国古诗词元素与钢琴音乐相结合的创作构想。通过此文,笔者希望在未来钢琴艺术领域中能够找到与中国文化之间新的交叉点,为中国风格增添新鲜血液,开创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新篇章。(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4-03-18)

徐维雅[5](2013)在《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的音高结构关系分析(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作品音高材料的分析音高材料是近现代和声中的一个概念,具有极其个性化的特征。在近现代和声中,音高材料包括几种基本的类型。它们是:和音——特定结构的音的纵向集合体。音组——叁个音以上的音程集合体。音列——特定结构模式的音的横向集合体。[2]音响——包括音高在内的多种音乐参数综合而成的音响集合体。但对于近现代的音乐作品来说,作品中的音高材料组成已经超出(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徐振民[6](2013)在《唐人诗意两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3年09期)

徐维雅[7](2013)在《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的音高结构关系分析(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徐振民先生《唐人诗意两首》中的两首作品进行音高材料的综合性分析研究。这部作品由两首乐曲组成,第一首为《登幽州台歌》,第二首为《题破山寺后禅院》。文章共分叁部分,分别从音高核心组织和音高材料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作曲家是如何在作品中将民族化与非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加以融合。第一部分包括民族五声化材料的使用,无调性、多调性的使用以及色彩性对置在作品各部分中安排上的特点,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分析充分地了解作曲家在调式材料安排上的巧思。第二部分包括高迭和弦以及色彩性变和弦理论在作品中的运用,笔者还运用音级集合理论对作品的核心动机材料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借此体现出作品中集合思维与动机思维的多重性融合。第叁部分将徐先生作品中对于现代思维理念的借鉴、对于传统技术手段的执守以及对于总体写作风格上的融合加以概括,借此了解其作品中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材料的融合方式和特点。(本文来源于《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张冰[8](2008)在《跨越古今的畅想——解析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人诗意两首》是作曲家徐振民应美国着名钢琴家,依斯曼音乐学院教授Barry Snyder之约于1998年创作的,1999年3月在该院音乐厅首演。其中第一首《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在幽州台上,眺望苍茫宇宙,慨叹人生的无奈与悲哀。(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08年16期)

刘喆[9](2008)在《徐振民钢琴作品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徐振民是我国当代着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钢琴创作领域硕果累累,如50年代创作的《变奏曲》,60年代的《江苏民歌小曲五首》,90年代的《唐人诗意两首》等。徐振民先生的钢琴作品渗透出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是深邃的思想内容与深厚的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的高度融合。他的创作尊重传统,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的和声语言新颖、细腻,反映出敏锐的和声洞察力和很高的和声品味;他的旋律既保持着应有的基本要素,但又使它得到自由的繁衍和展开。在西方现代音乐浪潮的冲击下,他没有一味地迎合“现代”的潮流,而是坚定地探索自己的路,从而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等等问题上为我们今天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而本文认为,对于徐振民叁部钢琴作品即《变奏曲》、《江苏民歌小曲五首》和《唐人诗意两首》的研究,以及进一步探索这其中的技术演变,对于我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必将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8-03-01)

刘喆[10](2007)在《徐振民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的创作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独奏曲《唐人诗意两首》①是由徐振民创作的一部独特的标题性器乐作品。作曲家透过现代人的视角感悟古人的思想境界与文人气质,在创作中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它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的诗意;高度集中的主题材料;个性化的和声;丰富的织体变化;精湛的、个性化的钢琴写作。(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唐人诗意两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琴独奏曲《唐人诗意两首》是我国着名作曲家徐振民先生,于1998年创作的一部标题性器乐作品。该曲首次在伊斯曼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出时,便获得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本文从钢琴演奏技术的角度出发,分析《唐人诗意两首》的内部结构和演奏难点,从而为演奏者提供经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唐人诗意两首论文参考文献

[1].何怡文.从《唐人诗意两首》探究钢琴演奏的中国诗乐审美意境构造[J].音乐创作.2019

[2].杨子颉.徐振民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的分析与演奏诠释[J].黄河之声.2016

[3].刘媛丽.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意与演奏[D].四川师范大学.2016

[4].苗艺璇.中国古诗词文化与钢琴音乐的融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5].徐维雅.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的音高结构关系分析(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

[6].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J].音乐创作.2013

[7].徐维雅.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的音高结构关系分析(上)[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

[8].张冰.跨越古今的畅想——解析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J].黄河之声.2008

[9].刘喆.徐振民钢琴作品创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0].刘喆.徐振民钢琴曲《唐人诗意两首》的创作技术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

标签:;  ;  ;  ;  

唐人诗意两首论文-何怡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