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侏儒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李斯特,《侏儒舞》,标题音乐,演奏技巧
侏儒舞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莹[1](2018)在《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演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李斯特的标题音乐作品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进行研究,从其标题性与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乐曲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与鲜明的音乐特点展现出李斯特卓越的钢琴技巧及其作品独特的魅力。(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8年21期)
肖瑶[2](2018)在《论李斯特《侏儒舞》音乐内容中他律的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他律是指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是通过音响提供给听众的内容,不能从音响中直接感受到而是听众通过联想或想象获得的内容。文章提出了《侏儒舞》这部经典钢琴作品中部分具有音乐内容的片段,这个内容属于他律性的范畴,并且听众通过想象在脑海里可以描绘出不同的场景。(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8年04期)
毕菲[3](2016)在《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森林的呼啸》与《侏儒舞》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发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音乐创作方面极具创新意识,先后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其中李斯特的两首音乐会练习曲受到一致好评。本文主要研究李斯特《森林的呼啸》与《侏儒舞》这两首音乐会练习曲,分别从叁个章节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写李斯特的生平及其两首音乐会练习曲的创作,首先通过归纳整理与李斯特及其钢琴音乐有关的历史数据,理清和掌握其中的历史脉络,介绍了李斯特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从而引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对李斯特音乐创作的影响,最后阐述了两首音乐会练习曲在李斯特音乐创作中的地位。第二章对李斯特《森林的呼啸》与《侏儒舞》进行了作品分析,分别从曲式结构、旋律、音色、织体、调性、速度、力度七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叁章分别对乔治·齐夫劳、阿劳、乔治·博列特演奏《森林的呼啸》与《侏儒舞》的演奏风格和技术处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本文在探讨该作品的旋律以及调性等方面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了《森林的呼啸》以及《侏儒舞》中所使用的音乐语言的特点,然后根据在进行演奏时的体会,进一步分析这些作品的标题性特点,从而更加深入而全面地掌握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特征。李斯特无论是在音乐创作上还是在个人思想上都充分体现出了浪漫主义的特征,他的两首音乐会练习曲,因为其具有风格迥异的标题、形式多样的调性、散漫灵活的节奏、内容充实的和声织体以及美妙感人的旋律等等而闻名世界。本文始终围绕两首音乐会练习曲进行研究,其中涵盖了创作的社会条件、音乐的本体探讨、不同版本的演奏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在充分掌握李斯特音乐美学观念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该练习曲表达了李斯特对音乐的热爱。(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期刊2016-06-30)
李唐[4](2014)在《探析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的演奏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弗朗兹·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作曲、钢琴演奏以及指挥等方面,都显示了他浪漫主义大师的艺术风范。本文以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作品中的演奏技法和艺术处理进行分析论述,以更好的演绎这部经典之作。(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4年12期)
廉珺伦[5](2013)在《浅析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斯特的《侏儒舞》是其着名的代表作,该曲在曲式结构、旋律以及调式调性上有其独有的特点,在弹奏过程中,应该注意用跳音、顿音、倚音演奏快速的移和用各类双音包括叁度、六度演奏托卡塔式的两手交替等技巧。其在弹奏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都有其难点存在,需要演奏者去注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期刊2013年32期)
管芳芳[6](2013)在《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演奏技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侏儒舞》的演奏技巧、李斯特的突出贡献论述了《侏儒舞》这首作品。李斯特突破了传统练习曲中单调的、冗长的纯技巧性练习,而是以快速的音阶、琶音、双音、倚音、顿音、八度音等交织成一个绚丽多彩的音响世界。(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曾颖[7](2013)在《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的演奏技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数量繁多,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李斯特标题音乐作品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的演奏技法即用跳音、顿音、倚音演奏快速的移动;各类双音包括叁度、六度演奏托卡塔式的两手交替;琶音、分解和弦演奏快速华彩的经过句进行分析,从而展示出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2013年03期)
李璟[8](2010)在《浅析李斯特两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一——《侏儒舞》》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就李斯特《两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一《侏儒舞》从曲式结构、旋律、调式调性、织体、速度与力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这首练习曲的分析与研究,展现这首作品独特的魅力。也能为以后的学习与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0年11期)
周艺[9](2009)在《李斯特《侏儒舞》与格里格《侏儒进行曲》对比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一时期,不同民族的作曲家对于同一事物都有不同的描写;同一创作背景,不同音乐风格的作曲家对于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触。李斯特与格里格同属于浪漫主义时期,在这个以表现个人情感,强调主调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两位伟大作曲家在侏儒这首曲子中都大胆的运用了和声变化,丰富了钢琴的音乐语言,音响效果;大量新创作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这两位作曲家的这两首作品堪称是钢琴艺术史中的两块瑰宝。(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09年21期)
李璟[10](2009)在《《森林的呼啸》与《侏儒舞》》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斯特是19世纪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对音乐勇于追求,敢于创新,创作了大量的标题音乐。李斯特一生写了大量涉及各种体裁的作品,比较有代表的就是李斯特特有的高超技巧的音乐会练习曲,包括《十二首超级技巧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叁首音乐会练习曲》和《两首音乐会练习曲》。这些练习曲以艰深的技术和鲜明的音乐形象着称。包含了大量的李斯特创作的新的、艰难的技术,但是又巧妙的把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本文试图通过对李斯特《两首音乐会练习曲》的作品分析、作品风格以及不同音响版本比较的研究分析,来更好理解并诠释作品。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以文献参考为研究方法,了解李斯特创作音乐会练习曲的背景以及作品介绍。第二章:分别从曲式结构、旋律、调式调性、织体、速度与力度等方面对这两首音乐会练习曲加以分析。第叁章:分别从鲜明的标题、特殊的曲式结构、多变的调性、丰富的和声等方面针对这两首音乐会练习曲风格特征的总结。第四章:介绍各种演奏版本的分析,通过选择合适的音响版本有助于学习者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并提出自己对练习作品的一些体会。(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9-04-01)
侏儒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他律是指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是通过音响提供给听众的内容,不能从音响中直接感受到而是听众通过联想或想象获得的内容。文章提出了《侏儒舞》这部经典钢琴作品中部分具有音乐内容的片段,这个内容属于他律性的范畴,并且听众通过想象在脑海里可以描绘出不同的场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侏儒舞论文参考文献
[1].吴玉莹.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演奏分析[J].黄河之声.2018
[2].肖瑶.论李斯特《侏儒舞》音乐内容中他律的表现[J].黄河之声.2018
[3].毕菲.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森林的呼啸》与《侏儒舞》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6
[4].李唐.探析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的演奏处理[J].黄河之声.2014
[5].廉珺伦.浅析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6].管芳芳.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演奏技巧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7].曾颖.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舞》的演奏技法[J].大舞台.2013
[8].李璟.浅析李斯特两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一——《侏儒舞》[J].黄河之声.2010
[9].周艺.李斯特《侏儒舞》与格里格《侏儒进行曲》对比浅析[J].电影评介.2009
[10].李璟.《森林的呼啸》与《侏儒舞》[D].河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