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验诗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验,诗学,里尔克
经验诗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初,张倩[1](2019)在《“诗是经验”——论里尔克的诗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里尔克明确指出:诗不是情感;"诗是经验"。里尔克的言说意味着告别传统浪漫主义诗学观和他自己早年诗歌创作的方式。但在这种"告别"中,它又仍然保留了浪漫主义的作者本体论观念。里尔克对超主体心性的"经验"的推崇,与传统再现论有类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它不属于"再现"。"经验"的超对象性、超实体性、超概念性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范畴上领会;海德格尔对里尔克的激赏也正因此而发。(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霍一鸣[2](2019)在《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袁可嘉在40年代的一系列诗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其“新诗现代化”的构想中,旨在通过建立“现代诗”的理想形态进而完成对诗歌综合品质的追求。具体而言,又突出地体现在其关于“经验”与现代诗关系的表述上。笔者认为这些表述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可称作一种经验诗学。本文力图从两个角度、叁个方面来阐释其形成语境和内涵旨归,探究其意义和限度。除绪论外共包括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各种语境中考察其经验诗学思想的形成,涉及到时代文化语境,社会现实背景及诗学自身的发展等层面。具体而言,袁可嘉的经验诗学思想是其以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在充满战争和政治较量的历史转折时期作出的诗学选择,包含了对“现代”这一文化现实的回应,以及对当时社会历史现实的独特关怀方式,并在他的“新诗现代化”诗学构想中体现出来。袁可嘉突出“经验”在现代诗中的意义,在克服诗歌中“热情”、“说教”、“感伤”等倾向的同时也促进了诗歌感受力从感觉—情绪层面向经验—意识层面的更具现代性的转化。第二部分则重点阐释其经验诗学思想的内涵旨归。关于袁可嘉“经验”和现代诗关系的表述可以从“经验的获得”、“经验的传达”两方面来理解。放置在他推崇的戏剧主义批评框架内考察,则是通过实现诗歌素材、动力、媒介的戏剧化来实现诗歌整体方向的戏剧化,进而完成对个人与非个人、历史与非历史因素相融合的诗歌综合品质的追求。具体而言,在经验如何获得的问题上,袁可嘉强调的是生活经验与诗歌经验的分野以及生活经验如何转化为诗歌经验的过程,涉及到诗歌与政治等其他社会因素平行关系的建立、想象力的综合等要点。而在经验何以传达方面,他又提供了“想象逻辑对诗歌结构的安排”、“语言弹性的追求”、“意象比喻的特殊构造”以及“客观对应物的运用”等技术发明。在当时的实践中,穆旦的诗歌写作则显现了从这种诗学共识出发却又不止于此的特殊性和丰富性。“用身体思想”的诗歌想象方式使他成为“经验”传达中的“这一个”。第叁部分旨在探究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分别在新诗现代性探索和作为新诗自身“传统”方面的意义和限度。具体而言,其经验诗学关注的是如何在诗歌中用新的感觉、想象方式、语言策略自觉处理个人与时代经验的关系,在对现代主义诗学立场的修正和澄清中完成对新诗现代性具体形态的设想。同时,这种探索的意义和局限也在当时中国社会特殊的现代性问题中得到凸显。而其如何在新诗自身传统的意义上存在,则需进一步在90年代的“个人化”语境中考察其意义的延展和内容的丰富。同时,也要在新世纪以来“经验”愈加贫乏的时代危机中反思其作为一种审美文论的可能和限度。(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8)
杨洋[3](2019)在《中国古代诗学经验中的互文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文性理论产生于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思潮当中,互文性一词第一次由克里斯蒂娃明确提出,经众多学者发展及扩展,其概念不断深入,后有学者区分了互文性的广义与狭义概念。中国古代诗学文本中蕴含着互文性的关系,本文以中国诗歌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互文性关联,通过对具体诗词的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互文性的相关研究结论。本文首先对互文性理论的源流进行梳理,简述巴赫金、T·S·艾略特、罗兰巴特、克里斯蒂娃等人对互文性理论的启示、提出和发展,后对互文性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界定明确应用于中国诗学文本分析中的互文性概念,即本文所使用的互文性概念。在中国而言,互文性体现为一种关联性的思维,关联性是互文性的基础,关联性思维不同于线性的逻辑思维,不是逻辑思维因果群之间的关联,而是一种自然的思维方式。中国存在着这种特别的关联性思维,种关联性思维体现在诗歌的创作之中,从儿时蒙学接触的“对对子”模式到逐渐进行的诗歌创作,都贯穿着一种对应性的思维,这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文本的相似性探究,可以发现这种互文性关系,主要分析体现在诗歌文本上的意象、用典、词语等使用上的类同化特征。本文主要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中国古代诗歌文本的互文性。互文性体现在诗歌文本中,按照诗歌文本的大致类别而言,中国代诗学传统中,诗人日常性经验往往会通过相似化的表达体现在诗歌中,具有类同化的特点。通过文本意象、典故运用、词汇使用的相似、相通、相近的关系来印证出来,本文通过具体的诗歌文本的分析,论述中国古代诗歌文本中的互文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刘延福,周新凤[4](2019)在《论荀学的经验论倾向与功利主义诗学的趋向——对儒学思想的反思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儒家的"歧出",荀子及荀学饱受后儒诟病。荀子站在辩者与立法者的立场上,对儒学进行反思并加以重新构建,目的是使儒学从迂阔而无用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与先验论、唯理论的思孟学派不同,荀学从更加实用的角度构建其哲学思想,带有明显的经验论倾向。荀学的这种特质,不但使其散发出独特的理论光辉,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包括荀子诗学在内的荀学的各个层面,其诗学思想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趋向。(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康永久[5](2019)在《说明文的诗学与政治学——教育学经验研究的另类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学校教科书中,说明文被认为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没有比结构图或设计图更好的说明文。但又从来没人拿结构图或设计图作说明文,可见说明文一定具有比这一定义更丰富的内涵。说到底,说明绝不是简单地客观说明事物、阐明事理,对一个事物的说明一定是基于我们自己的视角,必须有这样的视角才能写出有见地的说明文。而且我们要说明的这个世界并非简单的自然存在,说明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自己所要说明的世界,唯其如此才能对这个世界做真切的说明。所有的"客观说明"都基于一种主观构造,世界在根本上乃是一种符号建构。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教说明文,只能让学生去"客观地"说明这个世界,忘掉自我,忘掉理论和思想,相信这个世界乃是外在于人的意志的自然实体,最终让这种作茧自缚的说明方式,捆住我们所有人尤其是普通人的手脚。(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霍俊明[6](2019)在《“诗人忘不了他的生存”——张执浩的日常诗学与当代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改变我们的语言,首先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圣卢西亚)德里克·沃尔科特幻想一首终极的诗歌——张执浩《糖纸》西班牙的阿莱克桑德雷·梅洛(Vicente Aleixandre Merlo 1898~1984)是张执浩所会心的诗人,他曾在《静待喧嚣过后》(2018)一文中援引这位诗人的话"像我这样的诗人就是我所谓的负有沟通使命的一类,这类诗人想要听到每个人的心声,而他(本文来源于《扬子江诗刊》期刊2019年01期)
王小平[7](2018)在《都市经验与“漫游者”身份意识:论纪弦(路易士)的文学活动与诗学主张》一文中研究指出都市经验影响下现代文人的自我意识与艺术、政治之间有着复杂关系,作为一种现代主义文化资源,都市经验在自由诗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了"现代派"诗人纪弦(路易士)的自由诗观及写作,并参与形塑其文化"漫游者"身份,进而影响其文化立场及审美观念,并在其主导的50年代台湾"现代诗"运动的过程中得以延续。(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8年10期)
庞云芳[8](2018)在《从“诗形”到“诗质”:1940年代穆旦诗学经验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诗的发生及身份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者大都致力于在与古典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的区分中确认新诗的特质和地位。关于现代诗歌经验的形成问题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全面抗战的历史境遇使得穆旦在个人写作自由与现实关切中不断探索诗歌的可能性表达,锤炼了新诗语言的质感。考察1940年代穆旦新诗经验的生成,是对新诗自身传统的探索,对当下诗歌写作如何实现"在地性"应具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李石[9](2018)在《蒋述卓文化诗学理论及批评的当代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诗学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被提出,到9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并被迅速运用于本土文化诗学理论及批评的建构,至今已有叁十多年的历史。文化诗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是90年代以来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译介热潮所催生的产物。与此同时,在重新反思西方理论与中国本(本文来源于《粤海风》期刊2018年03期)
张一玮[10](2017)在《陈设、差异与住宅经验:《雷雨》的空间诗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雷雨》中的住宅空间及其经验参与构成了文学文本的主题、风格、叙事方式和文化内涵,为文学作品的空间诗学解读提供了可能。文学批评者可借助空间、权力和群体心理等方面的探讨,结合西方社会学和哲学领域一部分有关空间或空间经验的论述,形成针对《雷雨》的批评思路。《雷雨》中的住宅空间和陈设透露出社会权力系统的控制力与操控方式,进一步同阶级以及其他社会关系形成关联,在群体与个体心灵之间构建起源于现代性的诗意。(本文来源于《文化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经验诗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袁可嘉在40年代的一系列诗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其“新诗现代化”的构想中,旨在通过建立“现代诗”的理想形态进而完成对诗歌综合品质的追求。具体而言,又突出地体现在其关于“经验”与现代诗关系的表述上。笔者认为这些表述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可称作一种经验诗学。本文力图从两个角度、叁个方面来阐释其形成语境和内涵旨归,探究其意义和限度。除绪论外共包括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各种语境中考察其经验诗学思想的形成,涉及到时代文化语境,社会现实背景及诗学自身的发展等层面。具体而言,袁可嘉的经验诗学思想是其以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在充满战争和政治较量的历史转折时期作出的诗学选择,包含了对“现代”这一文化现实的回应,以及对当时社会历史现实的独特关怀方式,并在他的“新诗现代化”诗学构想中体现出来。袁可嘉突出“经验”在现代诗中的意义,在克服诗歌中“热情”、“说教”、“感伤”等倾向的同时也促进了诗歌感受力从感觉—情绪层面向经验—意识层面的更具现代性的转化。第二部分则重点阐释其经验诗学思想的内涵旨归。关于袁可嘉“经验”和现代诗关系的表述可以从“经验的获得”、“经验的传达”两方面来理解。放置在他推崇的戏剧主义批评框架内考察,则是通过实现诗歌素材、动力、媒介的戏剧化来实现诗歌整体方向的戏剧化,进而完成对个人与非个人、历史与非历史因素相融合的诗歌综合品质的追求。具体而言,在经验如何获得的问题上,袁可嘉强调的是生活经验与诗歌经验的分野以及生活经验如何转化为诗歌经验的过程,涉及到诗歌与政治等其他社会因素平行关系的建立、想象力的综合等要点。而在经验何以传达方面,他又提供了“想象逻辑对诗歌结构的安排”、“语言弹性的追求”、“意象比喻的特殊构造”以及“客观对应物的运用”等技术发明。在当时的实践中,穆旦的诗歌写作则显现了从这种诗学共识出发却又不止于此的特殊性和丰富性。“用身体思想”的诗歌想象方式使他成为“经验”传达中的“这一个”。第叁部分旨在探究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分别在新诗现代性探索和作为新诗自身“传统”方面的意义和限度。具体而言,其经验诗学关注的是如何在诗歌中用新的感觉、想象方式、语言策略自觉处理个人与时代经验的关系,在对现代主义诗学立场的修正和澄清中完成对新诗现代性具体形态的设想。同时,这种探索的意义和局限也在当时中国社会特殊的现代性问题中得到凸显。而其如何在新诗自身传统的意义上存在,则需进一步在90年代的“个人化”语境中考察其意义的延展和内容的丰富。同时,也要在新世纪以来“经验”愈加贫乏的时代危机中反思其作为一种审美文论的可能和限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验诗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初,张倩.“诗是经验”——论里尔克的诗学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霍一鸣.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杨洋.中国古代诗学经验中的互文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4].刘延福,周新凤.论荀学的经验论倾向与功利主义诗学的趋向——对儒学思想的反思与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19
[5].康永久.说明文的诗学与政治学——教育学经验研究的另类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6].霍俊明.“诗人忘不了他的生存”——张执浩的日常诗学与当代经验[J].扬子江诗刊.2019
[7].王小平.都市经验与“漫游者”身份意识:论纪弦(路易士)的文学活动与诗学主张[J].东岳论丛.2018
[8].庞云芳.从“诗形”到“诗质”:1940年代穆旦诗学经验的形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
[9].李石.蒋述卓文化诗学理论及批评的当代经验[J].粤海风.2018
[10].张一玮.陈设、差异与住宅经验:《雷雨》的空间诗学解读[J].文化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