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论文-李晓磊

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论文-李晓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接受美学,十七年,战争小说

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磊[1](2019)在《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切入点,系统研究和梳理“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在“十七年”时期、文革期间以及新时期以来的消费文化语境下,受众群体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与文学创作、传播以及文学规范之间形成的相互制约关系。本文坚持理论阐释与实证相结合,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读者与作者、出版机构互动的文学史料,对各个阶段“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文学接受过程进行总结归纳,研究分析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国家文艺政策和文学规范对文学创作及传播的影响以及原因,同时兼顾文学接受随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期待视野的变化而呈现的不同面貌,对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反应进行阐释。通过对比各个阶段“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文学接受的异同,分析论证为何在不同政治话语环境和文化传播体制下,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所表现的“大众化”特征。本文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十七年”时期,在“工农兵方向”确定为新的文学方向后,诞生了一大批以“工农兵”为主人公,反映他们的革命经历和生活内容,被学界称为“革命历史小说”的作品。其中,通过描写人民军队武装斗争而反映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的长篇战争小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类作品在各个历史时期拥有庞大的受众面,不同时期的读者接受对文学创作、作品传播、文本改编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自“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论争始终贯穿其中,随着“十七年”时期读者意识不断强化,“文艺大众化”的标准被统一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发展了根本性地转变。“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作为“启蒙者”的作者被划分身份等级,成为了“被改造者”,他们必须根据“工农兵”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审美标准调整创作,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第叁,在新的文学规范下,“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作家们不仅是文学创作者,同时也承担着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任,他们必须通过作品向全国民众普及和宣讲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面对“工农兵”读者群体文学素养不高的社会现实,他们必须通过调整叙事策略来进行革命历史的传播和革命意义的宣讲,用作品中所高扬的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和统一全国民众的思想。第四,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从革命经典被批判为“革命毒草”,但为了充分利用作品的影响力达到意识形态灌输的目的,在文化革命激进派的统一组织下,“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通过被“样板化”的改造从而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更为广泛深入的传播,并且达到了进一步净化读者期待视野的目的。第五,新时期以来,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浪潮冲击下,由于“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中的“传奇”因素和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既能向大众普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新中国诞生的意义,缓解大众对信仰缺失的焦虑,又能为商人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也因此随着读者审美趣味的变化而经历了更为娱乐化、大众化的传播。本文通过以上研究,以期整体把握“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在各个历史时期读者接受的状况,反映读者群体的变化对不同阶段文本传播的重要影响,并梳理出读者与作者、文本、出版机构以及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多维张力,作为重新审视“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面貌的一次有意义尝试。(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朱春燕[2](2016)在《从渗透到消退》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间作家创作出的表现、反映中国共产党参与的战争的红色长篇小说,为“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以往研究者讨论“十七年”战争文学时,往往将作家视为丧失主体独立意志、被政治意识形态规训了的创作者,过于忽视作家的主体作用。本论文将视线重新聚焦于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分两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在整理“十七年”间创作长篇战争小说的作者生活、受教育背景的基础上,考察“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作者多重身份的迭加形成的独特主体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对其小说创作产生的作用及影响。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修改改编情况探究作者的主体特征如何被抹杀,又是从哪些方面被抹杀的,以及在作家主体特征消退的同时,作品在何种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某些特征。“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创作者大多拥有相似的受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出身贫苦家庭,亲身参与战争,并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作家。独特的成长经历,使他们充分接受并忠实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并自觉接受文艺政策的指引;战争的亲历性,使他们在获得真实丰沛实践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突破意识形态禁锢,获得某种基于“经验”的自主性;而在他们努力汲取文学滋养的同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部分知识分子气质情怀。这种复杂性的迭加和共振,使得“十七年”长篇战争文学,在“千篇一律”的外表下,其实有着丰富复杂、个性化的细部。当然,随着国家五十年代后期政治思潮的日益“左倾”化,主流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越来越严重,长篇战争小说被不断修改、改编,作品经由自己或集体的修改,经过出于意识形态目的的改编,创作者的身份特征不断被弱化,文本中个人化的元素不断减少,作家们逐渐沦为故事的提供者以及文艺政策的文学阐释者。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闪光”之处,通过了把关人的层层删削改,而顽强地保存下来。这种对特定时期文本的细部的考察,对我们探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3-20)

龚奎林[3](2009)在《“故事”的多重讲述与文艺化大众》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文学”(1949-1966)非常丰富而驳杂,许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既是战争的目击者,又是战争的参与者,积蓄了大量的战争素材。当新中国成立后,特殊的战争经历和稳定的和平环境他们使渴望通过小说创作把昨日战争的艰难和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以及革命意义诉求表达出来。而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精神文化的辅助,因此,唯有借助新文化建构才能把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信仰价值观进行普适性传播,以鼓舞新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于是,战争文艺尤其是长篇战争小说应运而生,成为一种的社会主义文化资本,进而确证社会主义新政权的合法性、有效性与优越性。但是,长篇战争小说文本诞生以后并不是凝固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由生产、流通、接受、反馈组合而成的包括版本修改、艺术(包括曲艺、话剧、戏曲、绘画、音乐、连环画、影视等)改编及传播推广的运动变异的状态,笔者把这种文本演变发展的动态流变过程称为“文本发生学现象”,而本文就是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为此,我们必须回到文学生产、流通、消费的原初场景去梳理文本变异的历史过程,探寻革命意义重组和文化象征资本建构的各种可能性:为什么修改,怎样修改,文本修改取舍背后潜藏着怎样的社会文化心理,为什么改编,怎样改编,作家、意识形态、时代审美与编辑出版之间的复杂博奕是如何进行的。这一系列问题要求研究者不仅考察“重述”与“转述”革命意义的差异与缝隙,更要穿越表象的话语情境和历史场追问它们是如何打造知识范式,从而寻找不同艺术版本的复调对话和文本间性,挖掘出不同话语、不同文化之间摩擦互动的历史以及作家幽暗的心理书写和精神滑变,进而重新阐释文本,丰富文学史的重写。本文结构分为导言、上篇(叁章)、中篇(四章)、下篇(四章)和余论四个部分,主要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时空场域和版本修改与艺术改编两个维度进行文本发生学现象的知识考古和演变探讨。导言对“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半个世纪来的文本传播、版本变异与艺术改编进行了问题归纳,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界定了核心概念“战争小说”、“版本校勘”、“艺术改编”和“文本发生学现象”及“文本发生学现象研究”的理论内核,梳理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进而确立了研究的视角、层次、方法与价值立场。上篇试图对文本发生学现象的起点语境进行必要的外围梳理,阐释承载革命起源与革命意义的“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不断经典化生产和通俗化传播的过程。革命作家的少共精神、军人规范、侠客梦和青年气质等生命体验和创作特质与社会舆论导向建构起战争小说的经典化生产与打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艺报刊、艺术改编、教材教育等进行通俗化传播,由此产生了文本发生学现象。中篇主要以4部长篇战争小说《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红日》、《苦菜花》为个案研究对象,从半个世纪来的文本发生学现象的变迁轨迹考察版本生成、版本校勘、艺术改编和意义传播等问题。《铁道游击队》的版本修改由艺术完善的修改逐渐转向政治规范的继承,而艺术改编则从革命英雄儿女的形象塑造逐渐转向儿女情长的人性叙事,但作者刘知侠在文化与政治的夹缝中也坚守着对民间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保卫延安》版本修改的核心就是使艺术更加完善,使英雄群像更加生动丰满,而艺术改编则是由1950年代重基层英雄形象塑造转向新时期以降的高级指挥者形象塑造。这种重心转移是随着历史评价与文艺观念的互动而变化的。在不同时期,《红日》的版本修改与艺术改编在人性萌动与革命伦理的互为消长中进行取舍,作者及编导者的潜在写作部分消融了革命二元对立的强化。而《苦菜花》的文本发生学现象呈现出家族叙事、叁角恋爱与革命伦理的多重变奏与取舍,女性情感的坚挺在政治规范裂缝中暗含着反抗男权的人格勇气,消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改造”女性的单向度压抑,但1980年代以降的艺术改编重新操纵起男权话语,使得女性情感成为一种“花瓶”式的修辞。下篇则从“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修辞策略、正文本修改、副文本变迁、艺术改编策略四个角度进行共时性的文本发生学现象探询,寻找这种流动叙述的背后缘由、动机以及意义,总结其文本发生规律。重点研究“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革命伦理、历史代述、神话隐喻与审美裂隙的修辞功能,并对小说正文本的修改原因、修改内容和小说副文本的封面画、插图画、内容提要、引语、序言、繁简字、版型等进行总体考察,同时对不同时期不同艺术样式的改编策略进行了挖掘。由此发现作家与艺术改编者在特殊语境下通过文化象征符码和革命意象体系的建构去生产读者所需要的相关革命知识,尽管文化资本在不同语境中会产生意义的滑变,但本质性内核不会发生变化。总之,“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文本发生学现象作为一种“真理”和“经典”的生产、实践、传播与应用的过程,在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依然能够发挥作用,对其研究也永远是未完成状态。而且,文本艺术样态的再次转型、大众传媒的全面介入、手稿等新史料的挖掘、作家作品档案的开禁以及口述史的再现等都给该研究带来广阔的阐释空间。因此,笔者在余论中也提出了当下语境中的红色资源再利用和现当代文献学学科建构的可能与设想。(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9-04-01)

洪何苗[4](2009)在《论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中的“诗”与“歌”》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诗词入文是中国古典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这也是很多中外学者关注的话题,但对于频繁出现在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中“诗”与“歌”的现象,目前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中的“诗”与“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这些“诗”与“歌”的来源进行统计,并就其内容进行整理。其次,具体分析小说中引用“诗”与“歌”的原因:即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传统的影响以及十七年间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推动。接着,阐述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中“诗”与“歌”的文本功能:即塑造人物、形成叙事风格、表达国家意识形态。在文本创作过程中,这四方面功能相互渗透,相互生成。最后,就引用“诗”与“歌”的现象,将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从纵向角度与中国古典小说、五四后新小说进行比较,从横向的角度与十七年长篇农村小说进行比较,试图把握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引用“诗”与“歌”的得与失。将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中的“诗”与“歌”作为研究对象,无疑可以丰富、拓展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十七年”间作家创作出的表现、反映中国共产党参与的战争的红色长篇小说,为“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以往研究者讨论“十七年”战争文学时,往往将作家视为丧失主体独立意志、被政治意识形态规训了的创作者,过于忽视作家的主体作用。本论文将视线重新聚焦于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分两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在整理“十七年”间创作长篇战争小说的作者生活、受教育背景的基础上,考察“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作者多重身份的迭加形成的独特主体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对其小说创作产生的作用及影响。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修改改编情况探究作者的主体特征如何被抹杀,又是从哪些方面被抹杀的,以及在作家主体特征消退的同时,作品在何种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某些特征。“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的创作者大多拥有相似的受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出身贫苦家庭,亲身参与战争,并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作家。独特的成长经历,使他们充分接受并忠实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并自觉接受文艺政策的指引;战争的亲历性,使他们在获得真实丰沛实践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突破意识形态禁锢,获得某种基于“经验”的自主性;而在他们努力汲取文学滋养的同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部分知识分子气质情怀。这种复杂性的迭加和共振,使得“十七年”长篇战争文学,在“千篇一律”的外表下,其实有着丰富复杂、个性化的细部。当然,随着国家五十年代后期政治思潮的日益“左倾”化,主流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越来越严重,长篇战争小说被不断修改、改编,作品经由自己或集体的修改,经过出于意识形态目的的改编,创作者的身份特征不断被弱化,文本中个人化的元素不断减少,作家们逐渐沦为故事的提供者以及文艺政策的文学阐释者。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闪光”之处,通过了把关人的层层删削改,而顽强地保存下来。这种对特定时期文本的细部的考察,对我们探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磊.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朱春燕.从渗透到消退[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龚奎林.“故事”的多重讲述与文艺化大众[D].河南大学.2009

[4].洪何苗.论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中的“诗”与“歌”[D].华东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十七年长篇战争小说论文-李晓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