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大连软件产业产值9.8亿元

2000年大连软件产业产值9.8亿元

一、9.8亿元 大连软件业2000年产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汉[1](2020)在《辽宁省信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产业已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是一国胜出于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重中之重,目前各国都将将信息产业的发展置于重要战略地位。而我国从以电子计算机制造、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为主的基础性信息经济发展到如今,信息经济开始进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主的新时代。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明确的界定,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因此探究创新驱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效率和因素有利于促进信息产业动能转换和更有效率的发展。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桥头堡的辽宁省,在面对新一轮经济形态下,把握住时代脉搏,大力发展信息经济以便经济顺利转型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创新对辽宁信息产业驱动效率和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在绪论中交待了问题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创新与不足,接下来从理论上分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和一般规律,为后文实证分析的角度提供了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次,而后分析和描述辽宁省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创新现状。文章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先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创新驱动辽宁信息产业的效率水平进行测度,而后依据理论部分所提出的三个层面,对影响辽宁省信息产业创新的绩效水平的因素进行概括,并将上一部分所得的超效率值和这些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探究这些因素对创新效率的真实影响水平。最终文章得出的结论为辽宁信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总体平稳,最大的不足指出在于创新的质量不高,存在资源浪费情况。

杨天宇[2](2020)在《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邮轮产业以年均8.2%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然而在邮轮中下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上游邮轮建造产业供不应求、垄断严重的现象。同时,2018年我国首次出现邮轮游客数负增长的情况,标志着我国邮轮产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全球豪华邮轮建造市场的巨大需求给我国邮轮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建造国产豪华邮轮不仅能延长我国邮轮产业链长度,提升综合竞争力,更能与国家相关发展战略相契合,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全新增长极。在建造豪华邮轮的过程中,配套产品成本一般占建造总成本的70%-80%。并且由于分包模式的盛行,对于总装厂而言,建造豪华邮轮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构建大数据平台对配套产品进行物流与仓储管理,以及利用生产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对配套产品的安装进度进行实时跟踪以确保建造进度。因此,无论对建造成本还是对建造环节而言,配套产品在豪华邮轮建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虽然我国尚未建造出一艘国产豪华邮轮,但由于豪华邮轮配套产业属于船舶配套产业的细分产业,其发展模式及特点与船舶配套产业类似,而我国拥有雄厚的造船工业基础及发达的船舶配套产业,因此论文选择豪华邮轮配套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在充分利用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现有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对豪华邮轮配套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展开研究,以期促进其快速发展。论文第三章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欧洲先进国家及日本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的空间布局及发展经验展开了研究,并总结出了相关发展经验启示。考虑到“在船舶配套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豪华邮轮配套产业”这一前提,论文第四章首先对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梳理。其次选择了行业集中度、E-G指数、区位熵等三个产业集群程度测度方法,针对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整体集群程度以及四大集群地区(长三角地区、湖北及重庆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珠三角地区)各自的产业集群程度进行了测算。然后结合定性分析与集群程度测算结果总结出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现存问题。论文第五章首先确定了“充分利用船舶配套产业发展基础”,“一个核心、多极发展”,“错位竞争、协同发展”等三个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总体原则。然后在GEMS模型框架下,从基础资源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水平与辅助产业发展水平、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需求情况、政府支持力度与社会环境等八个方面选取了共计47个指标,构建了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大船舶配套产业集群地区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发展潜力最高,应当选择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的核心空间布局地区。而其他三个地区应当突出自身优势,错位竞争,协同发展。最终构建层次鲜明,结构合理的豪华邮轮配套产业。论文第六章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及未来研究展望。

刘志云[3](2019)在《辽宁省畜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是畜牧业大省,辽宁省畜牧业不仅承担着本省的畜牧产品供应,还是全国畜牧产品的供应基地之一,2016年辽宁畜牧业产值排在全国第5位。2017年辽宁省畜牧业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实现了全年畜牧业增加值612.7亿元的目标,同比增长4.4%。不论是畜牧业产值、还是增加值,均排在全国第七位。肉类、蛋类和牛奶的总产量分别排名第六、第四和第八,人均肉类、鸡蛋和牛奶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一和第十一位。近几年,辽宁省畜牧业地位明显提升,畜牧产业升级全面增速,畜产品安全供给能力大大提高。本文主要从辽宁省畜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着眼,运用辽宁省投出产出表结合投入产出相关理论,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综合就业系数,研究畜牧业的关联和波及效应。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涉及畜牧业产业波及效应的文献进行研究综述;概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主要对畜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的内涵进行介绍;第三部分是对全国和辽宁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描述;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分析辽宁省畜牧业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建议。本文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辽宁省畜牧业关联效应多向,且关联效应复杂,畜牧业产出1万元最终产品,需要完全的(即直接和间接的)投入农业3001元、饲料加工业2348元、植物油加工643元、批发零售业583元、肥料制造业359元等,畜牧业对屠宰加工业、饲料业、仓储业等,都有较强的关联性。(2)畜牧业产业链长,间接关联广泛。从数值上看,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完全分配系数从2007年的0.26061增加到2012年的0.47338增加了一倍多,说明畜牧业与该行业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其他食品制造业的完全分配系数从2007年的0.01465增加到2012年的0.17454增加了17倍还多,排名也从2007年的14名上升到2012年的第十名,辽宁省畜牧业与各行业的完全关联效应都大于直接关联效应。(3)辽宁省畜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相当。辽宁省畜牧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大于农业,畜牧业的影响力为2.59280其影响力系数为0.83716,农业的影响力为2.11385其系数为0.68252;畜牧业的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农业,说明畜牧业对农业的带动效果要大于农业对畜牧业的带动效果。(4)就业带动效果减弱,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随着新的养殖理念进入到畜牧业,越来越到的大型甚至超大型养殖企业开始出现,但是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少,尤其是将AI技术应用于养殖行业,更是大大减少了其对普通工人的需求。

林莉[4](2019)在《复合型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转型发展研究 ——以攀枝花市为例》文中指出资源型城市是因本地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而形成并壮大的,其产生和发展与资源开发紧密相关。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资源型城市体现了人类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保障了国家能源的供应和战略安全,大大缩短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时间,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因自身资源赋存、城市生命周期和经济环境制约,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在其发展后期都不得不面临艰巨的转型。攀枝花市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资源开发的产物,是典型的“先矿后城”资源型城市,经过50多年不断的发展,攀枝花市已经成长为中国西南部的工业大市。2017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2584元,排名四川第一,城镇化率达到65.99%。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随着城市发展成熟期的到来,出现了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如资源依赖度高、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下、产业固化锁定效应显着、人居环境差等,产业转型是必然之路。本文基于城市转型发展,针对攀枝花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按照产业结构演替、现状评价、接续替代产业培育的思路,对攀枝花如何实现转型以及转型的路径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主要运用统计年鉴、统计公报数据,辅以实地调研获取攀枝花市产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攀枝花市产业结构的演替过程、评价产业结构现状,进而分析攀枝花市产业转型与升级,讨论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文章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投入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四方面测度攀枝花市产业结构演替过程,并运用产业结构变化率和效益指数对产业结构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产业结构内部差异化明显。现行经济存在着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不协调;就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偏差大;投入产出集中度高,经济体系不健康;经济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等问题。由此可见,攀枝花市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刻不容缓,压力巨大。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自身资源禀赋;二是产业发展基础;三是现行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根据这三个方面,本文运用SWOT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测度了攀枝花市转型的条件以及现行经济的发展优势行业和部门。结合“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行业部门,攀枝花市要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首先要利用独特的优势气候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牛羊肉等四大特色优势精品农业。其次要稳定传统优势行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第三,运用农业、工业、医疗、旅游和运动五大“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全要素、多行业的深度融合,盘活攀枝花整体经济,积极创建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发展壮大阳光康养产业。第四,政策扶持,助推转型。

周彦喆[5](2018)在《基于乘数模型的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山西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基地,长期以来国民经济的增长依靠煤炭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经济。随着山西省煤炭资源的逐渐耗竭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资源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应调整和转换,特别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转型。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到底效果如何,以及未来产业走向如何等问题,依然是目前山西省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梳理山西省产业结构发展历史与现状及政策演进,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进行测度。结合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乘数模型,研究山西省主导产业、接续产业和其他产业间及其内部的关系,同时对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就山西省主导产业、接续产业的发展方向给出建议,包括:努力发展接续产业,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改造主导产业,推动煤炭相关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其他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选择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发展,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政府尽量减少直接行政干预,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山西省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统计数据,编制了2002年、2007年和2012年山西省社会核算矩阵;(2)基于乘数模型,分析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及其所引致的产业关联影响,发现山西省存在赫希曼不平衡增长;(3)从供给角度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以及需求角度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两个方面,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张维今[6](2018)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文中提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建立起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其显着的溢出效应和较高的要素边际产出带动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装备制造业虽在建国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则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市场需求的拉动力、技术进步的推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融合过程其实就是技术含量增加与资源重新优化整合的过程。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以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互动发展的融合现状为基础,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效率进行研究,对于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及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以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一章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评价,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从而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三章。第三章为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概述。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使用统计性描述的方法,来展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使用投入产出方法,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测算,反映两个产业的融合强度。再次,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我国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效率和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效率两个维度,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分析了我国各个省市之间的效率差异。最后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融合的对策建议,并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梳理,同时提出未来的研究设想。本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装备制造业同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的融合水平不高。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平均为0.012,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平均为0.009。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平均为0.103,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平均为0.067。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各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的产业关联水平不高,产业融合水平较低。装备制造业各部门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联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应加强我国装备制造业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强度,进一步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我国装备制造业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效率同生产可能性边界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效率10年的均值为0.7954,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效率及其分解效率分别为1.031和1.009,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我国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效率10年的均值为0.788,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的技术效率均值为0.8554,规模效率均值为0.9213,我国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效率均值为1.039,这表明其增长率为3.9%。同样我们得到其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均值分别为1.031和1.008,而综合技术效率分解后得到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动的均值为1.012和0.998,可见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3)我国装备制造业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的收敛性存在着地区性差异。我国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效率存在着绝对的收敛性,在长期能够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追赶时间为49.01年。从分地区的角度来看,我国各地区省份的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支撑效率均存在着绝对收敛。各区域内部达到效率均衡的状态,我国东部地区省市的追赶时间为48.11年;中部地区省市的追赶时间为69.69年;西部地区省市的追赶时间为14.88年。同时,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效率不存在绝对的收敛性。其中东部地区省市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效率不存在绝对的收敛性;中部地区的追赶时间为56.36年;西部地区的追赶时间为46.40 年。

刘遹菡[7](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赵宏波[8](2014)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在我国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缩小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差异,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成为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吉林省中部地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关系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振兴与统筹发展,亟待研究与解决。论文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空间作用理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运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分别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3个方面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其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个方面提出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旨在丰富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阐述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从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论辨析,丰富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内涵。2.运用极差、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影响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探讨。3.基于吉林省中部地区不同层面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探讨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结论包括:1.从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看,1995-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人均GDP的极差和标准差都在增大,而相对差异呈先升高再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1995年以来长-吉两市一直是经济的热点地区,热点区域逐渐向长-吉地区和松原市区集聚的趋势显着。长-吉地区始终是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且高速发展地区有逐渐向西北方向转移扩散的趋势,低速发展区一直处在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非均衡性。2.从产业结构差异的时空演变看,吉林省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不断地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在逐步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各地区呈不同态势。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市区,比重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商品粮基地区域;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榆树市、舒兰市及梨树县,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区、吉林市区、松原市区以及乾安县;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范围内,市区与县域第三产业发展差异明显。3.从城乡收入差异时空演变看,1995-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城乡差异呈低水平状态,而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异水平越明显,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市区的城乡收入差异水平高于县域的城乡收入差异水平。4.吉林省中部地区形成了一个以长春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同心圆”式的经济联系密集区。1995-2010年长吉地区经济联系总量形成了以长春市和吉林市为双核的圈层式结构。2003-2010年各地区的城市流强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城市流强度区域分布不平衡,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5.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大部分工业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出现下降,在空间呈现快速扩散的状态,第三产业各行业显示出较低的集聚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专业化分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6.研究区城乡关联水平空间差异显着,且呈现出以长春-吉林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逐渐递减的发展趋势,地级市辖区的城乡关联度高于各县域,这种空间格局与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规律具有一致性。针对以上的研究结论,从6个方面提出缩小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付诗谣[9](2013)在《我国城市优势产业的评价选择及其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计划单列模式融入开放战略中,通过体制上的改革创新,要素资源的大进大出,迅速融入全球市场体系。然而30年发展所形成的以市场换技术、以土地换投资、以要素驱动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破解此类城市发展难题,思考其在新发展环境和新历史条件下的战略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明确优势产业内涵、理清城市产业竞争力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城市优势产业及其竞争力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优势产业判定系数模型,选取各计划单列市优势产业,通过对比分析,采用变异系数法,得出制造业优势产业形成原因包括产业专业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资本量,以及战略与结构等组成的市场控制力;服务业优势产业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产业创新模式、专业化程度及劳动者技能水平。其次,通过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影响城市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优势产业发展竞争力,以及产业创新力三个方面。其中,劳动生产率、资本获利能力、优势产业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R&D投入为主要影响因子,优势产业规模增长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商务环境、社会环境等为次要影响因子。结合各城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计划单列市产业发展方向主要为高端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性能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生物人工器官、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海洋高端产业等。最后,在计划单列市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青岛市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利用SWOT和波士顿矩阵分析,发现青岛市产业发展存在后劲乏力、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等的问题,确定青岛市产业基本发展方向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旅游、会展及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扇轴创新战略,认为城市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是优势产业的培育选择,途径是培育创新载体、强化战略合作,基础是完善创新体系、创新机制体制,重点是进行人才、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培养,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效能的提高。

杨曼璐[10](2013)在《大连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可持续、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已成为后工业时代,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全球产业结构中扮着重要角色。2004年,动漫产业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高度,国内动漫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大连动漫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国内其他同期发展的动漫城市,无论是在企业原创能力、产业链完整程度、产业规模效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背景下,作者以国内外学者对动漫产业现有研究为基础,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着力探究大连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解析。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介绍了产业现实背景和产业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首先对美、日、韩动漫产业的产业特色和发展优势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动漫产业可以借鉴和参考之处。又从国内角度,分析了上海、杭州、深圳三地的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特色,总结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为大连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动漫产业提供了实践经验。第四章从定量的角度运用DEA分析方法,分别选取2005年-2011年大连动漫产业产值、原创动画片数量、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为输出、输入指标,对大连动漫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直观地效率评价判断。第五章和第六章,选取23家大连代表性动漫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深度访谈法从企业规模、从业人员、原创能力、政策感知度、未来前景分析等几大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大连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发展战略构想和具体发展对策,即把大连动漫产业定位为大连最快的经济增长点、大连最具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国家重要的动漫产业基地,以2D/3D动漫产品、网络游戏、动漫外包和动漫工程为战略重点,运用各种推进策略手段来发展大连动漫产业。大连动漫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对当前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可以促进大连动漫产业更加健康、合理地发展,提升大连动漫产业在国内外业界的地位。

二、9.8亿元 大连软件业2000年产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8亿元 大连软件业2000年产值(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信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方法
    0.3 创新和不足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文献研究
        1.1.1 国外关于信息产业界定的研究
        1.1.2 国外关于创新驱动信息产业发展绩效的研究
    1.2 国内文献研究
        1.2.1 关于信息产业界定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创新驱动信息产业发展绩效的研究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评
2 影响信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的因素分析
    2.1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
        2.1.1 创新的内涵
        2.1.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
    2.2 影响信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的因素
        2.2.1 微观企业层面
        2.2.2 中观产业层面
        2.2.3 宏观政策层面
3 辽宁省信息产业发展及创新的现状分析
    3.1 辽宁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3.1.1 辽宁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分析
        3.1.2 辽宁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规模分析
        3.1.3 通信邮电业发展规模分析
    3.2 辽宁省信息产业创新现状
        3.2.1 辽宁省信息产业创新的投入
        3.2.2 辽宁省信息产业创新的成果
4 辽宁信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的实证分析
    4.1 辽宁信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水平评价
        4.1.1 指标选取原则和指标体系建立
        4.1.2 创新驱动辽宁信息产业绩效评价模型
        4.1.3 实证结果分析
    4.2 辽宁信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4.2.1 模型的构建和变量选取
        4.2.2 实证和结果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提升创新驱动辽宁信息产业发展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邮轮产业研究综述
        1.2.2 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图
        1.4.1 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定义
        2.1.1 豪华邮轮的定义
        2.1.2 豪华邮轮上游产业的定义
        2.1.3 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的定义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2.2.2 产业空间布局相关理论
第三章 国外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经验
    3.1 欧洲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经验
    3.2 日本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及发展经验
    3.3 经验启示
第四章 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发展现状与集群程度研究
    4.1 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发展现状
    4.2 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集群程度研究
        4.2.1 研究目的
        4.2.2 产业集群程度的测度方法与选择
        4.2.3 产业集群程度测算及结果分析
        4.2.4 研究结论
    4.3 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现存问题
第五章 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5.1 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总体原则
    5.2 GEMS模型框架下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2 GEMS模型简介
        5.2.3 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5.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
        5.3.1 研究对象
        5.3.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5.3.3 研究过程
        5.3.4 评价结果
    5.4 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核心布局地区及其区位优势分析
        5.4.1 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核心布局地区
        5.4.2 区位优势分析
    5.5 研究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与发展建议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辽宁省畜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概念界定
    2.1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1 投入产出理论相关研究
        2.1.2 产业关联波及效应相关研究
        2.1.3 文献评述
    2.2 概念界定
        2.2.1 畜牧业
        2.2.2 关联效应
        2.2.3 波及效应
第三章 辽宁省畜牧业发展情况
    3.1 全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1 “十五”到“十三五”初期全国畜牧业产值分析
        3.1.2 “十五”到“十三五”初期全国畜牧业肉类总产量分析
    3.2 辽宁省畜牧业发展状况分析
        3.2.1 “十五”到“十三五”初期辽宁省畜牧业产值分析
        3.2.2 “十五”到“十三五”初期辽宁省畜牧业肉类产量分析
        3.2.3 “辽宁省饲料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四章 辽宁省畜牧业关联效应分析
    4.1 辽宁省畜牧业后向关联效应分析
        4.1.1 后向直接关联效应分析
        4.1.2 后向完全关联效应分析
    4.2 辽宁省畜牧业前向关联效应分析
        4.2.1 前向直接关联效应分析
        4.2.2 前向完全关联效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宁省畜牧业波及效应分析
    5.1 辽宁省畜牧业的影响力分析
        5.1.1 影响力系数
        5.1.2 畜牧业影响力分析
    5.2 辽宁省畜牧业的感应度分析
        5.2.1 感应度系数
        5.2.2 畜牧业感应度分析
    5.3 辽宁省畜牧业的综合就业系数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关联效应多向且复杂
        6.1.2 产业链长,间接关联广泛
        6.1.3 影响力和感应度相当
        6.1.4 就业带动效果弱,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
    6.2 政策建议
        6.2.1 关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6.2.2 重视对养殖业的生产服务型补贴
        6.2.3 实施“互联网+”现代畜牧业策略
        6.2.4 整合辽宁省畜牧业资源
        6.2.5 积极推动冷链运输发展
        6.2.6 创新辽宁省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
        6.2.7 实施农牧结合策略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4)复合型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转型发展研究 ——以攀枝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产业结构演替研究综述
        1.2.2 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1.5 技术路径
第2章 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
        2.1.2 复合型资源城市
        2.1.3 产业结构
        2.1.4 产业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配第—克拉克定律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攀枝花市的地理环境概况
    3.2 攀枝花市的社会经济现状
第4章 攀枝花市产业结构演替过程与现状评价
    4.1 产业结构演替过程与评价测度方法
        4.1.1 就业产业结构偏差度与偏差系数
        4.1.2 霍夫曼系数
        4.1.3 区位熵
        4.1.4 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指数
        4.1.5 产业结构变化率
        4.1.6 效益超越系数
    4.2 攀枝花市产业结构演替过程
        4.2.1 攀枝花市产值结构演进总体趋势
        4.2.2 攀枝花市就业结构演替特征分析
        4.2.3 攀枝花市第一产业发展与演替过程分析
        4.2.4 攀枝花市工业结构的演替特征分析
        4.2.5 攀枝花市第三产业部门结构的演替过程分析
        4.2.6 小结
    4.3 攀枝花市产业结构现状评价
        4.3.1 产业结构变化
        4.3.2 产业结构效益变化
    4.4 攀枝花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5章 攀枝花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研究
    5.1 攀枝花市产业转型条件分析
        5.1.1 优势分析(Strengths)
        5.1.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5.1.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5.1.4 面临挑战(Threats)
    5.2 攀枝花市接续替代产业的筛选
        5.2.1 接续替代产业选择的原则
        5.2.2 攀枝花接续替代产业筛选
第6章 攀枝花市转型发展路径
    6.1 第一产业转型路径
    6.2 第二产业转型路径
        6.2.1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6.2.2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6.3 第三产业转型路径
    6.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转型发展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基于乘数模型的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结构调整
        1.2.2 乘数模型应用
        1.2.3 文献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理论
        2.1.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1.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2.1.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1.4 产业关联理论
    2.2 产业结构政策理论
    2.3 乘数理论和模型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3 山西省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与政策演进
    3.1 山西省产业结构发展历程
        3.1.1 山西省产业发展历史(1952-1990)
        3.1.2 山西省产业发展历史(1991-2016)
    3.2 山西省产业政策演变历程
        3.2.1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演变历程
        3.2.2 单一产业政策演变历程
    3.3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测算
        3.3.1 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测算的内涵和判别标准
        3.3.2 产业结构高级化评价
        3.3.3 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
4 产业结构调整的乘数模型构建
    4.1 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4.1.1 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原理和特点
        4.1.2 山西省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特点和结构设计
        4.1.3 山西省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4.1.4 山西省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细化
    4.2 账户乘数模型及分解原理
        4.2.1 账户乘数的定义
        4.2.2 账户乘数矩阵的分解
    4.3 2002 、2007、2012三个年度的账户乘数及其分解
5 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5.1 三个时间段山西省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5.1.1 三个时间段三类产业占国民经济发展比重情况比较
        5.1.2 三个时间段三类产业总产出情况比较
    5.2 对主导产业账户乘数分解结果的分析
        5.2.1 主导产业账户乘数的变化
        5.2.2 主导产业乘数效应的变化
        5.2.3 主导产业账户内部间点对点模拟
    5.3 对接续产业账户乘数分解结果的分析
        5.3.1 接续产业账户乘数的变化
        5.3.2 接续产业乘数效应的变化
        5.3.3 接续产业内部乘数效应点对点模拟
    5.4 对其他产业账户乘数分解结果的分析
6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6.1 供给因素对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影响
        6.1.1 劳动力和资本对主导产业影响的点对点模拟
        6.1.2 劳动力和资本对接续产业影响的点对点模拟
    6.2 需求因素对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影响
        6.2.1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对主导产业的点对点模拟
        6.2.2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对接续产业的点对点模拟
    6.3 不同产业对供求因素的感应程度比较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效果
        7.1.2 山西省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7.1.3 山西省接续产业发展方向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附表

(6)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2.2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与特征
    2.3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
    2.4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2.4.1 融合理论研究的现状
        2.4.2 融合的模式及路径
        2.4.3 融合的评价方法
        2.4.4 融合战略研究
        2.4.5 现有研究评述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现状及理论概述
    3.1 产业发展现状
        3.1.1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现状
        3.1.2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3.1.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现状
        3.1.4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3.2 产业融合机理界定
    3.3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演进分析
        3.3.1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演进方式
        3.3.2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的演进过程
    3.4 融合动因分析
        3.4.1 价值链攀升驱动
        3.4.2 技术创新推动
        3.4.3 市场需求拉动
        3.4.4 竞争力提升驱动
    3.5 融合过程分析
        3.5.1 关键技术融合
        3.5.2 服务产品融合
        3.5.3 目标市场融合
        3.5.4 管理及组织融合
    3.6 融合的差异性及其收敛性
        3.6.1 融合的差异性
        3.6.2 融合差异的收敛性
    3.7 企业实施融合发展的战略选择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测度分析
    4.1 测度方法的选择
    4.2 基于产业融合的投入产出分析
        4.2.1 投入产出表
        4.2.2 投入产出技术的前提假设
        4.2.3 指标说明
        4.2.4 数据来源及分类
    4.3 装备制造业同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分析
        4.3.1 产业融合的直接消耗结果
        4.3.2 产业融合的直接消耗结果分析
    4.4 产业融合的完全消耗分析
        4.4.1 产业融合的完全消耗结果
        4.4.2 产业融合的完全消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评价
    5.1 产业融合效率评价
        5.1.1 方法的选择
        5.1.2 效率评价模型选择
    5.2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5.2.1 指标的选取
        5.2.2 指标说明
        5.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5.3 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效率的测算结果
        5.3.1 全国整体支撑效率测算结果
        5.3.2 全国整体支撑效率结果分析
        5.3.3 各省支撑效率测算结果
        5.3.4 各省支撑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5.4 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效率的测算结果
        5.4.1 全国整体推动效率测算结果
        5.4.2 全国整体带动效率结果分析
        5.4.3 各省带动效率测算结果
        5.4.4 各省带动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收敛性分析
    6.1 收敛性检验方法
    6.2 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2.1 数据的预处理
        6.2.2 全国带动效率收敛性分析
        6.2.3 分地区支撑效率收敛性分析
    6.3 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3.1 数据的预处理
        6.3.2 全国带动效率收敛性分析
        6.3.3 分地区带动效率收敛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7.1 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产业融合
    7.2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产业融合
    7.3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强度推动产业融合
    7.4 缩小省份发展差距促进产业融合的协同发展
    7.5 以龙头企业推进产业融合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作者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个人简介

(7)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1.2 研究综述
        1.2.1 产业集群研究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2.1.1 规模经济理论
        2.1.2 工业区位论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2.1.4 增长极理论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1.6 GEM因素模型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2.3 知识溢出理论
    2.4 竞合理论
    2.5 小结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3.1.1 技术因素
        3.1.2 市场因素
        3.1.3 政府因素
        3.1.4 人才因素
        3.1.5 人文因素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3.2.1 自组织方式
        3.2.2 他组织方式
        3.2.3 混合组织方式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3.3.1 萌芽阶段
        3.3.2 形成阶段
        3.3.3 成长阶段
        3.3.4 成熟阶段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4.1 基地主体
        4.1.1 核心层主体
        4.1.2 辅助层主体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5.2 协同创新机制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5.3 竞合机制
        5.3.1 竞合的内涵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6.3.1 评价过程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4 小结
7 总结与讨论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之处
    7.3 本文的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和依据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进展
        二、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三、 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二、 研究方案
        三、 论文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内涵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区域经济差异
        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二、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理论辨析
        一、 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
        二、 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 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 城乡经济发展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五、 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背景
        一、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
        二、 改革开放至振兴之前
        三、 东北振兴以来
    第二节 研究区概况
        一、 自然环境概况
        二、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一、 绝对差异变化特征
        二、 相对差异变化特征
        三、 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
        四、 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性的 ESDA 分析
        五、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空间格局
    第四节 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
        一、 产业结构差异的分析
        二、 产业结构差异的空间格局
        三、 产业空间布局特征
    第五节 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一、 农村收入的时空演变分析
        二、 城镇收入的时空演变分析
        三、 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第六节 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 自然资源禀赋因素
        二、 区位因素
        三、 区域政策推动因素
        四、 资金投入因素
        五、 经济发展基础
        六、 产业集聚与扩散因素
        七、 市场化因素
        八、 人才技术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与路径
    第一节 区域经济联系与协调发展
        一、 区域经济联系格局
        二、 区域城市流强度
        三、 区域经济联系的路径
    第二节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一、 产业合理分工
        二、 产业集聚与扩散
        三、 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第三节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 城乡关联与协调发展关系
        二、 城乡关联格局
        三、 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
    第四节 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二、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五、 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六、 推动发展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我国城市优势产业的评价选择及其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产业竞争力理论
        1.2.2 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视角
        1.2.3 有关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2.4 有关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1.2.5 有关城市竞争和城市产业竞争的研究
        1.2.6 有关计划单列市的研究
        1.2.7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的相关概念
        2.1.1 城市的概念
        2.1.2 城市的划分
        2.1.3 计划单列市及其形成
    2.2 产业的相关概念
        2.2.1 产业
        2.2.2 产业的分类
        2.2.3 优势产业的界定
    2.3 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3.1 竞争与竞争力
        2.3.2 竞争力的层次划分
        2.3.3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界定
    2.4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4.1 国家竞争力决定因素
        2.4.2 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
        2.4.3 城市竞争力决定因素
        2.4.4 城市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
    2.5 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3 城市优势产业的选取与分析
    3.1 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国外优势产业发展特征
        3.1.2 国内优势产业发展特征
        3.1.3 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基本趋势
        3.1.4 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举措
        3.1.5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3 城市优势产业的筛选与比较
        3.3.1 计划单列市的地位及作用
        3.3.2 优势产业选择模型
        3.3.3 制造业优势产业判定指标体系
        3.3.4 服务业优势产业判定指标体系
        3.3.5 优势产业的选取方法
        3.3.6 城市优势产业的选择
        3.3.7 城市优势产业的比较
    3.4 城市优势产业形成的因素分析
        3.4.1 制造业优势产业形成的因素
        3.4.2 服务业优势产业形成的因素
4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
    4.1 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2 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3 计划单列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
        4.3.1 数据来源
        4.3.2 数据处理
        4.3.3 评价结果
        4.3.4 评价结果的验证
    4.4 城市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4.5 计划单列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比较
    4.6 计划单列市产业发展举措
5 青岛市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
    5.1 青岛市产业发展背景
    5.2 青岛市产业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5.2.1 产业结构比较
        5.2.2 制造业比较
        5.2.3 服务业比较
        5.2.4 城市优势产业判定指数(CIDI)的横向比较
        5.2.5 城市产业竞争力(UIC)的横向比较
    5.3 青岛市产业竞争力变化分析
        5.3.1 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5.3.2 城市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演进分析
        5.3.3 城市产业竞争力(UIC)的演进分析
    5.4 青岛市产业发展分析
        5.4.1 青岛市产业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
        5.4.2 青岛市产业选择的波士顿矩阵分析
    5.5 青岛优势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5.5.1 制造业发展
        5.5.2 现代服务业发展
    5.6 推进青岛市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
        5.6.1 推进实施“扇轴型”创新发展战略
        5.6.2 完善创新体系,增强研发能力
        5.6.3 创新机制体制,助推产业升级
        5.6.4 培育创新载体,整合创新资源
        5.6.5 强化战略合作,整合三大链条
        5.6.6 提高政府效率,营造创新环境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产业分类简表
附录2: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赋权表
附录3: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专家赋权值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大连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动漫产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2.1 动漫产业相关概念
        2.1.1 动漫概念
        2.1.2 动漫产业的概念
        2.1.3 动漫产业价值链
    2.2 动漫产业效率评价
        2.2.1 数据包络分析简介
        2.2.2 数据包络分析在经济效率评价方面的应用
3 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3.1 国外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3.1.1 美国-动画巨擘
        3.1.2 日本-全民漫画
        3.1.3 韩国-网游先锋
    3.2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3.3 国内重点城市分析比较
        3.3.1 杭州
        3.3.2 上海
        3.3.3 深圳
    3.4 中国动漫产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4 大连市动漫产业效率评价
    4.1 评价目的
    4.2 评价指标选取和建立
    4.3 评价模型选取
    4.4 结果分析
        4.4.1 技术效率分析
        4.4.2 规模效率分析
5 大连动漫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
    5.1 大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5.1.1 区位优势
        5.1.2 产业优势
        5.1.3 人才优势
        5.1.4 政策优势
    5.2 大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2.1 动漫原创能力薄弱
        5.2.2 动漫企业资金压力大
        5.2.3 动漫人才结构性短缺
        5.2.4 动漫产业链不完整
        5.2.5 政策实施效果不平衡
6 大连动漫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主要对策
    6.1 产业定位
        6.1.1 大连最快的经济增长点
        6.1.2 大连最具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6.1.3 国家重要的动漫产业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6.2 战略重点
        6.2.1 2D/3D 动漫产品
        6.2.2 网络游戏
        6.2.3 日韩动漫游戏外包
        6.2.4 动漫工程
    6.3 推进策略
        6.3.1 提高原创能力
        6.3.2 拓宽投融资渠道
        6.3.3 培养高端人才
        6.3.4 完善产业价值链
        6.3.5 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9.8亿元 大连软件业2000年产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信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研究[D]. 张云汉. 辽宁大学, 2020(01)
  • [2]我国豪华邮轮配套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 杨天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3]辽宁省畜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D]. 刘志云.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4]复合型资源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转型发展研究 ——以攀枝花市为例[D]. 林莉.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5]基于乘数模型的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周彦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6]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D]. 张维今. 东北大学, 2018(12)
  • [7]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8]吉林省中部地区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 赵宏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11)
  • [9]我国城市优势产业的评价选择及其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面板数据的分析[D]. 付诗谣.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10]大连动漫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杨曼璐.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2000年大连软件产业产值9.8亿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