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股内侧肌入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股内侧肌下入路,内侧髌旁入路,加速康复
经股内侧肌入路论文文献综述
黄威,马锐祥,张林林,徐泽,李守民[1](2019)在《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结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经内侧髌旁入路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骨科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经股内侧肌下入路18例,经内侧髌旁入路5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下肢力线不良率、术后3 d膝关节肿胀度、膝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和术后1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种入路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术后下肢力线不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术后3 d膝关节肿胀度、膝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和术后1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股内侧肌下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相较经内侧髌旁入路具有在术后早期膝关节肿胀轻、疼痛轻、功能好的优势,而对术后下肢力线无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张志强[2](2019)在《内侧髌旁入路与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内侧髌旁入路与股内侧肌下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行TKA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采用内侧髌旁入路行TKA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关节评价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外侧支持带松解率、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均较术前升高,术后1周关节活动度(ROM)较术前降低,术后3个月、6个月ROM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HSS评分、KSS评分及ROM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内侧肌下入路TKA对患者创伤小,早期恢复较好,内侧髌旁入路TKA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故临床应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制定手术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3期)
陈其宽[3](2019)在《经股内侧肌入路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不良反应及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髌骨旁内侧入路和经股内侧肌入路两种手术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早期功能结果,本研究选取50例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通过髌骨旁内侧入路进行TKA手术,另外一组患者通过经股内侧肌入路方法进行TKA手术。所有患者均只进行一次手术,两组均使用相同类型的植入物。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记录疼痛评分,并在术后3周和6周时获得随访数据,包括股四头肌强度和本体感受。结果表明,TKA术后,经股内侧肌入路组患者在休息和运动时表现出明显较低的疼痛(VAS:平均2.13±1.87与2.84±1.76)和(VAS:平均3.11±2.16与3.21±2.02)。此外,经股内侧肌入路组患者在3周((41.2±17.8) Nm vs (27.3±14.1) Nm)和6周((47.4±19.5) Nm vs (35.6±16.2) Nm)显示出优异的等长股四头肌强度。另外,经股内侧肌入路组患者术后本体感觉良好,而两组患者的运动范围相似。研究初步表明,在早期康复期间,经股内侧肌入路方法比髌骨旁内侧入路更有优势。没有观察到与此方法相关的不良影响。因此,经股内侧肌入路应被认为是TKA中有价值的替代方法。(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小路,柯庆峰,方凯彬,施进兴,吴世强[4](2019)在《股内侧肌下入路与髌旁内侧入路在老年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初步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subvastus approach,SVA)与髌旁内侧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MP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完成初次TKA的69例病人资料(年龄均超过60岁),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SVA组和MPA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术后可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术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病人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评价病人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SVA组病人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1.48±1.35)cm,与MPA组的(15.24±1.41)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41,P<0.001);两组间手术总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9,P=0.835;t=1.003,P=0.320);SVA组病人的术后直腿抬高时间为(1.52±0.62)d,MPA组为(2.61±0.9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2,P<0.001)。术后第3、7天SVA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优于MPA组,两组间比较,除外术后第7天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其他时间及状态下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7天,MPA组病人的膝关节ROM(89.09°±5.51°、93.03°±7.06°)均小于SVA组(96.36°±4.55°、96.36°±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42,P<0.001;t=1.991,P=0.049)。术后2周,MPA组病人的KSS评分为(72.42±4.35)分,小于SVA组病人的(78.79±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4,P<0.001)。术后第1、3、6、9个月,两组间KSS评分和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采用SVA对伸膝装置影响小,可促进置换后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的快速恢复,减少疼痛,提高术后满意度。(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9年02期)
胡伟[5](2018)在《股内侧肌入路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用股内侧肌入路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贵州省骨科医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8例患者(72膝)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比组。为试验组34例患者(36膝)采用股内侧肌入路的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为对比组34例患者(36膝)采用传统的髌旁内侧入路的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的引流量少于对比组患者,其术毕至可抬高患肢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均短于对比组患者,P<0.05。在术前、术后90 d,两组患者的HSS评分相比,P>0.05。在术后8 d、术后45 d,试验组患者的HSS评分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结论:用股内侧肌入路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效果较为理想。(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8年12期)
王德志,张永涛,刘金钊[6](2018)在《股内侧肌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轨迹影响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股内侧肌入路和内侧髌旁入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轨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关节外科诊治的70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接受股内侧肌入路膝关节置换术)和B组(接受内侧髌旁入路膝关节置换术),每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月摄髌骨轴位X线片,测量两组病人的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角以及髌股适合角,分析髌骨运动轨迹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屈膝30°及60°时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角及髌股适合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A组屈膝30°及60°时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角及髌股适合角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6.77,P<0.05)。结论经股内侧肌入路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对髌骨运动轨迹的影响较小,有望减少因髌骨轨迹不良引起的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王天宝[7](2018)在《股内侧肌下入路和有限髌旁入路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微创股内侧肌下入路和有限髌旁入路TKA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行首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股肌下组和有限髌旁组,44例股肌下组患者行微创股内侧肌下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46例有限髌旁组患者行微创有限髌旁入路全膝关节置换。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血红蛋白、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引流量、术后2小时静脉血血红蛋白含量、术中失血量、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输血率、术后24h、6周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6d、3周、6周、3个月、6个月HSS评分和膝关节ROM,评价两种手术入路。结果:(1)90例患者平均随访8个月(6-12个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术前HSS评分、术前膝关节ROM方面无明显差异。(2)与有限髌旁组相比,股肌下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股肌下组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比有限髌旁组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有限髌旁组相比,股肌下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更短,术后24h VAS评分更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股肌下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要多于有限髌旁组(P<0.05)。(6)股肌下组术后24h VAS评分要低于有限髌旁组,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表明股肌下组患者术后疼痛更轻,但是两组在术后6周时VAS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55)。(7)术后6d膝关节ROM比有限髌旁组患者(90.74°±10.84°)更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股肌下组在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ROM方面在术后6d时明显优于有限髌旁组(P<0.05)。(9)对术后6d、术后3周、术后6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与有限髌旁组(78.05±11.67)相比,股肌下组(82.93±11.52)在术后6d膝关节功能评分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在3周后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10)与有限髌旁组相比,股肌下组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更短(P=0.02)。但两组患者在术后引流量、术后2d血红蛋白含量和输血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股内侧肌下入路和有限髌旁入路均能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快速康复。微创股内侧肌下入路行TKA,可以完全保留股四头肌肌腱和肌肉的完整性,不损伤伸膝装置,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该种手术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陡峭。有限髌旁入路是最流行的传统内侧髌旁入路改良入路,操作相对简单,开展相对容易,这种入路对股四头肌肌腱,也存在一定的损伤。两种手术方式需要术者根据自己的习惯、经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9)
王德志[8](2018)在《经股内侧肌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对TKA术后髌骨轨迹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运动轨迹不良导致膝关节疼痛及不稳致使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翻修率提高,手术入路与术后髌骨运动轨迹的优良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系统评价股内侧肌入路和内侧髌旁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关节外科诊治的70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接受股内侧肌入路膝关节置换术)和B组(内侧髌旁入路膝关节置换术),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式,采用同一类型假体,人工膝关节术中未行髌骨置换术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膝关节康复训练,尽快使其达到正常水平。1.于术前和术后分别对A组和B组行膝关节CT扫描,测量患者的股骨后髁角,比较术前及术后两组间的差异。2.于术前、术后6月行髌骨轴位片,测量A、B两组患者在屈膝30°及60°时的髌骨倾斜角、外移角以及髌股适合角,比较术前及术后6月两组患者膝关节屈膝30°及60°时髌骨倾斜角、外移角以及髌股适合角之间的差异,分析髌骨轨迹的变化。3.于术前及术后6月分别评估患者的髌骨Feller评分及膝关节KSS评分,比较两组间髌骨功能评分及膝关节KSS评分的差异。4.拍摄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并观察A组和B组术后是否存在髌骨骨折的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对A、B两组患者共70例膝关节进行分析研究。1.A、B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股骨后髁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术前胫股关节屈膝30°及60°时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角及髌股适合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胫股关节屈膝30°及60°时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角及髌股适合角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3.A、B两组术前及术后6月的膝关节K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髌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A、B两组均不存在髌骨骨折的情况。结论:经股内侧肌入路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对髌骨运动轨迹效果更好,有望减少因髌骨轨迹不良引起的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9)
王威明[9](2018)在《股内侧肌下入路和有限髌旁入路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微创股内侧肌下入路和有限髌旁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ly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首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股肌下组和有限髌旁组,44例股肌下组患者行微创股内侧肌下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46例有限髌旁组患者行微创有限髌旁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血红蛋白、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术中出血量、术后2天血红蛋白、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率、术后24小时、6周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6天、3周、6周、3个月、6个月HSS评分和膝关节ROM。结果与有限髌旁组相比,股肌下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股肌下组外侧支持带松解率较有限髌旁组低,差异有显着性。股肌下组术后24小时VAS评分低于有限髌旁组,差异有显着性,但两组在术后6周时VAS评分差异无显着性。与有限髌旁组相比,股肌下组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更短。但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后2天血红蛋白和输血率差异无显着性。术后6天、3周、6周、3个月、6个月膝关节ROM的比较,术后6天股肌下组患者膝关节ROM较有限髌旁组患者更大,差异有显着性。但术后3周以后两组膝关节ROM差异无显着性。对术后6天、3周、6周、3个月、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进行比较,股肌下组术后6天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有限髌旁组更高,差异有显着性,但两组在3周后HSS评分差异无显着性。结论微创股内侧肌下入路不损伤膝关节伸膝功能,无需松解髌外侧支持带,近期康复效果优于有限髌旁入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姚运峰,康鹏德,薛晨曦,荆珏华[10](2018)在《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与传统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与传统手术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94例(104膝)拟行TKA的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传统入路组(46例、52膝)和微创入路组(48例、52膝);其中传统入路组45例(51膝)、微创入路组45例(49膝)获得完整随访,纳入最终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骨关节炎分级以及术前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失血量、术后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行直腿抬高锻炼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时VAS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及KSS评分;X线片测量的HKA、股骨解剖轴线与股骨假体关节面夹角(股骨角)、胫骨解剖轴线与胫骨假体关节面夹角(胫骨角)、股骨假体屈曲角、胫骨平台后倾角。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传统入路组随访时间60.0~72.5个月,平均66.4个月;微创入路组为60.0~71.2个月,平均65.6个月。与传统入路组相比,微创入路组切口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延长、患者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时间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失血量以及术后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4/49),传统入路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3 d,微创入路组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传统入路组(P<0.05);14 d时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以及3、5年,两组HSS评分及K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提示,随访期间假体无松动表现。末次随访时,两组HKA、股骨角、胫骨角、股骨假体屈曲角以及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值及其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行TKA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但远期疗效与传统手术入路TKA一致;同时因显露范围有限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经股内侧肌入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内侧髌旁入路与股内侧肌下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行TKA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采用内侧髌旁入路行TKA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关节评价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外侧支持带松解率、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均较术前升高,术后1周关节活动度(ROM)较术前降低,术后3个月、6个月ROM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HSS评分、KSS评分及ROM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内侧肌下入路TKA对患者创伤小,早期恢复较好,内侧髌旁入路TKA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故临床应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制定手术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股内侧肌入路论文参考文献
[1].黄威,马锐祥,张林林,徐泽,李守民.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初次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结果对比[J].实用医学杂志.2019
[2].张志强.内侧髌旁入路与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
[3].陈其宽.经股内侧肌入路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不良反应及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4].张小路,柯庆峰,方凯彬,施进兴,吴世强.股内侧肌下入路与髌旁内侧入路在老年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初步临床分析[J].骨科.2019
[5].胡伟.股内侧肌入路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
[6].王德志,张永涛,刘金钊.股内侧肌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轨迹影响的比较[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7].王天宝.股内侧肌下入路和有限髌旁入路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18
[8].王德志.经股内侧肌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对TKA术后髌骨轨迹影响的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8
[9].王威明.股内侧肌下入路和有限髌旁入路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
[10].姚运峰,康鹏德,薛晨曦,荆珏华.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与传统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