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缺损修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跟腱断裂,软组织缺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神经缺损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徐立伟,延静,张雪萍,吕雷,王新顺[1](2019)在《远端蒂携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伴软组织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远端蒂携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急诊或二期应用远端蒂携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0例跟腱断裂伴有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 1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0个月。皮瓣质地良好,患者行走正常,踝关节功能正常。末次随访时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法评定跟腱功能:优16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19/20。结论远端蒂携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血运可靠,成活率高,修复跟腱断裂伴有软组织缺损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朱永年,谭永涛,伍健斌[2](2019)在《食指背侧皮瓣加拇指掌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在拇指远节套脱样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指背侧皮瓣加拇指掌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在拇指远节套脱样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拇指远节套脱样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腹部皮瓣修复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食指背侧皮瓣加拇指掌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观察两组术后3周皮瓣生存状况、手部感觉指标和术后10个月左右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皮瓣外观修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周,观察组手指感觉指标中关于触觉、温度觉、单丝法、皮瓣两点辨别觉、供区瘢痕挛缩程度改善情况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手臂与肩关节运动障碍(DASH)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手部臃肿发生率为9.38%,显着低于对照组的31.25%(P<0.05)。结论:食指背侧皮瓣加拇指掌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在拇指远节套脱样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成活率良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指灵敏性,促进手部整体功能恢复,患处皮肤色泽、质地等恢复良好,术后植皮处臃肿等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29期)
虞致文,徐月圆[3](2019)在《超薄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一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薄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一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腹部皮瓣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同一拇指超薄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比较两组患者的缺损组织修复优良率、手部感觉功能改善率、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部感觉功能改善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瓣外观满意度为95.00%、疼痛感满意度为97.50%、手功能满意度为92.5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82.50%、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薄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一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情况,减轻患者治疗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28期)
王辉,霍永鑫,郝睿峥,刘伟,常红[4](2019)在《带神经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带指固有神经及其背侧支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5月—2018年1月,收治27例手指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18~60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电锯伤8例,机器绞伤12例,重物砸伤7例。损伤指别:拇指9例,示指5例,中指6例,环指3例,小指4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4 h,平均2.5 h。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2 cm×1.4 cm~3.8 cm×2.3 cm。存在一侧指固有神经缺损,长度为2~4 cm,平均2.9 cm。采用带指固有神经及其背侧支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同时吻合创面内指固有神经断端;皮瓣切取范围为2.4 cm×1.6 cm~4.1 cm×2.6 cm。供区取皮瓣近端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修复指固有神经缺损,并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27例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皮瓣外形饱满,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相似,无疼痛及异位感。末次随访,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4~8 mm,平均5.3 mm。伤指及供指指腹静态两点辨别觉为4~10 mm,平均分别为6.2 mm及6.0 mm。伤指功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18例、良9例。供区无明显瘢痕挛缩。结论带指固有神经及其背侧支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安全简便、供区损伤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伴一侧指固有神经缺损者。(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肖树斌[5](2019)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拇指远端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患者指腹感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拇指远端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及对其指腹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拇指远端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皮瓣修复,观察组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比两组的修复效果及指腹感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修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指腹触觉灵敏及存在温度感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拇指远端缺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指腹感觉,提高修复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郝光亮,张强,谷铭勇,张军,张贵春[6](2019)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骨创伤外科治疗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23~55岁,平均32.6岁。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术。分析患者术后6个月足部修复的皮瓣存活、伤口愈合、足部功能、皮瓣血运质地、皮瓣感觉恢复分级、皮瓣外观满意率、疼痛、足功能满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后,本组患者皮瓣存活率100.00%,伤口愈合率100%,足部功能优良率86.85%,皮瓣外观总体满意率100.00%,明显疼痛发生率7.89%,患者对足功能满意率94.74%,皮瓣血运质地优良率89.47%,皮瓣感觉恢复分级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68%。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较为灵活,对供体、主要血管神经损伤较少,皮瓣存活率高、伤口愈合好、美容效果好,足部功能修复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卢彬[7](2019)在《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至2019年我院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术后患者17例,通过临床治疗,观察皮瓣存活率、伤指功能恢复情况良好、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患者治疗愈合后外观的满意度。结果术后患者皮瓣存活16例,存活率94.12%,其中12例患者4周后拇指功能较健侧一致,2例患者6周后食指功能、2例患者6周后中指功能、较健侧一致。伤指外观的满意度为93. 8%,两点辨别觉为(4.90±1.35)cm。患者术后前3d,Vas评分(3.52±0.37)分。结论相比传统的腹部带蒂皮瓣及手指侧方岛状皮瓣,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手术是一次常规手术,手术过程准备工作常规化准备,手术过程相对简单并且不会因为治疗伤口损伤其他的动脉以及神经、并且皮瓣从表面看不会有臃肿的情况出现,而且没有明显的色素沉淀。(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3期)
罗莉,唐密,杨海,白飞,林夏[8](2019)在《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在医用耗材管理应用中的探索——以某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围绕上海某叁级医院在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开展HB-HTA研究,探索HB-HTA对医院在用耗材规范管理的作用。方法以欧盟的HB-HTA手册为指导原则,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HB-HTA试点的评估报告模板为研究框架开展研究。结果神经导管仅在修复短距离周围神经缺损时效果较好,同种异体材料修复长距离周围神经缺损效果较好。评估期间,创伤组进一步严格控制材料适应症,同种异体材料的使用比例有所下降,此类材料总体均价从12996元降到11189元。结论该HB-HTA研究模式可为临床合理使用耗材提供证据,有助于合理控费,能协助耗材管理科进一步规范耗材管理。闭环的HB-HTA评估应用更能提升管理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段昉,梁雪云,王贺颖,贾桦,牛建国[9](2019)在《S100β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与ANX共培养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嗅鞘细胞(OECs)可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但在损伤急性炎症期,炎症反应可加速OECs的凋亡,影响修复效果。本课题组早期体外炎症模型中发现外源性S100β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来降低炎症反应,进而减少OECs的凋亡。本实验建立了完全离断8 mm的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分别使用单纯脱细胞异种神经桥接体(ANX)(A组)、复(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李戈,曾园山[10](2019)在《NT-3缓释微环境诱导神经干细胞源性神经网络形成及其移植修复大鼠全横断脊髓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营养素3(NT-3)在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向功能性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早期的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NT-3/丝素蛋白涂布的叁维明胶海绵支架(NF-GS),并以此建立一个NT-3缓慢释放系统。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这个控释支架来营造NT-3缓释微环境,体外构建一种干细胞源性组织工程型神经网络,用于治疗全横断(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神经缺损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食指背侧皮瓣加拇指掌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在拇指远节套脱样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拇指远节套脱样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腹部皮瓣修复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食指背侧皮瓣加拇指掌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观察两组术后3周皮瓣生存状况、手部感觉指标和术后10个月左右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皮瓣外观修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周,观察组手指感觉指标中关于触觉、温度觉、单丝法、皮瓣两点辨别觉、供区瘢痕挛缩程度改善情况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手臂与肩关节运动障碍(DASH)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手部臃肿发生率为9.38%,显着低于对照组的31.25%(P<0.05)。结论:食指背侧皮瓣加拇指掌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在拇指远节套脱样软组织缺损修复中成活率良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指灵敏性,促进手部整体功能恢复,患处皮肤色泽、质地等恢复良好,术后植皮处臃肿等并发症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缺损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1].徐立伟,延静,张雪萍,吕雷,王新顺.远端蒂携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伴软组织缺损[J].临床骨科杂志.2019
[2].朱永年,谭永涛,伍健斌.食指背侧皮瓣加拇指掌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在拇指远节套脱样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
[3].虞致文,徐月圆.超薄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一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
[4].王辉,霍永鑫,郝睿峥,刘伟,常红.带神经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5].肖树斌.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拇指远端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患者指腹感觉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
[6].郝光亮,张强,谷铭勇,张军,张贵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创伤外科杂志.2019
[7].卢彬.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掌侧皮肤缺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罗莉,唐密,杨海,白飞,林夏.医院卫生技术评估在医用耗材管理应用中的探索——以某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为例[J].中国医院管理.2019
[9].段昉,梁雪云,王贺颖,贾桦,牛建国.S100β基因修饰的嗅鞘细胞与ANX共培养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10].李戈,曾园山.NT-3缓释微环境诱导神经干细胞源性神经网络形成及其移植修复大鼠全横断脊髓缺损[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标签:跟腱断裂; 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