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新技术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信息技术业,税收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业论文文献综述
陈美容,曾繁英[1](2013)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其效应分析——以信息技术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信息技术行业高新技术企业2008~2011年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所得税及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企业R&D投入及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企业R&D投入有较显着的正的影响,但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效应并不显着,本文分析了政策影响弱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建议。(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3年20期)
苏卉[2](2013)在《高新技术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利益分享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有利于高新技术业整合研发资源,提高研发资源利用效率,然而由于研发企业间的同质竞争、利益分享有限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现实中大多数知识产权联盟无法发挥应有的效力。研究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联盟利益分享机制。研究引入Shapley值作为分析工具,结合高新技术业的实际加以改进,设计出基于改进Shapley值知识产权联盟的利益分享机制,并结合算例开展实证分析,发现利用这一机制可以有效激励个体企业的技术资源共享,减少研发资源的重复投入,保障知识产权联盟作为知识共享平台长期有效运行。(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3年11期)
[3](2013)在《江苏泰州新能源产业园高新技术业逆势上扬》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光伏业遭遇欧美"双反"等不利形势下,2012年江苏泰州市新能源产业园区实现逆势上扬。园区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20.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76.47%。2012年以来,泰州新能源产业园紧紧咬定"千亿级国家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这一目标,强势推进储能与光伏新材料产业集聚,成功招引林海雅马哈10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项目,智航钴酸锂材料和锂电池项目,汇景AZO导电玻璃项(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3年04期)
袁婧[4](2012)在《负债融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R&D投入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实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整体升级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支撑。R&D活动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促进技术进步最直接的因素。发达国家企业非常重视R&D投入,并且为了保持领先优势往往对技术进行控制与封锁,所以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立足于自身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来实现自主创新,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技术产品跨越式进步、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R&D活动需要坚持不懈的长期投入,足够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为实现技术进步创造必要的前提。由于R&D投入本身是具有高风险的,所以企业在进行R&D投入决策时会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大量文献研究结果就证实了作为企业重要资金来源之一的负债融资会对企业R&D投入行为产生影响。但由于我国企业R&D投入信息披露的非强制性,使得之前微观层面研究的数据搜集困难,直接利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负债融资与企业R&D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上不同控股股权性质上市公司在两者关系上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也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R&D投入强度较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0年我国A股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负债融资结构的叁个方面,即负债总体水平、债务期限以及债务来源入手,实证检验其各自对企业R&D投入产生的影响作用,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控股股权性质下,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负债融资约束下进行R&D投入决策时所呈现的特点,最终找到不同控股股权性质的企业负债融资对其R&D投入约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2-05-01)
李晓萌,杨文平[5](2010)在《高新技术业产值冲刺3100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李晓萌 杨文平)今年,我市千亿元产业实现零突破——汽车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明年,我市将大力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力争使千亿元产业达到3个。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本文来源于《长江日报》期刊2010-12-30)
杨京钟[6](2010)在《促进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税收政策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度,并对现行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税收政策环境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应建立和完善"海西"高新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制定专门针对海西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税收政策,适度降低政策准入门槛,优先扶持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赋予海西特殊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等建议。(本文来源于《黎明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秦可[7](2009)在《推进调整振兴 山东高新技术业产值将占35%》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工业报近日获悉,山东省在3月初召开的工业调整振兴大会上印发了《关于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今后叁年,山东工业调整振兴将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调整为目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构建现代工(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报》期刊2009-03-30)
苏卉[8](2008)在《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运行机制与效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代工是后进国家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途径。从价值链在全球分离的状况来看,先进企业逐渐将生产制造等低附加价值的环节剥离,而专注于研发、管理、财务、营销等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这一过程为后进企业从一些低附加价值环节入手而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新的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机会。高新技术行业代工模式发展比较成熟,且较之于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知识更新频繁,知识外溢和知识转移也更易于发生:拥有知识优势的先进企业出于改进生产灵活性、缩短开发周期、获取专业化外部能力、开辟新的战略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在权衡代工合作收益与可能的知识外溢风险的基础上,有动力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转移;而由于代工进入门槛低,合作双方容易形成密切的联系,承接代工的企业也可以在与先进企业的紧密合作中有效获取有关制造、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考察韩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中代工企业的成长历程,可以了解后进企业通过代工模式获取知识转移的可能性和有效性。而对于国内高新技术行业众多承接代工的企业而言,这些来自邻邦的成功经验能否复制?是否能够通过代工有效获取知识?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是什么?什么因素会影响到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的效率?各因素的影响力如何?更进一步,考虑到国内高新技术业企业参与代工的实际,应该从什么方面着手加强知识管理,更好的获取知识转移?这是国内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通过承接代工以促进自身知识积累的关键问题,也是本研究致力解决的基本问题。本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的动因、知识转移运行机制、知识转移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围绕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是.否.存.在.知.识.转.移.的问题,展开知识转移动因的研究;首先从知识移出方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代工合作是高新技术业先进企业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在权衡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的合作收益与关键知识被模仿和替代风险的基础上,先进企业有动力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转移;其次从知识接收方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考察韩国、台湾高新技术业代工企业知识获取及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分析了后进企业通过代工获取知识转移的可能性;在与合资、对外直接投资等模式相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后进企业通过代工获取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另外通过建立叁阶段博弈模型,确定了在何种条件下代工合作双方存在转移知识的动力。2、围绕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如.何.转.移.的问题,展开知识转移运行机制的研究;首先进行了知识转移运行机制的界定,重点考察知识转移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对于知识转移过程所产生的效应;知识转移运行机制作为一种动态的系统,其整体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机制各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方式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其构成要素包括运作环境、运作主体、运作客体、运作目的、运作手段(渠道)等方面;对于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运行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来进行:一是研究知识转移运行系统与环境作用的一般机制,二是研究知识转移运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3、围绕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情.况.如.何.的问题,展开知识转移效率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确定知识特性、知识来源方特性、知识接收方特性、转移渠道、情境因素为影响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的基本因素,并就各种因素对于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展开了具体分析;确定了知识转移效率的测量方式,在回顾既有测量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从知识转移结果方面以及从知识转移的过程方面来综合衡量知识转移效率,其中知识转移结果方面考察知识接收方对于转移而来的知识的拥有程度、运用程度及满意程度,知识转移过程方面考察知识转移过程的顺畅程度。将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引入到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效率的研究中,建立了包含160个变量的总体结构模型,结合实证调研数据,展开知识转移效率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知识接收方特性是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这一结论对于国内高新技术业参与代工的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明确学习意图、完善知识基础、增强吸收能力方是促进自己更好的获取转移知识的关键。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有效获取先进企业的知识转移是高新技术业承接代工的企业从价值链低端升级的基本机制,先进企业在权衡代工合作收益与风险的基础上,有动力进行知识转移,而后进企业通过参与代工导入知识是一种可能、有效的途径;2、知识转移运行机制作为一种动态系统,其整体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机制各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方式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对于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运行机制的研究,可以分两个层面进行:一是研究知识转移运行系统与环境作用的一般机制,二是研究知识转移运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3、知识特性、知识来源方特性、知识接收方特性、转移渠道、情境因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的基本因素;知识转移效率的测量可以综合知识转移结果以及知识转移过程两个方面来进行;4、对于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效率的实证研究可以引入结构方程分析方法,以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知识接收方特性是影响知识转移效率最为关键的因素;知识转移渠道的直接影响作用较弱,但其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却得到了数据的部分支持;情境因素对于知识特性、知识来源方特性以及知识接收方特性作用的发挥起着显着的支持作用。5、理论及实证研究结论对于国内众多参与代工的企业存在许多有价值的启示:要充分利用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所带来的机遇,积极通过代工合作获取可能的知识转移,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先进企业的知识移出是建立在收益风险权衡基础上的理性决策,唯有明确学习意图、完善自身知识基础、增强吸收能力方是促进自己更好的获取知识转移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1、系统分析了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的动因,建立叁阶段博弈模型,确定了代工合作双方在何种条件下存在转移知识的动力;2、界定了知识转移运行机制的内涵,从知识转移运行系统与环境作用的一般机制以及知识转移运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两个层面展开了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运行机制的研究,以深入了解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知识转移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所产生的效应;3、将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引入到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效率的研究中,建立了包含160个变量的总体结构模型,结合实证调研数据,确定了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关键因素,检验了相关理论假设的数据支持情况,并得出了对于国内代工企业有效开展知识管理有价值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8-01-01)
周季钢[9](2005)在《拉美:中国高新技术业的新大陆》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美工业化倒退的趋势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进军南美的桥头堡是伊基克。(本文来源于《中国报道》期刊2005年07期)
周季钢[10](2005)在《拉美:中国高新技术 业的新大陆》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美工业化倒退的趋势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进军南美的桥头堡是伊基克2005年3月28日,在"首届南美洲中国商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的晚宴中,使用的多普达智能手机引起了智利伊基克市长SORIA先生的注意:"这玩艺在中国卖多少钱?"(本文来源于《经济》期刊2005年05期)
高新技术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有利于高新技术业整合研发资源,提高研发资源利用效率,然而由于研发企业间的同质竞争、利益分享有限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现实中大多数知识产权联盟无法发挥应有的效力。研究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联盟利益分享机制。研究引入Shapley值作为分析工具,结合高新技术业的实际加以改进,设计出基于改进Shapley值知识产权联盟的利益分享机制,并结合算例开展实证分析,发现利用这一机制可以有效激励个体企业的技术资源共享,减少研发资源的重复投入,保障知识产权联盟作为知识共享平台长期有效运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新技术业论文参考文献
[1].陈美容,曾繁英.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其效应分析——以信息技术业为例[J].财会月刊.2013
[2].苏卉.高新技术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利益分享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
[3]..江苏泰州新能源产业园高新技术业逆势上扬[J].硅谷.2013
[4].袁婧.负债融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R&D投入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12
[5].李晓萌,杨文平.高新技术业产值冲刺3100亿[N].长江日报.2010
[6].杨京钟.促进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0
[7].秦可.推进调整振兴山东高新技术业产值将占35%[N].中国工业报.2009
[8].苏卉.高新技术业代工合作中知识转移运行机制与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9].周季钢.拉美:中国高新技术业的新大陆[J].中国报道.2005
[10].周季钢.拉美:中国高新技术业的新大陆[J].经济.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