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论文-熊伟,朱青元,周峰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论文-熊伟,朱青元,周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弧刃针刀,蜡疗,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闭合松解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论文文献综述

熊伟,朱青元,周峰[1](2019)在《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手法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比较两组骨筋膜间隔内压;腰痛与步行情况;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骨筋膜间隔内压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骨筋膜间隔内压较对照组低,差异显着(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腰痛症状较对照组轻,步行能力更佳,差异有可比性(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 3%,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明显(P <0. 05)。结论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疗效突出,能改善腰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一定的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9年04期)

王杰[2](2017)在《针刀松筋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ODI指数评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针刀松筋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其作用机制,为CCS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CC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筋法,每3日一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日一次,共治疗9次。采用带芯导管法在患者治疗前、运动中、运动后6min测定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内压;并在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1)比较观察组各阶段骨筋膜间隔内压,我们认为针刀松筋法治疗CCS有效;(2)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ODI指数,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效。结论针刀松筋法可以降低CCS患者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有效提高ODI指数。(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7年09期)

冯照发[3](2017)在《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采用微创针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92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外科减压手术。研究组采用微创针刀减压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发作减少,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步行正常,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确切,降低患者术后腰痛概率,患者恢复正常行走。(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7年09期)

王利沙,王杰,刘郁婧[4](2017)在《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是引起慢性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复性压力增高会导致患者表现出骨筋膜间隔内压的异常增高,是判断CCS的重要衡量标准。通过总结近年来CCS的临床研究现状,即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临床诊断,借以提高人们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正确认知和诊断,寻找既能减轻异常增高的间隔压力又无创伤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7年04期)

王金鑫,翁文水[5](2016)在《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特异性,临床上常归为慢性腰肌劳损或慢性腰痛。本文从解剖结构、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对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6年04期)

施锋,孙岩,张莹莹[6](2015)在《水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11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报道,在美国60%~80%的人患有下腰痛,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率[1]。1981年,Peck首次报告了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并认为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可能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国内,白跃宏教授等通过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及相关的临床对照研究[2],验证了Peck等人的假说。此后,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非特异性下腰痛被广泛认同。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对112例腰骶部慢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施锋,孙岩,张莹莹[7](2013)在《水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水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采用水针刀治疗。随访3个月后,参照Oswo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进行疗效评价,疗效统计采用Ridit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1-15)

史轶琛,白跃宏[8](2013)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hronic lumbar parasp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CCS)是引起慢性下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多名学者对其从解剖、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根据所查文献对该病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3年02期)

韩国刚[9](2013)在《叁棱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慢性腰骶部筋膜间隔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叁棱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慢性腰骶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取俯卧位,在L1~S4棘突连线旁开2~5cm处(即阳性点)定点。对照组40例针刀松解剥离,一次性针刀于定点处快速刺入,直达椎板、关节突或横突骨面,在骨面上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无菌棉球按压刀口5min以防出血。治疗组40例刺络放血拔罐,叁棱针刺入局部,针尖依次通过皮肤、皮下脂肪、腰骶部浅层筋膜,将此处浅层筋膜挑于针尖下,纵向横向各摆动3~5次后出针;各点如此操作,针孔处出血不必止血,于出血点处拔罐15min,起罐后擦净淤血。两组患者均5d实施治疗1次,3次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征。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0%。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慢性腰骶部筋膜间隔综合征,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赵鸿声,黄吉利[10](2012)在《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观察微创小针刀疗效。方法:从2008年8月-2011年3月间,共治疗68例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为17~81岁,慢性疼痛时间为1年~35年,平均16.3±9.7年;用自制针刀松解切开骨筋膜间隔室的方法,先局部浸润麻醉后采用五个进针点切开腰骶部竖脊肌筋膜减压,筋膜切开长度约12~14cm。结果:所有病人经4周~24周随访,(平均8.3±4.8周)61例病人疼痛消失,7例缓解,无大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前后骨筋膜间隔室内压力(静息、运动中、运动后6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针刀松筋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其作用机制,为CCS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CC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筋法,每3日一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日一次,共治疗9次。采用带芯导管法在患者治疗前、运动中、运动后6min测定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内压;并在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1)比较观察组各阶段骨筋膜间隔内压,我们认为针刀松筋法治疗CCS有效;(2)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ODI指数,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效。结论针刀松筋法可以降低CCS患者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有效提高ODI指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论文参考文献

[1].熊伟,朱青元,周峰.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研究[J].现代医院.2019

[2].王杰.针刀松筋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ODI指数评定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7

[3].冯照发.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

[4].王利沙,王杰,刘郁婧.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现状[J].现代养生.2017

[5].王金鑫,翁文水.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6

[6].施锋,孙岩,张莹莹.水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112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

[7].施锋,孙岩,张莹莹.水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观察[C].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8].史轶琛,白跃宏.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研究新进展[J].中国康复.2013

[9].韩国刚.叁棱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慢性腰骶部筋膜间隔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

[10].赵鸿声,黄吉利.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

标签:;  ;  ;  ;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论文-熊伟,朱青元,周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