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敦煌契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回鹘文,吐鲁番,敦煌,契约文书
敦煌契约论文文献综述
韩树伟[1](2019)在《吐鲁番、敦煌出土回鹘文契约文书研究述要》一文中研究指出吐鲁番、敦煌出土的回鹘文契约文书是研究回鹘历史、社会、经济、法律的重要史料。随着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回鹘文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发表、出版的着述亦越来越多,文章以吐鲁番、敦煌出土的回鹘文契约文书研究为主,从国外、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入手做一系统的爬梳与论述,希望能为学界深入研究回鹘历史文化、政治社会、法律、经济提供便利。(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赵永明[2](2019)在《敦煌契约文书特殊语词考释七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契约文献中有些词语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这些词语的语义有些在其他文献中可以适用,有些词语离开敦煌文献的语境则不能成立。通过对这类契约文献词语进行尝试性释读,试图探求这些词语的正确语义。(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徐秀玲[3](2018)在《吐蕃统治敦煌西域时期雇佣契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吐蕃统治时期的雇佣契约已经广泛的出现在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家务劳动以及运输、贡赋、劳役等领域,契约内容完备、条款齐全,双方的责权利清晰明确,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此时,农业领域里的雇价一般按每亩或十亩为单位支付,刈麦必须在收获季节的一个月内完成。雇人代役与其他领域的雇价,雇主各按不同的佣作内容支付相应的工价。雇价的支付,汉文契约中一般是麦,古藏文契约中是青稞、小米、麦、酒、绢等。从雇佣双方的利益看,受雇者可通过雇价偿还债务或改善生活条件,而雇主可藉此有更充裕的时间从事宗教艺术文化等活动。对于统治者来讲,雇人代役有效地解决了人员不足问题,有利于吐蕃王朝的统治。(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李秋梅[4](2018)在《透视与反思:敦煌文献所见吐蕃买卖契约研究——兼论唐蕃之间的文化交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的契约文书的程式和要件完整,反映出吐蕃王朝较为完备的契约法律制度。其中的土地、牲畜和奴婢的买卖契约深受唐制的影响,因而在形式、内容和订立程序上都与唐代买卖契约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吐蕃的畜牧业经济相对发达,围绕牲畜形成了买卖、租赁等多种形式的契约法律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吐蕃买卖契约反映了唐蕃在文化上较为频繁的交流与互动。(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燕海雄[5](2018)在《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契约文明——以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条款形式研究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一方面是由于契约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相互影响的结果。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的演变轨迹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和逻辑两个层面上。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演变是突变的,是伴随着外部政治势力的变更而进行的;逻辑层面上的演变是渐变的,是伴随着契约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意识形态演变主要体现在历时的演变轨迹中,逻辑演变主要体现在共时的地域差别中。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编织出已具成熟形态的契约文明。(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侯文昌[6](2018)在《敦煌吐蕃文租佃契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出土吐蕃文租佃契约仅有二件。将其之程式从契首内容、标的物、租期、租佃原因、租田人担保五个方面与同期敦煌汉文租佃契约作逐一比较分析,发现二者有同有异。同的方面反映了吐蕃文契约对汉文契约程式内容或模式之借鉴,异的方面显现了其的原始性。(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8年15期)
陈博翼[7](2018)在《契约文书所见唐明之变——读敦煌吐鲁番文书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古到近代早期,中国社会在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不同层面均有所反映。即便是律令和契约这类有较高稳定性的规约性条文,也在许多细微之处留下社会变化的痕迹。经济史层面而言,律令和契约有大量显示人身关系依附度降低、权利义务改变、权益的复杂化的要点。将敦煌吐鲁番契约文书放在唐明律衍变的背景下看这种社会变化,文书所反映的政府的控制力度、社会基层组织、亲族的力量、人们的观念和对产权的处理方式均因时而变,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看到"传统中国"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陈丽萍[8](2018)在《四件散见敦煌契约文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件散见的敦煌契约文书为主题,介绍了四件文书的收藏背景,对文书的物质形态和内容做了详细的描述和过录,并就同类契约涉及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对敦煌契约文书的收藏状态和研究路径也有所展望。(本文来源于《敦煌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韩树伟[9](2018)在《吐蕃契约文书之习惯法研究——以敦煌出土文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敦煌西域出土了大量的吐蕃文书,对研究吐蕃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吐蕃契约文书含有买卖、借贷、租赁、雇佣等习惯法内容,是交易双方按照习惯法的原则,根据自己的需求达成的一种协议。这些契约文书反映了吐蕃时期民间经济交往、社会活动的情况,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又与中原契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研究吐蕃职官制度、历史文化、军事、宗教、法律社会、经济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文章从法律社会史的角度出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吐蕃契约文书,对吐蕃时期的习惯法做了探析,对进一步了解认识吐蕃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孙美玲[10](2018)在《敦煌契约文书和道真契约文书俗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搜集整理并扫描敦煌契约文书和道真契约文书共766件,综合考虑契约内容、时代、书体、清晰程度等因素,最终确定其中287件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这两种文书中的俗字情况。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契约文书研究概况和本文研究材料和方法的介绍。第一章主要解释俗字的概念及判断标准,为文章的写作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两种契约文书中俗字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契约文书的俗讹程度。分析这些俗字的产生方式,得出在契约文书俗字类型中,趋简是俗字的主要特点。第叁章主要是从契约文书内容、契约文书俗字两个方面将两种契约文书进行比较,得出了一定时间范围内俗字的特徵和使用规律。第四章主要从叁个方面描写了契约文书俗字研究的意义,并且将辑录出来的俗字与《汉语大字典》进行比照,增补了《汉语大字典》未收的字,并为《汉语大字典》已有的俗字提供了一些逾当的例证。(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5)
敦煌契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敦煌契约文献中有些词语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这些词语的语义有些在其他文献中可以适用,有些词语离开敦煌文献的语境则不能成立。通过对这类契约文献词语进行尝试性释读,试图探求这些词语的正确语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敦煌契约论文参考文献
[1].韩树伟.吐鲁番、敦煌出土回鹘文契约文书研究述要[J].西北民族论丛.2019
[2].赵永明.敦煌契约文书特殊语词考释七则[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徐秀玲.吐蕃统治敦煌西域时期雇佣契约研究[J].敦煌研究.2018
[4].李秋梅.透视与反思:敦煌文献所见吐蕃买卖契约研究——兼论唐蕃之间的文化交流[J].青海社会科学.2018
[5].燕海雄.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契约文明——以敦煌吐鲁番借贷契约条款形式研究为中心[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侯文昌.敦煌吐蕃文租佃契约探析[J].传媒论坛.2018
[7].陈博翼.契约文书所见唐明之变——读敦煌吐鲁番文书札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8].陈丽萍.四件散见敦煌契约文书[J].敦煌研究.2018
[9].韩树伟.吐蕃契约文书之习惯法研究——以敦煌出土文书为中心[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孙美玲.敦煌契约文书和道真契约文书俗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