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华夏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华夏集》,翻译思想,原因探析
华夏集论文文献综述
郭勤[1](2019)在《《华夏集》成功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夏集》是西方文学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本文剖析出《华夏集》成功原因的五个方面,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华夏集》的成功并非偶然,反之,是一些偶然因素的必然。从《华夏集》问世至今,《华夏集》作品本身与庞德的翻译思想在海内外学界都引发了较大争议。诋毁者认为庞德译诗创造性的特点违背了翻译标准中最重要的忠实性原则。而赞誉者称赞"庞德的译诗清新、优美、简洁",认为《华夏集》为推动和发展现代主义意象派新诗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认为,虽然《华夏集》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和原诗的确有着较大差别,但作为西方文学翻译史上的重要译本之一,《华夏集》已成为美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一事实足以肯定《华夏集》的成功。(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2期)
王颖[2](2019)在《庞德的身份认同对其翻译观的影响——以《华夏集》的翻译选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兹拉·庞德集诗人、翻译家、批评家叁重身份于一身,然而学界关于其身份认同对他翻译观的影响却少有讨论。倘若从庞德的文论以及他翻译的《华夏集》进行考察,可发现不同的社会身份认同,共同塑造了庞德的翻译观。具体而论,作为诗人的庞德关注诗的核心要素,提出了语言能量观;作为翻译家的庞德用语言能量取代意义作为翻译的本体;作为批评家的庞德则在历史意识与创新意识下重新审视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利用翻译来革新诗歌创作。(本文来源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潇,何婧,程南南[3](2019)在《庞德《华夏集》翻译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庞德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西方国家关于庞德的研究相对成熟,但主要集中于庞德的政治倾向和经济思维,文化方面主要研究庞德和美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相比于对庞德本人的研究,对《华夏集》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拟在整合《华夏集》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实例,总结庞德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探析庞德翻译思想中的生态翻译意识。通过对《华夏集》中翻译实例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庞德的翻译实践中具有生态翻译意识,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性。(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6期)
杨潇,程南南[4](2019)在《《华夏集》翻译实践中的生态翻译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庞德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西方国家关于庞德的研究相对成熟,但主要集中于庞德的政治倾向和经济思维,文化方面主要研究庞德和美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相比于对庞德本人的研究,对《华夏集》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论文在总结庞德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探析庞德翻译思想中的生态翻译意识。通过对《华夏集》中翻译实例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庞德的翻译实践中具有生态翻译意识,即对"文本中心主义"的解构性及其建构性。(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06期)
张雨[5](2019)在《基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庞德《华夏集》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文学的翻译由来已久,要想探讨文学翻译必然离不开诗歌翻译。文学翻译,因其难度之大,历来使得各位译者们为之殚精竭虑。而诗歌本身言简意赅,又常常蕴含着中华文化独特的内涵。因此,诗歌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庞德是中诗英译中极为有影响力的一位译者,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索庞德在翻译诗歌时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期望能收获其翻译的一些经验。根据奈达的分类,本研究将《华夏集》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五个类别,并基于此分类探讨各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此外,本研究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作为评判文化负载词翻译质量的标准。也就是说,本研究的重点不在于关注字面的翻译准确与否,而着重关注译者是否能够传递原语中的文化,是否能够使得目标语读者贴近原语读者感受到的文化,并以此探索庞德自成一派的创造性翻译方法对诗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有什么启示。本研究所得的结论是:1)《华夏集》翻译中用到了多种翻译方法,主要包括直译、释义、加注、泛化、创造性叛逆、替代以及省译等;2)就总体而言,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庞德使用释义最多,其中,在翻译生态文化负载词和物质文化负载词时,他也较多使用直译和替代;3)庞德不过分执着于字面翻译的准确,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几乎在每一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都使用了创造性叛逆;4)庞德有几处翻译丢失了原文的内涵,尤其是在翻译宗教文化负载词时,“误译”较多;5)在有关于颜色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庞德对于“青”“绿”时,几乎统一使用了“blue”,虽然在一些文化负载词中是正确的,但也确有“误译”之处;6)在邻近两句诗歌中出现语义类似或者重复的文化负载词时,庞德倾向于对其中一处文化负载词进行“省译”。(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0)
马溶璐[6](2019)在《庞德《华夏集》译李白诗歌的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白的诗歌一直在英语世界受到极大关注,其中庞德的《华夏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其中对于诗歌翻译产生了许多改译与误读,但结合时代背景与庞德本人的理想追求,这些变异又变得合乎情理起来。(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6期)
侯杏杏[7](2018)在《食人主义视域下庞德《华夏集》的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翻译中“文化转向”的出现,使翻译被置于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而不是单纯地转换两种语言。20世纪初,完全不懂中文的埃兹拉·庞德在东方学者费诺罗萨的手稿中得到学习与启示,翻译了《大学》、《论语》、《中庸》、《诗经》等大量中国古典着作,向西方引进了丰富的中国文学作品。由于庞德不懂原文的翻译,译界对他的译作评价褒贬不一,还有的翻译家认为庞德的作品称不上翻译,更大程度属于改写。《华夏集》是一部英译的中国古典诗歌集。当时,庞德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反对维多利亚时期词藻华丽、过于繁冗、过于宣泄情绪的特点。通过亲密接触中国文化,庞德为汉语的意象表现力与文字的视觉形象而振奋,《华夏集》英译本最不受英语古语影响,语言也是最现代的。而且他省略句子成分,忽略英语语法规则,并模仿汉语古诗的语言特点,一扫西方的陈腐诗风,为西方现代诗歌注入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庞德坚持自由创新翻译策略及推崇简洁的诗风提点,他的《华夏集》并不强调译诗的字面意义的忠实,而是重视诗的节奏、意向的忠实。他在翻译过程中,只采用小部分归化,大部分异化,并为了自己的诗歌需求,过度地改写,不利于中国文化原汁原味地再现给西方读者。本文笔者受到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启示,并以此为视角,通过理论描述和案例分析方法试图探讨《华夏集》中庞德的翻译策略。主要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一,食人主义思想在《华夏集》中具体是如何体现的?二,《华夏集》采用哪些翻译策略?其标准是什么?叁,庞德这种食人式的翻译策略对宣扬中国文化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首先,作者介绍了埃兹拉·庞德的文学观点,包括他对维多利亚时期诗歌的看法,意象派诗歌的产生及影响,他与费诺罗萨机缘巧合的文学缘分;介绍了后殖民主义、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四个行为:获取力量的行为、滋养行为,积极行为,输血行为;并且分析了导致庞德采用食人主义翻译策略的原因。其次,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了《华夏集》中食人主义思想的四种行为之体现。最后,作者总结了庞德《华夏集》英译本的食人主义翻译策略及影响。本课题将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应用到庞德《华夏集》的研究中,试图为后殖民主义研究和庞德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此外,食人主义翻译理论中“获取力量的行为”这一思想可以对“翻译家应该选取什么样的源文来进行翻译”提供借鉴;《华夏集》中选取的19首古诗体现了中国的语言特征、文化、和儒家思想,这些不仅对庞德自身的翻译及其创作产生深远影响,也对西方国家更好得了解中国文化起到了宣扬作用。但是对有些诗歌的英译,庞德过于自由地改写了中国文化,又对读者理智、客观、辩证地看待翻译背后的真实文化语境有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任俐蓉[8](2018)在《由《华夏集》的选诗倾向看庞德对中国诗歌的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庞德在《华夏集》中所选译的19首中国诗为切入点,联系其所处时代背景,从这19首诗的意象、思想、艺术特色等角度来分析庞德选诗的原因所在。由此进一步探讨庞德对于中国诗歌的评判标准以及其对于中国诗歌的接受倾向。(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08期)
竺晶晓[9](2017)在《“发明”中国诗—目的论视角庞德《华夏集》误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二十世纪着名诗人埃兹拉·庞德被誉为西方发现了中国诗歌的诗人,其于1915年出版的中国诗歌译本《华夏集》(Cathay)不仅在其个人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掀起了西方译者、诗人对中国诗歌、文化的关注热潮。然而,从传统的翻译标准来衡量,庞德的翻译却误译频现;由此,误译与其翻译的成功所形成的对比,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翻译功能目的论视角和相关理论,结合庞德所处的时代背景、其现代主义诗学理念,深入《华夏集》文本本身,比较庞德译文本与源文本,同时横向比较其他译木,分析误译产生的原因,对误译现象进行分类。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翻译目的论和《华夏集》的国内外研究背景。第二章,分析在文学翻译中,翻译目的论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帮助把握翻译的目的,辩证地看待文学翻译现象。第叁章,阐述误译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存在性,目的论视角下误译由语用、文化、语言、语篇类型导致,《华夏集》中包含丰富的误译现象,体现了庞德创作性的翻译选择。第四章,讨论了误译与“发明”之间的关系,《华夏集》中的误译多属于创作性误译,具有积极作用,在英语语境下“发明”了中国诗,运用迭加和并置、化简和跨行的手法,打破了传统英语诗歌的桎梏,推动了其现代化。《华夏集》误译实现了庞德的汲取中国传统诗歌特点、革新英语诗歌表达的翻译目的,用西方人的视角“发明”中国诗歌,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启示翻译批评要全面地评价误译现象。(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2)
刘轶菲,张芳,赵振华,周思颖,黄芳萍[10](2017)在《从《华夏集》看美国文学转折的社会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庞德发表于1915年的《华夏集》中选取的诗歌注重再现城市文明、摒弃诗歌古词使用,对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浪漫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折的过程中,庞德的《华夏集》使人们逐渐认清社会现状、面对社会现实。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出发,探讨《华夏集》创作背后的社会促因,以期对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转折的社会成因有更清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17期)
华夏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埃兹拉·庞德集诗人、翻译家、批评家叁重身份于一身,然而学界关于其身份认同对他翻译观的影响却少有讨论。倘若从庞德的文论以及他翻译的《华夏集》进行考察,可发现不同的社会身份认同,共同塑造了庞德的翻译观。具体而论,作为诗人的庞德关注诗的核心要素,提出了语言能量观;作为翻译家的庞德用语言能量取代意义作为翻译的本体;作为批评家的庞德则在历史意识与创新意识下重新审视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利用翻译来革新诗歌创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夏集论文参考文献
[1].郭勤.《华夏集》成功原因探析[J].校园英语.2019
[2].王颖.庞德的身份认同对其翻译观的影响——以《华夏集》的翻译选材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
[3].杨潇,何婧,程南南.庞德《华夏集》翻译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J].汉字文化.2019
[4].杨潇,程南南.《华夏集》翻译实践中的生态翻译观[J].北极光.2019
[5].张雨.基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庞德《华夏集》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D].华侨大学.2019
[6].马溶璐.庞德《华夏集》译李白诗歌的变异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7].侯杏杏.食人主义视域下庞德《华夏集》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8
[8].任俐蓉.由《华夏集》的选诗倾向看庞德对中国诗歌的接受[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9].竺晶晓.“发明”中国诗—目的论视角庞德《华夏集》误译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
[10].刘轶菲,张芳,赵振华,周思颖,黄芳萍.从《华夏集》看美国文学转折的社会成因[J].文教资料.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