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枢疲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排,不同阶段,机能状态,中枢疲劳
中枢疲劳论文文献综述
王玺,高炳宏,王之腾,黄龙祥[1](2019)在《上海女排备战全运会期间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和中枢疲劳变化特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排球是一项集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混合的复杂运动。排球运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安排合理的训练周期来获得的。在国内的排球运动中,不同的训练阶段包含上量训练阶段、调整阶段、赛前训练阶段、比赛阶段、联赛阶段和全运会阶段等。在排球训练与比赛过程中要求运动员注意力必须时刻保持高度集中,情绪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这就使排球运动员极易产生疲劳,而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排球运动员必须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将疲劳降到最低。在运动实践中监测和评价排球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与中枢疲劳变化特点,对预防大赛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促进运动员比赛过程中高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综合应用生化指标及Omega Wave系统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中枢疲劳状态进行诊断,观察上海女排在备战2017年天津全运会期间的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机能状态与中枢疲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备战2021年全运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防止过度疲劳的产生及合理消除疲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上海市一线成年女排运动员12名,均为2017天津全运会上海女排报名参赛队员。平均年龄26.23±3.39岁,训练年限为11.92±3.73年,均为国家运动健将级以上水平。以2016-2017联赛结束为起点,以2017天津全运会决赛开始为终点,在连续22周的训练时间内,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任务共分为8个训练阶段(上量阶段1,调整阶段1,上量阶段2,调整阶段2,上量阶段3,全运会预赛阶段,冠军赛阶段,全运会阶段)。以上量阶段开始前测试为基础值,而后在每个上量阶段的结束和调整阶段结束均进行测试,同时在全运会预赛前、后,冠军赛前、后,全运会前共进行11次测试,在测试周的周一晨空腹取肘静脉血测试机能状态指标Hb、BU、CK、T、C、T/C;在第3个上量阶段的每周和冠军赛前两周每周共6次测试,于每周日晚饭后测试各队员静息电位和反应速度指标m RT,SFL,RS,FP;在调整阶段2结束、上量阶段3结束,全运会预赛前、后,冠军赛前、后,全运会前共7次测试,取测试周周一晨空腹肘静脉血测试血儿茶酚胺指标DA、NE、E。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和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不同阶段数据比较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Hb、T和T/C在整个阶段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上量阶段1显着下降至最低值,调整阶段升高。上量阶段2再次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上量阶段1,调整阶段2显着升高,与基础值和训练各阶段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比赛阶段T升高,赛后相比赛前T显着升高(P<0.05)。全运会决赛前睾酮显着升高至最大值,与基础值和赛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BU在上量阶段变化并不相同,上量阶段1显着下降,上量阶段2开始回升,在调整阶段2达到最大值,上量阶段3再次显着下降。比赛阶段变化趋势相似,赛后相比较赛前均表现为显着升高(P<0.05)。CK在训练阶段表现为上量阶段显着升高,调整阶段显着下降的变化趋势,与Hb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在比赛阶段降低,赛后相比赛前降低,但无显着性差异。全运会决赛前再次升高,但与基础值无显着性差异。(2)在上量阶段结束时DA,E显着下降,NE下降无显着性差异。全运会预赛阶段,DA,NE,E均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冠军赛阶段DA,NE,E均升高,但仅NE与调整阶段和冠军赛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全运会决赛前NE显着高于调整阶段水平,DA和E虽然相比调整阶段有所下降,但均无显着性差异。(3)静息电位值在上量开始后显着降低(P<0.05),调整阶段显着升高(P<0.05),赛前显着升高至最大值,且与各阶段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反应速度与静息电位变化相反,上量开始后显着升高,之后下降,在赛前低于上量前水平,但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指标变化不同,归纳为上量阶段机能状态指标下降,调整后得以恢复,再次上量后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之前水平。比赛阶段机能状态指标明显呈现上升趋势,提示运动员赛间机能状态与竞技状态较佳。(2)上量阶段导致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疲劳,静息电位与反应速度指标对运动员的中枢疲劳的早期发现具有积极作用。(3)血中多巴胺与肾上腺素对上量阶段较为敏感,在比赛阶段去甲肾上腺素保持在较高水平。(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张崇,于晓琳,饶妮妮[2](2019)在《多任务中枢疲劳脑电的线性描述符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首先选取50名受试者分别完成3种不同类型长时间脑力认知任务,而后采用主观评价、行为学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实验前后的疲劳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脑力认知任务后,受试者的主观感觉疲劳程度增加,复杂运算任务的平均反应时间显着增加,转换实验任务的错误率显着增加,Fz、Cz和Pz电极位置P300的幅度均显着降低,说明受试者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紧急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进而验证3种类型的脑力劳动任务均不同程度地诱发了中枢疲劳程度的增加。为充分利用多导脑电信息,提出了运用线性描述符参数对实验任务前后大脑总体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完成任务后中央和顶叶脑区能量增加,而前额、中央和顶叶脑区场强变化率下降。线性描述符参数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描述多导脑电信号随中枢疲劳深度变化所形成的大脑整体活动状态变化的物理特性,从而更好地揭示中枢疲劳作用机制,为中枢疲劳的多通道脑电分析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培鑫[3](2019)在《二级气手枪运动员持枪稳定性与中枢疲劳的关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从中枢神经的稳定性及视疲劳两方面分析造成环数及持枪稳定性下降的相关因素,为改善持枪稳定性,改进训练内容,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择安徽省射击中心手枪班的7名在训队员,其中3名女性运动员,4名男性运动员,均自愿参与本实验。按照气手枪规则标准进行比赛,采集运动员在比赛前后的闪光融合频率、反应时、视觉深度指标,使用心率表带记录比赛过程中受试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用Scatt Shooter激光射击系统测定持枪稳定性数据。使用spss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数加减准差的形式表现。将测得的环数与持枪稳定性指标、环数与心率变异性指标、心率变应性指标与持枪稳定性指标使用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对模拟比赛前后测试的闪光融合频率、反应时、视觉深度等中枢疲劳指标、1s瞄道、LF/HF进行配对t检验;对环数、0.1s瞄道、SDNN、RMSSD的组间差异使用秩和检验来验证。研究结果:1.运动员第叁组环数(92.71±3.04)显着低于第二组环数(95.00±2.16)(P<0.05)。环数与击发前0.1s瞄道呈低度负相关,且相关具有极显着性(r=-0.328,P<0.01);环数与击发前1s瞄道呈极低度负相关,且相关具有显着性(r=-0.123,P<0.05);环数与十环覆盖率呈低度正相关,且相关具有极显着性(r=0.301,P<0.01)。十环与非十环组中,1s瞄道的非十环组(123.332±31.793)要显着高于十环组(129.485±31.099)(P<0.05);0.1s瞄道的非十环组(10.103±5.47)极显着高于十环组(7.471±5.201)(P<0.01);10环覆盖率的非十环组(0.337±0.208)要极显着小于十环组(0.466±0.208)(P<0.01)。2.心率变异性指标中的SDNN的第叁组数据(61.19±41.98ms)显着高于第二组(54.83±40.43ms)(P<0.05);LF/HF的第叁组数据(3.60±2.11Hz)显着低于第二组(4.28±1.92Hz)(P<0.05)。经过实验研究分析发现,参与测试的七名运动员中,有四名运动员闪光频率的下降值达到了脑疲劳的界定范围(≥0.5Hz),前后测变化变化却不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反应时测试前后变化也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视深度测试后(1.96±0.55mm)显着高于测试前(0.84±0.49mm)(P<0.05)。3.SDNN与击发前1s瞄道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45,P<0.01);RMSSD与击发前1s瞄道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且具有极显着性(r=0.412,P<0.01);LF/HF与击发前1s瞄道呈低度负相关,且具有显着性(r=-0.388,P<0.05);SDNN与击发前0.1s瞄道呈中等程度负相关,且具有极显着性(r=-0.46,P<0.01);RMSSD与击发前0.1s瞄道呈中等程度负相关,且具有极显着性(r=-0.42,P<0.01);SDNN与10环覆盖率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且具有极显着性(r=0.583,P<0.01);RMSSD与10环覆盖率呈中等度正相关,且具有极显着性(r=0.538,P<0.01)。研究结论:1.持枪稳定性指标中0.1s瞄道及10环覆盖率是影响射击成绩的重要因素;2.气手枪模拟比赛中有出现中枢疲劳趋势,视觉深度变化比闪光融合频率变化更为敏感;3.模拟比赛中心率变异性指标LF/HF是影响射击成绩的因素之一;4.SDNN、RMSSD、LF/HF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气手枪运动员瞄准阶段的持枪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9-06-01)
于鹏,艾正文[4](2019)在《运动中枢疲劳与营养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有职业化趋势,运动导致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正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中枢神经系统在运动性疲劳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影响运动中枢疲劳的因素很多,合理科学的营养补充对缓解疲劳、促进机体迅速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总结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素对运动中枢疲劳的影响,以此为科学运动膳食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吴梅婷,林岭,李克雪,吴燕[5](2019)在《Flanker任务诱发中枢疲劳的神经递质机制研究——基于ET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脑波超慢涨落技术(ET)探讨Flanker任务诱发中枢疲劳的机制。方法:以38名宁波大学运动系本科学生为被试,45 min Flanker操作任务为自变量,ET指标、行为学数据(包括正确率和反应时)、心率变异指标(HRV)为因变量。比较实验组(进行45 min flanker任务,n=19)和对照组(不进行flanker任务只静坐45 min,n=19)实验前后的差异,探讨Flanker任务是否能诱导出中枢疲劳及S谱系的变化。结果:①实验组的正确率(P<0.01)和反应时(P<0.05,P<0.01)在实验中不同时段(0~15 min、15~30min、30~45 min)均持续显着降低;②与实验前比,实验组在实验后的R-R间期标准差(SDNN)和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MSSD)显着升高(P<0.05),对照组则在实验前后无显着性变化(P>0.05);实验前两组的SDNN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实验后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实验前比,实验组在实验后的高频段功率值(HF)显着下降(P<0.05),对照组则在实验前后间无显着性变化(P>0.05);低频段功率值(LF)、LF/HF在各组组内实验前后和两组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④对照组S4系(代表5-羟色胺)在实验前后无显着性变化(P>0.05),但实验后实验组的S4系不仅显着高于实验前(P<0.01),而且显着高于实验后的对照组(P<0.01);与各自组实验前比,实验组和对照组S6系(代表强兴奋递质)均显着降低(P<0.05),但无论是实验前还是实验后,两组S6系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S谱系在各组组内前后和两组之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⑤实验组完成45 min Flanker任务后的S4指标与反应时呈中度正相关(r=0.569,P<0.05),与HRV中的RMSSD(r=0.496,P<0.05)和HF(r=0.550,P<0.05)呈中度正相关。结论:45 min Flanker任务可以诱发中枢疲劳;45 min Flanker任务诱发的中枢疲劳与S4升高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曹庆雷,李小兰,邓中原[6](2019)在《热预适应对大鼠中枢疲劳后脑神经递质DA、5-HT、NE分泌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热预适应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对大鼠运动诱导的中枢疲劳的作用。方法:1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6只为预热组,6只为对照组。运动疲劳模型通过力竭跑步模型建立,热预处理组是42℃热处理15 min,每天3次,连续5天,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记录最后运动力竭时间及运动前后体内核心温度,同时用液相色谱测量脑组织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水平。结果:1)预热处理组的平均力竭时间为318.49±37.25分钟,显着高于对照组的178.24±42.43分钟,热预适应显着增加了运动的耐受时间(P<0.05);2)预热处理组运动前后肛温差(0.382±0.396)℃显着低于对照组(1.954±0.603)℃,热预适应显着降低了运动后体温(P<0.05);3)NE和DOPAC含量在预热处理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热预处理组5-HT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DA则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预适应可以有效降低运动前后体温差,并且可能是通过减少5-HT,增加NE、DA的含量来起到延缓中枢运动疲劳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孟孟,高海宁,刘璐[7](2018)在《基于omegawave系统指标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的中枢疲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4年索契冬奥会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夺得一银、一铜两块奖牌,捍卫了在这个项目上的强国地位,系统、科学的专项体能训练和生物学监控为备战2014年冬奥会空中技巧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提升和运动损伤的降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目的:通过omega wave部分指标和血液指标相结合,对运动员的中枢疲劳状况进行监测,防止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从而造成损伤,影响训练。我们为了备战冬奥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运动员和教练员正在积极地训练备战。为了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防止运动疲劳的产生和预防运动损伤的产生,在运动员赛前夏季水池训练和冬季雪上训练期间对运动员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掌握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的规律性变化,在之前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合理的适合运动员的训练计划。方法:本文将运用新的仪器omega wave对运动员进行实时监测,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支撑,为防止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和预防运动损伤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追求完美的高危系数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身体机体状态任何一部分出现细微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动作的质量,也会加大运动员身体造成损伤概率,甚至危及生命。结论:通过各种指标对运动员中枢疲劳的监控,能够及时的发现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避免造成过度疲劳,对于教练员指定训练计划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2)
吴宏江,张冬梅[8](2018)在《氨基酸复合制剂对高强度间歇运动后中枢疲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赛事紧密、竞争激烈是目前竞技体育运动的显着特征。尤其是球类项目,比赛通常连续多天进行,运动员需要持续多天的高强度对抗,中枢神经系统在机体疲劳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员中枢疲劳状态直接影响着竞赛成绩。目的:进一步研究支链氨基酸、精氨酸和瓜氨酸对运动员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高强度间歇运动模型,选取自愿参加试验的职业男性篮球运动员12名,随机分为补剂添加组和安慰剂组,补剂添加组按0.17 g/kg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0.04 g/kg剂量补充精氨酸和0.04 g/kg剂量补充瓜氨酸;安慰剂组补充同样计量的葡萄糖淀粉胶囊安慰剂。运动方案为3组3次30 s的全力功率自行车蹬踏运动,组间休息3.0-4.0 min。于测试前后进行运动反应时、注意分配测定和静脉穿刺抽血样。结果与结论:(1)相对安慰剂组,补剂添加组队员运动反应时明显快于安慰剂组,注意分配Q值优于安慰剂组;(2)补剂添加组队员血液色氨酸/支链氨基酸值显着降低,但NH3积累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3)研究认为补充支链氨基酸、精氨酸和瓜氨酸复合制剂能够缓解高强度间歇运动引起的枢神经疲劳(注意分配值降低,运动反应时增长)。(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20期)
武强[9](2018)在《脉冲磁场对小鼠中枢疲劳恢复效果的实验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法,观察脉冲磁场干预对运动疲劳小鼠脑组织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GB)、乙酰胆碱(Ach)含量及其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探讨脉冲磁场干预对小鼠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恢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疲劳组小鼠的五羟色胺、γ-氨基丁酸同对照组小鼠相比有显着性差异;疲劳组小鼠的五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同磁疗组小鼠相比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疲劳组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损坏较磁疗组严重。实验结果显示:经脉冲磁场干预,运动性中枢疲劳小鼠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表现出下降,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含量出现升高;经脉冲磁场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运动性中枢疲劳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减少运动性中枢疲劳小鼠海马锥体细胞带神经元丢失;脉冲磁场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鼠运动性中枢疲劳。(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耿钰东,王颖[10](2017)在《水疗对运动性中枢疲劳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水疗已广泛应用到运动训练中,且对运动型疲劳的恢复效果十分显着。运动性中枢疲劳作用于人体的认知能力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表现。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水疗对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影响进行总结与思考。(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35期)
中枢疲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首先选取50名受试者分别完成3种不同类型长时间脑力认知任务,而后采用主观评价、行为学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实验前后的疲劳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脑力认知任务后,受试者的主观感觉疲劳程度增加,复杂运算任务的平均反应时间显着增加,转换实验任务的错误率显着增加,Fz、Cz和Pz电极位置P300的幅度均显着降低,说明受试者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紧急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进而验证3种类型的脑力劳动任务均不同程度地诱发了中枢疲劳程度的增加。为充分利用多导脑电信息,提出了运用线性描述符参数对实验任务前后大脑总体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完成任务后中央和顶叶脑区能量增加,而前额、中央和顶叶脑区场强变化率下降。线性描述符参数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描述多导脑电信号随中枢疲劳深度变化所形成的大脑整体活动状态变化的物理特性,从而更好地揭示中枢疲劳作用机制,为中枢疲劳的多通道脑电分析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枢疲劳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玺,高炳宏,王之腾,黄龙祥.上海女排备战全运会期间不同训练阶段机能状态和中枢疲劳变化特点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张崇,于晓琳,饶妮妮.多任务中枢疲劳脑电的线性描述符参数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
[3].杨培鑫.二级气手枪运动员持枪稳定性与中枢疲劳的关系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4].于鹏,艾正文.运动中枢疲劳与营养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9
[5].吴梅婷,林岭,李克雪,吴燕.Flanker任务诱发中枢疲劳的神经递质机制研究——基于ET技术[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
[6].曹庆雷,李小兰,邓中原.热预适应对大鼠中枢疲劳后脑神经递质DA、5-HT、NE分泌的影响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
[7].王孟孟,高海宁,刘璐.基于omegawave系统指标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的中枢疲劳的研究[C].2018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8].吴宏江,张冬梅.氨基酸复合制剂对高强度间歇运动后中枢疲劳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9].武强.脉冲磁场对小鼠中枢疲劳恢复效果的实验观察[J].济宁学院学报.2018
[10].耿钰东,王颖.水疗对运动性中枢疲劳作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