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力线论文-黄明棣,韦礼永,韦仁杰

旋转力线论文-黄明棣,韦礼永,韦仁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旋转力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大转子倾斜指数,旋转畸形

旋转力线论文文献综述

黄明棣,韦礼永,韦仁杰[1](2018)在《大转子倾斜指数在恢复股骨干骨折下肢旋转力线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大转子倾斜指数对恢复股骨干骨折下肢旋转力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例单侧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术中通过测量计算出股骨大转子倾斜指数判断股骨近端旋转角度及状态:若股骨近折端外旋≥15°,则采用克氏针内旋技术纠正外旋畸形,然后插入髓内钉并锁定;若股骨近折端外旋<15°,则先插入髓内钉,锁定近端,然后旋转股骨远端,纠正旋转畸形,锁定远端;术后应用CT测量患肢和健肢的股骨颈前倾角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患肢股骨颈前倾角为4~37°,平均股骨颈前倾角为(16.92±6.47)°;健肢股骨颈前倾角为3~30°,平均股骨颈前倾角为(15.90±6.80)°;术后患肢平均股骨颈前倾角与健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4, P>0.05)。患肢与健肢股骨颈前倾角之间的差值为0~10°,平均差值为(0.19±4.82)°。42例患者旋转畸形均≤10°,其中旋转<5°患者28例, 5~7°患者9例, 8~10°患者5例。结论采用大转子倾斜指数量化指导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有助于纠正旋转移位,恢复下肢旋转力线,降低术后旋转畸形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8年34期)

李光旭,周荣,黄伟[2](2018)在《改良叁维数字技术测量股骨远端旋转力线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验证改良叁维数字技术测量股骨远端旋转力线方法的可靠性,并与CT方法进行对比。方法选取重庆市健康志愿者22名,男女各11名,年龄22~50岁,平均(32.55±18.33)岁。所有志愿者行双侧股骨CT扫描,获取整个股骨图像数据。首先获得股骨机械轴,分别用垂直于股骨机械轴的断层测量法(CT)和改良叁维测量法(3D技术)测量股骨后髁角、外科上髁轴线与临床上髁轴线的夹角、髁扭转角;比较两种方法所测量的结果差异。结果断层测量法测得股骨后髁角值为(3.24±1.18)°,改良叁维测量法为(3.26±1.23)°(P>0.05);断层测量法测髁扭转角值为(7.11±1.06)°,改良叁维测量法为(7.15±1.13)°(P>0.05);断层测量法测外科上髁轴线与临床上髁轴线的夹角值为(3.85±0.43)°,改良叁维测量法为(3.92±0.41)°(P>0.05)。左右侧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各个角度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各个角度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叁维测量法能得到精确的股骨远端旋转角度参数,可得到与CT测量法相似的结果,两种方法测量数据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刘心,张辉,冯华[3](2018)在《下肢旋转力线异常与髌骨轨迹J形征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股骨旋转角度和胫骨旋转角度与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连续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64例,其中34例存在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的患者作为J形征阳性组,其余30例不存在髌骨运动轨迹J形征的患者作为J形征阴性组。2组患者均接受髋、膝、踝关节CT检查,测量股骨旋转角度(前倾角)及胫骨旋转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男17例,女47例;年龄(21.6±6.7)(16~40)岁。J形征阳性组患者中,男8例,女26例,年龄(21.9±7.8)(12~34)岁。J形征阳性组患者的股骨旋转角度及胫骨旋转角度较J形征阴性组明显增大(P=0.013,0.020)。结论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股骨旋转角度与胫骨旋转角度增大,是导致髌骨运动轨迹出现J形征的风险因素。(本文来源于《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向浩,邹刚,李文广,刘毅,彭笳宸[4](2017)在《计算机导航辅助膝关节置换对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是否存在优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TKA)与传统TKA的近期疗效,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TKA对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是否存在优势。方法将60例初次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导航组(30例)和传统组(30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股骨后髁轴(PCL)、前后轴(APL)、KSS评分、WOMAC评分、Oxford评分,对比两组的术后疗效及探讨假体旋转对线。结果患者均获得24个月随访。术后1、2、3、6、12、24个月两组KSS评分、WOMAC评分、Oxfor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导航组PCL、APL与术前偏离的角度测量值分别为0.60°(0.40°,2.00°)、1.64°(0.30°,2.65°),传统组分别为1.22°(0.38°,2.89°)、2.03°(0.81°,2.53°);两组的PCL较术前偏离的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的APL较术前偏离的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股骨匹配假体旋转位置在1°内的比例:导航组分别为PCL70%(21例)、APL 30%(9例),传统组分别为PCL 50%(15例)、APL 17%(5例)。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TKA虽能获得更好的股骨假体旋转力线,但主要在后髁轴的对线上,且在术后1~24个月术后各时段3项评分上均无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王翔,郑明辉,童凯,蔡毅,朱永健[5](2017)在《胸腰椎骨折长节段内固定术后脊柱旋转力线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经后路长节段固定术后脊柱旋转力线的恢复情况,并探讨力线失衡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AOSpine骨折分型为A3、A4、B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18~62岁,平均(33.02±10.41)岁,均接受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患者手术前后棘突旋转距离(SPRD)及伤椎侧(后)凸Cobb角,统计固定节段长度、螺钉使用总数,计算单个椎体螺钉使用个数。根据术后脊柱旋转力线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力线良好组和力线失衡组。通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测量指标,探讨力线失衡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结果]45例患者中,旋转力线良好者占32例(71.11%),旋转力线失衡者占13例(28.89%)。两组术前SPR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失衡组患者SPRD明显大于良好组(P<0.05)。两组固定节段长度和螺钉使用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个椎体螺钉个数,失衡组(1.37±0.32)个,明显少于良好组的(1.71±0.29)个(P<0.01)。[结论]后路胸腰椎长节段内固定能有效复位骨折椎体,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但部分患者术后存在脊柱旋转力线失衡的情况,与螺钉固定情况、手术技巧等方面密切相关,对术后脊柱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20期)

向浩[6](2017)在《计算机导航辅助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计算机导航与传统技术技术的随访疗效、股骨假体力线测量指标,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得到的疗效是否存在区别,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膝关节置换是否能得到更精确的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成计算机导航组(导航组)和传统方法组(传统组),每组30例,总样本中男16例,女44例,年龄61~82(68.3±9.8)岁;身高152.6~176.4(162.47±5.63)cm;体重49~82(64.71±7.85)kg;体重指数BMI 18~29.5(23.26±2.43)kg/m2,使用同种产品的关节假体,比较两组患者股骨旋转角度,并结合术前及术后的KSS评分、WOMAC评分、Oxford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对比两对照组的术后早期疗效。结果:随访时间24个月,在术前、术后1月、6月、12月、24月进行随访,随访结果的导航组KSS评分、WOMAC评分、Oxford评分与传统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导航组髁扭转角(condylar twist angle,CTA):7.3°±1.8°,传统组CTA:7.0°±2.7°,P值<0.05,认为两者有可比性,APL相对于CTEA的垂线的角度(angle between the APL and CTEA,ACA)、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的角度作统计学分析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统计术后两组的CTA、ACA角度较术前偏离位置在1°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CTA 70%(21例)、ACA 30%(9例),非导航组CTA 50%(15例)、ACA 16%(5例),ACA对线上P<0.05,认为两者有可比性,ACA对线上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疗效及评分方面较传统组无明显差异,导航虽然能提高假体旋转对线上的精确度,但限于CTA及ACA的比较结果,认为导航组在假体旋转对线上后髁轴上的对线更为精确。(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7-06-30)

纪小孟,王健,胡勇,刘喜俊,唐晓波[7](2016)在《确定股骨远端旋转力线在膝关节置换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MRI测量探讨股骨远端各旋转轴线的关系,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远端旋转力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苏浙地区健康汉族成人106例,膝关节共197个。对所选膝关节行MRI平扫,在MRI横断面图像上进行定位参照轴线,包括外科经股骨上髁轴线(STEA)、临床经股骨上髁轴线(CTEA)、前后轴线(APL)及股骨后髁轴线(PCL)。对轴线参数股骨后髁角(PCA)、髁扭转角(CTA)及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后髁轴线的夹角(PAPA)进行测量。比较各角度不同性别、不同侧别均数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CA平均为3.56°±0.26°,CTA平均为6.35°±0.72°,PAPA平均为4.08°±0.22°。不同性别、侧别的PCA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侧别的CTA、PAPA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I测量确定股骨远端轴线参数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不同性别、侧别PCA相对恒定,STEA可作为TKA中股骨远端假体旋转参照力线。(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吴剑彬,王逸扬,周飞亚,汤骏,冯永增[8](2016)在《股骨后髁角作为全膝置换旋转力线标志的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定位和测量膝关节磁共振图像上全膝置换股骨远端旋转对位标志,评价股骨后髁角做为旋转力线标志的可靠性。方法对正常膝关节进行磁共振扫描。在横断位图像上测量股骨后髁轴,以及临床经股骨通髁轴、Whiteside's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在冠状面上测量胫骨平台内翻角。结果共测量78例正常膝关节。配对t检验提示股骨后髁角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iteside's线的垂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经股骨通髁轴相对于外科经股骨通髁轴旋转的角度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样本t检验提示股骨后髁轴外旋3°和胫骨平台内翻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股骨后髁轴作为全膝置换术中旋转力线参考标志,较Whiteside's线和临床经股骨通髁轴更可靠。传统沿股骨后髁轴外旋3°截骨的可靠性差。股骨后髁角的变异范围大,需进行个体化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6年31期)

蔡飞,刘志斌,张宁,侯江业,苏虎艳[9](2016)在《TKA中胫骨旋转力线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存活时间越来越长,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老年人骨性关节炎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非手术治疗只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终方法来解除患膝疼痛,纠正畸形。而TKA作为一种成功的外科治疗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力线参考轴及假体位置的安放仍存在争议,(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魏艳辉,马敏,尹峰[10](2015)在《TKA术中假体旋转力线控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作为治疗严重膝关节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的临床术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对手术后远期效果和膝关节假体的长期生存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对膝关节旋转力线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研究技术的发展,笔者查阅近几年有关控制旋转力线的文献,阐述其与术后功能的相关性,综合新技术在旋转控制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旋转力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验证改良叁维数字技术测量股骨远端旋转力线方法的可靠性,并与CT方法进行对比。方法选取重庆市健康志愿者22名,男女各11名,年龄22~50岁,平均(32.55±18.33)岁。所有志愿者行双侧股骨CT扫描,获取整个股骨图像数据。首先获得股骨机械轴,分别用垂直于股骨机械轴的断层测量法(CT)和改良叁维测量法(3D技术)测量股骨后髁角、外科上髁轴线与临床上髁轴线的夹角、髁扭转角;比较两种方法所测量的结果差异。结果断层测量法测得股骨后髁角值为(3.24±1.18)°,改良叁维测量法为(3.26±1.23)°(P>0.05);断层测量法测髁扭转角值为(7.11±1.06)°,改良叁维测量法为(7.15±1.13)°(P>0.05);断层测量法测外科上髁轴线与临床上髁轴线的夹角值为(3.85±0.43)°,改良叁维测量法为(3.92±0.41)°(P>0.05)。左右侧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各个角度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较,两种方法测量各个角度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叁维测量法能得到精确的股骨远端旋转角度参数,可得到与CT测量法相似的结果,两种方法测量数据无明显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转力线论文参考文献

[1].黄明棣,韦礼永,韦仁杰.大转子倾斜指数在恢复股骨干骨折下肢旋转力线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

[2].李光旭,周荣,黄伟.改良叁维数字技术测量股骨远端旋转力线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8

[3].刘心,张辉,冯华.下肢旋转力线异常与髌骨轨迹J形征的相关性研究[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8

[4].向浩,邹刚,李文广,刘毅,彭笳宸.计算机导航辅助膝关节置换对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是否存在优势[J].临床骨科杂志.2017

[5].王翔,郑明辉,童凯,蔡毅,朱永健.胸腰椎骨折长节段内固定术后脊柱旋转力线的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

[6].向浩.计算机导航辅助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初步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7

[7].纪小孟,王健,胡勇,刘喜俊,唐晓波.确定股骨远端旋转力线在膝关节置换中的意义[J].临床骨科杂志.2016

[8].吴剑彬,王逸扬,周飞亚,汤骏,冯永增.股骨后髁角作为全膝置换旋转力线标志的可靠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

[9].蔡飞,刘志斌,张宁,侯江业,苏虎艳.TKA中胫骨旋转力线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10].魏艳辉,马敏,尹峰.TKA术中假体旋转力线控制的研究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标签:;  ;  ;  ;  

旋转力线论文-黄明棣,韦礼永,韦仁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