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2001年德国科隆国际博览会一览表(论文文献综述)
赵华英[1](2021)在《晚清中国参加国际卫生博览会研究》文中指出
永树理[2](2021)在《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展会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展示一个国家的发展成就,扩大对外开放和经贸人文交流,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虽然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起步较晚,但各地政府办会热情很高,短短20多年,我国已成为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较多的国家之一。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一方面在扩大国家影响力、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办会后往往容易形成场馆资源的闲置浪费。如何有效利用好场馆资源,关键是要研究清楚是何因素影响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权重是多少,关键的影响因素到底是些什么,从而有的放矢提出相应对策。本文基于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方向,应用问卷调查法、德尔斐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调研法等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并研究优化得出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用我国首次举办并距今已有22年历史的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作为研究案例实证,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今后举办类似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本文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能实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有利于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文化、科技、园林园艺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视会后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目前在我国已成功举办的7次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场馆资源都不同程度得到了保留和合理利用,这体现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举办后场馆资源合理利用的充分性和可持续性,这是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大特色,也是节约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较好方法。(2)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受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场馆自身因素、自然地理因素5个维度一级指标及社会稳定性、城市适应度、公共交通完善度、城市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度、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能力、政策支持度、区域产业密集度、管理创新能力、企业运营能力、低碳经济、品牌价值、公益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居民受教育程度、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战略、土地价值、周边环境、功能可拓展性、场馆规划布局、整合定位、园林园艺水平、场馆科技水平共27个二级影响因素指标的影响。以上各影响因素指标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3)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研究方法,构建得出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研究确定出与其他指标关系较为密切的影响因素二级指标排序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人居环境改善度和政策支持度等;对其他因素指标影响较大的二级指标排序依次为:居民受教育程度、居民消费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政策支持度和企业运营能力等;5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影响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场馆自身因素、自然地理因素;27个二级影响因素指标中有13个重要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划、人居环境改善度、城市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密集度、政策支持度、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创新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城市生态建设、功能可拓展性。研究表明,中国各地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必须高度关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按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有的放矢提高场馆资源的利用效率。(4)案例实证结果表明,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研究方法构建出的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是科学可行和有效的,有着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本论文对于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点:(1)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上的创新。国内一些学者之前从不同研究角度提出过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一些方式方法,也直接或间接的零星提出过办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一些影响因素,但这些学者都未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完整的挖掘梳理。本论文通过文献综述研究、专家评价打分、问卷调查、Kendall’s W协同系数一致性检验等方法,研究得出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共5个维度27个比较全面完整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2)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研究并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从国内外应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DEMATEL-ANP研究方法相关文献研究来看,虽然之前一些学者应用DEMATEL-ANP相结合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评价研究,但未见到运用DEMATEL-ANP相结合的方法对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问题进行的研究。本论文结合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的特点,创新性的应用DEMATEL-ANP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研究,并得出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各影响因素的权重。(3)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构建了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同时应用中国首次举办并完整保留至今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案例进行了研究实证,最后根据本论文研究成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参考价值。
黄秋硕[3](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匡方方[4](2020)在《成都市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展活动的举办需要不同产业参与,会展业可以与相关产业产生关联关系,会展业也因具有强大的产业关联性而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助推器”。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会展业,然而国情、省情、市情各有不同,不同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水平以及产业关联效用也有差异。在成都市着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背景下,文章测度成都市会展业与城市相关产业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关联水平,研究成都市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以及效应作用下的城市产业结构,总结成都市会展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产业路径。这既可以为成都市会展业和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会展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也具有促进成都市“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现实意义。首先,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会展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关联度分别为0.80、0.56、0.71和0.83。具体来看,在第二产业中,成都市会展业与工业的关联度高于其与建筑业的关联度;在第三产业中,成都市会展业与部分行业的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列如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旅游业。进一步地,数据分析得出成都市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以及重点产业均具有关联性。然后,文章从成都市会展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会展活动主题产业的关联三方面对成都市会展业所达到的产业关联水平进行了理论研究,分别得出了成都市会展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前向关联效应和主题关联效应,在三大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成都市会展业与城市产业结构以及重点产业高度相关,相互促进。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文章总结得出成都市会展业快速发展的产业路径:即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为会展业的发展提档升级,同时会展业助力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最后,文章依据产业关联效应提出四点建议,以促进成都市会展业和关联产业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邱志军[5](2019)在《清中期至民国福州脱胎漆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州漆器工艺的出现可上溯至北宋,至明代,福州漆器大为盛行,及至清乾隆年间,福州已成为全国漆器重镇之一。福州三坊七巷的文人阶层群落的形成、台江码头商业文化的繁荣和仓山外国领事馆的聚集,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促进了福州脱胎漆器的工艺技巧开拓与产业发展。从工艺沿革来看,清中期起,福州脱胎漆器吸收了传统漆器工艺的特色,并与日本漆器工艺有交互影响,这是对传统漆器工艺技法的传承和发展。清末民国时期,福州涌现出众多具有开拓精神的脱胎漆器工艺名匠,革新了近百种工艺技法,形成材精工巧的艺术风格,使福州脱胎漆器散发出无穷的魅力。福州脱胎漆器的变化受时代历史等文化成因的影响,也受区域文化的熏陶。在商品经济萌芽与文化因素、时代变迁等多种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福州脱胎漆器艺术呈现出千文万华的精彩。本文把清中期、晚清、民国三个时期的福州脱胎漆器置入文化场域中进行阐释,对传承体系和手工业教育的转变进行研究,解析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漆艺工艺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以沈绍安家族为例,深入研究晚清至民国时期福州脱胎漆器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存在的结构性隐忧,为当代漆器工艺的教育、传承、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宝贵的经验。福州脱胎漆器艺术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一种东方精神的表达。研究福州脱胎漆器的文化成因与工艺特色的变化,将有助于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并能促进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论文一方面研究清中期至民国时期福州脱胎漆器文化成因与工艺及产业的发展脉络,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探寻它的工艺变革与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试图通过田野调查与文献梳理,运用艺术文化学、图像分析等方法深入阐释福州脱胎漆器的艺术魅力,由此总结其艺术特色及产业变迁,为推动当代漆器工艺特色及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这些经验与历史,有助于我们思考当下漆器产业如何面对时代变化和机械复制带来的挑战。
王艺青[6](2019)在《宫宏宇中国音乐史学成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给在济南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可见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而人作为构成历史的主体和客体,是任何历史研究都不可回避的,历史个体的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音乐文化逐渐有了更多的交流与互动。宫宏宇作为较早出国的中国学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在海外以及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产出了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取得了“双丰收”。本文聚焦宫宏宇的中国音乐史学术成果,通过资料的整理、收集与分析,试图分析其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与新思想,旨在探寻中国音乐史研究新的“打开方式”。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国内求学与工作历程、宫宏宇与杰克·鲍地、海外求学与工作经历三个方面来介绍宫宏宇的学术历程,通过对其成长背景、国内外求学过程以及工作经历的了解,对宫宏宇其人、其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二部分主要从中西音乐文化交流、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研究在海外三个方面着重介绍、分析宫宏宇在中国音乐史上所取得的成果,旨在通过分析发现其研究的独特之处;通过前两部分的论述与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从史料挖掘的新角度、历史研究的新方法、史学研究的新思想三个方面来总结、阐发宫宏宇中国音乐史研究具体的创新之处。
侯叶[7](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彭鹏[8](2017)在《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以会展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已成为我国改善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会展业因其自身具有强大的拉动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对举办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巨大提升作用,受到我国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会展业在我国各地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昆明市的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不仅培育了像中国昆明进出口交易会和中国-南亚博览会这样的知名品牌展会,也建成了像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和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这样的全国一流的会展展馆设施。昆明市政府非常重视会展业的发展,不仅专门成立了会展管理机构——昆明市博览事务局,还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先后出台了《昆明市会展业促进条例》《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昆明市会展活动管理办法》等会展相关法规和政策。本文以政府职能相关理论为基础,在梳理国内外关于会展业研究的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和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现状,结合全国会展业发展的数据统计资料以及国内外会展业发达城市政府的经验和做法,针对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述了会展业和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介绍了昆明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职能现状;第四部分,分析了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介绍了国内外部分会展业发达地方政府的做法;第六部分,提出了昆明市在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完善的思考。
胡清清[9](2016)在《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时期,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严格地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直延续并影响到新中国的美术创作。然而,新中国时期美术的创作环境并非完全处于封闭性的状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等外交政策的影响下,新中国有选择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美术展览交流,对新中国造型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成为新中国全面学习的对象,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方法成为新中国美术界学习的方向。苏联在华举行的一系列油画、宣传画、版画等展览,成为新中国美术家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最直观、生动的学习对象。本文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并对这种在苏联美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法所产生的利弊予以客观、全面的评析。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虽然以现实主义美术为主要交流对象,但来自各个国家的展览,其展品的内容与形式却是丰富多彩的,呈现一种多元化的面貌。当时,朝鲜、蒙古、越南及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来华举办的美术展,作品的主题多以革命历史题材、社会主义建设为主,但包含在作品中的东方美学的价值或者西方元素的魅力是不能被遮蔽的,例如,越南的磨漆画展览、波兰的宣传画展览等。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展览也为新中国的美术家们展现了传统审美要素与现代艺术精神相结合的异域风采,例如印度阿旃陀壁画展、墨西哥壁画展等。在同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美术展览交流时,新中国美术界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审慎地选择和引进具有民主性质的、“现实主义”类型的展览。文章对当时新中国美术界评析西方艺术的“现实主义”标准进行了再讨论。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是在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组织、策划和宣传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外国的来华美术展览为我国的人民大众打开了视野,也为美术家们提供了可供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其次,通过向国际舞台或其他国家输出高质量的美术展览,不仅能够塑造国家的美好形象,也展现了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现代艺术的成就;最重要的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美术展览交流,可以紧扣当时的国际背景来传达友谊与和平的愿望,为搭建国际友谊的桥梁做出贡献。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以其丰富的内涵,形象化地传达了我国的政治、外交理念,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张安华[10](2015)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除了在本国范围内的传递与传承外,还离不开对域外各国各民族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包含了书法、篆刻、国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和园林。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针对域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门类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活动和海外影响力也不同。从传播学的视域出发来思考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媒介、方式、路径和效果问题,结合古今重要的艺术传播现象和传播事实,对各门类传统造型艺术作综合性地宏观把握,当是研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走向世界的一个崭新视角。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是由审美、文化、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人角度看,向域外传播艺术是满足审美需要、传达思想或谋生赢利的手段;从国家层面讲,则是为了宣扬本国文化、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或文化贸易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要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传递艺术信息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艺术传播方式,现阶段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和网络传播四种基本方式,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以及媒体融合的加剧,运用跨媒体、多媒体传播艺术信息的综合传播方式是大势所趋。现当代以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传统造型艺术可以依靠以下几种基本路径来实现对外传播:展示路径、市场路径、收藏路径、教育路径、旅游路径、艺术路径以及国际移民等路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是对国外受众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效应的总和。从微观的效果而言,一是域外的受众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审美、批评、研究等认知意识显着增强;二是在认知意识增强的基础上,有可能会引发外国受众的观念乃至行为的变化,特别是域外的艺术家会主动效仿中国艺术风格。就宏观的传播效果而言,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除了要让国外受众了解、认识中华文化艺术,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海外吸引力和中国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2000/2001年德国科隆国际博览会一览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2001年德国科隆国际博览会一览表(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世界博览会及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 |
2.1 相关概念 |
2.1.1 展览会 |
2.1.2 国际展览局 |
2.1.3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
2.1.4 世界博览会 |
2.1.5 世界园艺博览会 |
2.2 历届世界博览会及世界园艺博览会 |
2.2.1 历届世界博览会 |
2.2.2 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 |
2.2.3 场馆资源利用 |
2.3 中国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及世界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 |
2.3.1 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2 2006 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3 中国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
2.3.4 2010 年中国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 |
2.3.5 2011 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6 2014 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7 2016 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 |
2.3.8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
2.4 场馆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3.1 相关理论 |
3.1.1 系统理论 |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文献综述 |
3.2.1 大型会展场馆经营利用 |
3.2.2 世界博览会和世界园艺博览会 |
3.2.3 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 |
3.2.4 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3.2.5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方法在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
3.2.6 文献研究评述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关键概念的界定 |
4.2 理论模型与分析框架 |
4.3 数据来源与收集方法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网络层次分析法DEMATEL-ANP相结合方法 |
4.4.1 应用DEMATEL-ANP法优势 |
4.4.2 DEMATEL法概述 |
4.4.3 DEMATEL法实施步骤 |
4.4.4 ANP法概述 |
4.4.5 ANP法实施步骤 |
第五章 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指标研究 |
5.1 指标选取原则及过程 |
5.1.1 指标选取原则 |
5.1.2 指标选取过程 |
5.2 专家组构成 |
5.3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识别 |
5.4 影响因素评价含义及作用机理 |
5.5 评价指标确立 |
5.5.1 第一轮专家组调查 |
5.5.2 第二轮专家组调查 |
5.5.3 第三轮专家组调查 |
5.5.4 第四轮专家组调查 |
5.5.5 一致性检验 |
第六章 基于DEMATEL-ANP法相结合的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
6.1 评价模型构建过程设计 |
6.1.1 模型方法基础 |
6.1.2 模型构建过程 |
6.2 基于DEMATEL法的评价指标影响关系确立 |
6.2.1 确定初始直接影响矩阵 |
6.2.2 确定标准化直接影响矩阵 |
6.2.3 确定综合影响矩阵 |
6.2.4 确定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 |
6.2.5 确定影响关系 |
6.3 基于ANP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
6.3.1 确定判断矩阵 |
6.3.2 确定未加权超矩阵 |
6.3.3 确定加权超矩阵 |
6.3.4 确定极限超矩阵 |
6.3.5 基于评价模型改善设计 |
第七章 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模型确定 |
7.1 利用DEMATEL法确定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
7.1.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7.1.2 问卷信度 |
7.1.3 一级指标影响矩阵 |
7.1.4 二级指标影响矩阵 |
7.1.5 各指标影响关系分析 |
7.2 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研究结果 |
7.2.1 中心度分析 |
7.2.2 原因度分析 |
7.3 利用AN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7.4 影响因素权重研究结果及作用机理 |
第八章 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案例实证—以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
8.1 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
8.1.1 展会概况 |
8.1.2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场馆建设分布 |
8.1.3 会后场馆资源的利用 |
8.2 中国'99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及展望 |
9.2.1 对策建议 |
9.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4)成都市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定量研究法 |
1.4.3 定性研究法 |
1.5 文章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会展 |
2.1.2 会展业 |
2.1.3 会展产业链 |
2.1.4 产业关联理论 |
2.1.5 产业结构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会展的研究 |
2.2.2 关于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的研究 |
2.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成都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
3.1 成都市会展业支撑环境概况 |
3.1.1 会展政策 |
3.1.2 会展场馆 |
3.1.3 会展企业 |
3.1.4 会展人才 |
3.2 成都市会展活动开展情况 |
3.2.1 展览活动 |
3.2.2 会议活动 |
3.2.3 赛事活动 |
第四章 成都市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水平分析 |
4.1 成都市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水平 |
4.1.1 模型含义 |
4.1.2 模型处理 |
4.1.3 模型结果 |
4.2 成都市会展业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水平 |
4.2.1 成都市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
4.2.2 成都市会展活动主题产业的分布 |
4.2.3 数据分析 |
第五章 成都市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机制分析 |
5.1 成都市会展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 |
5.1.1 第二产业是会展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
5.1.2 会展业带动第二产业发展 |
5.1.3 结果分析 |
5.2 成都市会展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 |
5.2.1 第三产业的完善与成熟是会展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
5.2.2 会展业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
5.2.3 典型案例 |
5.2.4 结果分析 |
5.3 成都市会展业与会展活动主题产业的关联 |
5.3.1 具有地区特色的会展活动主题产业是会展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
5.3.2 会展业是促进会展活动主题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5.3.3 结果分析 |
5.4 总结 |
5.4.1 成都市会展业的三大产业关联效应 |
5.4.2 成都市会展业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发展 |
5.4.3 成都市会展业的产业发展路径 |
第六章 促进成都市会展产业关联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综合配套能力,促进会展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发展 |
6.2 打造知名会展活动,充分发挥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 |
6.3 助力会展企业发展,为会展业发挥产业关联性打基础 |
6.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握会展业与相关产业关联水平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清中期至民国福州脱胎漆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福州脱胎漆器研究的前期成果 |
2.1 中国古代漆器艺术史料整理 |
2.2 福州脱胎漆器产业的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 |
2.3 福州脱胎漆器的作坊体制和人才培养研究 |
2.4 外来影响因素的整理与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 |
3.1 研究范围 |
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写作具体框架 |
第一章 福州漆器工艺的文化成因与历史溯源 |
第一节 福州脱胎漆器的概念与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文化成因与福州漆器工艺的兴起 |
2.1 地理环境:漆器工艺制作的天然大荫房 |
2.2 社会环境:福州漆器兴起的内在动因 |
第三节 宋至清早期的福州漆器工艺 |
3.1 考古挖掘的宋代福州漆器工艺 |
3.2 文献记载的元至清初福州漆器工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736—1850年:清中期福州脱胎漆器工艺的崛起 |
第一节 福州脱胎漆器崛起的社会条件 |
1.1 清政府对海禁政策的废除与欧洲“中国风”的兴起 |
1.2 清宫造办处漆作的成立 |
第二节 沈绍安家族与福州脱胎漆器的崛起 |
2.1 沈绍安家族与福州脱胎漆器 |
2.2 清中期福州脱胎漆器工艺特点 |
2.3 “仿洋漆”和其他工艺美术门类对福州脱胎漆器的影响 |
2.4 清中期福州脱胎漆器工艺与其他地区漆器工艺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851—1911:晚清时期福州脱胎漆器工艺及产业发展 |
第一节 民族手工业的命运与清廷的统治危机 |
第二节 社会变革与福州脱胎漆器产业的转型 |
2.1 晚清社会变革推动民族手工业教育发展 |
2.2 国内外博览会中的福州脱胎漆器 |
2.3 政府推行奖励措施,提升商人社会地位 |
2.4 国外资本的介入与手工业行会制度的勃兴 |
第三节 福州脱胎漆器的多样化发展 |
3.1 漆器造型的多样化发展 |
3.2 漆器图案的多样化发展 |
3.3 漆器工艺的多样化发展 |
3.4 晚清时期福州脱胎漆器工艺与其他地区漆器工艺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12-1949:民国时期福州脱胎漆器产业的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民艺改革背景下的福州脱胎漆器产业 |
1.1 北京国民政府的民艺改革 |
1.2 南京国民政府的民艺改革 |
1.3 商标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福州脱胎漆器产业的商业布局 |
2.1 地理位置、文化圈层与商业定位 |
2.2 漆器商号布局:从南后街到仓前山 |
第三节 福州脱胎漆器产业化策略:以沈绍安兰记商号为例 |
3.1 经营一体化打造品牌 |
3.2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
3.3 重视品牌宣传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福州脱胎漆器的风格特征 |
4.1 从“祖法”到“夷风” |
4.2 文人画意识的影响与民间画师的介入 |
4.3 审美品格的提升 |
第五节 时代变迁与行业式微 |
5.1 行业式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1 全国各博物馆馆藏作品标注勘误 |
附录2 1851-1911年间福州脱胎漆器繁盛时期的商号分布 |
附录3 福州各漆器商号的商标 |
附录4 福州漆器国内外获奖情况 |
附录5 沈绍安家族脱胎漆器参加国内外赛会获奖情况表(1900-1949) |
附件6 图片注释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6)宫宏宇中国音乐史学成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叙事 |
一、宫宏宇的学术历程 |
(一)国内求学与工作历程 |
(二)宫宏宇与杰克·鲍地 |
(三)海外求学与工作经历 |
二、宫宏宇的中国音乐史研究成果分析 |
(一)中西音乐文化交流 |
(二)来华西人与中国音乐研究 |
(三)中国音乐研究在海外 |
三、宫宏宇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史料挖掘的新角度——中西互证辨误补缺 |
(二)历史研究的新方法——多重证据主客结合 |
(三)史学研究的新思想——打破时空纵横兼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宫宏宇历年发表论文、译文、书评目录一览表(截至2018 年) |
附录2 宫宏宇发表中英文着作、文章部分图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会展业和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会展业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一、会展业的概念 |
二、会展业的理论 |
第二节 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一、政府职能的概念 |
二、西方政府职能理论 |
三、我国政府职能理论 |
四、会展业中政府职能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和优势 |
第一节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
一、昆明市会展业办展规模 |
二、昆明市会展业硬件设施 |
三、昆明市会展业品牌影响 |
四、昆明市会展业相关企业 |
第二节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优势 |
一、政策优势 |
二、区位优势 |
三、交通优势 |
四、经济优势 |
五、环境优势 第三章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现状 |
第一节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
一、颁布会展相关法规 |
二、落实会展财税政策 |
三、颁布会展相关管理活动办法 |
四、优化会展业布局 |
五、推进会展市场化进程 |
第二节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 |
一、成立会展管理机构 |
二、引导和监督会展业 |
三、理顺会展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
一、提供会展公共产品 |
二、提供会展公共服务 |
第四节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
一、会展人才体系建设 |
二、行业协会发展 第四章 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尚待优化 |
一、会展相关法规尚待优化 |
二、会展业布局尚待进一步优化 |
三、会展市场化程度尚待进一步提高 |
第二节 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待改进 |
一、会展管理机构职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
二、会展业的审批制度需要改革 |
三、相关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三节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加强 |
一、会展交通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
二、旅游设施有待加强 |
三、会展服务不配套 |
第四节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需要完善 |
一、会展人才体系建设不完善 |
二、行业协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第五章 国内外地方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做法 |
第一节 国外地方政府的做法 |
一、德国的做法 |
二、新加坡的做法 |
第二节 国内其他省市政府的做法 |
一、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
二、广州市政府的做法 第六章 完善昆明市在会展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思考 |
第一节 优化政府经济调控职能 |
一、完善会展相关法规 |
二、优化会展业布局 |
三、提高会展市场化程度 |
第二节 改进政府市场监管职能 |
一、完善会展管理机构职能 |
二、加快会展业的审批制度改革 |
三、完善会展相关协调机制 |
第三节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三、加强会展服务建设 |
第四节 完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
一、加强会展人才体系建设 |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中国美术跻身国际展览的原因、成果、意义 |
第一节、国际背景下的新中国外交政策与文化方针 |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指导方针 |
3、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中相关的组织策划与机构设置 |
第二节、新中国初期参与的大型国际展览与国际荣誉 |
1、“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参与及其意义 |
2、“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与走向国际的新中国版画 |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美术界的国际荣誉所产生的影响及启示 |
1、化剑为犁:二战后绘画主题表达从英雄主义向人道主义的过渡 |
2、中西同构:彩墨人物画的实验成果及其与素描写实体系的融合 |
3、写生入画:新中国画家的现实关照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中苏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及影响 |
第一节、苏联来华美术展览中油画作品的整体特征及其影响 |
1、苏联油画荣誉的全面展示——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 |
2、苏联油画发展的历史脉络——十八—二十世纪俄罗斯绘画展览会 |
3、苏联主题绘画的时代缩影——1955-1957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会 |
4、借鉴吸收——苏联油画技法的引入对建国初期本土油画创作的具体影响 |
第二节、苏联宣传画、版画、雕塑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美术的影响 |
1、政治宣传的美术范本——1951年苏联宣传画及讽刺画展览及其影响 |
2、鲁迅的推介与苏联版画的引进及苏联版画在新中国的进一步影响 |
3、1950年代苏联雕塑来华展览及苏联雕塑对华的主要影响 |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我国赴苏联举办的美术展览及其影响、意义 |
1、1950年莫斯科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及新中国形象的图像展示 |
2、1958年“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中国参展作品的主题叙事 |
第三章 新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
第一节、新中国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
1、蒙古、朝鲜、越南美术展览会及参展作品对社会主义精神的写照 |
2、东方美学视域下展览的文化魅力——以“越南磨漆艺术展览”为例 |
第二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美术交流的重要篇章 |
1、中罗展览交流及罗马尼亚画家博巴在浙江美院举办的“罗训班” |
2、德国来华版画展览及珂勒惠支对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启迪 |
3、波兰宣传画的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新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 |
1、印度尼西亚与新中国的美术展览交流及其在中国出版的苏加诺总统藏画集 |
2、“印度阿旃陀壁画1500年纪念展”兼析阿旃陀壁画对中国佛教壁画的影响 |
3、万徒勒里、里维拉、西盖罗斯的来华壁画展及美洲现代艺术中的革命精神 |
第四章 新中国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局部美术交流展 |
第一节、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二战后日本版画的民主革命精神 |
1、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中国新兴木刻在日本的展览与传播 |
2、新中国时期日本来华举行的历次版画展览及其民主革命精神分析 |
第二节、日本传统与现代的书画艺术来华作品展 |
1、雪舟等杨、尾形光琳、葛饰北斋纪念展览会及其与中国传统水墨的渊源 |
2、日本现代画展览会中的作品分析及近代日本画革新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
3、来华展览的日本“反思二战”主题的《原子弹爆炸图》及其影响、意义 |
第三节、现实主义标准下中国与西欧局部国家的展览交流 |
1、“现实主义”的另类阐释——杜米埃、伦勃朗纪念展及新中国对西方艺术的评析 |
2、“他者”视阈下的新中国——比利时麦绥莱勒版画展及其木刻组画《回忆中国》 |
3、中国艺术精粹在西方传播——1959年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近百年画展” |
第五章 新中国时期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意义及影响 |
第一节、对外美术交流展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
1、政治性与严肃性:展览主题的严肃性与内容的政治功用性 |
2、战斗力与凝聚力: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创作主题 |
3、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传统工艺与时代艺术的综合展示 |
第二节、对外美术交流展对新中国美术体系的主要影响 |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2、革命历史主题性绘画与生产建设主题性绘画的强化 |
3、外来美术技法的学习路径以及美术理论交流的平台 |
4、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相应的宣传媒介与传播体系 |
第三节、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政治、文化意义 |
1、社会主义阵营:巩固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
2、凝聚和平力量: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友谊 |
3、融化冷战坚冰:促进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流 |
4、塑造国家形象:以展览呈现独立自强、和谐友善的新中国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表格目录 |
图录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1、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
2、对外传播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对现状的思考及研究难点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 |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先秦——对外传播的最初尝试 |
二、汉唐——对外传播的陆路繁盛 |
三、宋元——对外传播的海路繁盛 |
四、明清——对外传播的高潮衰退 |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晚清——被动对外传播的高峰 |
二、晚清民国——中国的主动对外传播 |
第三节 当代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 |
一、新中国——对外传播的崭新起点 |
二、文革——对外传播的曲折发展 |
三、改革开放——对外传播走向繁荣 |
第二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
第一节 审美动因 |
一、艺术创作是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 |
二、艺术作品是召唤他者的审美对象 |
三、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 |
一、思想依靠艺术传播来传达 |
二、宗教借艺术传播宣扬教义 |
三、风俗习惯带动艺术的传播 |
第三节 政治动因 |
一、艺术家个人政治责任 |
二、国家文化外交的手段 |
三、文化软实力竞争需要 |
第四节 经济动因 |
一、艺术职业收益的需要 |
二、对外文化贸易的推动 |
三、经济地位提升的要求 |
第三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方式 |
第一节 艺术媒介 |
一、艺术媒介的形态 |
二、媒介演进与艺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人际传播 |
一、艺术的人际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展示传播方式 |
第三节 印刷传播与影视传播 |
一、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印刷传播方式 |
三、艺术的影视传播方式 |
第四节 网络传播 |
一、艺术的网络传播方式 |
二、艺术的综合传播方式 |
第四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
第一节 展示路径 |
一、艺术品外展 |
二、开放性展示 |
第二节 市场路径 |
一、画廊的展销 |
二、艺术品拍卖 |
三、艺术博览会 |
第三节 收藏路径 |
一、博物馆收藏 |
二、私人的收藏 |
第四节 教育路径 |
一、来华留学教育 |
二、海外艺术教育 |
第五节 旅游路径 |
一、文化遗产地旅游 |
二、旅游纪念品销售 |
第六节 艺术路径 |
一、借助传统表演艺术传播 |
二、依靠现代设计艺术传播 |
第五章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效果 |
第一节 受众意识的增强 |
一、审美意识的增强 |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 |
三、研究意识的增强 |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仿效 |
一、东亚造型艺术的全盘“唐化” |
二、欧洲洛可可艺术的中国风格 |
三、现当代西方艺术的中国基因 |
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提升 |
一、中国艺术品海外影响力提升 |
二、中国艺术家国际知名度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1976-2014年兵马俑外展一览表 |
附录B 2003-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年”重点艺术展览项目 |
附录C 全球中国艺术藏品丰富的收藏机构一览表 |
附录D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附录E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研究中国书法的主要学者及着述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四、2000/2001年德国科隆国际博览会一览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中国参加国际卫生博览会研究[D]. 赵华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后场馆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D]. 永树理.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成都市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D]. 匡方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5]清中期至民国福州脱胎漆器研究[D]. 邱志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6]宫宏宇中国音乐史学成果研究[D]. 王艺青.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昆明市会展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彭鹏. 云南财经大学, 2017(10)
- [9]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D]. 胡清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16(12)
- [10]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对外传播研究[D]. 张安华. 东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