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后剩余油论文-夏惠芬,李文卓,刘洋,张红玉,许天寒

聚驱后剩余油论文-夏惠芬,李文卓,刘洋,张红玉,许天寒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驱后剩余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弱碱,叁元驱,微观剩余油,CT

聚驱后剩余油论文文献综述

夏惠芬,李文卓,刘洋,张红玉,许天寒[1](2019)在《弱碱叁元驱后剩余油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元驱后地层中仍存在大量剩余油,明确剩余油类型及数量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CT)及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了水驱后、弱碱叁元驱后不同渗透率岩心中各种类型的微观剩余油。结果表明:水驱后剩余油主要类型为簇状、柱状、盲端状;弱碱叁元驱对水驱后各类剩余油均有不同程度的驱替作用,对簇状剩余油驱替效果最好;盲端状剩余油饱和度在叁元驱后有小幅度升高。弱碱叁元驱后剩余油形态与水驱后一致,簇状剩余油占比最高,需要进一步动用该类剩余油以提高采收率;(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4期)

徐清华[2](2019)在《大庆油田叁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搞清叁元复合驱后储层内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指导叁元复合驱后剩余油精细挖潜,利用大庆油田叁元复合驱试验区取心井岩心,开展油水饱和度检测及水驱、聚驱、叁元复合驱驱油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二维及叁维成像技术,定性和定量地描述了复合驱后基于取心井的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一是通过取心井岩心观察检测可知:复合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采出端附近、河道砂体的中上部、隔夹层下部以及非河道砂体内,交错层理砂体段驱替较均匀,块状砂体段驱替差异较大,驱油效率下部大幅高于上部;二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簇状、孔表薄膜状、喉道状、角隅状、粒间吸附状及粒内状等6种类型,通过定量分析可知:化学驱油效果明显,水驱、聚驱、叁元复合驱的孔表薄膜状、簇状剩余油绝对含油饱和度依次下降;分布形态从连续到断续、从线状到油珠状、从凸形到凹形转变;簇状剩余油相对含油饱和度占50%以上,主要分布在局部低渗透部位,是复合驱后剩余油挖潜重点对象。(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郑松青,杨敏,康志江,刘中春,龙喜彬[3](2019)在《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与提高采收率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等多方面资料,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多尺度特征、储集体类型、缝洞体空间形态及分布模式、与生产井的配置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建立了水驱后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模式;结合塔河油田的开发实践,系统研究了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表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可归结为局部高点、井控不足、连通通道屏蔽和弱水动力4大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天然能量开发阶段,做好生产调控,防止底水窜进;注水早期,依据储集体类型、连通性、空间位置构建注采关系,提高水驱控制及动用程度,尽量减少剩余油;注水开发中后期,依据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通过加强井控、利用重力分异和毛细管的渗吸作用、扰动(改造)流场等措施,实施精准挖潜。同时做好技术储备,开展储集层改造、新型注入介质、智能优化开发等技术的研发,做好注水、注气技术的接替,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图5表1参32(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王国锋[4](2018)在《低渗透油层低黏度聚驱微观剩余油动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描述低黏度聚合物对于低渗透油层剩余油挖潜效果,采用微观驱油实验和天然岩心解剖实验,研究在低黏度聚合物溶液作用下低渗透油藏驱油效果,以及改变黏度后各类剩余油动用状况。结果显示:对于相同孔喉比孔隙结构而言,聚合物黏度越大,剩余油分布比例越小,随着黏度的增大,低黏度聚合物体系最小压力梯度增大,从而克服压敏、贾敏等阻力效应,改善各类剩余油的动用状况;在可注入条件下,与水驱相比,随着聚合物黏度的增大,采收率提高值最高可达到5.78百分点,从而验证了低黏度聚合物驱在低渗透油层的可行性,为低渗透油藏改善驱油效果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8年06期)

温琴[5](2018)在《叁元驱后储层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部分区块已经采用叁元复合剂开采手段,但叁元驱水淹层解释符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次研究以油田密闭取心资料为基础,应用曲线特征对应分析方法、半定量图版法、数理统计、岩心刻度测井等方法,分析叁元驱后储层的测井相应特征,建立叁元驱储层剩余油饱和度计算方法,经检验该方法提高了水淹层解释精度,平均绝对误差达到6.5%,为今后油田开发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国外测井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印森林,程乐利,赵俊威,陈玉琨,吴小军[6](2018)在《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模态控制下剩余油分布——以新疆油田七东1区克下组砂砾岩储层聚驱试验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砂砾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微观剩余油控制作用,在325块实验数据样品分析资料基础上,本文利用针对砂砾岩大颗粒的大铸体薄片、核磁共振复杂孔隙结构表征及CT叁维立体孔隙空间扫描等技术,开展了水驱/聚驱条件下砂砾岩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剩余油控制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1)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比较明确。水驱时含油饱和度在0.5~1区间的所占频率下降快,优先被动用;(2)聚驱中后期,聚合物堵塞了部分水驱阶段形成的水流优势通道,形成活塞式的驱动导致含油饱和度在0.375~0.5区间范围的被大量动用。聚驱后剩余油主要以孤立状分布为主,局部存在连片状;(3)不同孔隙结构模态在水驱/聚驱剩余油中差异较大。单模态、双模态岩心驱油效率较高,其中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为9.30%~18.38%。单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较高,而双模态和复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相当。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以双模态岩心最高,单模态次之。单模态和双模态岩心注入聚合物后,含水率下降可达20%。(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张振平[7](2018)在《下二门油田Eh_2Ⅳ油组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下二门油田Eh_2Ⅳ油组聚合物驱后油藏开发特征,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以及密闭取心研究基础上,分别对平面、纵向、层内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丰度进行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平面剩余油储量近70%集中在含水大于90%的主体区;层间动用差异大时,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Ⅳ油组的1,2,6主力小层;层内动用差异较大时,剩余油集中于河道正韵律及复合韵律的上部。(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黄凯[8](2018)在《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探究以及后续提高采收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通过静态图像的采集,直观观察对比剪切前后二聚复合溶液分子结构形态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二聚液和聚合物溶液在经过分压注入工具的不同降压槽数时的分子结构形态变化情况;采用动态激光散射仪(DLS),测定聚合物溶液和二聚复合溶液流经不同降压槽时分子线团直径变化情况。根据分子结构形态变化和分子线团直径的变化,结合聚合物、碱和表面活性剂在剪切过程中表现出的电离、络合等特性,总结出分压注入工具对二聚复合溶液的剪切机理和二聚液中碱和表面活性剂在剪切过程中对聚合物分子链断裂的影响机理,对现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8年06期)

李洪生[9](2018)在《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认识聚合物驱后油藏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以河南双河油田天然岩心铸体薄片真实孔喉为基础制作微观仿真模型,采用微观模型驱油实验以及图片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渗透率模型水驱后、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驱后剩余油以簇状、柱状分布为主,少部分以膜状、孤岛状和盲端/角隅状分布;聚合物驱对各个形态剩余油均有不同程度的驱替效果,对簇状、盲端/角隅状剩余油驱替效果尤为明显;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形态仍以簇状、柱状剩余油为主,膜状、孤岛状剩余油比例上升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都娟[10](2018)在《聚驱开发后期剩余油及综合挖潜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驱开发属于油田的叁次采油技术措施,对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聚驱开发后期,油田的剩余油分布于薄差储层或者油藏的边界,采取必要的综合挖潜技术措施,提高油井的产能,保持油田长期持续的高产稳产,达到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指标。(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8年03期)

聚驱后剩余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搞清叁元复合驱后储层内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指导叁元复合驱后剩余油精细挖潜,利用大庆油田叁元复合驱试验区取心井岩心,开展油水饱和度检测及水驱、聚驱、叁元复合驱驱油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二维及叁维成像技术,定性和定量地描述了复合驱后基于取心井的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一是通过取心井岩心观察检测可知:复合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采出端附近、河道砂体的中上部、隔夹层下部以及非河道砂体内,交错层理砂体段驱替较均匀,块状砂体段驱替差异较大,驱油效率下部大幅高于上部;二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簇状、孔表薄膜状、喉道状、角隅状、粒间吸附状及粒内状等6种类型,通过定量分析可知:化学驱油效果明显,水驱、聚驱、叁元复合驱的孔表薄膜状、簇状剩余油绝对含油饱和度依次下降;分布形态从连续到断续、从线状到油珠状、从凸形到凹形转变;簇状剩余油相对含油饱和度占50%以上,主要分布在局部低渗透部位,是复合驱后剩余油挖潜重点对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驱后剩余油论文参考文献

[1].夏惠芬,李文卓,刘洋,张红玉,许天寒.弱碱叁元驱后剩余油定量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徐清华.大庆油田叁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

[3].郑松青,杨敏,康志江,刘中春,龙喜彬.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与提高采收率途径[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

[4].王国锋.低渗透油层低黏度聚驱微观剩余油动用机理[J].断块油气田.2018

[5].温琴.叁元驱后储层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方法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18

[6].印森林,程乐利,赵俊威,陈玉琨,吴小军.砂砾岩储层孔隙结构模态控制下剩余油分布——以新疆油田七东1区克下组砂砾岩储层聚驱试验区为例[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张振平.下二门油田Eh_2Ⅳ油组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8

[8].黄凯.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探究以及后续提高采收率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

[9].李洪生.双河油田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都娟.聚驱开发后期剩余油及综合挖潜技术研究[J].云南化工.2018

标签:;  ;  ;  ;  

聚驱后剩余油论文-夏惠芬,李文卓,刘洋,张红玉,许天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