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615000
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中显微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术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手术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的为显微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术,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肉眼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术,患者为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7.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42.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翼状胬肉患者采取显微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手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翼状胬肉;显微切除;球结膜瓣覆盖术;治疗效果
翼状胬肉属于眼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是由于患者的球结膜和下组织受到外界多种原因的刺激从而出现增厚,增生,变性,角膜内生长等情况。对患者眼睛的美观和视力都有较高的影响[1]。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翼状胬肉中显微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手术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的为显微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术,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肉眼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术,患者为40例。实验组患者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在33~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11.1)岁。对照组患者有男性2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32~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2.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取显微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术,在显微镜下采用2%浓度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处理,然后将翼状胬肉切开,将翼状胬肉与巩膜,结膜等分离后,将翼状胬肉头端从角膜分离,然后将周围的组织清理干净。测量患者巩膜创伤面积的大小,将上方结膜组织切除的部分形成大小比较合适的结膜瓣。将结膜瓣翻转180度后,覆盖在巩膜创面上,进行缝合处理。
1.2.2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肉眼直视下的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术。所有手术操作均在肉眼直视下完成,步骤与实验组一样。
1.3评价标准[2]
患者的球结膜光滑,没有新生的血管和局部组织增生,创面愈合完好,表示痊愈。患者结膜出现增生,组织充血,出现新生的血管,创面出现组织增生,表示复发。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用%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3讨论
临床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为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增生的翼状胬肉并且进行球结膜瓣覆盖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显微技术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的进步[3],显微切除翼状胬肉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翼状胬肉患者采取显微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覆盖手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静,崔永日.翼状胬肉的逆行撕除法与顺行切除法的疗效对比[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5(5):259-262.
[2]周琦,陈琨琨,高自清等.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52-1853.
[3]吴小军,高丰.改良的结膜瓣移植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6):5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