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南部论文-王笋,闫培,刘善虎

台湾海峡南部论文-王笋,闫培,刘善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台湾海峡南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震同步联合反演,地震层析成像,交叉梯度,台湾海峡南部

台湾海峡南部论文文献综述

王笋,闫培,刘善虎[1](2019)在《重力数据约束的二维地震层析成像在台湾海峡南部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重力联合反演可以降低多解性,针对大勘探范围内岩石波速-密度关系存在较大散布的问题,引入交叉梯度结构约束构建统一的目标函数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台湾海峡南部HX-13测线进行验证:由于火成岩侵入体的存在,部分区域难以拾取可靠的地震初至,常规的走时反演无法准确恢复基底面的形态。搜集研究区的船测重力资料,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数据特点设置合适的反演参数,实现基于物性和结构双重约束的重力-地震联合反演。由对反演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可以看出,该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地震数据不完备的缺陷,使反演过程稳定,并提高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金震,李山有,蔡辉腾,李培,李海艳[2](2018)在《利用气枪地震资料对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地壳叁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海陆联测试验记录到的Pg和Pm震相走时数据,利用速度与界面联合成像方法构建地壳叁维P波速度结构,揭示了该区地壳深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福建和台湾海峡海陆过渡带以及海峡南部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滨海断裂两侧速度结构复杂,随深度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其上地壳海陆过渡带呈高速特性,台湾海峡呈低速特性;下地壳海陆过渡带呈低速特性,台湾海峡呈高速特性;研究区莫霍面的深度约为28~33km,存在较明显差异,闽粤交接部位存在明显的地壳厚度减薄,莫霍面深度接近28km,这与正常型华南活动地块与减薄型南海活动地块交汇致使地壳厚度减薄有关,体现了活动块体边界构造特征.历史大震主要发生在高低速异常过渡带且有深大断裂穿过的区域,现今中小震主要分布于闽粤海陆过渡带,这一特征可能与此地广泛发育的断层和华南与南海活动地块相互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金震[3](2018)在《福建及台湾海峡中南部叁维地壳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及台湾海峡是我国东南沿海中强地震最活跃的地区,探测分析其地壳结构模型和深大断裂特性,有利于孕震环境研究和地震定位工作。台湾海峡的地壳动力学研究相对较少,根据地质学推论得到的演化过程,缺乏深部证据;通过海峡两边陆域应变场推测,精度和分辨率受到限制。本文利用福建陆域及台湾海峡的主动源和被动源观测资料,采用速度和界面联合反演的方法,研究建立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区叁维速度结构,探讨滨海断裂带的形态与位置。论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研究工作,取得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气枪激发下地面运动弱信号识别新方法。利用气枪激发气泡波的低频窄带特性,提出了一种提高信噪比方法-谱白化迭加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不会改变传播相位特征,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强稳定性、高可靠性和不受其他噪声干扰等特点。2.建立了福建地区主动源与被动源资料数据库。收集整理了福建地区天然地震、人工爆破,气枪源产生的固定台和流动台的震相资料,共得到182252个P波和7450个S波到时记录,建立震源与接收震相的数据库。3.提出了一个新的福建地区一维标准化速度模型。利用656个地震和22炮人工震源的10725个P波到时和7450个S波到时,反演得到了福建及台湾海峡中南部地区的一维速度模型。通过两个台站的理论面波格林函数和实际地震记录中提取的面波格林函数的对比,验证本文提出的一维速度模型的合理性。4.提出了福建地区高分辨率的叁维速度模型。利用陆域天然地震和人工震源的观测数据、海域走航式大容量气枪激发的观测记录,通过棋盘网格测试,确定了最优剖分尺寸;利用一维速度模型作为初始模型,采用快速行进方法和子空间反演方法,首次给出了水平0.15°×0.15°的高分辨率叁维速度P波模型。5.基于本文提出的高分辨率叁维速度模型,对滨海断裂带两侧的莫霍面起伏形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断裂是切割莫霍面的深大断裂。(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8-06-01)

蔡辉腾,李培,金星[4](2016)在《台湾海峡南部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处理及初步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1.概括台湾海峡南部位于华南地块、台湾地块和南海海盆的交接处,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推挤以及台湾海峡扩展影响,区内曾多次发生6级以上大地震,是新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滨海断裂带台湾海峡南段位于台湾海峡西侧,是东南沿海海域最重要的一条发震构造带。前人大多是从地震地质的角度来研究滨海断裂带台湾海峡南段,从地球物理方面特别是从深部结构特征方面来研究却较少。已实施的福建地区"四纵四横"叁维探测工程仅提供了福建陆域的深部结构信息,而缺乏海陆过渡带和来自台湾(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期刊2016-10-15)

林峰,陈敏,杨伟锋,张润,曹建平[5](2013)在《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上层水体的生物固氮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6—7月,利用15N2示踪法实测了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结合温度、盐度、天然颗粒物氮同位素组成的分布,分析并讨论了影响研究海域生物固氮速率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介于168—1080 nmol m-3d-1之间,平均为537 nmol m-3d-1,较高的生物固氮速率大多出现在次表层水体中。研究站位的积分固氮速率变化范围为11—40μmol m-2d-1,平均为23μmol m-2d-1。积分固氮速率的空间变化与不同水团的影响有关,在受黑潮水影响的海域,生物固氮速率较高,而在上升流和受河流冲淡水影响的海域,生物固氮速率较低,说明较低的水温及较高的无机氮营养盐可能会抑制研究海域的生物固氮作用。研究海域天然颗粒物δ15N与生物固氮速率之间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天然颗粒物氮同位素组成可定性指征研究海域生物固氮作用的强弱。(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19期)

朱大勇,李立,郭小钢[6](2013)在《台湾海峡南部浅滩以西表层流场的季节与年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6年1月~2009年4月间的高频地波雷达观测分析了台湾海峡南部浅滩以西区域表层海流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台湾浅滩西侧水道的表层海流主要由明显的季节波动分量和相对稳定的北向常流两部分组成.受季风的影响,表层顺岸流速的周年变化与风速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在季节信号的背后则存在一支大约10 cm/s量级的稳定的北向常流.观测还表明,研究海域表层海流有明显的年际差异,2007/2008年冬季表层南向流明显比其他年份增强.锚系海床基ADCP海流剖面观测亦表明该年冬季台湾海峡西侧顺岸流与2006/2007年冬季不同,北向流明显减弱,各观测水层多为南向流,年际差异贯穿整个水柱.同期的水文观测表明闽浙沿岸水的大规模南侵是造成上述年际差异的直接原因.2007/2008年La Ni a事件导致东亚冬季风增强应是造成研究海域冬季流场异常的主因.(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3年26期)

曾祥波,黄邦钦[7](2012)在《台湾海峡南部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7月在台湾海峡南部4个站位应用"稀释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素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其的摄食死亡率。结果表明,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k)和摄食死亡率(g)分别为0.52~1.34 d-1和0.25~1.10 d-1,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为22%~66%和40%~151%。通过比较不同类群浮游植物的g/k值,发现颗粒较大的浮游植物(硅藻和甲藻)的净生长率要大于那些微型藻类(蓝细菌、隐藻和定鞭金藻等)的净生长率,说明本次研究中微型藻类更易受到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控制。(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2年08期)

欧林坚,张云,张淑雯,吕颂辉[8](2012)在《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浮游植物对磷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取台湾海峡南部近岸上升流区表层海水,开展现场船基围隔实验.按照上升流区底层无机形态氮、磷和硅的浓度及比例,设置围隔袋中营养盐浓度,研究上升流输入的营养盐可能对海区表层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合群体方法与单细胞酶标记荧光技术,检测浮游植物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指示海区浮游植物的磷营养生理状态.结果表明,营养盐的补充导致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和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hcia pungens)等硅藻成为优势种,并形成藻华.随环境中营养盐的耗尽,硅藻藻华迅速消退.上升流的形成及其减弱、消失,造成表层海水营养盐水平的改变,是导致此次硅藻藻华生消的主因.通过上升流补充的磷源不足以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需求,海区浮游植物的生长遭受磷胁迫,磷成为该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盐限制因子.(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2年02期)

叶翔,李炎,黄邦钦,陈坚[9](2011)在《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颗粒有机碳含量的逐日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4~2006年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上升流区追踪过程中观测的颗粒有机碳(POC)、叶绿素a(chl-a)、总悬浮颗粒物(TSM)含量数据,3个年份夏季上升流区POC含量范围分别为0.115 0~0.244 4、0.139 1~0.650 8、0.106 8~0.535 0 mg/dm3,其平均值比同年份其他断面POC含量的平均值高.POC含量及Cchl-a/CPOC值的逐日变化对上升流事件的响应较好,反映出现场生产力对颗粒态有机碳的贡献与上升流发生过程的耦合;Cchl-a/CPOC值与chl-a含量呈正相关,在上升流的稳定期和衰减期,二者关系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能细分上升流事件的过程;上升流区的Cchl-a/CPOC值相对偏小,反映了上升流区浮游生物的高营养转换效率.POC和TSM含量的逐日变化关系在不同年份有不同表现,TSM含量对POC含量的影响存在促进和限制的可能;颗粒有机质含量占TSM比例的变化规律不明显,CPOC/CTSM值的逐日变化不能较好地响应上升流事件;CPOC/CTSM值与TSM含量关系均呈负相关;受陆源有机物的补充及现场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CPOC/CTSM值与TSM含量关系更为复杂.(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11年04期)

杨文[10](2011)在《福建推进台海油气勘探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日前发布消息称,福建正抓紧推进台海油气勘探开发工作。 据介绍,福建将深入调查隐伏区晚古生代盆地、中生代盆地分布情况,运用地质、物化探等综合手段研究分析隐伏的晚古生代盆地和福建陆域中生界盆地的油气地质条件,并进行油气(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1-07-28)

台湾海峡南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海陆联测试验记录到的Pg和Pm震相走时数据,利用速度与界面联合成像方法构建地壳叁维P波速度结构,揭示了该区地壳深部构造特征.结果表明:福建和台湾海峡海陆过渡带以及海峡南部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滨海断裂两侧速度结构复杂,随深度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其上地壳海陆过渡带呈高速特性,台湾海峡呈低速特性;下地壳海陆过渡带呈低速特性,台湾海峡呈高速特性;研究区莫霍面的深度约为28~33km,存在较明显差异,闽粤交接部位存在明显的地壳厚度减薄,莫霍面深度接近28km,这与正常型华南活动地块与减薄型南海活动地块交汇致使地壳厚度减薄有关,体现了活动块体边界构造特征.历史大震主要发生在高低速异常过渡带且有深大断裂穿过的区域,现今中小震主要分布于闽粤海陆过渡带,这一特征可能与此地广泛发育的断层和华南与南海活动地块相互作用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台湾海峡南部论文参考文献

[1].王笋,闫培,刘善虎.重力数据约束的二维地震层析成像在台湾海峡南部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2].金震,李山有,蔡辉腾,李培,李海艳.利用气枪地震资料对福建及台湾海峡南部地壳叁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8

[3].金震.福建及台湾海峡中南部叁维地壳结构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

[4].蔡辉腾,李培,金星.台湾海峡南部海陆联测地震数据处理及初步结果[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48: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49:利用人工震源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2016

[5].林峰,陈敏,杨伟锋,张润,曹建平.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上层水体的生物固氮作用[J].生态学报.2013

[6].朱大勇,李立,郭小钢.台湾海峡南部浅滩以西表层流场的季节与年际变化[J].科学通报.2013

[7].曾祥波,黄邦钦.台湾海峡南部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J].海洋科学.2012

[8].欧林坚,张云,张淑雯,吕颂辉.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浮游植物对磷的响应[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2

[9].叶翔,李炎,黄邦钦,陈坚.台湾海峡南部海域夏季上升流颗粒有机碳含量的逐日变化特征[J].台湾海峡.2011

[10].杨文.福建推进台海油气勘探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1

标签:;  ;  ;  ;  

台湾海峡南部论文-王笋,闫培,刘善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