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事业论文-刘永加

社会救助事业论文-刘永加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救助事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救助,社仓法

社会救助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加[1](2019)在《宋代名臣的社会救助事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是怎么开展社会救助的呢?宋代的一些着名官员曾经在其管辖范围内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体现了他们的从政智慧和爱民情怀。范仲淹设义庄济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出生于苏州吴县,自幼贫寒,苦读诗书,终得进士及第,在地方和朝廷任过要职。他认为"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所以无论在什(本文来源于《风流一代》期刊2019年19期)

潘华[2](2018)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成就、历程与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健全以城乡低保为核心,涵盖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救助制度经历了探索阶段、体系化阶段和规范化阶段这叁个发展阶段。从经验来看,加强社会救助的政治、组织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托底保障功能,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叁条基本经验。(本文来源于《市场论坛》期刊2018年12期)

郭冀平[3](2018)在《牢牢织密兜底保障网 稳稳托起龙江民生底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黑龙江省社会救助经历了试点先行、建章立制、探索转型和完善优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分散救助向综合救助、从收入型贫困救助向支出型贫困救助、从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的转变,回应了民生需求,实现了历史性变革,也为民生保障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8-12-14)

王海燕,陈高勇[4](2018)在《推动社会救助事业健康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海燕 通讯员 陈高勇)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昨天下午起召开,听取了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有关情况的报告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立斌所作的关于《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草案)》((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8-11-20)

王睿[5](2018)在《落地生根 真正让百姓认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睿)“滨海新区民政工作要在‘暖’‘实’‘强’上下功夫,把百姓口碑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严格落实各项民政政策,真正让百姓认可……”日前,在滨海新区召开的2018年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新区在各项惠民政策、救助保障覆盖面、社会(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8-02-01)

贾玉梅[6](2017)在《勇担新时代民政事业“新使命” 展现社会救助工作“新作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救助工作任务的变化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7-11-10)

李雪[7](2017)在《弱势群体发展视角下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目前存在残疾人、老人、失业者、贫困人口等大量弱势群体。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或社会机会不均等的因素,导致其仅凭自己的努力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政府十分重视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九大报告在关于民生的重要议题中首次明确提出“弱有所扶”,然而社会救助的局限性愈发凸显。为了完善当前弱势群体的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必然走向衔接。各地纷纷对此开展探索性实践,然而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衔接效果。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寻找这些问题背后影响衔接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而构建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体系的整体框架,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托。已有的研究提出,救助资源分布不合理、政社合作项目时长及内容的碎片化、救助水平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二者的衔接效果。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继而选取天津、广州、苏州叁市的公益创投项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组织的政治关联度、社会关联度、服务定位及服务可持续性是影响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水平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因子得分较高的两个案例天津市单亲困难母亲救助示范项目与广州市金丝带救助癌症患儿及家属系列项目进行剖析。通过案例分析,构建了政社互补型衔接模式与政府支持型衔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体系框架的构建。在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予以完善后,最终形成了以“政府”和“主要运作组织”为中心的双中心衔接体系框架。最后文章针对当下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和慈善组织应该明确各自定位,各司其职提供服务;第二,在慈善组织登记时注意调剂,源头上实现救助资源的合理配置;第叁,政府和慈善组织、慈善组织之间应该信息共享,实现救助资源的合理流动;第四,在政社合作的过程中,做到长期培育与短期项目相结合,提高服务的稳定性;第五,在对弱势群体救助的过程中,对于弱势群体的需求应该遵循依调查与申请相结合,回应弱势群体需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11-01)

张贤日[8](2017)在《厦门市社会救助事业实现“四个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按照“兜住底线、雪中送炭”的要求,切实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该市先后7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9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15次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措施,出台一系列社会救助政策,完善帮扶救助制度体系,社会救(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7-03-02)

许艳丽[9](2016)在《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尚未形成整合性力量,如救助主体各行其道,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衔接也存在问题;救助资源尚未实现互补,救助合作的领域有限;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存在一系列限制性因素,等等。为此,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的有效衔接,需要秉持平等合作、协商对话、信息共享等原则。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之间要理清职责分工,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互通互信的平台,探索有效协作之路。(本文来源于《新视野》期刊2016年04期)

凌嘉彤[10](2016)在《中国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在项目和服务层面的衔接》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慈善事业日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21世纪以来很多事件如"郭美美事件"、"小悦悦事件"推动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公民意识的觉醒推动着我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慈善组织的发展,慈善组织运作的项目日益增多,覆盖社会救助的多个领域,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救助、农村扶贫、单项救助中的教育救助和医疗救助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慈善组织在项目和服务层面参与社会救助,一方面与政府在社会救助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合作,另一方面弥补了政府在提供社会救助方面的不足,填充了政府不能及时有效提供社会救助的服务领域。(本文来源于《山东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社会救助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健全以城乡低保为核心,涵盖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救助制度经历了探索阶段、体系化阶段和规范化阶段这叁个发展阶段。从经验来看,加强社会救助的政治、组织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托底保障功能,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叁条基本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救助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1].刘永加.宋代名臣的社会救助事业[J].风流一代.2019

[2].潘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成就、历程与经验[J].市场论坛.2018

[3].郭冀平.牢牢织密兜底保障网稳稳托起龙江民生底线[N].中国社会报.2018

[4].王海燕,陈高勇.推动社会救助事业健康发展[N].解放日报.2018

[5].王睿.落地生根真正让百姓认可[N].天津日报.2018

[6].贾玉梅.勇担新时代民政事业“新使命”展现社会救助工作“新作为”[N].中国社会报.2017

[7].李雪.弱势群体发展视角下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

[8].张贤日.厦门市社会救助事业实现“四个转变”[N].中国社会报.2017

[9].许艳丽.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衔接的路径选择[J].新视野.2016

[10].凌嘉彤.中国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在项目和服务层面的衔接[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

标签:;  ;  

社会救助事业论文-刘永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