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共聚焦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扫描共聚焦,储集层,录井,物性参数
激光共聚焦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油建,王舒,孟韶彬,潘素倩[1](2017)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在录井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项显微测试方法,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显微分析技术之一,它可对样品逐点、逐线、逐层扫描并叁维重建成立体图。将该技术引入录井行业,通过激光波长、强度及不同岩性穿透性等实验分析与研究,认为激发波长为488nm时,荧光强度最大,对岩石的穿透性最佳;在激光强度为75%时穿透效果最好;提出了应用不同物镜扫描成像所需的扫描分辨率以及部分参数优选值;重复性和一致性实验结果约为99%。阐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对岩石骨架、微孔隙和流体的识别方法;进行了基于岩心、岩屑等岩石样品的物性参数分析测试,讨论了基于该技术的储集层岩石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分析方法;并就该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拓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基于实验及相关理论分析论证,认为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可以对现代钻井技术条件下的细碎岩屑样品进行孔隙度、孔隙结构参数的快速准确获取,较好地解决了录井定量评价油气的难题。(本文来源于《录井工程》期刊2017年02期)
刘安中,王涛,张速,雷声,周道祥[2](2016)在《基于激光共聚焦技术对16MnR钢高温损伤后疲劳断裂的分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16Mn R钢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制备成紧凑拉伸疲劳试验试样。通过疲劳试验获得了材料疲劳断裂的起裂值Ji。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试样断口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断口表面的叁维形貌。用分形理论计算了断口表面的分形维数,对断面的形貌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16Mn R钢的力学性能影响明显,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变化,钢的起裂值Ji在900℃左右最低;断口表面分形维数也随之变化,起裂值Ji和分形维数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6年22期)
昌剑,张运海,张欣,姜琛昱[3](2014)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在近红外荧光成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高信噪比(SNR)的深层生物组织成像,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和近红外(NIR)荧光成像技术,根据近红外荧光成像要求设计了一套激光扫描共聚焦近红外荧光成像实验系统,对注入近红外荧光染料LDS925小鼠的尾部成像后获得了小鼠尾部近红外荧光图像和近红外共聚焦荧光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尾部近红外共聚焦荧光图像信噪比显着优于小鼠尾部近红外荧光图像,采用均方差和峰谷(PV)值进行评估时,近红外荧光成像荧光信号强度分布的均方差值和PV值分别为864和102;共聚焦荧光成像的荧光信号强度分布的均方差值和PV值分别为1459和255;进一步表明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在近红外荧光成像中应用是可行的,可以实现深层组织的高信噪比共聚焦成像。(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4年11期)
许晶,黄操军,孟艳君[4](2010)在《激光共聚焦技术在岩芯图像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激光共聚焦技术与岩芯图像相结合。使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将采集到的岩芯进行切片,断层式的扫描,从而获得岩石孔隙分布的叁维图像,并且对岩芯图像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包括孔隙度、面孔率等)。使用该方法所获取孔隙度和面孔率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岩芯宏观的孔洞特征,对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0年09期)
聂青和,程勇前,黄晓峰,张亚飞,罗新栋[5](2010)在《激光共聚焦技术证实HCV NS5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定位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胎盘屏障是营养物质以及某些药物、病原体、激素等从母体进入胎儿的必经之路。体外分离培养滋养层细胞是研究其功能及母体与胎儿之间物质交换的具体分子机制的细胞学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体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HCV 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表达。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以HCV 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试验,应用RT-PCR法定性及定量检测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CV RNA,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免疫荧光染色后HCV NS5在滋养层细胞中的定位。结果HCV感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可间断检测到HCV RNA,而对照组始终未检出;激光共聚焦观察显示HCV NS5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周围。结论感染HCV的人滋养层细胞中存在HCV NS5表达。此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HCV的母婴传播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袁顺宗,谭江琳,马兵,彭旭,贺伟峰[6](2009)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ITGB4BP与P311间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共定位来检测整合素4结合蛋白(ITGB4BP)和P311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分别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整合素4结合蛋白的绿色荧光融合蛋白EGFP-ITGB4BP和表达P311的红色荧光融合蛋白RFP-P311的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正确后,共转染人胚肾293(HEK293)细胞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共定位观察。结果:构建好的重组载体pEGFP-ITGB4BP和pDsRed-P311经双酶切鉴定正确,转染293细胞后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能分别表达融合蛋白EGFP-ITGB4BP和RFP-P311,并且二者主要分布在胞浆和胞核中,存在着共定位。结论:成功构建了EGFP-ITGB4BP和RFP-P311融合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了表达与细胞内共定位观察证实二者可能存在着相互作用。ITGB4BP和P311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1-01)
窦春阳[7](2009)在《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对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EMA、CEA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EMA、CEA在脑脊液脑膜癌细胞中的精确定位及荧光定量分析,测定脑膜癌患者脑脊液细胞中EMA、CEA的表达率及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作为脑膜癌临床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为脑膜癌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1)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以小鼠抗人单克隆EMA、兔抗人CEA双重标记脑膜癌细胞及对照组脑脊液细胞。(2)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获得脑膜癌细胞叁维断层扫描图象、EMA/CEA荧光强度立体地形分布图,并定量检测EMA/CEA相对荧光强度值。结果(1)应用LSCM可见EMA、CEA呈复合型分布,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和胞膜。(2)脑膜癌细胞EMA、CEA平均荧光值分别为(44.84±13.05;36.80±17.17),与对照组(3.98±1.58;4.87±1.86)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本实验方法检出脑膜癌细胞的阳性率(90%)高于常规脑脊液细胞学MGG染色(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4)EMA、CEA的表达与脑膜癌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1)初步建立了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EMA、CEA的方法。(2)EMA、CEA在脑膜癌组中高表达,对照组中未表达,提示其可以作为脑膜癌临床检测一线肿瘤标记物。(3)联合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及LSCM测定脑脊液细胞中EMA、CEA的表达可提高脑膜癌病的诊断率。(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庄坤,张玲霞[8](2008)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细胞HSP及Fas蛋白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组织细胞HSP及Fas表达状态,以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热咸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热盐水灌胃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胃窦及部分胃体组织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标本制备,并对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正常组胃黏膜组织细胞未见阳性表达,热盐水组在第12周,在细胞浆中可见HSP及Fas表达,呈均质颗粒状,第24、32及65周时表达更加明显,双标记中可见HSP和Fas共同表达。结论:热盐水长期灌胃可导致胃黏膜出现萎缩,HSP和Fas表达增加,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特点,为细胞和组织内部超微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期刊2008年21期)
张玲霞,张沥,陶梅,宋瑛,曹广周[9](2008)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细胞HSP60及ras蛋白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热盐水灌胃导致的大鼠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组织细胞HSP60及ras表达状态,以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热咸饮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热盐水灌胃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大鼠腺胃胃窦组织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标本制备并对组织细胞结构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正常组胃黏膜组织细胞未见阳性表达,热盐水组在第12周,在细胞质中可见HSP60及ras表达,呈均质颗粒状,到24周、32周及65周时表达更加明显。双标记中可见HSP60和ras共同表达。结论热盐水长期灌胃可导致胃黏膜出现萎缩,HSP60和ras表达增加,提示在胃黏膜萎缩形成过程中,HSP60与ras蛋白参与了重要的细胞分化调节过程。(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季昆,武宇坤,郭启高,李晓林,向素琼[10](2007)在《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对枇杷成熟花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观察花药组织结构传统方法一般采用石蜡切片法,本研究在不破坏花药原生态的条件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逐层扫描,深入观察到花药组织的完整内部构造,得到相关生理结构参数, 为枇杷胚胎发育生物学方面的进一步探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激光共聚焦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16Mn R钢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制备成紧凑拉伸疲劳试验试样。通过疲劳试验获得了材料疲劳断裂的起裂值Ji。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试样断口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断口表面的叁维形貌。用分形理论计算了断口表面的分形维数,对断面的形貌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16Mn R钢的力学性能影响明显,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变化,钢的起裂值Ji在900℃左右最低;断口表面分形维数也随之变化,起裂值Ji和分形维数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共聚焦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李油建,王舒,孟韶彬,潘素倩.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在录井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及展望[J].录井工程.2017
[2].刘安中,王涛,张速,雷声,周道祥.基于激光共聚焦技术对16MnR钢高温损伤后疲劳断裂的分形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6
[3].昌剑,张运海,张欣,姜琛昱.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在近红外荧光成像中的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
[4].许晶,黄操军,孟艳君.激光共聚焦技术在岩芯图像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5].聂青和,程勇前,黄晓峰,张亚飞,罗新栋.激光共聚焦技术证实HCVNS5在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定位表达[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
[6].袁顺宗,谭江琳,马兵,彭旭,贺伟峰.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ITGB4BP与P311间的相互作用[C].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9
[7].窦春阳.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对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EMA、CEA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09
[8].庄坤,张玲霞.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细胞HSP及Fas蛋白表达[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
[9].张玲霞,张沥,陶梅,宋瑛,曹广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组织细胞HSP60及ras蛋白表达[J].医学研究杂志.2008
[10].季昆,武宇坤,郭启高,李晓林,向素琼.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对枇杷成熟花药的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