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石论文-曹俊杰

前列腺结石论文-曹俊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列腺结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癌,下尿路症状,性功能障碍

前列腺结石论文文献综述

曹俊杰[1](2019)在《前列腺结石:他们真的重要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回顾目前已发表的文献,总结前列腺结石对前列腺疾病及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找出相关的临床试验。然后对结果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结果:前列腺结石不仅可以延长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而且可以降低抗菌治疗的治愈率。前列腺结石患者通常有更严重的下尿路症状,一些文章显示中度/明显的前列腺结石是中度到重度下尿路症状的诱发因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不受前列腺结石的影响。此外,前列腺结石的存在与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无关。但外周区前列腺结石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前列腺结石和Gleason评分等级之间的联系是有争议的。一些新的研究表明,前列腺结石可能在中年男性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性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有研究表明前列腺结石可提高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活检后严重下尿路症状、尿潴留和血精症的发生率。结论:前列腺结石可能加重男性的下尿路症状、慢性前列腺炎和性功能障碍,但前列腺结石和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议。(本文来源于《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谷猛,蔡志康,陈彦博,陈其,王忠[2](2019)在《前列腺结石对BPH患者LUTS症状和PS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前列腺结石是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一般呈棕黄色、暗棕色或黑色,质地坚硬,并且数目不定,少则一个,多则数百,常为多发。结石大小多为1~4mm,有的可达1cm,为棕色圆形或卵圆形。小结石表面光滑,多发结石为多面体形。其中常隐藏有大量细菌,可作为感染核心,多数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外源性结石的形成与尿液在前列腺内的反流有关,结石常伴有前列腺的灶性慢性炎症改变,有圆形细胞浸润,腺泡中充满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碎片,结石较大者前列腺管和腺泡可出现扩张,周围有囊腔,其壁内无上皮细胞覆盖,腺泡间有圆形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伴随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菌的抗生素常难以进入结石发挥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前列腺结石对中老年BPH患者LutS症状及血清PS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1120例诊断明确并排除前列腺癌的BPH患者根据B超T检查是否合并前列腺结石分为结石组与非结石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IPS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QO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测评,记录经直肠B超前列腺体积、Qmax(最大尿流率)数值、BMI(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PSA等临床检测指标,按照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82例BPH患者中前列腺结石的发生率为43%,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Qmax、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结石组VS非结石组:血清PSA [1.56±0.29 VS 1.17±0.33ng/ml(p<0.05)]、IPSS评分[20.05±3.25 VS 19.01±3.42(p<0.05)]、QOL评分[4.50±0.76 VS 4.16±0.85(p<0.05)],两组间具有显着差异。结论:前列腺结石在泌尿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经B超检查是确诊前列腺结石的可靠手段,BPH患者人群中前列腺结石的发生率约为42.10%,并且前列腺结石可加重BPH患者的Luts症状,升高患者血清PSA水平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王亚非[3](2019)在《中西联合治疗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前列腺结石(PC)以尿石通丸、盐酸坦洛新配合治疗的价值。方法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80例CP合并PC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共38例(以盐酸坦洛新治疗)、观察组共42例(盐酸坦洛新+尿石通丸),观察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结石大小、白细胞治疗前后变化,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结石体积、白细胞值均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症状评分、结石体积、白细胞值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84.21%,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与对照组13.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对CP合并PC者以尿石通丸、盐酸坦洛新配合治疗,疗效理想,患者症状显着改善,结石体积缩小,且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张前进,王雷雨,王峰业,赵先诚,左维[4](2019)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Ⅲ型慢性前列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疗效。方法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患者88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2例和药物组46例,手术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药物组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CPSI)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高倍镜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计数。结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可见慢性前列腺炎性改变组织,前列腺腺体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结石。手术组治疗后CPSI评分和QO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药物组治疗后(P<0.01或P<0.05)。治疗后手术组和药物组白细胞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手术组白细胞计数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可改善尿路刺激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李智,卫中庆,王振中,赵启群,杨健[5](2019)在《超声电导微波治疗前列腺结石对病人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超声波治疗前列腺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前列腺结石病人68例,根据最终选取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超声电导微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结石大小、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IIEF-5)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前列腺结石大小分别为(23. 10±3. 82) mm和(17. 82±1. 82) mm,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IIEF-5评分分别为(16. 29±2. 70)分和(13. 82±1. 9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最大尿流率分别为(8. 72±0. 98)ml/s和(14. 10±1. 21)ml/s,高于对照组(P <0. 05),而残余尿量分别为(40. 02±3. 82) ml和(16. 90±2. 20) ml,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分别为(7. 28±1. 20)μg/L和(1. 65±0. 9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超声电导微波治疗前列腺结石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改善病人性功能、排尿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喆,陈建义[6](2018)在《尿石通丸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尿石通丸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尿石通丸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水平、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WBC)、卵磷脂小体(SPL)水平、结石排出时间及结石排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8%(1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平均SlgA水平分别为(60.2±21.8)、(89.6±20.4)μg/ml,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前列腺液中WBC明显低于对照组,SP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结石排出时间为(4.5±1.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6±2.4)d;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为85.29%(2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4%(1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石通丸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疗效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8年11期)

张咸宁[7](2018)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患者100例,比较患者的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中医症型为肾气亏虚、湿热下注、瘀浊阻滞、肝郁气滞、脾气虚弱、肺热气闭,且肾气亏虚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湿热下注患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较后者前者IPSS评分较高,患者的临床因素残余尿量、前列腺质量、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与中医证型关系紧密。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患者的中医证型具有明显的区别,且临床症状表现不同,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为治疗提供指导方向。(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谷猛,蔡志康,陈彦博,陈其,王忠[8](2017)在《前列腺结石对BPH患者LUTS症状和PS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前列腺结石是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一般呈棕黄色、暗棕色或黑色,质地坚硬,并且数目不定,少则一个,多则数百,常为多发。结石大小多为1~4mm,有的可达1cm,为棕色圆形或卵圆形。小结石表面光滑,多发结石为多面体形。其中常隐藏有大量细菌,可作为感染核心,多数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外源性结石的形成与尿液在前列腺内的反流有关,结石常伴有前列腺的灶性慢性炎症改变,有圆形细胞浸润,腺泡中充满脱落的上皮细(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诊疗技术研修班暨2017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讲义论文资料汇编》期刊2017-09-01)

欧洋帆,谢作钢[9](2017)在《前列腺超声治疗对前列腺结石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前列腺超声治疗对前列腺结石(Prostatic calculi)的影响。方法:将64例纳入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超声治疗),对照组(排石颗粒),各32人,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前列腺结石最大内径变化,及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0.62%,对照组为78.1 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有效减小列腺结石最大内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改善NIH-CPSI评分。结论:前列腺超声治疗能有效减小前列腺结石大小,改善NIH-CPSI评分。(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诊疗技术研修班暨2017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讲义论文资料汇编》期刊2017-09-01)

曾杨军,胡万里,刘昭,陈亮,胡清烜[10](2016)在《前列腺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前列腺结石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前列腺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因下尿路症状来院就诊的6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前列腺结石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前列腺体积、体重指数(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慢性前列腺炎以及尿路结石有无差异,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阳性组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BMI、PSA、尿路结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结石的发生与年龄(OR=1.051,P<0.001)、慢性前列腺炎(OR=1.567,P=0.010)显着相关,与前列腺增生、BMI、尿路结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结石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列腺增生可能增加前列腺结石发病的风险,前列腺结石对PSA无影响,BMI和尿路结石可能不是前列腺结石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前列腺结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前列腺结石是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一般呈棕黄色、暗棕色或黑色,质地坚硬,并且数目不定,少则一个,多则数百,常为多发。结石大小多为1~4mm,有的可达1cm,为棕色圆形或卵圆形。小结石表面光滑,多发结石为多面体形。其中常隐藏有大量细菌,可作为感染核心,多数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外源性结石的形成与尿液在前列腺内的反流有关,结石常伴有前列腺的灶性慢性炎症改变,有圆形细胞浸润,腺泡中充满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碎片,结石较大者前列腺管和腺泡可出现扩张,周围有囊腔,其壁内无上皮细胞覆盖,腺泡间有圆形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伴随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菌的抗生素常难以进入结石发挥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前列腺结石对中老年BPH患者LutS症状及血清PS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1120例诊断明确并排除前列腺癌的BPH患者根据B超T检查是否合并前列腺结石分为结石组与非结石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IPS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QO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测评,记录经直肠B超前列腺体积、Qmax(最大尿流率)数值、BMI(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PSA等临床检测指标,按照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82例BPH患者中前列腺结石的发生率为43%,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Qmax、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结石组VS非结石组:血清PSA [1.56±0.29 VS 1.17±0.33ng/ml(p<0.05)]、IPSS评分[20.05±3.25 VS 19.01±3.42(p<0.05)]、QOL评分[4.50±0.76 VS 4.16±0.85(p<0.05)],两组间具有显着差异。结论:前列腺结石在泌尿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经B超检查是确诊前列腺结石的可靠手段,BPH患者人群中前列腺结石的发生率约为42.10%,并且前列腺结石可加重BPH患者的Luts症状,升高患者血清PSA水平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列腺结石论文参考文献

[1].曹俊杰.前列腺结石:他们真的重要么?[C].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

[2].谷猛,蔡志康,陈彦博,陈其,王忠.前列腺结石对BPH患者LUTS症状和PSA的影响[C].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

[3].王亚非.中西联合治疗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4].张前进,王雷雨,王峰业,赵先诚,左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9

[5].李智,卫中庆,王振中,赵启群,杨健.超声电导微波治疗前列腺结石对病人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19

[6].张喆,陈建义.尿石通丸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前列腺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

[7].张咸宁.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结石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

[8].谷猛,蔡志康,陈彦博,陈其,王忠.前列腺结石对BPH患者LUTS症状和PSA的影响[C].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诊疗技术研修班暨2017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讲义论文资料汇编.2017

[9].欧洋帆,谢作钢.前列腺超声治疗对前列腺结石的临床研究[C].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诊疗技术研修班暨2017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讲义论文资料汇编.2017

[10].曾杨军,胡万里,刘昭,陈亮,胡清烜.前列腺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6

标签:;  ;  ;  ;  

前列腺结石论文-曹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