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护体系论文-米京国,庄镇利,田建泉,陈伟

外围护体系论文-米京国,庄镇利,田建泉,陈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围护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玻璃幕墙,保温

外围护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米京国,庄镇利,田建泉,陈伟[1](2019)在《装配式复合型外围护体系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坪山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外围护系统采用整体吊装GRC及通高超大玻璃幕墙板块组成的复合型体系,对复合型外围护体系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介绍。研究及应用表明,该结构实现了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及整体装配化等目标,提升了建筑的外观形象,缩短了工期。(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杨军,孙宏伟[2](2019)在《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高层钢结构住宅外围护体系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结构住宅是近年来我国住宅产业化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外围护体系是钢结构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北京市黑庄户安置房项目高层钢结构住宅楼外围护体系实体案例实施的剖析、研究,探讨我国现阶段产业化背景下的高层钢结构住宅外围护体系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21期)

许锦峰,吴志敏,朱文祥,魏燕丽[3](2019)在《多重适应性墙板外围护体系技术开发及构造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传统建筑中外围护体系材料应用与构造设计思想,开发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墙板,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进行了该外墙板与多种功能材料组合的外围护体系构造设计研究与多重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墙板的外围护体系可满足建筑的围护、保温、隔热等功能,并实现材料的可更新、可替换和再利用。(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3期)

孙增桂,朱传晟,王洪飞,肖庆浩,周楠楠[4](2018)在《建筑外围护墙体结构自保温成套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传统外墙外保温工程渗水、开裂、脱落、火灾等质量通病、顽疾和隐患,项目通过对建筑外围护墙体结构自保温技术的专项研究,将理论、试验、实践相结合,以柔性渐变理论和无空腔复合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外墙保温质量安全通病;以结构防火设计理念提高了墙体保温工程的防火和耐火性能;采用混凝土现浇、无空腔包覆、后模注塑、粘锚结合等工艺实现了保温与建筑物主体同寿命;研究提出多项技术理论,发展了建筑保温结构体系型式,形成了建筑外围护墙体结构自保温成套技术体系,通过成果转化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8年16期)

蒯国斌[5](2018)在《长宁来福士广场建筑幕墙外围护体系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长宁来福士广场工程幕墙外围护体系为实例,分别从建筑、结构和机电等相关专业的角度,通过讨论幕墙外围护体系设计在实践中的技术难点和处理方法,阐述大型商业项目中幕墙专业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其成果可为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建设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刘春梅,常军[6](2018)在《多系统相互合作的建筑部品分类体系实证分析——以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获奖作品I-YARD外围护部品体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要达成建造全过程的信息化管控、精细化生产、快速化施工,须有一套完善的建筑部品分类体系作支撑。阐述了建筑部品的概念与特征及其之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殊意义。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建筑部品分类体系,从建筑部品的几何信息、空间位置、性能参数等多角度探究了其分类体系的组成因子,进而构建多系统相互合作的建筑部品分类体系,最后以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 Decathlon,SD)获奖作品I-YARD外围护部晶体系为例,对该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进行分析,同时对该作品其他分项层的建筑部品特点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8年03期)

朱晓琳[7](2018)在《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研究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装配式建筑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高、节能环保等优势,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当下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有多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本论文所针对的是一种新型绿色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该体系的结构抗震性能方面已做过诸多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方面尚缺乏系统研究。目前采用的热工做法多是参照了当地保温设计的经验,未能与该体系自身的特殊性相结合。因此,本论文针对该体系的保温性能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对现有的两种保温形式的装配式民居实例进行冬季热环境测试,目的一对目前的装配式民居的实际热环境效果进行评价,目的二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发现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并指出研究重点。本文以富平、叁原两地不同保温形式的装配式民居实例为对象,进行了冬季热环境测试。测试数据显示夹心保温形式民居在冬季具有良好的热环境表现,但外保温形式民居冬季保温效果较夹心保温形式民居差。说明不同保温形式围护结构的保温效果有差异,其保温做法不可一概而论。因此,需要对两种形式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指标分别进行计算研究。二,使用理论计算法、热流计法对外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保温性能指标进行计算评价;使用二维温度场模拟软件、红外热像法、热流计法对体系中的典型热桥部位的热工性能进行分析:首先,用理论计算法求出该体系两种保温形式外墙、屋面、楼面等部位的传热系数K值;用热流计法对外保温外墙进行传热系数现场测试,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将该结果与标准规定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进行对比,找到该装配式体系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该装配式体系夹心保温外墙保温性能良好,而外保温外墙存在保温性能设计不达标的问题。除此之外,屋面的保温设计也不满足规范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种改进设计方案。其次,使用二维温度场计算软件PTemp对该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中的典型热桥部位进行模拟,计算其线传热系数?;使用红外热像仪对装配式民居实例中各个容易出现热工缺陷的热桥部位进行测试,找到其保温性能较薄弱的位置;用热流计法对保温性能较差的L型外墙角部位进行冬季现场测试,研究在非稳态工况下L型外墙角部位热桥的影响范围及传热状况。综合上述研究发现该体系热桥部位进行了有效的断桥处理措施,热桥部位无明显热工缺陷,热桥内表面温度均高于室内露点温度,无结露风险。叁,基于前文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将该体系推广到全国各气候区,进行了不同气候区条件下该装配式体系复合外墙和迭合屋面的保温性能应用设计。以各气候区的热工设计标准为依据,选择6种适用于该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的保温材料,经过热工计算和筛选,最终得到适用于各气候区的复合外墙和保温屋面的保温层材料类型和保温厚度选用表。此表可供工程设计人员针对各气候区的实际项目进行热工设计时直接选用,可以实现围护结构部件保温设计的灵活取用,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节能,为该绿色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方面的支持。本论文对该装配式体系的保温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该装配式体系在全国各气候区的保温性能应用进行了设计,补充了该结构体系在保温性能研究方面空缺,并为该体系向全国范围推广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许学勤[8](2017)在《解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最大难题——外围护墙体系统的选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装配式建筑标准制定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解读,结合自身在装配式建筑外围护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高层住宅所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外围护墙体系统的造型与应用问题,提出供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侧重在纤维水泥制品产品的造型与应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和生产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以便与同业人士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共同推动整个纤维水泥制品行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纤维水泥制品学术、标准、技术信息交流会暨中国硅酸盐学会纤维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建筑结构与轻质板材专业委员会第叁届二次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7-10-20)

杜汉华[9](2016)在《吉林省轻钢住宅外围护体系构造连接技术及经济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筑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轻钢结构住宅以其高强度的轻质构件,合理的功能区间布置,高效的空间利用率、良好的抗震性、高程度工业化、绿色环保的特点,发展越来越快,但与其配套的围护体系发展则有所不足,在吉林省范围内更是有所欠缺。本文结合吉林省的本地情况,设计出了一种轻钢住宅外围护墙板及配套连接节点,满足吉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和相应抗震承载的要求。将设计外围护体系与吉林省某公司生产的一种外围护墙板和配套连接节点制作缩尺模型后,进行力学性能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试验得到的数据,分析得到设计外围护体系在承载和耗能上具有一定优势。用ABAQUS软件进行设计外围护体系试件模拟计算,对模拟结果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得到二者在整体上趋于吻合,表明试验结果较为可靠。测定材料实际传热系数,得到设计外围护体系试件满足了吉林省地区热工的要求。在同一住宅建筑中,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方案与采用本文设计外围护体系的轻钢结构方案,在DEST软件中进行整体热工耗能对比分析和在全生命周期下考虑各影响因素进行经济性对比分析,得到采用本文设计外围护体系的轻钢结构方案在整体热工耗能上和综合造价上略有优势。因此,本文设计外围护体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期刊2016-12-01)

张凤军,赵云辉,吕纯庆,孙小强[10](2016)在《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外围护体系设计与施工》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屋顶面、上倾面、下倾及吊顶面建筑外围护体系的构造层次,详细阐述了GRC支撑牛腿部位的防水设计、上倾面和屋顶面采光窗周边防水设计、转角部位建筑外围护体系的安装设计以及面层GRC装饰板安装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防水》期刊2016年19期)

外围护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结构住宅是近年来我国住宅产业化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外围护体系是钢结构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北京市黑庄户安置房项目高层钢结构住宅楼外围护体系实体案例实施的剖析、研究,探讨我国现阶段产业化背景下的高层钢结构住宅外围护体系解决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围护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米京国,庄镇利,田建泉,陈伟.装配式复合型外围护体系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9

[2].杨军,孙宏伟.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高层钢结构住宅外围护体系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

[3].许锦峰,吴志敏,朱文祥,魏燕丽.多重适应性墙板外围护体系技术开发及构造设计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4].孙增桂,朱传晟,王洪飞,肖庆浩,周楠楠.建筑外围护墙体结构自保温成套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J].建设科技.2018

[5].蒯国斌.长宁来福士广场建筑幕墙外围护体系设计[J].上海建设科技.2018

[6].刘春梅,常军.多系统相互合作的建筑部品分类体系实证分析——以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获奖作品I-YARD外围护部品体系为例[J].新建筑.2018

[7].朱晓琳.装配式复合墙结构体系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研究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8].许学勤.解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最大难题——外围护墙体系统的选型与应用[C].第十届全国纤维水泥制品学术、标准、技术信息交流会暨中国硅酸盐学会纤维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建筑结构与轻质板材专业委员会第叁届二次年会资料汇编.2017

[9].杜汉华.吉林省轻钢住宅外围护体系构造连接技术及经济性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6

[10].张凤军,赵云辉,吕纯庆,孙小强.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外围护体系设计与施工[J].中国建筑防水.2016

标签:;  ;  ;  ;  

外围护体系论文-米京国,庄镇利,田建泉,陈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