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思维方式,经验论,唯心论,过程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丁燃[1](2018)在《怀特海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怀特海生活在科学使人类文明进程发生巨大改变的时代。牛顿物理学的瓦解,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兴起,伯格森生命哲学的发展,这些因素都引起他重新思考哲学的目的。怀特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抽象思维方式,要人们破除抽象思维回归现实世界;批判近代经验论和唯心论,并揭示出人类的认识可以主客合生,将世界聚集为一个新的存在;以"事件"理论为基础,用过程哲学对"一切价值进行重新估价"。尽管他的过程哲学有泛神论的气息,但他的思想激起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存在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彭澧[2](2017)在《论哲学思维方式的时代变革——兼评《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近代到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为一种本体论的哲学思维方式向非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同哲学学派的非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都表现为一种"人的回归",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价值。探讨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加深人们对哲学思维方式变革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能为我国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提供借鉴和指导。(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许珍荣[3](2017)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理论特征——以柏拉图"理念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学哲学课程中,"形而上学"一词可谓浮光一现。它主要是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对立面被"拎出",继而突兀地遭指认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地看事物的错误思维方式。但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特征、弊端及危害却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说理性阐发,以致形而上学不仅未能得到清理,反而附上了某种"思辨性"魅力。为捍卫唯物辩证法的真理性,中学哲学课程可将典型的形而上学体系——柏拉图"理念论"——作为鹄的,理性地、溯本地批判形而上学思维的狭隘性,生动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形而上学终结者的理论地位,阐明唯物辩证法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事物之思维方式的科学性。(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7年24期)
王艳丽[4](2017)在《论《反杜林论》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反杜林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叁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着作。《反杜林论》本身又是一部论战性的着作,特别是它以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为基础,批判了杜林思想体系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通过对杜林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内藏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批判,清楚地向人们展示了杜林理论中的方法论错误。深入研究《反杜林论》中的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杜林的这个思想体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中所内含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梳理、研究恩格斯对杜林的思想体系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作的批判。同时,对于这一问题的梳理与研究也将从另一个侧面彰显《反杜林论》中所包含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本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对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提炼两种思维方式各自的特征与区别。同时,厘清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第二部分,阐述《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哲学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批判,主要以杜林的真理观和平等观为例对此进行具体分析。第叁部分,阐述《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批判,展现恩格斯分析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第四部分,阐述《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批判,包括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的剖析。(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吴清一[5](2014)在《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实践反思”与胡赛尔“现象学反思”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近代西方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及其所固有的缺陷。同时对"实践反思"和"现象学反思"这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先做出一般性的概述,分别从哲学思维"何所思"(哲学对象的变革)和"如何思"(思维运思方式的变革)这两个角度,考察"实践反思"和"现象学反思"这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具体内容,并揭示二者分别是如何实现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通过对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各自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考察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对当代哲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两种哲学思维方式各自的独特性,以及他们是如何实现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揭示了它们之所以能够作为现代哲学之启蒙的一些内在特质及其对当代哲学的主题转换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孙德林[6](2014)在《由《道德经》之“道”看古代形而上学的形态及思维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古代形而上学在古代中国存在的形态问题,对《道德经》中道的内涵与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追求道与现实世界的合一是古代形而上学存在的基本形态,而重"思"及"顿悟"则是它的主要思维方式。(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4年03期)
孙阳[7](2011)在《浅析邓小平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摒弃》一文中研究指出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关系着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坚决摒弃了禁锢人们思想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重新在党内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确立起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对于我们自觉调整和变革旧的思维方式,树立起辩证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1年10期)
王秋生[8](2011)在《论西方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要想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必须深入探讨西方形而上学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实为一种实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因此,深入分析西方形而上学之本体论的形成有助于了解这种思维方式。(本文来源于《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期刊2011年01期)
竭长光[9](2010)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理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的理论特征:第一,非过程的永恒存在思想。这表现在它不能做到把事物看做一种处于不断生成中的过程性存在,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它以获得终极真理为最高目标。第二,无转化的非此即彼思想。这表现在它看不到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相互生成与相互转化,因此,它把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非此即彼地区分开来。(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0年05期)
侯继迎[10](2010)在《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从哲学产生伊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一直在哲学思维中居于支配地位,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惯用思维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我们需要追溯它的历史传承,总结它的根本特征,研究它的具体表现。(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近代到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为一种本体论的哲学思维方式向非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同哲学学派的非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都表现为一种"人的回归",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价值。探讨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加深人们对哲学思维方式变革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能为我国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丁燃.怀特海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反思[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2].彭澧.论哲学思维方式的时代变革——兼评《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7
[3].许珍荣.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理论特征——以柏拉图"理念论"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
[4].王艳丽.论《反杜林论》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7
[5].吴清一.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实践反思”与胡赛尔“现象学反思”比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
[6].孙德林.由《道德经》之“道”看古代形而上学的形态及思维方式[J].社科纵横.2014
[7].孙阳.浅析邓小平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摒弃[J].学理论.2011
[8].王秋生.论西方形而上学及其思维方式的形成[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
[9].竭长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理论特征[J].学习与探索.2010
[10].侯继迎.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