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假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卢卡契,巴尔特,现实主义,再现
审美假象论文文献综述
陈后亮[1](2012)在《真实再现与审美假象——比较卢卡契与巴尔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卢卡契和巴尔特的解读中,现实主义文学展现出完全相反的政治属性。前者认为现实主义是对生活的整体反映,能够发掘生活中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人们认识已被物化歪曲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后者却认为现实主义只是一种欺骗性的审美假象,是为了维护现行资本主义体制而精心设计的诡计,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可告人的意识形态的控制意图。两种主张各有一定洞见,有助于我们认识现实主义文学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李旭[2](2009)在《从审美假象到神圣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德格尔在二战后的《论人道主义的信》中追述了欧洲人道主义的谱系,其中以温克尔曼、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德意志人文主义是这一谱系中古典人文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他认为荷尔德林不属于人文主义之列,荷尔德林对古希腊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都比人文主义更本源,因此他独许荷尔德林而不满于各种人道主义思想。1934-35年冬季学期阐释荷尔德林诗歌的课程是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诗歌长期对话的开始,其基本的动机和主题都已经包含其中。1935年的演讲《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他以独立、公开的方式讲论艺术问题最有影响的文本,而其最重要的论争对象是总结发展了德意志人文主义艺术思想的黑格尔的《美学》。我这篇论文的主题就是研究海德格尔阐释下的荷尔德林在哪些方面超出了席勒,海德格尔又是如何从《存在与时间》的视野和荷尔德林的指引而来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回应席勒、黑格尔一脉的德意志人文主义美学的。论文的第一章分析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人文主义美育思想和他的悲剧理论。席勒的美育思想以康德的批判哲学为出发点,同时又试图弥补康德那里理性启蒙的不足,以审美游戏克服理性与感性、自由与自然的分裂,培养具有完整性格的人。席勒不满于美传统上的感性品性,赋予了美和艺术以理性、自由的意蕴,然而他的审美假象说表明他无法克服康德那里道德、审美与知识的分裂,因此他也不能最终克服自由与自然的分裂,只能牺牲自然以张扬道德的自由,这在他的悲剧理论中表现得很明显。第二章以自由概念为线索考察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如何突破康德的人格学说,后者是席勒美育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康德所论证的道德人格是一种超历史的抽象、现成的存在,处在一种与知识分离、与感性生命对立的格局中。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阐发出了一种历史性的、整全的在世生存,其中对现身情态、领会和话语的阐释突破了“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人文主义的形而上学前设,也为他后来阐释荷尔德林的诗歌、讲论艺术的本质准备了先行的视野和概念。第叁章介绍了海德格尔1934年对荷尔德林的“日耳曼尼亚”与“莱茵河”两首颂歌的解释。海德格尔的解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海德格尔阐释了荷尔德林的语言思想以及“日耳曼尼亚”这首诗的基本情感,在荷尔德林那里,诗的语言作为诗人对诸神之暗示的承应和在民众中的进一步传达创建着人在大地上的栖居,人在这种历史性的栖居中居有其本质,而不只是如人文主义者以为的那样是“理性的动物”。作为基本情感为“日耳曼尼亚”一诗定调的“神圣的哀伤”敞开了古老诸神的遁去、家乡水流的陪伴、将来使命的催促这撕扯的时间中保持着亲密的冲突情境,“神圣”成就于这对峙者的亲密中,它是一种历史性地显现的完满自然,在其中自由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了真正的和解,而不是席勒那里假象似的和解。《莱茵河》一诗咏唱给一个民族带来栖居的半神,酒神就被思为带来诸神与大地之子的亲密,让命运一度达成均衡的力量。海德格尔把这种诸神与人类之间的亲密状态解释为既对立又和谐的“冤家状态”。第四章通过与黑格尔《美学》的对照分析《艺术作品的本源》为什么从物性因素着眼追问艺术的本质,分析海德格尔超越对象化的态度进入作品中世界与大地之亲密争斗的努力,这种争斗就是真理作为存在的无蔽状态在作品中的源始演历。在伟大作品中得到安顿的真理具有美而神圣的形态,它的创建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本源。这种真理比黑格尔在近代确定性的追求下发展出来的辩证逻辑的真理更本源,它那疏明和掩蔽之间的争斗需要艺术的创作和葆真,荷尔德林的诗作就开启了这种神圣真理再度发生的可能性,海德格尔以此动摇黑格尔关于伟大艺术已成过去的判词。余论部分简要探讨了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对我们重新思考汉语新诗的百年追求与儒家诗教传统之间关系的启发。20世纪初的青年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呼唤以一种蛮野的新力量激发国民精神、挽救中国文化的颓势,为此他引介了争天抗俗的摩罗诗派,实即欧洲19世纪的浪漫派,开始与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决裂。20世纪末的海子以他激情奔放的创作将浪漫主义蛮野、感伤的诗歌精神发展到了极致,然而他绝命前夕的抒情和他的自杀身亡也给浪漫主义“野蛮而悲伤”的性情打上了一个沉重的问号。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简单地回归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要应对现代技术世界艰难的情势,确立华夏旧邦新的使命,更新汉语诗歌的精神和中国文化是必要的。海德格尔的艺术思想超出了人文主义的视野,但又不是象浪漫主义那样简单地以反理性、反传统为能事,他艺术思想的存在历史视域与儒家诗教思想的王道历史关怀有相通处,但在阐旧邦(希腊)之外具有更强的立新命的冲力,而且又对现代人本主义的迷误有清醒的反思,为我们思考华夏诗教的未来提供了一块很好的他山之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1)
付立峰[3](2007)在《论席勒的“审美假象”——兼谈艺术的本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席勒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审美假象",由此把艺术和实在对立起来,试图通过艺术的理想性使人们摆脱现实生活中物质欲望和权力机制的束缚,修复人性,实现人的平等交往和自由。席勒的"审美假象"论是对现实和人类文明弊端的深刻批判,但其美学上的激进主张恰恰折射出其社会实践层面上的保守立场。(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邢崇[4](2006)在《论席勒审美假象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假象包括叁个方面,即审美假象含义,假象成为审美对象原因,审美假象的特征。从此出发可以勾勒出席勒客观唯心主义美学理论和艺术本体理论的基本思想。(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06年04期)
审美假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德格尔在二战后的《论人道主义的信》中追述了欧洲人道主义的谱系,其中以温克尔曼、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德意志人文主义是这一谱系中古典人文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他认为荷尔德林不属于人文主义之列,荷尔德林对古希腊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都比人文主义更本源,因此他独许荷尔德林而不满于各种人道主义思想。1934-35年冬季学期阐释荷尔德林诗歌的课程是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诗歌长期对话的开始,其基本的动机和主题都已经包含其中。1935年的演讲《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他以独立、公开的方式讲论艺术问题最有影响的文本,而其最重要的论争对象是总结发展了德意志人文主义艺术思想的黑格尔的《美学》。我这篇论文的主题就是研究海德格尔阐释下的荷尔德林在哪些方面超出了席勒,海德格尔又是如何从《存在与时间》的视野和荷尔德林的指引而来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回应席勒、黑格尔一脉的德意志人文主义美学的。论文的第一章分析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人文主义美育思想和他的悲剧理论。席勒的美育思想以康德的批判哲学为出发点,同时又试图弥补康德那里理性启蒙的不足,以审美游戏克服理性与感性、自由与自然的分裂,培养具有完整性格的人。席勒不满于美传统上的感性品性,赋予了美和艺术以理性、自由的意蕴,然而他的审美假象说表明他无法克服康德那里道德、审美与知识的分裂,因此他也不能最终克服自由与自然的分裂,只能牺牲自然以张扬道德的自由,这在他的悲剧理论中表现得很明显。第二章以自由概念为线索考察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如何突破康德的人格学说,后者是席勒美育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康德所论证的道德人格是一种超历史的抽象、现成的存在,处在一种与知识分离、与感性生命对立的格局中。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阐发出了一种历史性的、整全的在世生存,其中对现身情态、领会和话语的阐释突破了“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人文主义的形而上学前设,也为他后来阐释荷尔德林的诗歌、讲论艺术的本质准备了先行的视野和概念。第叁章介绍了海德格尔1934年对荷尔德林的“日耳曼尼亚”与“莱茵河”两首颂歌的解释。海德格尔的解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海德格尔阐释了荷尔德林的语言思想以及“日耳曼尼亚”这首诗的基本情感,在荷尔德林那里,诗的语言作为诗人对诸神之暗示的承应和在民众中的进一步传达创建着人在大地上的栖居,人在这种历史性的栖居中居有其本质,而不只是如人文主义者以为的那样是“理性的动物”。作为基本情感为“日耳曼尼亚”一诗定调的“神圣的哀伤”敞开了古老诸神的遁去、家乡水流的陪伴、将来使命的催促这撕扯的时间中保持着亲密的冲突情境,“神圣”成就于这对峙者的亲密中,它是一种历史性地显现的完满自然,在其中自由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了真正的和解,而不是席勒那里假象似的和解。《莱茵河》一诗咏唱给一个民族带来栖居的半神,酒神就被思为带来诸神与大地之子的亲密,让命运一度达成均衡的力量。海德格尔把这种诸神与人类之间的亲密状态解释为既对立又和谐的“冤家状态”。第四章通过与黑格尔《美学》的对照分析《艺术作品的本源》为什么从物性因素着眼追问艺术的本质,分析海德格尔超越对象化的态度进入作品中世界与大地之亲密争斗的努力,这种争斗就是真理作为存在的无蔽状态在作品中的源始演历。在伟大作品中得到安顿的真理具有美而神圣的形态,它的创建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本源。这种真理比黑格尔在近代确定性的追求下发展出来的辩证逻辑的真理更本源,它那疏明和掩蔽之间的争斗需要艺术的创作和葆真,荷尔德林的诗作就开启了这种神圣真理再度发生的可能性,海德格尔以此动摇黑格尔关于伟大艺术已成过去的判词。余论部分简要探讨了海德格尔与荷尔德林对我们重新思考汉语新诗的百年追求与儒家诗教传统之间关系的启发。20世纪初的青年鲁迅的《摩罗诗力说》呼唤以一种蛮野的新力量激发国民精神、挽救中国文化的颓势,为此他引介了争天抗俗的摩罗诗派,实即欧洲19世纪的浪漫派,开始与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决裂。20世纪末的海子以他激情奔放的创作将浪漫主义蛮野、感伤的诗歌精神发展到了极致,然而他绝命前夕的抒情和他的自杀身亡也给浪漫主义“野蛮而悲伤”的性情打上了一个沉重的问号。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简单地回归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要应对现代技术世界艰难的情势,确立华夏旧邦新的使命,更新汉语诗歌的精神和中国文化是必要的。海德格尔的艺术思想超出了人文主义的视野,但又不是象浪漫主义那样简单地以反理性、反传统为能事,他艺术思想的存在历史视域与儒家诗教思想的王道历史关怀有相通处,但在阐旧邦(希腊)之外具有更强的立新命的冲力,而且又对现代人本主义的迷误有清醒的反思,为我们思考华夏诗教的未来提供了一块很好的他山之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假象论文参考文献
[1].陈后亮.真实再现与审美假象——比较卢卡契与巴尔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李旭.从审美假象到神圣真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付立峰.论席勒的“审美假象”——兼谈艺术的本质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4].邢崇.论席勒审美假象说[J].北方论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