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业推广,大学,推广模式
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程五生[1](2017)在《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与模式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科技是打破资源约束和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途径,农业科技不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创造,还取决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程度,同时农业推广服务体系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才是改善“叁农”问题的途径,是科学技术转化的保障,也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技术推广体系急需要改革和创新。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发布以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政策。农业推广体系在推广的组织上、内容上和方式上都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一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科教、推广、生产不衔接,推广人员的能力素质低等诸多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要求下,创新推广体制、完善推广体系和健全运转机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查阅、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根据农业推广行为理论、农业推广创新扩散理论、科技成果转化理论、产学研结合理论和叁螺旋模型理论,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成功经验和我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专家大院”模式、浙江大学的“湖州”模式、四川农业大学的“雅安”模式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的“科学小院”模式的推广思路,总结和论述了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模式发展历程以及新型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安徽农业大学从最初的“大别山道路”模式、“科技富民强县”模式、“双五合作”模式逐渐发展完善到新型的“一站一盟一中心”和“四体融合”等创新模式,初步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推广体系。农业推广是农业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为现实生产的重要途径。安徽农业大学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先后建立了8个农业综合试验站,组建了75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初步形成了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教科推多位一体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型大学推广体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孟瑞江[2](2008)在《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及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建设面临的新环境、新问题,并就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科技》期刊2008年03期)
王浩波,程国旺,林茂,陶丽亚[3](2000)在《种子公司建设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路和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着经济结构层次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和科技含量低等根本性问题,解决这些根本问题最紧迫的不是缺乏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而是缺乏把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经济效益)的运行机制,也就是缺乏完善的网络、健全的系统、多功能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种子公司特别是大型种子公司肩负着调整农业(本文来源于《种子世界》期刊2000年12期)
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建设面临的新环境、新问题,并就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1].程五生.新型大学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与模式创新[D].安徽农业大学.2017
[2].孟瑞江.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及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
[3].王浩波,程国旺,林茂,陶丽亚.种子公司建设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路和途径[J].种子世界.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