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层间工作状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沥青混凝土,道面加铺,影响因素分析
层间工作状态论文文献综述
胥祥伟,廖述清,王选仓,汪日灯,孔二春[1](2018)在《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跑道道面层间工作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机场跑道道面层间工作状态,建立适用于非洲热带地区机场的典型柔性道面加铺结构模型,依托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道面在B767-200飞机荷载作用下的层间工作状态,并与BZZ-100标准荷载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种荷载作用下,道面受剪最不利位置均出现在轮印前缘附近;加铺层材料的模量和及其厚度的增加均能降低最大剪应力的数值,且厚度较模量对最大剪应力的影响更为显着;设置柔性层可有效降低层间剪应力。(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8年11期)
侯贵,王选仓,赵伦,王文强,侯平[2](2018)在《寒冷地区桥面铺装层层间工作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寒冷地区桥面铺装结构在交通荷载和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复杂的层间受力状态,探究层间受力与各因素的响应关系,定量计算不同工况对层间力学响应的影响权重,最终得到基于实际工况下桥面铺装层层间工作状态,达到指导桥面铺装层间的设计、施工及检测目的。以北方寒冷地区的典型桥面铺装结构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引入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力学分析的有限元软件BISAR3.0程序,计算分析桥面铺装层层间剪应力分布特征。选取桥面铺装层在实际工作中层间剪应力影响因素中的桥面铺装层厚度、模量、桥梁纵坡、桥梁圆曲线半径、气温、超载6个主要实际工况,以最不利荷载位置为计算点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铺装层层间力学行为。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层次-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不同工况条件对桥面铺装层层间剪应力的影响程度,引入桥面层间组合工况评价指数I,建立基于实际工作环境下桥面铺装层层间组合工况分级标准,评价其层间工作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层和桥面板层间承受很大应力,桥面铺装层层间最不利荷载位置位于力学计算模型(1.0δ,1.5δ,0.11m)处(δ为轮胎当量半径);6种实际工况对层间影响程度差异明显,温度对层间剪应力影响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6.56%,铺装层模量的影响最小,仅为5.53%;组合工况分级共分3个等级,将评价指数I在0~50划分为1级,代表层间组合工况较差,层间剪应力代表值为0.26 MPa;3级时评价指数I为80~100,代表层间组合工况良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徐真真,曹高尚,王选仓[3](2016)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层间分析模型,研究道路纵坡、纵向水平力系数、平曲线半径、车速、超高、超载和温度等各种工况对高速公路路面层间力学响应的影响,确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际工程设计中考虑的因素和便易性,提出影响路面结构受力状况的单项因素分级和综合工况分级。(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2016年06期)
张海宾,李小建[4](2012)在《基于综合工况的桥面铺装层间工作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桥面铺装受力条件极为复杂,其工作状态不同于一般的公路路面。然而,国内外对铺装层间力学响应的计算分析很少。因此,该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设置防水粘结层的桥面铺装力学模型。分析纵坡、超载、路面温度及水平力系数等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凝土铺装和粘结层层间、桥面板和粘结层层间剪应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工况桥面铺装层间工作状态,提出桥面铺装层间工况分级标准,为桥面铺装层间防水粘结材料的选择、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2年06期)
杨洋,王选仓,王建亚[5](2012)在《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及处治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规范中层间处治技术设计的不足,论文通过对道路不同几何特征条件下层间工作状态分析,确定了基于纵坡度和平曲线半径的不同路面结构形式层间工作状态分级指标及标准,并对不同层间材料进行使用效果进行室内试验评价,提出基于不同层间工作状态分级的材料类型及性能要求,制定基于层间工作状态分级的沥青面层处治技术设计标准,并通过试验路验证。(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2年05期)
陈东鹏[6](2010)在《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层间工作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首先针对我国目前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单一,路面早期损伤严重等问题,提出研究新型沥青路面结构的必要性。以内蒙古地区为试点,结合内蒙古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与实际交通状况,拟定了叁大类五种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全厚式沥青路面、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根据室内材料试验结果及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规范》,确定了所需筑路材料的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设计参数。其次应用Bissar3.0设计软件,对本文拟定的五种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级配碎石骨料在荷载的作用下位置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应力重分布,骨料重新排列,会使产生的裂缝得到一定程度的弥合,因此级配碎石材料在裂缝的问题上,具有自愈性的特点。(2)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优点是总厚度比有常规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更薄,同时可以减少长生疲劳裂缝的可能性,并使路面可能发生的损伤限制在路面结构的上部。(3)路基模量越大对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越有利,可以通过设计适宜模量的基层材料和提高路面基层的厚度及路基强度的方法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4)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一的面层厚度从5cm增长到11cm时面层层底拉应变逐渐增大,并且在11cm处面层层底拉应变最大,之后随厚度增加面层层底拉应变缓慢减小。(5)级配碎石层不宜过厚,过厚将加快沥青面层疲劳损坏,也不能太薄,太薄将不能充分发挥其防止反射裂缝的作用,综合多方面因素,建议15-20cm左右比较合适。最后对试验路段进行了检测和路用性能分析,并分析了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病害成因和防治措施,从而达到从路面结构方面对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进行防冶的目的。依此,推荐了五种适用的沥青路面典型结构。(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贾振元,郑新毅,王福吉,刘巍[7](2010)在《微孔电火花加工极间工作液流动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极旋转是提高微孔电火花加工效率的有效手段,而极间的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其运动状态是影响微孔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和加工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依据粘性流体运动学偏微分方程建立了旋转电极周围工作液的机理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此模型进行了流场计算与模拟,结果显示放电间隙内工作液为层流状态.结合得到的工作液流动规律,应用流场中微粒动平衡理论对电蚀产物颗粒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现电蚀产物颗粒在间隙内的分布只与颗粒直径有关.由此提出了通过调整放电参数来改变颗粒直径进而改善间隙放电状态的新方法,为合理选择放电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刘建兰,王朝辉,王选仓[8](2009)在《旧沥青路面加铺层结构层间工作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抑制旧沥青路面加铺层结构的层间破坏,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水平荷载、加铺层厚度与模量、旧路当量回弹模量、旧路横向开裂等因素对旧沥青路面与加铺层结构层间内力影响规律,进而确定了不同水平摩擦系数对应的旧沥青路面与加铺层结构层间剪应力范围,以及不同加铺层厚度的层间压应力范围,建议在加铺层结构及层间材料设计时取最不利状态的层间内力.研究结论对沥青路面加铺层结构设计及层间材料技术指标要求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杨育生,陈渊召,汪日灯,高志伟[9](2009)在《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层间工作状态确定及新型防水粘结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早期破坏严重,防水粘结层破坏是导致桥面铺装病害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措施。解决层间胶结材料质量薄弱问题,是桥面铺装耐久性的重要保证。对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进行力学分析,得出了桥面铺装层间工作状态,提出了防水粘结材料性能控制指标;通过剪切、拉拔试验对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路用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最佳材料用量;首次提出"两油一料"改进方法,推荐了"两油一料"最佳沥青用量,对"两油一料"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两油一料"粘结性能有了很大程度改善。(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09年04期)
层间工作状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寒冷地区桥面铺装结构在交通荷载和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复杂的层间受力状态,探究层间受力与各因素的响应关系,定量计算不同工况对层间力学响应的影响权重,最终得到基于实际工况下桥面铺装层层间工作状态,达到指导桥面铺装层间的设计、施工及检测目的。以北方寒冷地区的典型桥面铺装结构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引入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力学分析的有限元软件BISAR3.0程序,计算分析桥面铺装层层间剪应力分布特征。选取桥面铺装层在实际工作中层间剪应力影响因素中的桥面铺装层厚度、模量、桥梁纵坡、桥梁圆曲线半径、气温、超载6个主要实际工况,以最不利荷载位置为计算点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铺装层层间力学行为。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层次-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不同工况条件对桥面铺装层层间剪应力的影响程度,引入桥面层间组合工况评价指数I,建立基于实际工作环境下桥面铺装层层间组合工况分级标准,评价其层间工作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桥面铺装层和桥面板层间承受很大应力,桥面铺装层层间最不利荷载位置位于力学计算模型(1.0δ,1.5δ,0.11m)处(δ为轮胎当量半径);6种实际工况对层间影响程度差异明显,温度对层间剪应力影响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6.56%,铺装层模量的影响最小,仅为5.53%;组合工况分级共分3个等级,将评价指数I在0~50划分为1级,代表层间组合工况较差,层间剪应力代表值为0.26 MPa;3级时评价指数I为80~100,代表层间组合工况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间工作状态论文参考文献
[1].胥祥伟,廖述清,王选仓,汪日灯,孔二春.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跑道道面层间工作状态[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8
[2].侯贵,王选仓,赵伦,王文强,侯平.寒冷地区桥面铺装层层间工作状态[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徐真真,曹高尚,王选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研究[J].华东公路.2016
[4].张海宾,李小建.基于综合工况的桥面铺装层间工作状态研究[J].中外公路.2012
[5].杨洋,王选仓,王建亚.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及处治标准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
[6].陈东鹏.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层间工作状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7].贾振元,郑新毅,王福吉,刘巍.微孔电火花加工极间工作液流动状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
[8].刘建兰,王朝辉,王选仓.旧沥青路面加铺层结构层间工作状态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
[9].杨育生,陈渊召,汪日灯,高志伟.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层间工作状态确定及新型防水粘结材料研究[J].公路.2009